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例1患者女性 ,80岁 ,农民 ,因上腹部隐痛不适2月就诊。体检 :一般情况尚可 ,皮肤粘膜无黄染 ,未及肿大浅表淋巴结 ,双肺听诊未及干性、湿性音 ,心率78次/min ,律齐 ,各瓣膜听诊区未及病理性杂音 ,腹部平软 ,剑突下轻微压痛 ,无反跳痛 ,肝脾肋下未及 ,肠鸣音正常 ,双下肢无水肿。腹部B超、心电图、胸片检查未见明显异常 ,实验室检查指标均正常。胃镜检查 :胃窦部小弯侧2.0cm×1.8cm大小溃疡 ,表面附着污苔 ,边缘岸堤样隆起 ,质脆 ,易出血 ;贲门下胃底可见0.6cm×0.8cm隆起性病变 ,表面糜烂 ,周围粘膜充血水肿。2处组织分别行活检 ,病理组…  相似文献   

2.
多原发性胃癌是指在同一胃内发生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病灶。我院1979年1月~1989年12月,经病理确诊的956例胃癌中,多原发性胃癌6例,占同期胃癌手术切除的0.63%,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6例,男4例,女2例。年龄34~57岁,平均年龄45岁。病程最长8年,最短半年,1年内4例。常见症状为上腹胀痛不适,食欲减退,消瘦、呕吐、黑便。2例行胃肠钡餐检查,诊为胃窦癌及食道下段贲门癌,5例行胃镜检查,发现单癌灶2例,双癌灶3例,共8个癌灶。癌灶位于贲门部2个,胃窦部4个,胃角及幽门部各1个,均经病理证实为腺癌。6例行手术探查,术中见5例为双癌灶,1例为3癌灶,癌灶部位基本与胃镜检查相符。除1例(例2)未能切除外,2例行胃切除、食道空肠吻合术;3例行胃癌根治术。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多原发性胃癌的发病特点及治疗。方法:回顾分析32例多原发性胃癌临床资料。结果:22例病灶只局限于胃,另10例为二重癌;其中2例合并肝癌,2例合并食管癌,6例合并结肠癌-15例为同时性多原发癌,17例为异时性多原发癌,第一癌与第二癌平均间隔3.5年。随访时间为5年,5年生存率为23.6%。结论:多原发性胃癌不少见,应重视对第二癌的诊疗。  相似文献   

4.
5.
原发性残胃癌系指胃或十二指肠球部良性疾病作胃大部切除术后若干年,发生于残余胃的原发性癌肿,是胃术后一种少见而严重的晚期并发症。由于胃大部切除术的广泛应用及长期随访,残胃癌的发病率有增加的趋势。国内文献报告共40例。据Feldman报告其发病率为0.3~11%。本病由于缺乏典型的临床表现,故早期诊断较为困难,常易延误,预后较差。我院最近收治一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患者男,66岁,住院号31729。1983年7月6日因畏寒、发热、胸闷、咳嗽2周,胸透见右上肺炎入院。患病前有吸烟史30年,胃病史10余年。体检:T38.5℃,P92次/分,R23次/分。右上肺呼吸音减低,可闻及湿性罗音,实验室检查:WBC9.1×10~9/L,N82%,L18%。入院一周用抗生素治疗未见好转,胸片复查炎症无吸收,并出现痰中带血,2次脱落细胞检查找到癌细胞。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右上叶支气管周围红肿明显,  相似文献   

7.
患者男,57岁,反复多原发肿瘤术后10年,查体发现十二指肠与空肠之间隆起5 d.患者自1998年查出结肠癌后,10年间查出多处肿瘤,间断多次手术病理证实除一处为复发肿瘤,余均系原发肿瘤,较大的手术有11次.5 d前体格检查发现十二指肠与空肠之间有一隆起,2008年9月入院时患者一般情况良好.体格检查:白细胞6.80×109/L,红细胞 4.17×1012/L,血红蛋白119 g/L,T细胞亚群示CD3+(0.196)、CD8+(0.153)较低, CD4+(0.35)正常,CD4+/CD8+(2.29)升高.癌胚抗原、甲胎蛋白、CA199、CA125均正常,凝血四项正常.  相似文献   

8.
男性胃癌合并胃原发性绒癌者极为罕见,现报告一例.病例:男性、61岁.1982年9月始感上腹部胀满伴隐痛、嗳气.1983年1月来解柏油样便.同年3月16日入院.体检:一般情况较差,慢性病容,消瘦、严重贫血.浅表淋巴结不肿大:双乳无异常.腹软、胶水(-)、肝脾未及,上腹部扪及肿块约6×5×5cm大小、活动差.生殖器未发现异常.肛检(-),余阴性.  相似文献   

9.
多原发性恶性肿瘤一例报告青海红十字医院张宇青海医学院附属医院周为患者,男,31岁,住院号9307342。因右臀部肿块14年,左侧胸痛半年于1993年8月10日入院。查体发现右臀部皮肤可见3个大小不等肿块,分别为1.5×1.5cm,2.0×2.0cm,...  相似文献   

10.
患者,男,53岁。15年前因右下腹包块诊断“升结肠癌”,在山西某医院行根治性右半结肠切除术。术中见肿物位于升结肠中段约5cm×6cm,病理报告为结肠腺癌。1992年1月15日因下腹胀痛一月行纤结镜检查,示乙状结肠癌,在我院行乙状结肠癌区段切除术。术中见癌肿位于乙状结肠上段,  相似文献   

11.
牟某,男,52岁,上腹部肿块伴有消瘦半年,于1980年7月4日入院。查体:上腹部有不规则肿物,表面光滑,质地较韧,压痛明显,活动度差,界限不清。行内窥镜、上消化道钡餐透视后临床诊断为胃癌。术中见胃小弯前壁切角处有10×10×3cm 肿肠物,无粘连及肉眼观察的转移。行包括肿瘤在内的胃大部切  相似文献   

12.
患者,男性,58岁,住院号:9208729。因尿痛一年余,无痛性肉眼血尿2月于1992年7月23日入院。经膀胱镜、B超及CT检查诊断为膀胱癌。TVP、肾图揭示左肾无功能、B超示左肾集合系统光点分离31mm。肾盂内无占位性改变,右肾无异常。一周后行手术,术中见膀胱两侧壁及三角区均有肿瘤侵犯,左侧输尿管开  相似文献   

13.
原发性十二指肠癌(Primary Carcinoma of the Duodenum)为胃肠道少见病,占全消化道恶性肿瘤的0.35%。内镜广泛用于临床以来,近期国内外报告的检出率有所增加。我院自1975年开展内镜诊断至今,于1983年发现十二指肠腺癌与胃癌  相似文献   

14.
多灶性原发性小肠腺癌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女性,73岁。因阵发性腹部胀痛4个月,近3天出现腹胀,频繁呕吐,呕吐物为草绿色胆汁样液而入院。体检:体温37℃,血压20/11kPa,无黄疸及淋巴结肿大。心、肺、肝、脾无异常发现,腹稍膨胀,无肠型及肠蠕动波,上腹及脐周压痛,无肌卫和反跳痛,腹部...  相似文献   

15.
多原发性恶性淋巴瘤与鼻咽癌一例江苏省太仓市第一人民医院施伟春,沈琰多原发性恶性淋巴瘤与鼻咽癌罕见[1,2]。我院收治1例报告如下。患者,男,57岁。右颈部肿块3月余,有回缩血涕  史,无听力减退。近2月肿块生长迅速。外院CT扫描示筛窦、右上颌窦、右侧...  相似文献   

16.
残胃癌是因胃及十二指肠良性疾患行胃大部切除后多年,又在术后的残胃内发生的癌肿,它是胃大部切除的术后远期并发症,国内报道尚少。由于胃切除术后患者的消化道症状往往不被重视,以致延误诊断,因而预后较为严重。本院于年内曾收治3例,特报告如下。病例例1:马xx,男,35岁,西吉县人,住院号141642。两年前因溃疡病在当地医院行胃大部分切除,毕罗氏Ⅱ式胃空肠吻合,术后饮食及一般情况均好。近半年来上腹痛,食欲减退,逐渐消瘦,合并吞咽困难加重20天而入院。  相似文献   

17.
原发性残胃癌(残胃胃癌)系因为各种良性疾病而行胃大部切除术后,发生于残胃的原发癌,是一种手术后远期的严重并发症。国外报导较多,近年来国内的报导也日渐增加。据文献记载,残胃癌的发生率占胃大部切除术患者中的0.3~11%。由于缺乏典型的临床症状,发现时多己属晚期,因此越来越引起广大医务工作者的重视,我院  相似文献   

18.
原发性残胃癌是良性病变施行胃次全切除术后晚期并发症之一。随着胃切除手术的普及,随访率的增加,近年来残胃癌的发生率有日渐增多趋势,为引起临床工作的重视,现将我们所遇三例报道,并结合文献加以讨论。 例1,男,53岁,农民。因上腹不适饱胀5个月,近二月伴进行性吞咽困难,体重下降于1973年11月8日入院。1965年11月曾因胃小弯溃疡行BiillrothⅡ式胃次全切除术,术后体健参加劳动。近日行胃肠道x线钡餐检查示胃呈术后状,残胃底贲门处可见软组织阴影,胃泡变形,近贲门充盈缺损影,长约4cm,食管扩张。拟  相似文献   

19.
病史摘要例1:张××,男,53岁。因胃幽门溃疡于1977年12月7日做胃大部切除、Billroth Ⅱ式胃肠吻合术,术后情况良好。4年后出现上腹隐痛、纳减、嗳气,胃镜检查和活检诊断为残胃炎、吻合口炎伴中度肠化生。因上腹隐痛、餐后饱胀不适、消瘦,乏力于1982年12月24日胃镜复查,见残胃小弯及大弯侧均有局限性隆起伴糜烂、组织脆、易出血。活检病理报告为分化性腺癌,细胞刷涂片找到腺癌细  相似文献   

20.
本院1979年1月~1988年12月检出原发性残胃癌28例,对其病因、发病时间与手术方式关系和诊断分析如下: 一般资料本组28例原发性残胃癌均经内镜活检病理确诊,其中6例经三次内镜检查才得以确诊。除1例十二指肠憩室外,均因消化性溃疡出血、穿孔或幽门梗阻而手术。手术方式BillrothⅠ式(BⅠ)4例;BillrothⅡ式(BⅡ)21例。手术方式不明3例。残胃癌位于贲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