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对血浆透析滤过技术(PDF)在ICU重症患者中的应用情况进行总结及分析。方法:对2016—2017年大连市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肝功能衰竭行人工肝治疗的重症患者共1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采取的人工肝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将PDF组(19例次)与血浆置换组(PE,12例次)治疗前后的相关化验结果及患者转归进行对比,评估PDF的疗效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PDF组治疗后血氨明显下降(P=0.035),PE组无变化;两组治疗后总胆红素均出现明显下降(P<0.05),但两组降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02)。两组治疗前后APTT、INR、肌酐、ALT及白蛋白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均未观察到出血并发症及血流动力学波动。PDF组及PE组分别有2例及3例发生肝性脑病,发生率为28.57%和33.33%;PDF组死亡1例,PE组死亡3例,病死率分别为14.29%及33.33%,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DF可有效清除肝衰患者的血氨及胆红素,对血氨的清除优于PE;对ALT、凝血功能、白蛋白及血流动力学无明显影响,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人工肝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人工肝在肝功能衰竭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郝建宇  李宁  高茹  贾凯  李秀芬  刘坤 《中国医刊》2001,36(11):22-23
目的:利用人工肝技术研究血浆置换疗法治疗肝功能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15例肝功能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日本旭化成Plasauto-iQ全电脑控制血液净化治疗仪进行单纯血浆置换治疗。结果:共治疗15例23例次,治疗后患者血氨、胆红素明显下降(P<0.05),凝血功能明显改善,肝昏迷程度明显减轻。白蛋白、转氨酶、氧分压改善不明显。结论:利用人工肝技术进行血浆置换疗法可以迅速改善肝功能衰竭患者的肝脏功能,为肝移植嬴得时间。  相似文献   

3.
2005年3月至2006年3月我们对38例肝功衰竭患者进行了单纯血浆置换治疗,现将常见的不良反应的观察要点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男32例、女6例;年龄16~56岁,平均42.5岁。其中药物性肝损害诱发急性肝衰竭3例、暴发型乙型肝炎肝衰竭5例、慢性重型乙型肝炎29例、急性鱼胆中毒致肝衰竭1例。每名患者行单纯血浆置换2~3次,每次血浆置换量2000~2500ml,治疗时间2.5~4h,置换液为新鲜血浆。38例患者共行单纯血浆置换92人次,期间发生不良反应11人次,其中发生皮疹3人次、皮肤瘙痒4人次、血压下降4人次。2不良反应的观察及护理2.1低血压患者体外…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血浆置换治疗肝功能衰竭患者的疗效,探讨其临床价值、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肝功能衰竭患者共19例,9例接受血浆置换加综合治疗(治疗组),10例仅接受综合治疗(对照组).比较治疗前后患者临床症状和肝功能等指标的变化,判断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行血浆置换后,患者血清ALT、AST明显下降(P<0.01),血清TBiL、Scr亦明显下降(P<0.05).而对照组经内科常规治疗后病情虽有所缓解,血清TBiL、Scr、ALT、AST也有所下降,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的清醒率(8/9,88.9%)明显高于对照组(4/10,40% P<0.05);两组患者的血红蛋白、白蛋白水平在治疗前后无明显差异.结论:血浆置换是治疗肝功能衰竭有效的一种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5.
王芳 《河南医学研究》2020,29(18):3322-3324
目的探讨血浆置换(PE)治疗小儿急性肝功能衰竭(PALF)的效果。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9年10月在周口市妇幼保健院住院治疗的62例PALF患儿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25例)和观察组(37例),对照组仅接受常规儿内科治疗,观察组在常规儿内科治疗的基础上接受PE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以及住院时间。结果治疗后,两组总胆红素(TB)、谷丙转氨酶(ALT)、血氨(NH_3)均较治疗前降低,观察组凝血酶原活动度(PTA)较治疗前升高,观察组TB、ALT、NH_3均低于对照组,PTA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内科综合疗法加用PE治疗PALF能改善肝功能、凝血功能指标,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血浆置换联合双重血浆分子吸附与单纯血浆置换治疗肝功能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按照患者住院登记的前后顺序对2018年6月~2019年6月68例肝功能衰竭患者分组,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4例.对照组采用血浆置换,观察组采用血浆置换联合双重血浆分子吸附治疗法进行治疗,对比治疗后两组患者各项指标以及肾功能、电解质的...  相似文献   

7.
我院2005年1月至2009年12月期间采用血浆置换(PE)治疗的114例,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本组114例患者中,男80例,女34例,年龄36-74岁。其中急性肝功能衰竭12例,均为药物所致。102例慢性肝功能衰竭,均为乙肝病毒感染所致,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血浆置换、内科综合治疗对中晚期重型乙型病毒性肝炎生存率的影响,探索中晚期重型肝炎的治疗方法。方法:观察在内科综合治疗基础上给予血浆置换患者的肝功能、并发症及疾病的转归,与同期仅予内科综合治疗的患者相比较,对相应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从而了解两种治疗方法的疗效。结果:血浆置换组36例,18例好转,18例死亡,内科治疗组32例,13例好转,19例死亡,二组之间患者生存情况无统计学差异;肝功能指标(ALT、AST、SB、ALB、TC、ChE)和凝血酶原时间(PT)也无统计学差异。结论:与内科综合治疗相比较,在其基础上给予血浆置换并不能提高中晚期重型病毒性肝炎生存率;中晚期重型肝炎患者的预后决定于其肝功能衰竭的程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浆置换治疗对肝功能衰竭患者血清细胞因子人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和表皮生长因子(EGF)水平的影响。方法应用血浆置换治疗46例肝功能衰竭患者,观察患者治疗前后血生化指标的变化及血清MCP-1和EGF的变化。结果治疗后有效22例(47.8%),无效24例;治疗后患者血清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凝血酶原时间(PT)及血氨(NH3)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患者血清MCP-1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血清EGF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有效者血清MCP-1水平较无效者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清EGF水平在两者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浆置换治疗能够显著降低肝功能衰竭患者血清促炎细胞因子MCP-1水平,且不减少肝脏保护性因子EGF水平,从而延缓患者病情进展,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0.
血液灌流,血浆转换治疗肝功能衰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1.
慢性重型肝炎应用人工肝支持系统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目前临床常用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方法之一血浆置换 (PE)对慢性重型肝炎肝脏功能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 2 8例慢性重型肝炎肝衰竭患者应用上述PE方法进行治疗 42人次 ,比较治疗前后患者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指标 [肝功能、凝血酶原活动度 (PTA)、血氨 (NH3 ) ] ,观察治疗相关的不良反应及患者耐受情况。结果 :治疗后患者乏力、腹胀、纳差等症状明显改善 ,血清总胆红素 (TBiL)明显下降 (P <0 .0 0 1)。PTA显著上升 (P<0 .0 0 1)。结论 :PE可显著改善慢性重型肝炎肝脏功能衰竭患者临床症状及生化指标。  相似文献   

12.
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慢性重型乙型肝炎2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慢性重型乙型肝炎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40例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均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2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相同的内科综合治疗,治疗组加用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临床表现、主要实验室指标及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不良反应。随访3~12个月的存活率判断近期和远期疗效。结果:治疗组血浆置换后临床症状有明显好转,ALT、AST、总胆红素、肌酐均明显降低(P<0.01),凝血酶原活动度显著升高(P<0.01);40例次治疗中仅有3例次出现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7.5%;治疗组总存活率为70.0%,高于对照组的35.0%(P<0.05)。结论:人工肝血浆置换术是慢性重型乙型肝炎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的疗效。方法对51例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进行常规的内科治疗基础上给予人工肝血浆置换117次,比较人工肝血浆置换前后患者临床症状、肝功能、凝血功能等指标和对生存率的影响。结果人工肝血浆置换后,患者临床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血浆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丙氨酸转氨酶、天门冬氨酸转氨酶较人工肝血浆置换前明显降低(P<0.01或P<0.05),PTA上升(P<0.05)。早期重型肝炎24例存活22例(91.67%),中期重型肝炎17例中存活12例(70.59%),晚期重型肝炎10例存活3例(30%)。不良反应较轻,经对症处理后均消失。结论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慢性乙型重型肝炎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生化指标。人工肝血浆置换对早、中期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疗效较好,对晚期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疗效较差,宜早期进行人工肝血浆置换,提高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血浆置换治疗重症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53例,对照组49例,两组患者内科基础治疗相同,治疗组加用血浆置换治疗,共186例次。观察两组患者在症状体征、存活率及肝功能等方面的改变并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明显改善,肝功能有所恢复,存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73.58%vs46.94%,P<0.01)。结论:血浆置换是治疗重症肝炎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血浆置换(PE)治疗重型肝炎的临床疗效及影响效果的主要因素。方法随机抽取符合病例选择标准的40例患者为治疗组,36例为对照组,两组内科综合治疗相同,治疗组加PE治疗。通过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生化指标等的变化及出院后6个月随访,判断PE的疗效及影响疗效主要因素。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第2、4周ALT、TBIL指标比对照组明显改善(P均<0.01);治疗组急、慢性患者出院时及出院后6个月随访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或P<0.05);治疗组早、中期患者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但在晚期,PE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出现肝性脑病、上消化道出血、肝肾综合征、自发性腹膜炎等并发症时的治疗有效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PE治疗重型肝炎疗效肯定,肝病严重程度、病期及并发症为影响疗效主要因素,掌握治疗时机是提高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血浆置换(PE)疗法对重症肝炎预后及肝功能、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原活动度(PTA)、尿素氮(BUN)、电解质(K 、Na 、Cl-)等影响。方法PE组在综合支持治疗基础上,加用人工肝支持系统(ALSS)PE疗法。常规消毒后行股静脉穿刺置管,留置双腔导管固定,建立血液通路。PE每次交换同型血浆2500~3000ml。每例治疗1~4(2.6±1.4)次。结果PE组82例,存活57例,存活率69.51%;对照组82例,存活33例,存活率40.24%;PE组存活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PE组治疗后血清胆红素(SB)、血氨(NH3)明显下降,血清白蛋白(ALB)、PT、PTA明显上升(P<0.01)。PE组与对照组治疗后15、30d比较,SB、丙氨酸转氨酶(ALT)明显下降,ALB、PTA明显上升(P<0.01)。而血清电解质(K 、Na 、Cl-)、BUN等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PE疗法可提高重症肝炎患者的存活率,降低SB,提高ALB及PTA,从而为重肝患者肝细胞再生和肝移植赢得时间。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人工肝支持系统 (ALSS)治疗重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设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 17例重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在综合护肝基础上给予ALSS治疗 5 5次。对照组 2 1例仅给予综合护肝治疗。结果 :17例患者经ALSS治疗后 ,症状减轻 ,血清总胆红素从平均 45 9 2 8μmol/L降至 2 46 18μmol/L( P <0 .0 5 ) ,凝血酶原时间从 2 9 13秒缩短至 2 0 5 9秒 ( P <0 0 5 ) ,总存活率为 5 8 5 % ,明显高于对照组 19% ,( P <0 0 1)。早中期生存率 75 %明显高于晚期 2 0 % (P <0 0 5 )。ALSS治疗的并发症主要有皮疹、寒战、低血压等 ,大多数患者能耐受。结论 :ALSS是治疗重型病毒性肝炎的安全、有效的方法 ,早中期效果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人工肝支持系统中血浆置换术治疗重型病毒性肝炎(重型肝炎)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57例重型肝炎患者进行血浆置换术治疗,观察治疗前后肝功能、电解质、血氨、凝血酶原时间等变化,比较重型肝炎不同分期应用血浆置换术的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肝功能有明显改善,肾功能各项指标较治疗前有明显下降,凝血酶原时间明显缩短(P均<0.01)。早、中、晚期的治愈好转率分别为88.5%(23/26),66.7%(12/18),23.1%(3/13)。结论血浆置换术治疗重型肝炎疗效肯定,在早、中期治疗效果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回顾分析慢性重型肝炎患者行血浆置换术(plasmaexchange,PE)的疗效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应用血浆置换联合内科综合治疗60例慢性重型肝炎患者,分析总结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影响疗效的有关因素。结果 60例慢性重型肝炎患者经血浆置换治疗后有效率为61.7%。PE的疗效与患者年龄、临床分期、PE治疗前血清胆红素值及凝血酶原活动度(PTA)、并发症的发生率有密切关系(P〈0.01)。PE的疗效与治疗次数无明显关系(P〉0.05)。结论 行血浆置换术可明显提高慢性重型肝炎患者的存活率,尤其是对于年龄在60岁以下、血清总胆红素(TBIL)水平较低、PTA值较高、临床处于早中期的患者。改善重型肝炎的预后仍需针对患者病情特点早期治疗,积极防治并发症。  相似文献   

20.
对25例重症肝炎患者进行血浆置换治疗,术前做好心理及物品准备,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加强置管护理,防止并发症的发生。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指标均明显好转,加强血浆置换治疗前后各个护理环节,有助于治疗成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