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评价二次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51例病人(占医院同期进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病人的2.5%)进行二次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距首次手术(15.1±5.8)年.10例采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G),41例采用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正中切口43例,左胸侧切口8例.结果 3例行CABG病人手术后呼吸衰竭,需呼吸机辅助.所有病人住ICU(2.2±0.7)天,住院(9.2±2.4)天.术后死亡2例(3.9%),采用OPCABG和CABG者各1例,死亡原因分别为急性心肌梗死、低心排血量综合征和呼吸功能衰竭、重症肺炎.完全再血管化44例,其中行OPCABG者6例,CABG者38例.部分再血管化7例,行OPCABG者4例,CABG者3例.结论 CABG和OPCABG行二次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均安全,疗效满意,能达到完全再血管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80岁以上冠心病病人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2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80岁以上冠心病病人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的可行性和临床效果.方法 2004年6月至2007年3月80岁以上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者21例,男16例,女5例;年龄80~89岁.均行非体外循环不停跳下CABG(OPCAB).结果 术后出现低心排出量综合征2例,呼吸功能衰竭、多脏器衰竭、胸骨哆开各1例.死亡3例.平均住院29d.术后1例应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1例应用左心辅助装置(BVS5000),1例术后3 d再次行OPpcABG术.结论 CABG手术治疗高龄冠心病者有效.全身脏器功能衰退是高龄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上升的主要原因.采用OPCAB可有效地降低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75岁以上高龄冠心病患者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的治疗效果和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山东省潍坊市人民医院和青岛市市立医院自2005年1月至2014年1月109例75岁以上行CABG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63例、女46例,平均年龄(78.1±4.2)岁,均为多支血管病变。术前心功能分级(NYHA)Ⅳ级23例、Ⅲ级57例、Ⅱ级29例。术中行非体外循环CABG(OPCABG)92例,体外循环下行CABG(on pump CABG)术9例,体外循环辅助心脏不停跳下CABG(on pump beating heart CABG)术8例。结果平均移植血管(2.5±1.4)支,围术期死亡4例,死亡率3.7%。其中,低心排血量综合征死亡1例,心律失常心室颤动死亡1例,肾衰和胃肠道并发症导致多器官衰竭死亡2例。术后主要并发症为心律失常、低心排血量综合征和肺部感染。105例生存患者95例获得随访,随访6~90(45±26)个月,随访率90.5%。随访期间心源性死亡1例,非心源性死亡4例。患者心功能分级(NYHA)Ⅰ级81例,Ⅱ级18例,Ⅲ级2例,心绞痛消失。结论 75岁以上冠心病患者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可改善患者症状,缓解心绞痛,提高生活质量,具有良好的近中期效果。  相似文献   

4.
同期施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与心瓣膜手术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 为了提高同期施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CABG)与心瓣膜手术的疗效 ,降低死亡率 ,总结手术及围术期处理的经验。 方法  2 4例患者中 ,二尖瓣病变 11例 ,主动脉瓣病变 3例 ,二尖瓣、主动脉瓣双瓣膜病变 10例。 1支冠状动脉病变 1例 ,2支 11例 ,3支 6例 ,另 6例为心瓣膜手术中发现左冠状动脉开口有阻塞 ,急症行 CABG。全组行二尖瓣成形术 2例 ,二尖瓣置换术 9例 ,主动脉瓣置换术 3例 ,二尖瓣、主动脉瓣双瓣膜置换术 10例 ;移植 1支血管 7例 ,2支 11例 ,3支 6例。 结果 术后早期 (30天内 )死亡 2例 ,分别死于低心排血量综合征和多器官功能衰竭。随访 2 2例 ,随访时间 8个月~ 7年 ,晚期死亡 1例 ,其余 2 1例心功能明显改善 ,心功能 (NYHA分级 ) 级 15例 , 级 5例 , 级 1例 ,心绞痛消失 7例。 结论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和心脏瓣膜疾病并存时 ,应同期施行CABG和心瓣膜手术 ,彻底纠正心脏病变。术中加强心肌保护 ,尽量缩短心肌缺血时间 ;术后妥善处理心、肾等器官功能衰竭 ,是提高手术疗效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与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07—2013-12间收治的需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60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双盲法将2组患者分为CABG组(实施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与OPCAB组(实施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每组30例,比较2组患者手术效果。结果 OPCAB组在手术时间、术后ICU治疗时间、机械通气时间、旁路移植支数及治疗费用上均明显优于CABG组(P<0.0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组患者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与CABG相比,OPCAB手术操作时间短,患者术后恢复快,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冠心病患者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和激光心肌血运重建术(TMLR)中的治疗难点、围术期处理要点,以提高冠心病患者的外科治疗效果。方法1997年5月~2006年1月,1405例冠心病患者中在体外循环下行CABG825例,其中单纯CABG666例,CABG+心瓣膜手术98例,CABG+室壁瘤手术55例,CABG+左心房粘液瘤摘除术2例,CABG+室间隔穿孔修补术2例,CABG+升主动脉成形术1例,CABG+纵隔内肿瘤切除术1例;非体外循环下CABG(OPCAB)500例;单纯TMLR30例,CABG+TMLR50例。结果每例移植旁路血管2.9±1.0支。住院死亡42例(3.0%),死亡原因包括出血、心肌梗死、低心排血量综合征、肾功能衰竭、多器官功能衰竭等。术后发生并发症70例,包括出血、低心排血量综合征、心肌梗死、肾功能不全等,均经积极的对症处理后治愈或好转。术前心绞痛(CCS)为~级的1177例患者中,术后1154例(98.0%)改善为0~级。术后随访857例(62.9%),随访时间8.3±2.9个月。随访6个月时788例(91.9%)无心绞痛发作,复查超声心动图提示:左心室射血分数0.66±0.10,较术前提高7.9%,生活质量较术前大为提高。结论CABG已成为治疗冠心病最有效的常规手术,只要能正确掌握适应证,有效地加强围术期管理,便可以扩大手术适应证范围,降低手术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 总结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冠心病的手术经验、围手术期治疗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34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术后(13.2±7.8)h拔除气管插管,ICU监护时间(4.0±2.1)d,住院时间(21.7±8.2)d,术后7例使用主动脉球囊反搏,9例行床边血液透析治疗,主要并发症包括心律失常106例(30.9%),一过性精神症状67例(19.5%),低氧血症63例(18.4%),应激性溃疡45例(13.1%),糖尿病酮症酸中毒2例(0.6%).住院死亡2例(0.6%),死亡原因为顽固性低心排综合征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综合征.结论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安全可行,疗效满意.正确地掌握其手术适应证、熟练的手术技巧和细致全面的围术期处理是确保手术顺利进行及术后获得满意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对复杂冠状动脉病变实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术中冠状动脉意外的治疗经验。方法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共收治由本院及外院心内科转入的PCI术中冠状动脉意外患者30例,其中男21例、女9例,年龄54~84(68±11)岁。冠状动脉意外类型包括单纯冠状动脉夹层形成12例,血管破裂出血12例,支架内急性血栓形成2例,后扩张球囊断裂及后扩张球囊嵌顿各1例,PCI导丝嵌顿2例。30例患者中,8例患者术前放置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导管。所有患者均行急诊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29例行非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1例并行循环行心脏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回顾性分析患者病史、手术记录等临床资料,总结PCI术中冠状动脉意外的外科处理方法、手术效果及术后并发症等。结果术中平均搭桥(2.8±0.4)支。术后患者ICU停留时间(8.3±4.8)d,平均住院时间(20.3±15.2)d。术后主要并发症包括低心排血量综合征3例,气管切开2例,术后行持续肾脏替代治疗2例,再次开胸止血1例。28例患者出院,1例死于术后低心排血量导致的多器官功能衰竭,另1例死于术后难治性心室颤动。随访26例,随访时间(10.2±8.3)个月,随访期间1例死于脑卒中。结论使用急诊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尽快恢复冠状动脉血供治疗PCI术中冠状动脉意外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9.
合并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的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冠心病 )合并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时手术方式的选择。 方法  15例冠心病合并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根据施行的术式不同分为两组 ,常规CABG(CCABG)组 :9例患者 ,在体外循环下行 CCABG。OPCAB组 :6例患者 ,行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术后观察两组肾功能情况、心律失常、呼吸和神经系统并发症、移植血管支数、呼吸机辅助时间、术后出血量和输血量等临床指标。 结果 全组无手术死亡 ,CCABG组患者术后早期肾功能较术前差 (P<0 .0 5 ) ;OPCAB组患者术后早期肾功能较术前无明显变化 (P>0 .0 5 ) ,术后并发症比 CCABG组低 ,手术时间、ICU时间和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均比 CCABG组短 ,术后出血量和输血量比 CCABG组少 (P<0 .0 5 )。 结论 冠心病术前合并肾功能不全的患者 ,采用 OPCAB术式明显优于 CCABG,经围术期的积极处理 ,大多数患者可渡过肾功能衰竭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80岁以上高龄患者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的围术期处理经验。方法自2001年6月至2007年3月,我院共为56例80岁(82.98±5.97岁)以上高龄患者行单纯CABG,其中体外循环CABG9例,非体外循环CABG(OPCAB)47例。每例移植血管1~5支(2.99±0.47支)。结果围术期死亡4例(7.14%),死于呼吸衰竭2例、低心排血量综合征1例、急性肾功能衰竭1例。术后发生低心排血量综合征5例、呼吸系统并发症6例(3例行气管切开)、急性肾功能损伤4例(2例行持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术后发生心房颤动39例。术中和术后应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3例,呼吸机辅助时间12.0±9.8h,住ICU时间3.91±1.98d,术后住院时间12.35±4.46d。48例患者随访1~59个月,随访期间死亡10例,生存的患者心绞痛症状均缓解或消失。结论80岁以上高龄患者行CABG仍有较高的死亡率,应加强围术期处理,以进一步降低死亡率和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63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总结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CABG)的临床经验 ,以提高手术疗效。 方法 对 6 3例有症状、内科药物治疗无效的冠心病患者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后施行 CABG手术 ,其中有 3例术前因左心衰竭、急性肺水肿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 (IABP)支持下行 CABG手术 ,2例因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 (PTCA)失败而急诊手术。同期行冠状动脉内膜剥脱术 1例 ,心瓣膜置换术 1例。 结果 共移植血管 2 0 1支 ,平均每例 3.2支。术后需用 IABP支持治疗 5例 ,死亡 2例 ,治愈出院 6 1例。随诊 6 0例 ,失访 1例 ,所有随诊患者心绞痛症状均消失 ,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结论 CABG手术治疗冠心病临床效果好 ,可被绝大多数患者所接受 ;对高龄、多支病变、陈旧性心肌梗死、心功能较差的患者仍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2.
同期施行瓣膜和冠状动脉手术的危险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Mu JS  Zhang JQ  Bo P  Meng X  Gu CX  Huang FJ  Li WB  Wang SY  Zhang HJ 《中华外科杂志》2006,44(18):1238-1240
目的探讨行冠状动脉旁路手术同时行心脏瓣膜手术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2月至2005年1月间126例行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同期行瓣膜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性别分为男性组和女性组,男84例,女42例。采用胸骨正中切口,2组都在中度低温体外循环心脏停跳下完成搭桥和瓣膜手术。结果2组患者术前体重、糖尿病及风湿性二尖瓣狭窄、冠状动脉三支血管病变等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后病死率和并发症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二尖瓣置换手术女性明显多于男性(P〈0.05),男性组术后死亡5例,其中心脏衰竭1例,应激性高血糖昏迷1例,严重心律失常2例,心。肾肺多脏器衰竭1例;女性组术后死亡7例,其中心脏衰竭1例,应激性溃疡消化道大出血1例,严重心律失常3例,心肾肺多脏器衰竭2例。结论CABG同期行瓣膜手术是安全有效的,女性的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高于男性,这与女性的低体重及风湿性二尖瓣狭窄病变等构成独立的危险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介绍我院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临床经验。方法采用常规体外循环和非体外循环下共完成90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男65例,女25例,单支冠状动脉病变3例,2支病变10例,3支及以上病变77例。46例患者术前有心肌梗死,8例合并室壁瘤,2例合并二尖瓣关闭不全。30例患者在体外循环下手术,同时行室壁瘤切除术8例,行二尖瓣替换2例,60例在非体外循环下手术。应用左乳内动脉89例次,桡动脉45例次,大隐静脉170例次。结果围手术期死亡3例,病死率约3.3%,1例为围手术期心肌梗死低心排血量综合征,2例为鱼精蛋白过敏心脏骤停除颤后顽固性心律失常。本组患者随访3个月~5年(平均3年),临床症状均明显改善,心功能均有恢复。结论冠状动脉多支病变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其中非体外循环手术费用低,创伤小,术后恢复快。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冠心病行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中,右冠状动脉突发急性缺血事件的处理经验。方法 2010年5月至2015年5月我院共行OPCAB 1 568例,术中出现右冠状动脉急性缺血事件22例,其中男16例、女6例,年龄(66.5±9.7)岁。结果 11例患者于紧急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开放桥血管后ST段可以逐渐恢复正常,右心功能恢复,心律失常明显减少或消失。2例患者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后仍有右心功能不全表现,但经积极药物处理以及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应用后逐步脱离危险期。1例患者术后循环仍不稳定,最终于术后2 d死亡。总死亡率4.5%。发生围术期心肌梗死6例,全组患者IABP应用3例。结论 OPCAB术中右冠状动脉突发缺血事件更多表现为心律失常,发生率虽低,但在无杂交手术室的情况下能够及时判断并正确处理右冠状动脉突发急性缺血事件至关重要,对患者术后及预后都有较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总结低手术风险冠心病患者施行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n-pump CABG)与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ff-pump CABG)的早期临床效果.方法 对48例低手术风险冠心病患者(EuroSCORE≤2)分别施行on-pump CABG(on-pump组)与off-pump CABG(off-pump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胸腔引流量、血液制品的使用、主要并发症、特殊用药、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等临床指标;并监测血流动力学、心肌酶谱指标.结果 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移植血管根数、胸腔引流量、术后主要并发症和住院时间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呼吸机辅助时间、血液制品的应用和住院总费用on-pump组高于off-pump组(P<0.05).两组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心肌酶谱分析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off-pump CABG与on-pump CABG均为有效的冠状动脉再血管化的方法,对低手术风险冠心病患者应选择off-pump CABG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6.
同期心脏瓣膜手术与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81例   总被引:14,自引:8,他引:6  
目的总结同期施行心脏瓣膜手术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的效果和临床经验。方法2000年1月至2005年12月我科同期施行心脏瓣膜手术/CABG 81例。风湿性心脏瓣膜疾病合并冠状动脉病变37例,冠心病合并心脏瓣膜功能不全44例。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单支血管病变18例,双支血管病变9例,多支血管病变54例。同期施行心瓣膜置换术和CABG 55例,瓣膜成形术和CABG 26例,其中同期行室壁瘤手术4例。人均冠状动脉远端吻合3.12±1.51个。术后发生低心排血量4例,需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支持。结果2例因手术后发生低心排血量和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再次开胸止血3例。79例患者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心脏功能明显改善。手术后随访64例,失访15例,随访时间1~74个月,平均随访14.2个月,随访期间死亡5例,均为非心源性死亡。其余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结论同期施行心脏瓣膜手术/CABG是有效可行的,近期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内膜剥脱术(CE)联合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治疗弥漫性冠状动脉狭窄病变的近中期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9年1月在南京市第一医院心胸血管外科接受CE+CABG的248例弥漫性冠状动脉狭窄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201例,女性47例;年龄(65.6±8.5)岁(范围:43~79岁)。体外循环手术156例,非体外循环手术92例。共对269根病变血管完成CE,包括前降支108根,右冠状动脉140根,钝缘支21根。共完成旁路移植872支,包括左胸廓内动脉248支,桡动脉48支,大隐静脉576支,每例患者移植(3.5±0.8)支(范围:2~6支)。CE后平均血流量为(26±8)ml/min(范围:13~59 ml/min),血流指数为3.1±0.8(范围:2.0~6.7)。采用t检验或χ2检验比较体外循环和非体外循环患者的手术结果及术后通畅率。结果全组围手术期病死率为1.2%(3/248),2例死于肾功能衰竭,1例死于术后顽固性低心排血量。9例发生围手术期心肌梗死。随访(41.8±21.4)个月(范围:1~68个月)。旁路血管术后1年通畅率为78.4%(1...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ff-pump CABG)与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n-pump CABG)治疗70岁以下多支冠状动脉病变患者的疗效,为其手术术式选择提供依据。方法 2007年6月至2009年6月,共收治了196例70岁以下多支血管病变患者,其中男152例,女44例;年龄46~69岁,平均年龄55.00岁。根据采用的手术术式不同,将196例患者分为两组,off-pump CABG组:94例,on-pump CABG组:102例。比较两组患者移植血管的种类和支数、术中输血量、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住院时间、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等。结果 off-pumpCABG组中有2例患者术中因循环不稳定改为on-pump CABG,最终有1例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on-pumpCABG组术后死于严重低心排血量和心脏骤停各1例。两组移植血管材料、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中off-pump CABG组远端吻合口数量(3.22±0.65个vs.4.52±1.11个,t=9.807,P=0.000)、输血量(312.57±305.26mlvs.744.86±279.37ml,t=10.317,P=0.000)、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10.71±5.32hvs.17.12±4.67h,t=8.683,P=0.000)、住院时间(17.75±3.04dvs.21.24±6.46d,t=4.782,P=0.000)少于或短于on-pump CABG组。off-pump CABG组随访93例,on-pump CABG组随访100例,随访时间2~26个月。所有随访患者均生存,无心绞痛发作。结论 on-pump CABG和off-pump CABG治疗70岁以下多支冠状动脉病变患者的早期临床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on-pump CABG组血管化比较完全。off-pump CABG目前仍不能取代on-pump CABG,而远期预后仍有待长期随访观察。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评价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OPCAB)与常规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CABG)相比是否具有优越性。 方法 将 170例 2支以上血管病变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不包括瓣膜手术或室壁瘤切除等合并手术的病例 )患者分为 OPCAB组和 CCABG组 ,OPCAB组通过胸骨正中切口 ,在非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下完成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CCABG组建立常规体外循环 ,心脏停搏下完成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对两组病例的术前和术后各项指标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 两组患者术前的一般情况无差异 ,OPCAB组与 CCABG组间曾行溶栓或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治疗和 3支病变的比例分别为 31.8%比 18.3%和 5 9%比 78% ,移植旁路血管分别为3.6± 0 .8支比 4.3± 1.0支 (P<0 .0 1) ,但所用的血管材料两组间无差异。OPCAB组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和外科住院时间较短 ,住院费用较低 (P<0 .0 5 )。但术后并发症如二次开胸止血、伤口感染、心律失常、围术期心肌梗死、肺部并发症等的发生率 OPCAB组为 9.8% ,CCABG组为 14.6 % ;OPCAB组无手术死亡 ,CCABG组死亡 1例 (P>0 .0 5 )。 结论  OPCAB治疗冠心病多支病变的初期结果显示可以减少患者术后辅助呼吸时间和外科住院时间 ,降低住院费用。但目前尚不能替代 CCABG,其近、远期效果仍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总结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的护理配合技巧.方法 我院自2007年3月~2010年8月,在非体外循环下共实施冠状动脉搭桥术35例.结果 手术过程除2例患者因严重心律失常改行经典冠状动脉旁路移植(CABG)之外,其余手术过程顺利.手术时间3~5 h.术后未发生明显并发症.平均住院9.1天.结论 在手术护理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