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作者等在国内首次报告了对22例急性病毒性脑炎患者进行脑脊液淋巴细胞亚群(T,B,D,和N细胞)的检测结果。发现在极期时,脑脊液中T细胞明显降低,B细胞和N细胞明显上升,D细胞无变化。在恢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中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表面程序性死亡分子-1(PD-1)/程序性死亡分子-1配体(PD-L1)的表达及其与病情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慢性乙型肝炎患者90例和健康体检者82例进行研究。分别纳入慢性乙肝组和健康对照组,检测外周血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表面PD-1、PD-L1的表达量以及血清生化指标。结果  慢性乙肝组患者外周血中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表面PD-1和PD-L1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乙型肝炎病毒载量越高、外周血中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表面PD-1和PD-L1的表达量越高;慢性乙肝组患者血清中ALT、AST、IL-6、IL-8的含量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且与外周血中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表面PD-1和PD-L1的表达量呈正相关。结论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中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表面PD-1和PD-L1的表达量显著升高且与肝损伤程度、炎症反应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结核性脑膜炎患者外周血CD4+、CD8+T淋巴细胞的变化及与脑脊液常规生化指标的相关性.方法 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核性脑膜炎组(46例)、对照组(18人)外周血CD4+、CD8+T淋巴细胞数值,并与脑膜炎患者的脑脊液常规生化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结核性脑膜炎患者外周血CD4+、CD8+T淋巴细胞值与对照组比较明显下降.结核性脑膜炎患者外周血CD4+、CD8+T淋巴细胞与脑脊液常规生化指标无相关性.抗结核治疗8周后,结核性脑膜炎好转组的患者外周血CD4+、CD8+T淋巴细胞值与恶化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低于健康对照组;不能单一通过外周血T淋巴细胞的数值去判断结核性脑膜炎的严重程度以及预测其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鼻息肉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分布情况,探讨T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与鼻息肉形成的关系.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70例鼻息肉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CD 4、CD 8的表达,并与正常人外周血进行比较.结果:鼻息肉患者外周血中CD 4、CD 8细胞数以及CD 4/CD 8细胞数比值均明显增高(与正常人比较:P<0.01);且鼻息肉患者外周血中CD 4细胞数明显高于CD 8细胞数(P<0.05).结论:鼻息肉患者外周血中有大量T淋巴细胞表达且高度表达CD 4分子,提示鼻息肉的形成与T淋巴细胞亚群分布失衡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胃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比例的变化和临床意义。方法:收集健康正常受试者20例、胃溃疡患者20例、胃癌患者100例术前的外周血样本,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中CD3+T细胞、CD4+T细胞、CD8+T细胞、Tregs细胞、自然杀伤(natural killer, NK)细胞和CD19+B细胞所占比例,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 ROC曲线)分析NK细胞比例的临床诊断临界值。结果:胃癌患者术前外周血中NK细胞比例较胃溃疡患者和健康人群显著升高(P<0.05),而其他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周血NK细胞的比例还与胃癌的T分期、N分期、TNM分期和分化水平相关(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外周血NK细胞比例在胃癌中的诊断临界值为11.61%,该临床诊断临界值灵敏度为88.0%,特异性为80.0%。结论:外周血NK细胞比例不仅是胃癌患者的辅助诊断标记物,而且还和胃癌的恶性表型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皮肌炎/多发性肌炎相关性间质性肺病(DM/PM-ILD)患者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淋巴细胞计数及不同淋巴细胞亚群的分布特征,为进一步研究DM/PM-ILD发病机制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2013年1月-9月安徽省立医院收治的16例DM/PM-ILD患者行经支气管肺泡灌洗,获得BALF,并行总细胞计数及分类细胞计数。流式细胞术检测BALF及外周血中淋巴细胞亚群(CD3+总T细胞、CD3+CD4+ T细胞、CD3+CD8+ T细胞、CD3-CD16+CD56+ NK细胞、CD3-CD19+ B细胞),计算每种淋巴细胞亚群百分比。比较DM/PM-ILD患者与正常对照BALF中细胞总数及各淋巴细胞亚群百分比。比较DM/PM-ILD患者BALF与外周血各淋巴细胞亚群百分比。 结果 DM/PM-ILD患者外周血不同淋巴细胞百分比大多均正常;BALF细胞总数较正常对照显著增多,明显淋巴细胞占优势(每例均>15%)。DM/PM-ILD患者BALF中CD3+总T细胞和CD8+ T细胞百分比较正常对照显著增加,并且较外周血中百分比显著增加;DM/PM-ILD患者BALF中NK细胞百分比较正常对照显著下降,B细胞百分比与正常对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者均较外周血中显著下降。 结论 DM/PM-ILD患者BALF中存在明显的淋巴细胞计数增多和淋巴细胞亚群比例失调,其中CD8+ T细胞明显增加,可能在DM/PM-ILD形成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氮杂胞苷对SLE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表达CD70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DNA甲基化抑制剂氮杂胞苷对正常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表达共刺激分子CD70的影响,以及CD70分子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的表达。方法分别用流式方法、RT-PCR方法、ELISA方法检测10例健康人外周血T细胞以及10例经氮杂胞苷处理过的健康人外周血T细胞以及20例SLE患者的CD70+CD4+T细胞阳性率、T细胞的CD70mRNA转录水平及血清中的CD70分子分泌水平。结果与健康人相比,活动期、非活动期SLE患者外周血T细胞CD70mRNA表达水平、CD70+CD4+T细胞的阳性率以及血清中CD70蛋白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且经氮杂胞苷处理过的健康人外周血淋巴细胞CD4+CD70+T细胞阳性率、CD70mRNA转录水平、血清中CD70分子水平较健康人也明显增高(P0.01)。结论SLE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过度表达CD70分子,而且DNA甲基化可能是调控外周血T淋巴细胞的CD70表达的一种基因表达调控机制。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女性患者外周血的T细胞亚群的改变及意义.方法流式细胞仪检测68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女性及60例无骨质疏松症绝经后女性外周血的T细胞亚群,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女性患者外周血的T细胞亚群的改变.结果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女性患者外周血的T抑制/毒性淋巴细胞(Ts)比率降低,Th/Ts比值升高,NK细胞、B淋巴细胞升高(P<0.05).结论外周血的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可能促进了OP的发生发展.NK细胞、B淋巴细胞在体液免疫、免疫应答当中也出现相应的改变,进一步加重了绝经期妇女的免疫紊乱.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索外周血CD4 ,CD8 T淋巴细胞、免疫IgG,IgM抗体在初治肺结核患者外周血的改变及其结核杆菌感染程度的关系.方法 选择72例初治肺结核患者和25例正常人,采用免疫金斑点渗滤法检测其血清抗结核抗体;分别用流式细胞术和淋巴细胞转化试验测定外周血T淋巴细胞的亚群水平.结果 患者CD4 /CD8 T细胞水平较正常人低,CD4 /CD8 比值和结核易感性呈负相关;IgM抗体与CD8 T细胞水平呈正相关;机体感染结核杆菌的程度与外周血IgG抗体、CD8 T细胞水平呈正相关.结论 初治肺结核患者外周血CD4 ,CD8 T细胞免疫与IgG,IgM抗体免疫存在客观的关联,但其相互影响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铜绿假单胞菌肺炎患者痰、外周血中γδT细胞的变化,探索γδT细胞在铜绿假单胞菌肺炎中的作用。方法:铜绿假单胞菌肺炎患者8例(A组),正常对照者8例(B组),采集受试者的外周血和下呼吸道痰液,运用手工计数方法计数各种细胞数量并计算各种细胞占总细胞中的比例。运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淋巴细胞占总细胞中的百分比及γδT细胞占淋巴细胞中的百分比。结果:A组外周血和痰液中γδT细胞数量占淋巴细胞的百分比均明显高于B组(P〈0.01);A组外周血γδT细胞占淋巴细胞中的百分比低于痰液中γδT细胞占淋巴细胞中的百分比(P〈0.01),而B组外周血和痰液中γδT细胞占淋巴细胞中的百分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γδT细胞可能通过重新分布在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发病过程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Foxp3基因在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eg细胞)中的表达水平及其对Treg细胞的调节作用。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FACS)测定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术前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及Treg细胞含量的改变;采用RT-PCR技术检测FoxP3基因在胃癌患者外周血Treg细胞中的表达与对照组的差异。结果:胃癌患者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CD3+T)及抑制杀伤性T细胞(CD8+T)总数,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Treg细胞含量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FoxP3基因在胃癌患者外周血Treg细胞中呈现高表达,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结论:FoxP3基因可能与Treg细胞发挥抑制胃癌病人产生的抗肿瘤自身免疫功能作用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疱疹病毒Ⅰ型胸苷激酶基因和更昔洛韦(HSV-TK/GCV)系统对恶性胶质瘤患者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对12例恶性胶质瘤患者采用HSV-TK/GCV试验治疗。分别于治疗前、治疗过程中和治疗后采外周血和脑脊液,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用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和脑脊液免疫球蛋白的含量。结果:血CD4+T细胞在治疗开始后2周显著升高;自然杀伤(NK)细胞在治疗过程中明显下降,治疗结束后则显著高于治疗前水平;细胞毒性细胞(CTL)在治疗结束后显著高于治疗前水平;血清IgM和脑脊液IgG、IgA和IgM水平在治疗结束后均显著高于治疗前水平。结论:HSV-TK/GCV系统对机体的体液和细胞免疫功能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研究PBC患者与NASH(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外周血和肝脏内淋巴细胞及其活化状态(分子标记:HLADR+CD3+),初始T细胞(CD45RA)、记忆T细胞(CD45RO)及趋化因子受体CXCR3,了解肝内淋巴细胞活化状态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流式细胞法检测两种肝病患者外周血和肝内淋巴细胞分子标记CD3、CD4、CD8、HLADR+CD3+、CD45RA、CD45RO、CXCR3,统计分析。结果:PBC患者在外周血中以CD4+T淋巴细胞为主,肝内浸润淋巴细胞CD8+T和CD4+T淋巴细胞无明显差异;肝内与外周血比较:CD4+T淋巴细胞明显减少,CD4/CD8比例明显降低, HLADR+CD3+T淋巴细胞无显著性差异,CD45RA明显低于外周血,CD45RO则无显著性差异。CXCR3高于外周血中。与NASH比较:PBC患者肝内CD4+T细胞增多;CD4/CD8上升,HLADR+CD3+增高,CD45RO、CD45RA减少,CXCR3增多;外周血T淋巴细胞及HLADR+CD3+两组间无显著差异。CD45RA减少,CXCR3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PBC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及其活化状态与肝内免疫状况有关;肝内CD4+T淋巴细胞较NASH增多,提示CD4+T的活化和增殖是PBC发生和发展的关键环节;记忆性T淋巴细胞数量(CD45RO)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可能是自身免疫反应得以不断进行的原因;CXCR3与T淋巴细胞向肝脏定向迁徙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通过研究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患者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患者外周血和肝脏内淋巴细胞及其活化状态(分子标记:HLADR+CD3+)、初始T细胞(CD45RA)、记忆T细胞(CD45RO)及趋化因子受体CXCR3,了解肝内淋巴细胞活化状态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流式细胞法检测两种肝病患者外周血和肝内淋巴细胞分子标记CD3、CD4、CD8、HLADR+CD3+、CD45RA、CD45RO、CXCR3,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PBC患者在外周血中以CD4+T淋巴细胞为主,肝内浸润淋巴细胞CD8+T和CD4+T淋巴细胞无明显差异;肝内与外周血比较:CD4+T淋巴细胞明显减少,CD4/CD8比例明显降低, HLADR+CD3+T淋巴细胞差异无显著性,CD45RA明显低于外周血,CD45RO则差异无显著性,CXCR3高于外周血中.与NASH患者比较:PBC患者肝内CD4+T细胞增多,CD4/CD8上升,HLADR+CD3+增高,CD45RO、CD45RA减少,CXCR3增多;外周血T淋巴细胞及HLADR+CD3+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CD45RA减少,CXCR3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PBC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及其活化状态与肝内免疫状况有关;肝内CD4+T淋巴细胞较NASH患者增多,提示CD4+T的活化和增殖是PBC发生和发展的关键环节;记忆性T淋巴细胞数量(CD45RO)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可能是自身免疫反应得以不断进行的原因;CXCR3与T淋巴细胞向肝脏定向迁徙有关.  相似文献   

15.
通过ELISA技术分析骨关节炎(OA)患者与正常对照组外周血及关节微环境中白介素21(IL-21)的变化;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OA患者和正常对照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CD3+ CD8-IL-21+T淋巴细胞及关节滑膜中浸润的CD3+CD8-IL-21+T淋巴细胞的百分比例变化.与正常对照者相比,OA患者的血清及关节微环境中IL-21浓度升高,并且患者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CD3+ CD8-IL-21+T细胞占总淋巴细胞的百分比增加,同时OA患者滑膜浸润的淋巴细胞中CD3+ CD8-IL-21+T细胞百分比也增加.实验表明在OA患者中IL-21的表达量增加,并可能通过增加异常的免疫级联反应参与该疾病的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CBA/N,nude,SCID小鼠建立人肝癌模型和重建SCID免疫的特点,初步探讨B淋巴细胞及其抗体对肝癌细胞生长的排斥作用.方法: 将体外培养的人肝癌细胞接种到B细胞缺陷的CBA/N,T细胞缺陷的BALB/c-nu,T,B细胞缺陷的SCID小鼠及免疫重建的SCID小鼠中,观察瘤细胞生长特点;取实验小鼠血清,测定荷瘤鼠抗体Ig含量的变化,取小鼠血清与肝癌细胞作抗原抗体凝集试验.结果: CBA/N和用BALB/c小鼠外周血淋巴细胞重建的SCID(B-PBL-SCID)小鼠不成瘤,nude,SCID和用CBA/N外周血淋巴细胞重建的SCID (C-PBL-SCID)小鼠100%成瘤;有B淋巴细胞的实验鼠(包括B-PBL-SCID)测到的Ig达到mg/mL水平,血清能与肝癌产生凝集反应.结论: SCID小鼠是建立肿瘤模型和免疫重建及其肿瘤免疫研究的理想的实验动物;B淋巴细胞及其产生的抗体在抗肿瘤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张淑君  张志华  岳卓立 《河北医学》2007,13(9):1053-1057
目的:研究鼻息肉组织及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分布,探讨T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与鼻息肉形成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及流式细胞术检测70例鼻息肉患者鼻息肉组织、外周血T淋巴细胞CD4 、CD8 的表达,并与30位志愿者下鼻甲粘膜、正常人外周血进行比较.结果:鼻息肉组织中可见各种炎细胞浸润,CD4 和CD8 细胞数增多(P<0.05);其中CD4 细胞明显多于CD8 细胞.CD4/CD8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鼻息肉患者外周血中CD4 和CD8 细胞数及CD4 /CD8 比值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鼻息肉组织和外周血中有大量T淋巴细胞浸润且高度表达CD4细胞,提示鼻息肉的形成与T淋巴细胞亚群免疫失衡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原发干燥综合征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并比较原发干燥综合征(pSS)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和对照组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亚群的差异。分析T细胞亚群与血沉、血清免疫球蛋白IgG和类风湿因子等病情活动指标的关系。结果:pSS组和SLE组外周血CD4 T淋巴细胞水平和CD4 /CD8 比值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减低(P<0.05),而pSS与SLE两组则无明显差异(P>0.05)。pSS组外周血CD8 T淋巴细胞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和SLE组(P<0.05),SLE组外周血CD8 T淋巴细胞水平也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pSS患者外周血CD4 T淋巴细胞水平和CD4 /CD8 比值在疾病活动期下降,并与pSS的疾病活动性指标血清IgG、血沉呈负相关性(P<0.05)。CD8 细胞水平在疾病活动期明显升高,且与以上指标呈正相关性(P<0.01)。结论:pSS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存在异常,与发病密切相关。pSS患者外周血CD4 T淋巴细胞、CD8 T淋巴细胞和CD4 /CD8 比值与病情活动有关。  相似文献   

19.
邓立华 《吉林医学》2011,(9):1668-1670
目的:探讨苯接触和慢性苯中毒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及T细胞水平的变化。方法:选取收治的慢性苯中毒患者16例和苯接触生产者20例,测定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分布和T细胞水平变化,探讨慢性苯中毒和长期低剂量苯接触对患者机体免疫系统造成的影响。结果:苯接触生产者与慢性苯中毒患者的总T细胞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CD8T细胞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苯接触者和慢性苯中毒患者外周血CD4T细胞比例、B细胞比例以及NK细胞比例,与对照组相比均呈逐渐降低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分布及变化有助于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20.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测定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淋巴细胞亚群(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NK细胞及T细胞亚群)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中的变化意义。方法:通过流式细胞技术比较分析5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及30例键康正常人的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组外周血CD3^ CD4^ 细胞降低,淋巴细胞CD4^ /CD8^ 比值下降。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紊乱,存在辅助性T细胞减少及辅助性T细胞和细胞毒性T细胞比例失衡等异常表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