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小儿呼吸道疾病CVB、CMV和EBV感染状态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柯萨奇病毒B组(CVB)、巨细胞病毒(CMV)、EB病毒(EBV)在小儿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中的感染状态及其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290例患儿,男158例,女132例,年龄6个月-12岁。以ELISA法检测CVB抗原(CVB-Ag) IgM抗体(CVB-IgM),CMV-IgM,EBV-IgM。结果(1)病毒感染率,上呼吸道感染(上感)、支气管炎、肺炎CVB感染率均明显高于同期住院的非感染组(P<0.01);肺炎组CMV阳性率高于上感和非感染组(P<0.05)。各组CVB感染明显高于CMV和EBV的感染率(P<0.01)。(2)3种病毒交叉感染率;上感、支气管炎和肺炎存在交叉病毒阳性情况,以CVB合并其他病毒感染多见。肺炎患儿交叉病毒感染率高于上感(P<0.05)。(3)肺炎病毒感染状态与临床病程的关系。单纯CVB感染性肺炎的病程较全部志物阴性的肺炎患儿长(P<0.01),但较合并多种标志物阳性的肺炎短(P<0.01)。多种病毒阳性的肺炎,其年龄相对较小,发热时间和病程均较单纯CXVB感染的肺炎长,结论:CVB感染在小儿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中最常见。要注意多种病毒阳性的肺炎。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柯萨奇B组病毒(CVB)心肌炎和上呼吸道感染的不同感染状态时γ-干扰素(IFN-γ)水平变化。方法:38例CVB心肌炎患儿(A组),25例呼吸道CVB感染患儿(B组)和12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C组),根据CVB抗原(CVB-Ag),CVB-IgM抗体(CVB-IgM)结果分为感染早期(A1、B1组),中期(A2、B2组)和晚期(A3、B3组),采用生物素-亲和素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技术(ABC-ELISA)测定IFN-γ。结果:CVB-Ag阳性和CVB-Ag阴性、CVB-IgM阳性和CVB-IgM阴性患儿间IFN-γ水平差异均无显意义(P>0.05);A、B、C三组间IFN-γ水平差异均有显意义(P<0.01,P<0.05);A1组与B1组、A2组与B2组,IFN-γ水平差异均有显性意义(P<0.01)。结论:呼吸道CVB感染和CVB性心肌炎不同感染状态时IFN-γ水平均升高,但变化各有特征。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呼吸道柯萨奇病毒感染的临床特点及干扰素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柯萨奇病毒混合型IgM。干扰素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干扰素注射液。结果:上呼吸道感染组CV—IgM阳性率25.56%,肺炎组阳性率24.05%。CV—IgM阳性上感患儿:干扰素组热退时间低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CV—IgM阳性肺炎患儿:干扰素组热退时间及治愈时间均低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①柯萨奇病毒可引起小儿呼吸道感染,在上感中占25.56%,肺炎中占24.05%。②干扰素对呼吸道柯萨奇病毒感染治疗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柯萨奇病毒B组特异性抗体(CVB~IgM)在儿童病毒性心肌炎中的诊断意义。方法:采用间接ELISA法测定62例病毒性心肌炎(其中心肌炎50例,疑似心肌炎12例)及30例非心肌炎患儿的柯萨奇B组病毒特异性IgM抗体。结果:CVB—IgM阳性者分别为:心肌炎组56%(28/50),疑似心肌炎组42%(5/12),非心肌炎组13%(4/30)。心肌炎与非心肌炎组比较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心肌炎与疑似心肌炎组CVB—IgM阳性率分别与病程关系为:病程<1个月、1~6个月及>6个月IgM阳性率分别为65.9%、25%和16.7%,其中病程<1个月、1~6个月及>6个月的阳性率分别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病毒性心肌炎患儿早期测定CVB—IgM以及远期的追踪均具有病原学上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采用配对病例对照研究,探讨先心病与柯萨奇病毒B3、B4感染的关系,结果显示:病例组与对照组患儿CVB3、CVB4.IgG抗体阳性率分别为59.3%、54.3%和53.6%、45.7%,差异天显著性(P值均>0.05);经单因素和多因素回归分析均未发现CVB3、CVB4感染与先心病有病因学联系(P>0.05)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柯萨奇B组病毒与妇女妊娠早期自然流产的关系。方法:本采用RT-PCR检测40例人工流产和40例自然流产妇女胎盘绒毛组织中特异的CVB-RNA,采用细胞培养的方法该两组妇女中CVB-RNA阳性进行培养。结果:自然流产组妇女胎盘绒毛组织CVB-RNA检出率为40%(16/40),人工流产组检出率为17.5%(7/40)(P<0.05),经组织培养,自然流产组妇女胎盘绒毛组织CVB培养阳性率为30.9%(5/16),人工流产组培养阳性率为28.7%(2/7),两无显性差异(P>0.05)。结论:CVB感染在妇女自然流产中的作用尚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孕期柯萨奇病毒B型感染对母亲和围产儿的影响。方法1993至2003年间前瞻性对可疑柯萨奇病毒感染的孕妇进行全套辅助检查。将其中70例孕期柯萨奇病毒B型抗原和抗体阳性且临床资料完整的孕产妇作为孕期感染组,根据感染时间分为早期、中期、晚期3个亚组;59例有心肌炎后遗症病史者为心肌炎后遗症组;408例正常分娩者作为对照。结果①柯萨奇病毒B型感染对孕产妇心脏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各种心律失常的发生率为70%,严重心功能衰竭的发生率为8.57%。不同孕期感染者的心律失常发生率、疾病种类及心功能不良发生率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孕期感染组与心肌炎后遗症组问,心功能下降发生率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②孕期感染组的平均孕周为38周,平均新生儿体重〉3000g。孕期感染组、心肌炎后遗症组与正常分娩组问平均孕周和平均新生儿体重的差异均无显著性(P值均〉0.05)。③各组间围产儿疾病发生率的差异也无显著性(P〉0.05)。结论①孕期柯萨奇病毒感染可以影响母亲心功能,出现各种心律失常,甚至因严重病毒性心肌炎而发生心功能衰竭。②经过积极治疗,可以改善心功能而继续妊娠,孕期感染组各亚组均可达到足月妊娠。③孕期病毒感染并未增加围产儿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围产儿结局良好。  相似文献   

8.
柯萨奇病毒B组感染与小儿过敏性紫癜发病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晓茹 《河北医学》2003,9(1):41-42
目的 :为探讨柯萨奇病毒B组感染与小儿过敏性紫癜发病的关系。方法 :应用ELISA法检测 37例过敏性紫癜及 4 0例上呼吸道感染患儿血清中柯萨奇病毒B组特异性抗体 (CBV -IgM)。结果 :过敏性紫癜组血清CBV -IgM阳性 17例 (4 5 .95 % ) ,对照组阳性 4例 (10 .0 0 % ) ,两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X2 =12 .5 2 ,P <0 .0 1。 37例过敏性紫癜患儿中血清Adv及RSV阳性各 2例 ,CMV抗体均阴性。结论 :柯萨奇病毒B组感染与小儿过敏性紫癜发病密切相关 ,可能是过敏性紫癜的病因之一。  相似文献   

9.
柯萨奇病毒性心肌炎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柯萨奇病毒(coxsackievirus)属小RNA病毒科肠道病毒属,此类病毒是病毒性心肌炎的主要病原体。血清学和流行病学研究资料显示,25%~50%急性心包炎患者、36%~65%急性心肌炎患者有近期或复发的柯萨奇B组病毒(coxsackievirus B group,CVB)感染。人类病毒性心肌炎的机制一直未明了,近年来分子生物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大大促进了对这类病毒及病毒性心肌炎的研究,现就柯萨奇病毒致心肌炎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文献复习。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近10年来小儿病毒性心肌炎(VM)的临床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10年来住院VM患儿126例。结果:VM住院率由10年前的1.28%增加到1.44%,CVB-IgM检测阳性率极高。101例随访1昕以上,超声心动图发现左室肥厚1例,无1例死亡;ECG示:ST段与T波改变最多,快速性心律失常发生率不同。结论:分析结果提示VM发病率逐年增加,亲心肌细胞肠道病毒尤其是柯萨奇病毒B组(CVB)是最常见的病原;重型患儿严重心律失常发生率最高,次为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肺炎衣原体(简称CPn)在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中的发病情况及临床特征,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急性呼吸道感染患者142例,健康儿童52例,取静脉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CPn。结果观察组CpnIgG阳性者30例(占21.1%),对照组4例(占7.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观察组中有CPn急性感染抗体的有22例(占15.5%),对照组中无CPn急性感染,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CPn急性感染率为17.8%,上呼吸道感染患者为4.2%,两组比较P<0.05。CPn急性感染的临床表现无特征性。结论CPn是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的重要致病原。  相似文献   

12.
儿童肺炎衣原体呼吸道感染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儿童呼吸道感染患者急性肺炎衣原体感染的情况及临床表现。方法:149例急性呼吸道感染患者,56例健康儿童,取静脉血,用微蜈荧光试验检测肺炎衣原体IgG和IgM抗体,其中88例呼吸道感染患者,56例健康儿童,取咽拭子标本,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肺炎衣原体DNA。结果:本组患者肺炎衣原体IgG抗体的阳性率为26%,对照组为5%(P〈0.001),其中24例(16%)有肺炎衣原体急性感染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儿童支气管哮喘和变应性鼻炎的家族变应史过敏因素关系,为预防控制提供参考。方法单纯哮喘组75例,单纯变应性鼻炎组125例,混合组68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气管炎及支气管肺炎65例为对照组,对其过敏史、家族史和过敏物质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鼻炎组、哮喘组、混合组的个人过敏史阳性率、家族变应史阳性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19〈O.05);变应原皮试实验阳性物质前2位的是粉尘螨和屋尘螨。结论变应性鼻炎是儿童支气管哮喘致病和发展的危险因素,过敏性疾病与遗传密切相关,环境因素的影响也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4.
儿童急性呼吸道肺炎衣原体感染9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儿童肺炎衣原体感染在不同急性呼吸道感染中的状况、年龄分布及临床特点.方法 2009年5月至2010年12月我院住院557例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肺炎衣原体特异性抗体IgM.结果 557例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91例IgM为阳性,感染率为16.3%,肺炎阳性率为18.4%,急性支气...  相似文献   

15.
曾霞  陈实 《海南医学》2011,22(10):25-26
目的探讨儿童支气管哮喘与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关系。方法对哮喘发作期的住院患儿202例及上呼吸道感染的患儿202例进行分析,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法(EIAS)检测,用酶联免疫法(EIA)半定量检测血清肺炎支原体抗体IgM。结果哮喘组肺炎支原体抗体阳性102例,阳性率50.5%,对照组阳性48例,阳性率23.8%。两组比较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肺炎支原体感染与儿童支气管哮喘关系密切,对哮喘发作期患儿要考虑肺炎支原体感染可能,应常规行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查。  相似文献   

16.
对有心功能损害、心律失常、胸痛及/ 或心前区紧压感等症候一种以上,且一月内有带咽痛的上呼吸道感染史的患者568 例,作99 m Tc M I B I 心肌灌注断层显像。结果表明,有404 例(7112 % ) 支持临床对心肌炎的诊断。另108 例患者一月内仅有咽痛的上呼吸道感染史,其中6 例(55 % ) 其核素心肌灌注显像支持心肌炎,其血清柯萨奇 B 组病毒 Ig M 抗体呈阳性,诊断为病毒感染所致心肌反应,一月后有3 例出现心律失常。症候学结合核素心肌灌注显像表现是诊断心肌炎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cTnI)与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检测在小儿病毒性心肌炎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病毒性心肌炎患儿72例作为心肌炎组,同期收治的上呼吸道感染及肺炎患儿65例作为非心肌炎组,同期进行健康体检的健康儿童56例作为健康对照组。分别对三组受检儿童血清cTnI和CK—MB的阳性异常比率,以及心肌炎组患儿治疗前后cTnl和CK-MB水平的变化情况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与心肌炎组患儿相比,非心肌炎组患儿血清cTnI阳性异常率及血清CK-MB阳性异常率均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心肌炎组患儿治疗前相比,治疗后cTnI和CK—MB水平均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nI检测对于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患儿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可作为临床诊断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8.
长沙地区成人不同人群柯萨奇B组病毒抗体水平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免疫酶组化法对46例病毒性心肌炎、121例各型肝炎患者及108名合格献血者进行抗柯萨奇B组病毒-IgM和抗CVB-IgG抗体检测,并以倍比稀释进行抗体滴测定。结果显示:心肌炎组的抗体阳性率明显高于另二组;心肌炎组两种抗体的几何平均滴度亦明显高于另两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