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脱氟烷诱导神经元HO-1mRNA表达信号通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脱氟烷(desflurane)诱导氧糖剥夺损伤神经元血红素氧合酶-1表达的信号转导通路,探讨脱氟烷脑保护机制.方法 将96孔和6孔培养板上培养7d的大鼠海马神经元随机分为6组(n=12):正常培养组(C组),神经元按正常培养方法培养;氧糖剥夺组(I/R组),神经元缺糖缺氧后复糖复氧处理;氧糖剥夺 6% desflurane组(Des组),神经元缺糖缺氧的同时接受6% desflurane麻醉;氧糖剥夺 6% desflurane 10μmol/L tin-protoporphyrin (HO-1抑制剂)组(Tin组)、氧糖剥夺 6% desflurane 10μmol/L LY 294002 (PI3-K抑制剂)组(LY组)、氧糖剥夺 6% desflurane 10μmol/L Triciribin (Akt抑制剂)组(Tri组)神经元进行缺糖同时分别加入tin-protoporphyrin、 LY 294002或Triciribin使其终浓度均为10μmol/L后同D组处理.96孔培养板的神经元进行细胞存活率的检测.6孔培养板的神经元进行神经元纯度鉴定、神经元凋亡、HO-1mRNA表达、PI3-K和Akt蛋白表达的检测.结果 Des组PI3K和Akt蛋白表达增加,HO-1mRNA表达增加,神经元存活率增加、凋亡率降低(vs I/R组,P<0.01).Tin组PI3K和Akt蛋白表达变化不明显(vs Des组,P0.05), HO-1mRNA表达降低,神经元存活率降低、凋亡率增加 (vs Des组,P<0.01). LY组PI3K和Akt表达降低,HO-1mRNA表达降低,神经元存活率降低、凋亡率增加(vs Des组,P<0.05或P<0.01). Tri组PI3K表达变化不明显(vs Des组,P0.05), Akt表达降低,HO-1mRNA表达降低,神经元存活率降低、凋亡率增加(vs Des组,P<0.05或P<0.01).结论 Desflurane通过PI3-K/Akt信号转导通路诱导大鼠海马神经元HO-1表达,保护了神经元.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亚低温(MH)对新生大鼠海马神经元氧糖剥夺/复糖复氧(OGD/R)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新生大鼠海马神经元,将实验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OGD/R组、OGD/R+MH组和OGD/R+MH+Chl组;OGD/R组神经元给予OGD处理6 h,再于37℃复糖复氧处理24 h建立OGD/R模型。OGD/R+MH组和OGD/R+MH+Chl组神经元均给予OGD处理6 h,再分别于32℃不加或加氯喹(Chl)条件下复糖复氧处理24 h。收集各组复糖复氧处理24 h后的细胞及细胞培养上清液;采用电镜观察神经元超微结构变化,MTT法检测神经元活力,ELISA法检测乳酸脱氢酶(LDH)漏出率,TUENL染色法检测神经元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检测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剪切体(Cleaved caspase-3)、聚ADP核糖聚合酶剪切体(Cleaved PARP)、溶酶体相关膜蛋白2(LAMP2)、泛素结合蛋白P62、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Ⅱ(LC3Ⅱ)表达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OGD/R组出现明显的细胞器损伤、降解、线粒体肿胀等神经元损伤表现,神经元活...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米诺环素(minocycline, MC)对大鼠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细胞(PC12)缺氧缺糖(oxygen glucose deprivation,
OGD)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氧糖剥夺6 h方法建立PC12细胞缺氧缺糖损伤模型,并将细胞随机分为正常对照
组、模型组、米诺环素组及MEK1/2抑制剂组,在OGD/复氧24 h后,采用MTT比色法测定PC12细胞的存活率,Western blotting
法检测血红素加氧酶-1(HO-1)及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1/2(ERK1/2)的磷酸化水平。结果OGD组PC12细胞存活率显著低
于正常对照组,米诺环素(0.1~10 μmol/L)能缓解OGD损伤导致细胞存活率的下降,同时上调HO-1蛋白的表达及增加ERK1/2
的磷酸化水平,其中1 μmol/L浓度最佳。其次,ERK1/2上游激酶MEK1/2特异性抑制剂U0126(10 μmol/L)能阻断米诺环素诱
导HO-1蛋白表达的增加。结论米诺环素可减轻OGD导致PC12细胞的损伤并上调抗氧化蛋白HO-1的表达,其作用机制可能
与激活ERK1/2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姜黄素对氧化应激损伤后的海马神经元血红素加氧酶-1(hemeoxygenase-1,HO-1)的表达影响。方法i将培养的原代海马神经元,分为6组:空白对照组、损伤对照组、姜黄素不同剂量治疗组(2.5μmol/L,5μmol/L,10μmol/L,20μmol/L)。利用1mmol/L的H2O2处理海马神经元1h,制作神经元氧化应激损伤模型。按照以上分组情况加入等浓度的姜黄素培养液,37℃、5%CO2孵箱孵育6h,采用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的形态变化;免疫荧光、PCR半定量检测细胞内HO-1的表达。结果:①5μmol/L组、10μmol/L组细胞形态变化不明显;损伤对照组和2.5μnol/L组细胞损伤明显;②损伤对照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0.05;损伤对照组与2.5μmol/L组、20μmol/L组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μmol/L组、10μmol/L组与损伤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R检测结果提示20μmol/L组比2.5μmol/L组HO-1的表达量减少。结论:姜黄素对氧化应激损伤海马神经元的保护机制可能是通过上调HO-1的表达实现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钾通道阻断剂四乙铵(TEA)对氧葡萄糖剥夺(OGD)诱导的培养海马神经元死亡的保护作用。方法培养12 d的海马神经元培养基更换为Earle′s平衡盐溶液(EBSS)后置于37℃三气缺氧(N2:CO2:O2=94%:5%:1%)培养箱内培养,4 h后恢复正常条件培养,同时在培养液内加入不同浓度钾通道阻断剂TEA,继续培养24 h后噻唑蓝(MTT)比色法检测神经元死亡情况。结果OGD组、OGD+不同浓度TEA组与对照组比较,海马神经元细胞存活率明显降低(P<0.05);OGD+10μmol.L-1TEA组和OGD+500μmol.L-1TEA组与OGD组比较,海马神经元细胞存活率明显升高(P<0.05);而OGD+1μmol.L-1TEA组和OGD+5 mmol.L-1TEA组与OGD组比较,海马神经元细胞存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钾通道阻断剂TEA能保护OGD诱导的培养海马神经元免于死亡,提示某些类型的钾通道活动增强可能参与了OGD诱导的培养海马神经元死亡。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对氧糖剥夺(oxygen-glucose deprivation,OGD)后大鼠海马神经元的作用。方法:建立培养乳鼠海马神经元OGD模型,并分为正常对照组、OGD组、PD 98059 10μmol/L、30μmol/L组。流式细胞仪Annexin V/PI双染色法检测神经元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法检测ERK1/2、pERK1/2的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OGD组神经元的凋亡率升高(P<0.01),pERK1/2的表达降低(P<0.01),与OGD组相比,PD98059组神经元凋亡率明显升高(P<0.01),pERK1/2的表达明显降低(P<0.01),30μmol/L组较10μmol/L组凋亡率升高及pERK1/2表达降低更为显著(P<0.01),各组ERK含量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ERK可能参与氧糖剥夺后的神经元凋亡,抑制ERK通路可促进神经元凋亡。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辅激活因子-lα(PGC-1α)对氧糖剥夺神经元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原代培养胚胎小鼠大脑皮层神经元7 d,细胞随机分为4组:正常组?氧糖剥夺组(OGD组)?OGD+PGC-1α过表达质粒组(过表达组)?OGD+空载质粒组(空载组)?过表达组与空载组分别于OGD处理前予以PGC-1α过表达质粒和空载质粒预处理?采用蛋白印迹技术检测PGC-1α表达,噻唑蓝比色分析(MTT)法 检测神经细胞存活率,流式细胞仪检测活性氧(ROS)含量?结果:OGD组较正常组神经元存活率明显下降(P < 0.01);予以PGC-1α过表达质粒预处理后,PGC-1α蛋白水平明显上调,其神经元存活率升高,与OGD组及空载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性(P < 0.01)?OGD组神经元ROS含量明显高于正常组(P < 0.01);过表达组ROS水平降低,与OGD组及空载组ROS含量比较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1)?结论:PGC-1α明显降低氧糖剥夺损伤神经元ROS含量,提高其生存率,发挥其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瞬时受体电位通道M7 (TRPM7)在七氟烷(Sev)预处理抑制大鼠氧糖剥夺(OGD)海马神经元凋亡和炎症反应中的作用.方法选择出生1d的SD大鼠50只,提取海马神经元,将其分为5组,包括对照组、Sev预处理组(Sev组)、OGD组、Sev预处理+OGD组(Sev+OGD组)和Sev预处理十缓激肽+OGD组(联合组).缺糖缺氧1.5h后复糖复氧,再正常培养24 h后制备OGD模型.对照组海马神经元仅做正常培养;Sev组海马神经元行2% Sev预处理1 h;OGD组海马神经元仅制备OGD模型;Sev+OGD组神经元行2% Sev预处理1h,24 h后制备OGD模型;联合组神经元Sev预处理同时在培养基中加入缓激肽(终浓度200 μmol/L),其余处理同Sev+OGD组.正常培养24 h时后,检测海马神经元TRPM7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存活率和凋亡率、IL-1β、TNF-α的mRNA及上清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OGD组海马神经元TRPM7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凋亡率、IL-1β、TNF-α mRNA及上清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而存活率明显降低(P<0.05).与OGD组比较,Sev组海马神经元TRPM7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凋亡率、IL-1β、TNF-α mRNA及上清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而存活率明显升高(P<0.05).与Sev组比较,联合组海马神经元TRPM7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凋亡率、IL-1β、TNF-α mRNA及上清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而存活率显著降低(P<0.05).结论 Sev预处理可通过缓解神经元TRPM7过度表达,减轻OGD后海马神经元凋亡和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血晶素(hemin)对缺氧缺糖(OGD)海马脑片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对血红素加氧酶-1(heme oxygenase-1,HO-1)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取新生8~10d SD大鼠海马脑片,培养2周.将脑片分为正常培养对照组(HOTC),缺氧缺糖组(OGD),预加Hemin再缺氧缺糖组(Hemin+OGD),预加HO-1抑制剂锌原卟啉(Znpp)再缺氧缺糖组(Znpp+OGD).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图像分析处理技术观察海马脑片HO-1蛋白表达,并观察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形态学改变.结果 HO-1在正常海马脑片的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中均有弱阳性表达.与对照组比较,OGD组海马已失去正常结构,锥体细胞发生坏死,HO-1蛋白表达增强.与OGD组相比,Hemin+OGD组海马脑片形态基本正常,锥体细胞数较多,HO-1蛋白的表达明显增强.Znpp+OGD组海马结构消失,HO-1蛋白表达明显减弱.结论 血晶素对缺氧缺糖海马脑片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诱导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表达HO-1蛋白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神经元和海马脑片缺氧缺糖(OGD)及N-甲基-D-门冬氨酸(NMDA)损伤模型,观察抗炎药米诺环素的神经元保护作用及其特点.方法:体外培养大鼠脑皮层神经元,以OGD和NMDA(50 μmol/L)处理,观察损伤前后神经元形态变化,并以MTT检测神经元活性;以透光法检测OGD和NMDA处理引起的大鼠海马脑片透光度(LT)改变;在上述模型中同时观察米诺环素及NMDA受体拮抗剂MK-801的作用.结果:在OGD过程中米诺环素1、10 μmol/L能浓度依赖地提高神经元的活性,改善神经元形态改变;米诺环素10、100 μmol/L对NMDA损伤有保护作用;MK-801 1 μmol/L对两种损伤模型均有保护作用.米诺环素1或10 μmol/L对OGD和NMDA引起的海马脑片LT增加无明显影响;MK-801 1 μmol/L则能显著抑制LT增加.结论:米诺环素对神经元OGD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可能是通过对NMDA受体介导的兴奋性毒性的间接抑制;但对海马脑片OGD和NMDA即刻损伤无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HO-1对氧糖剥夺海马神经元Caspase-12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将培养7d的大鼠海马神经元随机分为4组:正常培养组(C组)、正常培养+血晶素组(C+H组)、氧糖剥夺组(D组)、氧糖剥夺+血晶素组(D+H组).C组正常培养方法培养.C+H组在正常培养的神经元培养液中加入血晶素使其终浓度为10μmol/L后按正常培养24h.D组神经元进行缺糖、缺氧后复糖、复氧处理.D+H组神经元用10μmol/L血晶素处理24h后进行缺糖、缺氧后复糖、复氧处理.进行神经元纯度鉴定,细胞存活率的检测,HO-1、Caspase-12、Caspase-3蛋白表达和神经元凋亡的检测.结果C+H组神经元HO-1表达高于C组(P〈0.01),Caspase-12、Caspase-3、神经元存活率和神经元凋亡率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D组神经元HO-1表达高于C组(P〈0.01),Caspase-12、Caspase-3高于C组(P〈0.01),神经元存活率低于C组(P〈0.01),神经元凋亡率高于C组(P〈0.01);D+H组神经元HO-1表达高于D组(P〈0.01),Caspase-12、Caspase-3低于D组(P〈0.01),神经元存活率高于D组(P〈0.01),神经元凋亡率低于D组(P〈0.01).结论HO-1可抑制氧糖剥夺海马神经元Caspase-12的表达,从而抑制神经元的凋亡.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HO-1对氧糖剥夺海马神经元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将培养7d的大鼠海马神经元随机分为4组:正常培养组(C组)、正常培养+血晶素组(C+H组)、氧糖剥夺组(D组)、氧糖剥夺+血晶素组(D+H组).C组正常培养方法培养.C+H组在正常培养的神经元培养液中加入血晶素使其终浓度为10μmol/L后按正常培养24h.D组神经元进行缺糖、缺氧后复糖、复氧处理.D+H组神经元用10μmol/L血晶素处理24h后进行缺糖、缺氧后复糖、复氧处理.进行神经元纯度鉴定,细胞存活率,HO-1-mRNA表达,HO-1、Apaf-1、Caspase3蛋白表达,细胞色素C和神经元凋亡的检测.结果C+H组神经元HO-1-mRNA和HO-1表达高于C组(P〈0.01),Apaf-1、Caspase3、细胞色素C、神经元存活率和神经元凋亡率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D组神经元HO-1-mRNA和HO-1表达高于C组(P〈0.01),Apaf-1、Caspase3、细胞色素C高于C组(P〈0.01),神经元存活率低于C组(P〈0.01),神经元凋亡率高于C组(P〈0.01);D+H组神经元HO-1-mRNA和HO-1表达高于D组(P〈0.01),Apaf-1、Caspase3、细胞色素C低于D组(P〈0.01),神经元存活率高于D组(P〈0.01),神经元凋亡率低于D组(P〈0.01).结论HO-1降低细胞色素C的释放和Apaf-1、Caspase3的表达,抑制神经元的凋亡.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半胱氨酰白三烯受体1拮抗剂孟鲁司特对原代神经元缺血性损伤后形态变化的作用。方法:在不同浓度孟鲁司特存在条件下,以缺氧缺糖(OGD)2 h和再灌(R)24 h(OGD/R)诱导大鼠原代神经元及皮层混合培养细胞的神经元损伤;以免疫染色法检测神经元数量、胞体大小、胞体总神经突起数量、一级神经突起数量、长度及其分支数量等指标,观察神经元形态的变化。结果:OGD/R可明显减少神经元的数量,显著改变神经元的形态。而孟鲁司特(0.0001~1μmol/L)能减轻单独神经元培养中OGD/R诱导的神经元数量减少,抑制一级神经突起分支数量增加;在混合培养中,孟鲁司特(0.0001~0.1μmol/L)增加OGD/R后一级神经突的长度,减少神经突起数量以及一级神经突起分支数量。结论:半胱氨酰白三烯受体1拮抗剂孟鲁司特对大鼠原代神经元缺血性损伤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2-(2-苯并呋喃基)-2-咪唑啉(2-BFI)对星形胶质细胞糖氧剥夺(oxygen-glucosedeprivation,OGD)损伤的保护作用及脂质过氧化的影响。方法:制成星形胶质细胞糖氧剥夺损伤模型,分为正常对照组、OGD组、OGD+2-BFI干预组(浓度分别为0.75、1.5、3、6和12μg/mL),测定星形胶质细胞存活率,选出抗OGD损伤最佳浓度,以该浓度进一步观察2-BFI对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和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的影响。结果:星形胶质细胞在OGD损伤后,不同浓度的2-BFI均能提高细胞存活率,其中1.5μg/mL的效果最佳;予1.5μg/mL 2-BFI干预OGD组能显著降低MDA含量,增加GSH含量。结论:2-BFI能保护星形胶质细胞OGD损伤,且有抑制脂质过氧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周国斌  吉锦泉  徐金东  孙柯 《广东医学》2012,33(15):2206-2209
目的研究δ阿片受体激动剂DPDPE对原代培养的大鼠皮层神经元缺氧无糖损伤(OGD)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将大鼠皮层神经元分为4组,共24孔、每组6孔:正常氧浓度组;缺氧组;缺氧+DP-DPE(终浓度为100nmol/L)预处理组;缺氧+DPDPE+Naltrindole(δ阿片受体拮抗剂,终浓度为1μmol/L)预处理组。通过采用LDH观察DPDPE对于神经元缺氧无糖损伤的保护作用;用Western检测大鼠皮层神经元中pERK、pp38、Bcl-2和Bax等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 (1)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缺氧无糖损伤4h细胞上清液中LDH水平明显升高(P<0.01),加不同浓度DPDPE预处理后LDH水平明显降低(P<0.01);与缺氧无糖组相比,DPDPE预处理显著增加pERK的蛋白表达(P<0.05)且同时降低pp38的蛋白表达(P<0.05),该作用可部分的被Nal-trindole所阻断;与缺氧无糖组相比,DPDPE预处理显著增加抗凋亡蛋白Bcl-2的表达(P<0.05)且同时降低凋亡蛋白Bax的表达(P<0.05)。结论 DPDPE对于大鼠原代皮层神经元缺氧无糖(OGD)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效果,其作用机制与增加pERK,降低pp38的蛋白表达,以及调节Bcl-2/Bax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6.
背景 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主要病理生理基础是肾小管上皮细胞发生脂质过氧化损伤,而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直接影响尿液的形成。普罗布考是具有很强抗氧化作用的降血脂药,其可以通过提高细胞内抗氧化酶活性降低脂质过氧化水平,具有较好的组织或细胞保护作用。但目前尚未见关于普罗布考对氧糖剥夺/复氧(OGD/R)引起的人肾小管上皮细胞株(HK-2)损伤影响的报道。目的 探讨普罗布考对HK-2 OGD/R损伤的影响及其机制,为老药新用开辟新思路。方法 2017年12月—2018年9月,取HK-2,常规培养至完全贴壁后将其分为正常对照组、OGD/R组、OGD/R+25 μmol/L普罗布考组、OGD/R+50 μmol/L普罗布考组、OGD/R+100 μmol/L普罗布考组。正常对照组不予处理,OGD/R组、OGD/R+25 μmol/L普罗布考组、OGD/R+50 μmol/L普罗布考组、OGD/R+100 μmol/L普罗布考组进行OGD/R模型的建立,之后OGD/R组不予处理,OGD/R+25 μmol/L普罗布考组、OGD/R+50 μmol/L普罗布考组、OGD/R+100 μmol/L普罗布考组分别加入25、50、100 μmol/L普罗布考;分别于12、24、48 h时,计算各组细胞增殖活性,确定普罗布考最佳作用时间与浓度,用于后续实验。取HK-2,常规培养至完全贴壁后将其分为正常对照组(不予处理)、OGD/R组(建立OGD/R模型)、普罗布考组(给予最佳作用浓度的普罗布考)、OGD/R+普罗布考组(建立OGD/R模型后给予最佳作用浓度的普罗布考);于普罗布考最佳作用时间,观察各组细胞形态,检测各组乳酸脱氢酶(LDH)活性、丙二醛(MDA)水平、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活性、谷胱甘肽(GSH)水平、GPX4水平。结果 OGD/R组、OGD/R+25 μmol/L普罗布考组、OGD/R+50 μmol/L普罗布考组、OGD/R+100 μmol/L普罗布考组12、24、48 h时细胞增殖活性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OGD/R+50 μmol/L普罗布考组、OGD/R+100 μmol/L普罗布考组24、48 h时细胞增殖活性高于OGD/R组、OGD/R+25 μmol/L普罗布考组(P<0.05)。OGD/R+50 μmol/L普罗布考组、OGD/R+100 μmol/L普罗布考组24、48 h时细胞增殖活性高于本组12 h时(P<0.05)。由于用药原则为在相似的作用下,一般选择较低浓度及较短作用时间,因此采用50 μmol/L普罗布考作用24 h进行后续实验。OGD/R组悬浮细胞增多,细胞皱缩体积减小,失去正常形态,折光性减弱;普罗布考组细胞形态结构正常,贴壁完整;OGD/R+普罗布考组悬浮细胞减少,细胞折光性较好。OGD/R组、OGD/R+普罗布考组LDH活性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普罗布考组、OGD/R+普罗布考组LDH活性低于OGD/R组(P<0.05);OGD/R+普罗布考组LDH活性高于普罗布考组(P<0.05)。OGD/R组、OGD/R+普罗布考组MDA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普罗布考组、OGD/R+普罗布考组MDA水平低于OGD/R组(P<0.05);OGD/R+普罗布考组MDA水平高于普罗布考组(P<0.05);OGD/R组GPX活性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普罗布考组、OGD/R+普罗布考组GPX活性高于OGD/R组(P<0.05);OGD/R+普罗布考组GPX活性低于普罗布考组(P<0.05)。OGD/R组GSH水平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普罗布考组、OGD/R+普罗布考组GSH水平高于OGD/R组(P<0.05)。OGD/R组GPX4水平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普罗布考组、OGD/R+普罗布考组GPX4水平高于OGD/R组(P<0.05)。结论 普罗布考对OGD/R引起的HK-2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可能机制是通过激活GPX,尤其是提高GPX4水平,直接或间接抑制脂质过氧化物的过度产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芦荟大黄素对MPP+诱导的人神经母细胞株SH-SY5Y细胞损伤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体外SH-SY5Y细胞培养的方法,建立SH-SY5Y神经细胞MPP+损伤模型.通过观察细胞形态,测定细胞存活率(MTT法),检测芦荟大黄素对SH-SY5Y神经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 同正常对照组细胞相比,MPP+损伤模型组细胞活性明显降低;同模型组比较,浓度为2 μmol/L、4 μmol/L、6 μmol/L、8 μmol/L的芦荟大黄素能减轻MPP+引起的SH-SY5Y神经细胞的损伤,明显提高细胞的存活率.结论 芦荟大黄素对MPP+诱导的SH-SY5Y细胞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山楂酸预处理对大鼠大脑皮层神经元氧糖剥夺(oxygen-glucose deprivation,OGD)损伤的影响。方法原代培
养SD大鼠15~17 d胎鼠皮层神经元,预先用不同浓度的山楂酸(0.1、1、10 μmol/L)预处理,观察在OGD培养状态下细胞的功能
状态和损伤情况。以四甲基偶氮唑盐还原试验检测细胞活力,乳酸脱氢酶(LDH)漏出率作为细胞损伤指标,以Western blot检测
凋亡相关蛋白Bax的表达。结果OGD引起细胞活力下降,LDH漏出率增高,与正常组细胞相比均有非常显著意义;两组细胞
经不同浓度山楂酸(0.1、1、10 μmol/L)预处理后,分别与未经山楂酸预处理的细胞比较结果显示:OGD组细胞LDH漏出率在山
楂酸浓度为1、10 μmol/L时降低,而正常组细胞LDH漏出率在山楂酸浓度为10 μmol/L明显降低;两组细胞的存活率均在给予
山楂酸预处理浓度为1、10 μmol/L 时明显升高。Western blot 结果显示凋亡相关蛋白Bax的表达随着山楂酸的浓度增加而下
降,以山楂酸浓度为10 μmol/L时更明显。结论山楂酸对体外培养的大鼠大脑皮层神经元OGD损伤有保护作用,可能与凋亡
相关蛋白Bax表达降低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