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单核/巨噬细胞具有重要的生物学功能,参与机体非特异性免疫防御、特异性免疫应答和免疫调节。单核细胞表达CD40和CD40L,其在单核/巨噬细胞的功能中发挥重要的作用。CD40系统是细胞间重要的信号传导途径,通过相互作用可以促进各种细胞因子、趋化因子、金属基质蛋白酶产生、一氧化氮分泌,促使细胞逃逸凋亡、促进单核细胞分化为树突细胞等。单核细胞上异常表达CD40/CD40L在肾脏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败血症和心血管疾病等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CD40L/CD40为体内免疫反应系统中一对重要的共刺激分子,参与机体的体液和细胞免疫反应。CD40L主要表达在CD4^+T细胞、CD8^+T细胞和B细胞,CD40主要表达于B细胞、活化的单核/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DC)、上皮细胞等。CD40L/CD40轴对B细胞的活化、增殖、细胞因子的分泌及免疫球蛋白的类别转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CD40L/CIMO相互作用也对细胞毒性T细胞前体的活化,维持调节性T细胞的动态平衡及诱导辅助性T细胞的分化等方面起重要作用。CIMOL/CIMO轴还参与多种免疫相关疾病的致病过程,如自身免疫性疾病、肝炎等,且在抗肿瘤免疫中起到重要作用。多种动物模型的建立为探究疾病病因、研究CIMOL/CIMO轴在疾病发生过程中的作用提供了重要的平台。  相似文献   

3.
动脉粥样硬化研究新进展:CD40—CD40配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CD40 CD40配体广泛存在于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各个阶段 ,并且与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和单核 /巨噬细胞的功能密切相关 ;阻断CD40 CD40配体的相互作用可以抑制动物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与进展。  相似文献   

4.
蔡鹏威  林芸  窦敏  陈金花  林一 《免疫学杂志》2005,21(6):507-508,513
目的探讨共刺激分子CD40CD40L在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的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上的异常表达与免疫功能紊乱的关系。方法用流式细胞仪采用直接免疫荧光法测定30例AS患者和20例健康对照人外周血淋巴细胞表面标志CD3、CD4、CD8、CD19的表达情况,CD40L在CD4 T和CD8 T细胞上的表达及CD40在CD19 B细胞上的表达。用速率散射比浊法测定血清中免疫球蛋白IgG,IgA和IgM的水平。结果①AS患者CD3 、CD3 CD4 、CD19 细胞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增高(P<0.05),CD3 CD8 细胞较正常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②AS患者CD4 T细胞和CD8 T细胞上的CD40L、CD19 B细胞上CD40的表达都较对照组显著增高(P<0.05);③AS患者血清中2种免疫球蛋白IgG、IgA的水平均较对照组显著增高(P<0.05)。结论CD40CD40L途径在AS免疫功能紊乱中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CD40—CD40L共刺激分子与自身免疫性疾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量研究证实CD40分子与其配体CD40L结合所产生的共刺激信号在B细胞的增殖、分化、抗体的分泌和类型转换以及T细胞活化、效应性细胞因子分泌中起重要作用。近年来发现,CD40、CD40L异常表达与一些疾病的免疫病理密切相关。本文仅就CD40-CD40L的生物学特性、功能和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致病作用及其可能的治疗策略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CD40L(CD154)及CD40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CD40L-CD40为体内特异性免疫反应系统重要的一对共刺激分子,参与机体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反应。在B细胞的活化与增殖分化、抗体产生及同种类型转换中起关键作用,在T细胞活化以及效应性细胞因子的分泌过程中也起重要凋节作用。CD40L-CD40信号转导途径的异常可导致机体产生免疫病理反应,应用抗CD40L的单抗(mAb)则可调控疾病的进程:我们就CD40L—CD40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7.
CD40和CD40L(CD40 ligand,CD154)都属于肿瘤超家族成员。CD40-CD40L(CD40 ligand,CD154)的相互作用一直是与APC和T细胞的活化相关联,并且在肿瘤免疫、自身免疫性疾病、炎症反应等中起重要的作用。目前,有研究发现,CD40不仅表达在APC、内皮细胞以及某些肿瘤细胞上,也会在T细胞中有表达。CD40+CD8T细胞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细胞信号通路和过继免疫治疗方面,CD40+CD4T细胞主要集中在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研究。本文将对CD40在T细胞表面的表达及其作用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B细胞的CD40分子与活化T细胞的CD40配体(CD40L)结合可调节B细胞生长分化、克隆转换、Ig分泌、阻断B细胞凋亡和诱导Fas表面分子表达等,直接参与调节体液免疫。CD40与CD40L结合也影响细胞免疫功能,诱导Th1和Th2细胞因子产生。CD40与CD40L连接使TRAF蛋白多聚化,从而调节基因的转录。CD40介导的信号传导过程与蛋白酪氨酸酶、蛋白酪氨酸磷酸化酶等有关。  相似文献   

9.
大量研究证实CD40分子与其配体CD40L结合所产生的共刺激信号在B细胞的增殖、分化、抗体的分泌和类型转换以及T细胞活化、效应性细胞因子分泌中起重要作用.近年来发现,CD40、CD40L异常表达与一些疾病的免疫病理密切相关.本文仅就CD40-CD40L的生物学特性、功能和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致病作用及其可能的治疗策略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CD40L和CD40的相互作用在胸腺依赖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调控中居于重要地位。研究表明,CD40L具有对肿瘤直接的生长抑制作用和对抗瘤免疫的激活作用。在对CD40L转染细胞诱导的抗肿瘤免疫的研究中,研究者们也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果。这些研究进一步揭示了CD40L在肿瘤免疫治疗方面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CD40L和CD40的相互作用在胸腺依赖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调控中居于重要地位。研究表明,CD40L具有对肿瘤直接的生长抑制作用和对抗瘤免疫的激活作用。在对CD40L转染细胞诱导的抗肿瘤免疫的研究中,研究者们也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果。这些研究进一步揭示了CD40L在肿瘤免疫治疗方面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CD40和CD40L在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以及CD40与CD40L间的结合反应对启动体液和细胞免疫应答起着重要作用;CD40的持续表达和CD40L的表达缺失可能与肿瘤的发生以及肿瘤的免疫逃逸相关;将CD40L基因转染肿瘤细胞可使表达CD40肿瘤细胞的抗原提呈功能增强,使机体产生肿瘤细胞特异性CTL反应,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本文对CD40和CD40L在肿瘤发生发展机制和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CD40—CD40L与疾病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T淋巴细胞与抗原提呈细胞之间的信号传递调控着免疫系统的发展,其中CD40与其配体CD40L(CD154)的相互作用,不仅对T细胞活化和效应功能的表现起重要作用,且在抗感染,抗病毒及抗肿瘤和动脉粥样硬化症中扮演重要角色,本文综述了CD40-CD40L与人类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4.
CD40-CD40L共刺激途径在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CD40与CD40配体(CD40L)是体内炎症和免疫反应系统的一对共同刺激分子,参与机体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反应.CD40-CD40L共刺激途径能促进T细胞活化并放大T淋巴细胞依赖的免疫应答,是产生记忆性CD8+T细胞的基础,能够促进CD8+T细胞的扩增和多能性,在CD4+T细胞分化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介导更强的抗肿瘤效应和杀伤靶细胞的能力.CD40-CD40L共刺激途径参与T淋巴细胞依赖的B淋巴细胞应答过程、生发中心的形成、长期记忆性R细胞的产生、抗体的产生及抗体类别转换,并可诱导和扩增CD4+ CD25+ Treg细胞.CD40-CD40L共刺激途径在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作用,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T淋巴细胞与抗原提呈细胞之间的信号传递调控着免疫系统的发展,其中CD40与其配体CD40L(CD154)的相互作用,不仅对T细胞活化和效应功能的表现起重要作用,且在抗感染、抗病毒及抗肿瘤和动脉粥样硬化症中扮演重要角色.本文综述了CD40-CD40L与人类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检测慢性乙型肝炎(简称慢乙肝)患者外周血淋巴、单核细胞表面CD40+、CD40L+及淋巴细胞表面CD8+/CD28+、CD8+/CD28-的表达,评价患者的细胞免疫状态,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方法流式细胞仪测定慢乙肝患者单核细胞、淋巴细胞表面CD40+、CD40L+表达的百分率及淋巴细胞表面CD8+/CD28+、CD8+/CD28-表达的百分率.结果慢乙肝组外周血淋巴、单核细胞表面CD40+、CD40L+及淋巴细胞表面CD8+/CD28+的表达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P<0.05,P<0.01,P<0.05,P<0.01),乙肝肝硬化组(简称肝硬化)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均P<0.01),而慢乙肝组、肝硬化组CD8+/CD28-的表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P<0.01).慢乙肝组与肝硬化组均无显著差异(均P>0.05).慢乙肝轻、中、重度和肝硬化三组间均无显著差异(均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慢乙肝患者淋巴、单核细胞表面CD40+和CD40L+的表达之间存在正相关,淋巴细胞CD40+、CD40L+表达与CD8+/CD28+表达存在正相关,而与CD8+/CD28-表达相关性不明显.结论慢乙肝患者外周血淋巴、单核细胞CD40+、CD40L+及淋巴细胞CD8+/CD28+表达低下,而CD8+/CD28-的表达增加.检测外周血CD40+、CD40L+及CD8+/CD28+的表达可评估患者的细胞免疫状态,对临床的抗病毒治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7.
CD40是肿瘤坏死因子受体超家族成员之一,属于Ⅰ型跨膜糖蛋白,其自然配体是CD40L。CD40-CD40L信号通路在许多重要的生理和病理过程中都起到关键的调节作用。基于其在激活免疫应答中的重要作用,在肿瘤免疫治疗中,具有激活CD40-CD40L信号的CD40激动剂抗体可用于提高抗肿瘤免疫应答;在移植排斥和炎症反应中,CD40-CD40L信号也起重要作用,阻断CD40信号通路是目前治疗风湿性关节炎、肠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多发性硬化和糖尿病的一个重要靶点。制备CD40阻断性抗体或激动剂抗体不仅可用于检测CD40分子表达,还可以开发用于炎症性疾病或肿瘤治疗的免疫疗法。本研究表达CD40胞外段蛋白,通过免疫制备14株CD40单克隆抗体,筛选发现全部可作为western blotting检测CD40蛋白表达的抗体,9株CD40抗体可作为一抗用于流式细胞术检测人CD40表达,1株CD40抗体能阻断人CD40L和CD40相互作用。有意义的是,8株CD40抗体能激活人CD40分子信号通路,另外有10株能激活小鼠脾脏细胞CD40下游基因的表达,7株能上调小鼠脾脏B细胞表面共刺激分子CD86的表达。本研究制备一系列CD40抗体,可用于CD40检测、CD40信号的阻断或激活。  相似文献   

18.
《中国免疫学杂志》1999,15(12):I1640
目的研制功能性抗人CD40单克隆抗体,从而探讨其对B细胞、DCs表达的CD40分子激发所产生的生物学效应。方法采用细胞融合、单克隆抗体筛选、荧光标记、免疫印迹和竞争抑制等方法获得鼠抗人CD40mAb,以细胞增殖、分化抗原表达观察CD40mAb对B细胞和DCs的作用效应。结果经表型分析、Western blotting鉴定和竞争抑制试验,证实5C11是识别人CD40分子的特异性单抗;5C11与转导CD32的L细胞(LCD32)联合IL-4能使扁桃体B细胞扩增并形成集落;5C11能介导树突状细胞(DCs)的扩增和分化成熟。结论用5C11与LCD32建立的CD40培养体系,能使B细胞长期生存和增殖,为体外研究B细胞提供有效手段;5C11诱导外周单核细胞分化成熟为树突状细胞,这一发现为体外大规模扩增可用于治疗的DCs提供了新的手段,因而5C11是一株具有特殊功能和重要应用价值的单克隆抗体。  相似文献   

19.
共刺激分子CD28:CTLA4/B7及CD40/CD40L和SLE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共刺激分子CD28:TCLA-4/B7和CD40/CD40L对B细胞的增殖、分化、抗体的分泌和T细胞的活化、细胞因子的分泌具有重要作用,其对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发生、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本文综述了CD28:TCLA-4/B7和CD40/CD40L生物学特性、功能及在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以及免疫学治疗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CD40分子是属于肿瘤坏死因子受体(TNFR)超家族的Ⅰ型跨膜糖蛋白,可溶性CD40(sCD40)与膜型CD40(mCD40)共存,并具有与CD40L结合的能力,是CD40-CD40L作用的天然拮抗剂。研究显示健康人血清中存在低水平的sCD40,而肾脏疾病、肝脏疾病、血液病、神经系统疾病等患者血液和体液中异常高表达sCD40,且其水平与病程发展和预后有关,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