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疫苗分为利用无毒活微生物的活疫苗及杀灭微生物去除其特定毒性成分后的死疫苗。制备活疫苗采用的微生物是野生微生物的变异种 ,只有免疫原性而丧失致病性 ,并且与病原微生物具有交叉抗原而对人无致病性。因为活疫苗能在机体内增殖 ,所以能获得与自然感染相近的免疫力 ,一般持续时间长 ,易获得免疫力 ,多数既可诱导细胞免疫又可诱导体液免疫。死病毒疫苗可诱导抗体产生 ,但不易诱导细胞免疫 ,考虑到通常防御病毒时细胞免疫 (以 T细胞为中心的免疫 )更为重要 ,所以活疫苗更为优越。但并不是所有病原微生物都适合做为活疫苗 ,并且预期接种的…  相似文献   

2.
疫苗的种类     
前言疫苗的制作方法因其病原微生物的性质和使用目的不同而不同。大体上可以把疫苗分为三类:弱毒活疫苗、灭活疫苗、类毒素。此外还有用于预防感染的免疫球蛋白,但它与疫苗的作用机理不同,是把抗体被动地给予机体,产生一时性免疫力的方法。弱毒活疫苗将病原体通过如培养细胞、鸡胚、动物等传代,  相似文献   

3.
染色体独立地存在于细胞内 ,稳定地传给子代细胞且具有寄生性的基因叫做质粒。具有代表性的质粒是存在于细菌中的环状双股 DNA,并能人工地制作质粒。如将带有病原微生物抗原蛋白基因的质粒注射到皮肤或肌肉内就能将其导入细胞 ,该细胞就能够合成微生物抗原 ,就可诱导机体产生对该抗原的免疫应答 ,此种 DNA基因就起疫苗样的作用 ,将其称为核酸疫苗和 DNA疫苗。目前已制备出带有巨细胞病毒启动基因的质料并和腺苷构成重组疫苗。同活疫苗不同 ,因为 DNA疫苗只生成抗原蛋白 ,不能复制出微生物 ,因此没有毒性物质不担心有病原性。另外 ,它又…  相似文献   

4.
生物危害     
由生物,特别是由微生物带来的危害称为生物危害。一、病原微生物的种类构成生物危害的病原微生物,不仅有痘疮病毒为首的病原性病毒,还有包括立克次氏体和衣原体在内的各种细菌乃至真菌、原虫等对人有广泛致病性的原核及真核生物。此外,还必须注意,即使是对人致病性弱的或几乎看不到致病性的菌株,以及有代谢产物生成的菌株,和废弃的含有大量活菌的液体都会引起环境生态不平衡的危害。二、生物危害的肇事者与受害者在研究室和检验室操作微生物的人常是加害者,  相似文献   

5.
感染性疾病     
感染性疾病有别于其它疾病,其发病上存在病原微生物。病原微生物包括病毒、细菌、真菌和寄生虫等生物,由于它们都是活的生物而常发生基因变异故可促成病态改变为感染性疾病的特征之一。2002年由SAILS造成的病毒性感染性疾病,至今仍记忆犹新。2004年伊始以东南亚为中心暴发了高致病性禽流感并有人类病例发生,迄今仍无终止迹象反而患者数逐年增加。今后很有可能出现对人具有感染性的变异株,从而酿成新型流感病毒再次暴发的世界性大流行。HIV感染也是重要的病毒性感染性疾病,其治疗已有进步,目前的主流疗法是采用HAART每日给药1次方案。耐药性细菌作为院内感染等的病原微生物已构成棘手问题。MRSA不仅是院内而且也是生活中健康人感染性疾病的原因,对于耐药性绿脓杆菌目前尚没有抗茵药物,新型用药仍待开发。近年虽有针对深部真菌感染的药物相继研发成功,但其新型强效种类犹待拓展。  相似文献   

6.
1.有关艾滋病疫苗的几个热点问题艾滋病乃由于感染了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导致免疫功能低下所引起的一系列综合征。全世界HIV携带者已经超过了一千万。应用疫苗的最大目的是防止HIV病毒感染健康人;另一目的是或许能将其用于治疗已经发病的患者。艾滋病发病的第一阶段。病毒在体内增殖,机体负荷增大,使用疫苗就可抑制病毒的增殖。但不同于其他病毒的是,HIV病毒在复制过程中其DNA整合到宿主DNA中,以前病毒的形成长期存在于体内,所以只接种一次疫苗还远远不够,必须进行多次的追加。HIV的母子感染最近引  相似文献   

7.
爱滋病(AIDS)是过去几年来在欧美各国激增的获得性免疫不全综合征。因从AIDS 患者及持续性淋巴结肿大的患者中分离到了逆转录病毒,而被命名为淋巴结病联合病毒(LAV)、LT 淋巴细胞Ⅲ型病毒(HTLV—Ⅲ)和AIDS 联合逆转录病毒(ARV)。这些名称的病毒可能是同一种病毒,并经试管内和活体内实验证明,它就是爱滋病的病原。这种病毒可经输血及输注血浆制品而感染。有报告说,在九州、四国和纪伊半岛等西南日本,高频率地存在着成人T 细胞白血病(ATL)病原ATL 病毒(ATLV)的带毒者,ATLV 也可经输血感染。本研究的目的是调查用HBV携带者血浆制造的HB 疫苗,是否有LAV 与ATLV 的污染,并探索HB 疫苗受种者血清中,有无抗LAV 抗体及抗ATL 联合抗原(ATLA)抗体的存在。  相似文献   

8.
前言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发展,感染也出现了许多新问题。其中之一是各种降低人体感染防御机能的病理性、医源性因素增加,各种病原微生物的致病性、种类随之发生变化,以致一些致病性很弱、平素对人体无害的微生物,也能引起相当严重的病理状态。在小儿时期,尤其是新生儿、未成熟儿,感染防御机能尚未完善,加之各种基础疾病,并发症和其他易感因素,以及医源性因素的存在,更增大了感染的危险性。在这种感染防御机能减弱的宿主,往往会出现无致病性或弱致病性的条件致病性微生物(opportunistic pa-thogens)的感染,造成难治性的病理状态(机会感染,opportunistic infections)。临床上往往不容易断定机会感染来自外源性传染抑或内源性传染。  相似文献   

9.
今年4月在东京召开的日本医学总会上,日本自治医大的真弓忠教授公布,作为引起肝炎的一种新病毒——TT病毒的全基因组已经被译解,指出几乎所有的日本人都被这种病毒所感染,但病毒中只有特定基因型具有病原性。研究认为,TT病毒在世界范围内分布极广,基因型也极多,在病原性方面,日本成人的10%感染的都只是基因型1,最常见的型可与人类共存,而特定基因型可引起人类的发病。在肝炎病毒中,目前的分类有A、B、C等6种,但却常常出现未知病毒的输血引起肝炎的情况,所以,TT病毒作为“候补”问题逐渐地引起了人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10.
流感病毒的不断变异是造成流感流行的主要原因。研究表明人流感病毒与禽流感病毒存在密切相关。最近出现的禽流感病毒跨种属感染人的事件,预示引起下一次人间爆发的流感病毒可能直接来源于禽流感病毒。因为人类对新出现的病毒缺乏免疫力,开发有效疫苗是预防流感流行的关键。本文对流感病毒疫苗的种类及发展趋势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1.
前言水痘疫苗既往研究得较少,主要因水痘病毒对细胞亲合性较强,病毒自细胞分离较为困难,以及病毒本身的感染不稳定,容易失去活性,制作疫苗较其他病毒困难。疫苗接种与带状疱疹的发生关系等亦应考虑。众所周知,水痘本为轻症,但对应用免疫抑制剂治疗的患儿及急性白血病患儿则为险症。最近由于激素使用的增加,水痘感染的危险性也随之增长。水痘一次感染后可获得终生免  相似文献   

12.
一、性病的发生和变化作为性的感染,生殖器粘膜是病原微生物生存的最佳场所,并随着性交活动为寻找新的宿主极易侵入对方的粘膜。作为潜伏于人体生殖器,与人类共存的病原微生物不仅是淋菌,还有引起梅毒、软性下疳、腹股沟肉芽肿、性病性淋巴肉芽肿等的病原体。自从有了磺胺类及各种消炎药应用于临床后,此等病原微生物的生态学发生了极大变化,以往主要传染细菌类已得到抗菌素的控制,但极易变形而生命力很强的病原微生物不会轻易被根除。病原微生物大概分为  相似文献   

13.
有关流感病毒疫苗的开发,目前正在研制用接近于自然感染的形式而能产生防御感染能力的活疫苗,以代替现在使用的灭活疫苗(见表)。  相似文献   

14.
有 HBs 抗原(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的病毒携带者可从慢性肝炎逐渐进展为肝硬变、肝癌。携带 HBs 抗原的机制是乳幼儿期的 HBV 感染。采用乙型肝炎疫苗(HB 疫苗)以获得 HBs 抗体,是预防病毒携带的重要措施。基于这种观点,作者参加了HB 疫苗的第三阶段试验,获得在乳幼儿使用 HB 疫苗的机会,并进行长达25个月的观察。其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15.
肺炎作为一种感染性疾病,检出病原微生物即可确诊。但在社区获得性肺炎的初次诊断中很少能检出病原菌,或者由于病原菌培养需时较长,最初只能凭经验做诊断。  相似文献   

16.
最近日本研制成功一种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水痘疫苗,这种疫苗已获比利时政府的承认。从事这项研制工作的阪大微生物研究所所长高桥理明先生说,水痘疫苗作为药品在日本获得承认之前,经国外批准实属特例。它对免疫力低下而患水痘的小儿有明显的效果,因此引起世界各国的极大关注。最近获得比利时政府承认的是美国SKF制药企业分公司SKF—RIT。这个公司是从阪大微生物研究所  相似文献   

17.
肝脏疾病     
一、病毒性肝炎的预防和治疗关于甲型肝炎和乙型肝炎,随着与病毒有关的抗原、抗体测定法的进步,随着其本质大体明瞭,已制成了乙型肝炎疫苗,预计1985年将广泛地进行疫苗接种。由HBs抗原阳性、e抗体阳性血浆精制而成的HBs抗原,经加热、甲醛处理,使混入之病毒灭活后,再吸附于氢氧化铝的疫苗,其安全性高,并且抗体产生率达80~90%。  相似文献   

18.
只要使已感染病毒的鼻和咽喉粘膜上产生抗体,就可预防流行性感冒。日本国立预防卫生研究院的病理部研究小组与北里研究所协作,已研制成功一种新型流感疫苗。该疫苗能使抗体在呼吸道粘膜上形成,达到预防流感的目的。将这种疫苗注入小鼠鼻内4周后再注入致死率为100%的病毒,结果发病率为零,确认该疫苗的预防  相似文献   

19.
DNA疫苗     
疫苗这样的古老话题加以DNA这样现代感的前缀 ,便带给疫苗以使用DNA来增强免疫力的新意。1 能增强免疫和炎症反应的DNA 据 1 984年德永博士等报告 ,DNA具有增强免疫和炎症反应的能力。此后 ,1 995年Krieg等再次对这一特征进行了报告。这是自明确DNA的传递遗传信息作用法则以来的又一重大发现。DNA的免疫刺激力只存在于一些特定的碱基序列中 ,称之为CpG序列 ,序列的中心为胞嘧啶 (C)和鸟嘌呤(G)。CpG序列多见于细菌等微生物中 ,在哺乳动物中少见。CpG序列可能会反映与自体相异的微生物入侵的警告。生命…  相似文献   

20.
预防接种的反应在理论上一致认为是通过变态反应产生的,但是能证明有明确因果关系的病例则属罕见。从免疫的角度来解释预防接种的反应时,应考虑到疫苗和接种对象两方面的因素。1.疫苗本身的因素:如百日咳杆菌内含有内霉素、不耐热的外霉素、组胺过敏因子、淋巴细胞增多刺激因子等,但在疫苗制造的过程中,这些毒素并不能完全无毒化。为了制备疫苗,必须大量地培养细菌和病毒,而本法又有培养基的蛋白胨混进菌苗内,各种动物组织混进疫苗内的问题;另外,在培养时,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