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严重创伤患者TNF、IL-6和IL-10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研究严重创伤后细胞因子的变化规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双抗体夹心法和 ELISA法检测严重创伤患者 ( ISS≥ 1 6)血中 TNF、IL- 6及 IL - 1 0水平。结果 :严重创伤后血中 TNF、IL - 6和 IL - 1 0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 P<0 .0 5 )且持续时间可达 3周。同时 IL- 1 0与严重创伤程度相关。结论 :细胞因子活性的检测助于病情的评估及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2.
张玲英  洪华  彭茜 《西部医学》2005,17(2):171-172
目的 探讨急性期川崎病 (KD)血清 s IL - 2 R、CRP、IL - 6、IL - 8、TNF-α的变化。方法 应用终点散射比浊法、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 (EL ISA)检测 30例急性期 KD患儿口服阿斯匹林和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前后血清 s IL-2 R、CRP、IL- 6、IL- 8、TNF- α的含量。结果 治疗前 s IL- 2 R、CRP、IL- 6水平高于对照组 (P<0 .0 1 ,P<0 .0 1 ,P<0 .0 5 ) ,治疗后 s IL- 2 R、CRP、IL- 6含量下降 ,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 (P<0 .0 5 ) ;IL- 8、TNF- α在治疗前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 (P>0 .0 5 )。结论 s IL- 2 R、CRP、IL- 6参与了 KD的疾病过程 ,阿斯匹林和大剂量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影响KD患者血清 s IL- 2 R、CRP、IL- 6水平 ,为治疗方案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
冠心病患者血清sFas和sFasL及sIL-2R的水平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 :探讨血清 s Fas、s Fas L和 s IL- 2 R水平与冠心病 (CHD)之间的关系。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测定 30例 CHD患者 (CHD组 )和 2 6例非冠心病患者 (对照组 )的血清 s Fas、s Fas L和 s IL - 2 R水平。结果 :CHD组患者 s Fas水平 (ng/ L)为 15 83.4 1± 174 .4 6 ,明显高于对照组 (1374 .5 5± 142 .4 2 ) ,P<0 .0 1。与对照组比较 ,CHD组患者血清 s IL- 2 R水平 (ng/ L)显著增高 (94 4 .5 0± 395 .5 9vs6 5 2 .4 5± 16 3.36 ,P<0 .0 1) ,且 CHD患者血清 s Fas水平与 s IL- 2 R水平呈正相关 (r=0 .4 18,P<0 .0 5 )。两组血清 s Fas L水平差别无显著性 (P>0 .0 5 )。结论 :高水平的血清 s Fas、s IL- 2 R与 CHD有关。高水平的血清 s Fas有可能通过抑制激活的 T细胞凋亡而导致冠状动脉事件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4.
血、尿白介素-6水平与免疫性肾脏病临床病理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血、尿白介素 6 (IL 6 )水平在免疫性肾脏病的病理诊断、病程监测中的意义。方法 应用特异性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法 ) ,检测免疫性肾脏病患者的血清、尿中IL 6的含量。结合肾脏活组织病理检查及临床资料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90例免疫性肾脏病患者中 ,血清IL 6 (sIL 6 )达可测定水平者 6 5例 (72 % ) ,除MCD、MGN、SGN外 ,sIL 6均高于正常对照组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P <0 0 0 1) ,尿IL 6 (uIL 6 )达可测定水平者 5 7例 (6 3% ) ,除MGN外 ,uIL 6均增高 (P <0 0 5~P<0 0 0 1)。uIL 6水平不随sIL 6水平而增减 ,两者无相关性 (r =0 2 4 ,P >0 0 5 )。增生性肾小球肾炎(EPN、MsPGN、MPGN、LNⅡ、Ⅳ型 )与非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MCD、MGN、SGN、LNⅠ、Ⅲ、Ⅴ、Ⅵ型 )比较 ,uIL 6水平明显增高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sIL 6则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sIL 6、uIL 6水平与肾功能状态、尿蛋白程度、血压高低均无相关性(r分别为 :0 35、0 17和 0 0 8/ 0 0 3;P >0 0 5 ) ,但uIL 6水平与血尿的程度呈正相关 (P <0 0 1)。结论 在免疫性肾脏病中 ,存在以sIL 6、uIL 6异常增高为特征的免疫学紊乱 ,并以增生性肾小球肾炎uIL 6异常较为突出 ,提示IL 6在免疫性肾脏病的发病机制和病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血、尿白细胞介素-6(IL-6)的检测在重症狼疮肾炎(SLN)患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38名健康人(正常对照组)和43例SLN患者经甲泼尼龙(MP)与环磷酰胺(CTX)双冲击治疗前后血、尿IL-6的水平;抗双链DNA抗体、抗核小体抗体采用ELISA法测定;抗核抗体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补体C3、C4含量采用速率散射比浊法测定.结果 SLN患者治疗前血、尿IL-6的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并与SLEDA1评分、抗核抗体、抗双链DNA抗体、抗核小体抗体、血沉、24 h小时尿蛋白定量、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尿胱抑素C呈显著正相关(P<0.05或<0.01),与补体C3、C4、内生肌酐清除率( Ccr)呈显著负相关(P<0.05或<0.01);但血清IL-6与尿IL-6无相关关系(P>0.05).MP与CTX双冲击治疗能显著降低SLN患者血、尿IL-6的水平(P<0.01).结论 IL-6参与了SLN的发病过程,血、尿IL-6水平的检测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SLN患者肾脏损害程度、病情轻重.动态观察SLN患者血、尿IL-6的水平有助于了解SLN的狼疮活动、治疗效果及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白细胞介素1β( IL - 1β)、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 IL - 1 Ra)以及IL -1 Ra/IL - 1β比值在脑卒中患者血清中的水平变化以及IL- 1β与IL - 1 Ra水平之间的相关关系。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了5 5例脑梗死患者、48例脑出血患者和60例对照者血清IL - 1β、IL - 1 Ra和IL- 1 Ra/IL - 1β水平。结果:脑梗死组和脑出血组患者血清IL - 1β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P<0 .0 1 ) ;脑梗死组和脑出血组患者血清IL - 1 Ra以及IL - 1 Ra/IL - 1β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 P<0 .0 1 ) ;脑梗死组和脑出血组患者血清IL- 1β和IL - 1 Ra水平无明显相关性( P>0 .0 5 )。结论:IL - 1β在脑卒中发病过程中可能起着促进作用,而IL - 1 Ra可能起着抑制作用;两者的免疫失调状态可能与脑卒中密切相关;IL - 1 Ra/IL - 1β比值可作为脑卒中病情监测的指标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讨高血压病人用卡托普利(Cpt) 降压后血清尿素氮(BUN) 、肌酐(Scr) 、钾浓度的变化,将高血压病人分为高血压伴肾功能衰竭组(A 组) 与高血压不伴肾功能衰竭组(B 组) ,分别观察了用药后血清BUN、Scr 和钾浓度变化的情况。结果显示,A组用药后血清BUN、Scr、血钾浓度明显上升,用药4 周后与用药前比较有显著差异( P< 0 .05) ,B 组用药后血清BUN、Scr、血钾浓度变化无统计学意义( P> 0 .05) ;血清BUN、Scr、钾浓度变化率A 组显著高于B组( P< 0 .01) ;提示Cpt 对高血压不伴肾功能衰竭者血清BUN、Scr、钾浓度影响不明显;对高血压伴肾功能衰竭者可致血清BUN、Scr、钾浓度明显升高,必须慎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慢性肾脏病(CKD)3、4期患者血清骨钙素(BGP)与白介素-6(IL-6)、白介素-10(IL-10)及CD19+CD69+B淋巴细胞的关系。方法:53例CKD3、4期患者,以双抗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外周血BGP、IL-6、IL-10水平,流式细胞仪检测CD19+CD69+水平、BECKMAN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尿肌酐(Cr),血清钙(Ca)、磷(P)、尿素氮(BUN)水平。结果:CKD3、4期患者血清Scr、BUN、CD19+CD69+、IL-6、IL-10、BGP水平均高于正常组(P0.01);Ccr、Ca水平低于正常组(P0.01)。CKD3、4期患者骨钙素水平与Scr、IL-6呈正相关,与Ccr呈负相关。结论:CKD3、4期患者体内促炎性IL-6水平增高,BGP需代偿性增高以维持相对正常的钙磷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冠心病 (CHD)不同类型患者血中促炎性细胞因子 :肿瘤坏死因子 (TNF -α)、白细胞介素 6(IL - 6 )、白细胞介素 8(IL - 8)和C反应蛋白 (CRP)的水平变化及其与血脂之间的关系。方法 检测 6 0例冠心病患者和 2 8例正常对照者血清中CRP、TNF -α、IL - 6和IL - 8的浓度和血脂水平。结果  30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清中CRP、TNF -α、IL - 6和IL - 8的浓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0 1) ,与 30例稳定性冠心病患者组比较亦有明显差异 (P <0 .0 5 )。单因素回归分析胆固醇与CRP、TNF -α、IL - 6和IL - 8均显著相关 (P <0 .0 5 )。结论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中的促炎性细胞因子水平的升高可能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发生有关 ,是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的标志。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测定冠心病 (coronaryheartdisease,CHD)患者血中C -反应蛋白 (C -reactiveprotein ,CRP)一氧化氮 (nitricoxide,NO)及白细胞介素 - 6 (interleukin - 6 ,IL - 6 )的浓度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用散射比浊法、亚硝酸盐还原法、酶联免疫法对 4 3例CHD ,2 2例CHD所致充血性心力衰竭 (congestiveheartfailure ,CHF)患者及 30例健康对照血中CRP ,NO和IL - 6浓度进行检测。结果 :CHD患者组CRP ,NO及IL - 6浓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1) ,浓度升高与病程有关 ;CRP与NO ,IL - 6之间呈显著正相关 (r1=0 .6 7,P <0 .0 5 ;r2 =0 .84 ,P <0 .0 5 ) ,NO与IL - 6相关良好 (r =0 .6 1,P <0 .0 5 ) ;2 2例CHD所致CHF患者中 ,心功能Ⅲ~Ⅳ级患者CRP ,NO及IL - 6含量均显著高于Ⅱ级患者 (P <0 .0 5 ;P <0 .0 1)。结论 :CRP ,NO及IL - 6参与CHD病变过程 ,监测其浓度变化对CHD及CHF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可溶性白细胞介素 2受体 (sIL 2R)和可溶性白细胞介素 6受体 (sIL 6R)在多发性硬化(MS)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双体夹心ELISA法对 2 9例MS急性期患者及 2 0例炎性神经病患者、39例非炎性神经病患者、2 0例健康对照者脑脊液和血清中sIL 2R和sIL 6R的含量进行检测。结果 MS患者血清和脑脊液中sIL 2R、sIL 6R含量明显高于非炎性神经病组 (P <0 .0 5 )及健康对照组 (P <0 .0 1) ;MS组sIL 2R和血清sIL 6R含量与炎性神经病组比较 ,无显著性差异 ,但脑脊液中sIL 6R水平明显低于炎性神经病组 (P <0 .0 1)。结论 sIL 2R和sIL 6R在MS急性期患者体内明显升高 ,进一步证实了MS有关免疫学的发病机制 ,并为临床诊断MS提供了具有参考价值的实验室指标  相似文献   

12.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血清IL-6及sIL-6R变化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及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6受体(sIL-6 R)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联合检测24例MM患者化疗前后血清IL-6及sIL-6 R水平.结果:初诊时血清IL-6及sIL-6 R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增高(P<0.01).MM患者sIL-6 R水平与疗效及病情活动有关.有效组用药后sIL-6 R明显下降,低于无效组(P<0.01),无效组用药后变化不明显(P>0.05).动态观察发现sIL-6 R水平与骨髓浆细胞比例的变化相一致.结论:初诊MM患者血清IL-6及sIL-6 R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增高.血清sIL-6 R可作为估计MM疗效、判断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肾病患者血清胱抑素C(CystatinC,CysC)水平和血肌酐(Scr)的相关性。方法:将100例肾病患者分组:肾功能储备下降组25例,肾功能不全组28例,肾功能衰竭组25例,尿毒症组22例,同时设100例正常对照组。分别测定各组的血清CysC、Scr水平,并将CysC与Scr进行相关性统计学分析。结果:在肾功能轻度损害时,血清CysC和Scr都升高,二者呈正相关(r=0.942)。结论:血清CysC和Set一样都是反应肾损害的指标,在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血清β2-微球蛋白(β2-MG)在不同肾脏疾病患者中的临床应用及其与其他常用肾功能检测指标的相关性。方法各种不同肾脏疾病患者86例,Scr、Ccr正常对照组40例,血β2-MG、ERPF正常对照组40例,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β2-MG。FT-691肾图仪测定ERPF,常规生化法测定BUN、Scr、Ccr。结果血清β2-MG正常时,与Scr呈一致性变化(P〉0.05),与BUN、CcrERPF无明显相关(P〈0.05);血清β2-MG升高时,与BUN、Scr、Ccr、ERPF表现出一定的相关性(P〉0.05)。结论肾功能受损早期时,β2-MG不敏感,ERPF可早期判断肾功能;肾功能受损达一定程度时,上述指标均可用于判断肾脏功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SIE患者血清sIL-2R、IL-6变化对SLE发病机制和病情的影响.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方法检测SLE患者血清中sIL-2R、IL-6的水平.结果活动期SLE患者血清sIL-2R、IL-6的水平均显著高于非活动期SLE患者(P均<0.01).结论检测血清sIL-2R的水平对于判断SLE患者的病情是一非创伤性指标;sIL-2R、IL-6的检测有助于监测狼疮活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在老年脑血管病(CVD)急性期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方法,对72例老年CVD急性期患者和28例正常对照组血清sIL-2R进行了测定。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老年脑出血组和脑血栓组急性期sIL-2R水平均明显升高(P<0.01);sIL-2R水平与脑出血量多少无相关性(r=0.142,P>0.05),而与不同出血部位有关;sIL-2R水平随着病情的好转而下降。结论:sIL-2R可作为判断老年CVD急性期患者病情变化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7.
王文玉 《中国现代医生》2012,50(17):110-111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在老年慢性。肾脏病(CKD)的血清表达水平及对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08年7月~2011年6月的106例CKD患者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的健康人98例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患者的血清CRP、血清肌酐(SCr)浓度。结果血循环中CRP在慢性肾脏病中均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升高,随着肾功能衰竭的加重有逐渐升高的趋势,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环中增高的C-反应蛋白(CRP)可能通过刺激肾小管上皮细胞外基质合成分泌增多,从而促进CKD肾功能的恶化,因此CRP的检测可以作为老年慢性肾脏病损伤程度的一个指标,为肾脏损伤的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肾衰方联合羟苯磺酸钙对各期慢性肾脏疾病(CKD)的影响。方法:肾小球滤过率(eGFR)低于每分钟60mL/1.73m2且未行透析治疗的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120例,分为羟苯磺酸钙组(31例)、肾衰方联合羟苯磺酸钙组(59例)、肾衰方组(30例)。羟苯磺酸钙组和肾衰方联合羟苯磺酸钙组采用羟苯磺酸钙组胶囊500mg,每日3次口服;肾衰方联合羟苯磺酸钙组和肾衰方组采用肾衰方50mL,每日3次口服。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2周观察各组患者血肌酐(Scr)、尿素氮(BUN)、肌酐清除率(Ccr)。结果:①肾衰方联合羟苯磺酸钙组(CKD III期、IV期、Ⅴ期)治疗2周后BUN下降(P<0.01),Scr显著下降(P<0.001),Ccr明显上升(P<0.001);②羟苯磺酸钙组(CKDIII期、IV期)在治疗后BUN、Scr下降,Ccr上升(P<0.05);③肾衰方组(CKD III期、IV期)肾功能在治疗后BUN、Scr下降,Ccr上升(P<0.05);④与羟苯磺酸钙组和肾衰方组比,肾衰方联合羟苯磺酸钙组疗效优于羟苯磺酸钙组(P<0.01)。结论:①肾衰方联合羟苯磺酸钙组对慢性肾脏疾病的疗效优于单独使用羟苯磺酸钙组或肾衰方。②肾衰方联合羟苯磺酸钙组对于血肌酐的作用明显优于尿素氮。③单独使用羟苯磺酸钙组或肾衰方对于慢性肾脏病Ⅴ期的患者肾功改善不明显。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急性肾损伤(AKI)患者的发病及预后情况,为慢性肝病AKI的临床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石家庄市第五医院符合AKI定义的慢性肝病合并AKI的患者200例(AKI组)和慢性肝病未合并AKI的患者200例(对照组),回顾性分析慢性肝病AKI的发病特点及AKI患者的预后。结果 慢性乙型肝炎(CHB)、肝硬化(LC)和肝细胞癌(HCC)AKI组与对照组比较,尿酸(UA)、血清肌酐(Scr)水平升高,肾小球滤过率(GFR)降低(P?<0.05);LC和HCC AKI组与对照组比较,血尿素氮(BUN)水平上升(P?<0.05)。不同肝病类型AKI患者中,LC、HCC与CHB比较,谷丙转氨酶(ALT)、血清白蛋白(Alb)水平和GFR下降,BUN、Scr水平升高(P?<0.05)。慢性肝病AKI患者BUN、Scr与Alb呈负相关(r?=-0.387和-0.217,P?<0.05),BUN、Scr与总胆红素(TBIL)、和直接胆红素(DBIL)呈正相关(r?=0.247、0.250、0.214和0.219,P?<0.05);GFR与ALT呈负相关(r?=-0.161,P?<0.05),GFR与Alb呈正相关(r?=0.310,P?< 0.05)。慢性肝病合并AKI患者中LC与CHB患者比较,腹水、脾肿大、肺部感染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慢性肝病AKI患者中AKIⅠ、Ⅱ、Ⅲ期病死率分别29.5%、58.1%和92.3%,不同分期间病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慢性肝炎合并肾损伤患者肾脏GFR降低,Scr、UA水平升高,肝脏ALT、AST、TBIL、DBIL水平升高,肾功能损伤程度与Alb水平及TBIL密切相关。LC、HCC合并肾损伤时与其他并发症相比腹水发生较高,其次为肺部感染发病率、肝性脑病发病率。肾损伤严重程度与病死率有关。  相似文献   

20.
车汝萍  赵然 《实用医技杂志》2014,(12):1272-1274
目的探讨尿液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 C)对糖尿病早期肾功能受损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用Hitachi 718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13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和80名健康体检者的血清尿素氮、肌酐、血清Cys C和尿液Cys C的水平。结果尿液Cys C浓度与血清尿素氮、肌酐、血清Cys C的水平随肾功能的减退而逐渐升高,呈正相关,但其敏感性更好。结论尿液Cys C浓度比血清肌酐、血清Cys C更能反映糖尿病肾病早期损害的情况,且对糖尿病肾病的阳性检出率更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