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对低碳贝氏体钢进行热模拟实验,在非再结晶区变形后以不同的冷却速度冷却,研究了不同冷却速度下低碳贝氏体钢的组织结构特征和第二相析出规律。结果表明,冷却速度对组织亚结构的影响较大。以20~50℃/s的高速冷却后,该钢的组织以板条贝氏体为主,小角度晶界较多。随着冷却速度的降低,组织中板条贝氏体减少,粒状贝氏体增加,大角度晶界比例增加,但板条间取向差极小。当冷速降低到5℃/s时,粒状贝氏体的体积分数显著增多,并形成有明显取向差的胞状亚晶。以3℃/s冷却后,组织以粒状贝氏体为主,出现先共析铁素体晶核,开始发生铁素体相变;以低于2℃/s的冷速冷却后,形成由块状铁素体、多边形铁素体和粒状贝氏体组成的混合组织,大角度晶界比例较高。实验钢中的析出相主要有矩形(Ti,Nb)(N,C)及球形Nb(N,C)或NbC两种,在冷却过程中,以NbC相析出为主,随着冷却速度降低,析出相尺寸略有增大。  相似文献   

2.
采用中、厚板坯生产技术对取向硅钢进行了研制和开发,对热轧及后工序样品进行了金相组织观察和EBSD分析,探讨了两种组织及织构的差异性,研究结果表明:除高温退火样品外,中板坯生产的取向硅钢各工序样品平均晶粒尺寸大;厚板坯生产的取向硅钢热轧和常化样品亚表层Goss织构强;中板坯和厚板坯的脱碳退火板织构没有明显区别。中板坯生产的取向硅钢成本低,产品磁性能和质量与厚板坯相当。  相似文献   

3.
利用X射线衍射及EBSD取向成像技术考察了电工钢初始柱状晶组织在热轧、冷轧、退火过程中的组织及织构演变规律,分析了立方取向和旋转立方取向晶粒与其他取向晶粒的关系。结果表明,{100}面近似平行板法线的柱状晶组织热轧及冷轧时都较稳定,难以发生再结晶,退火后晶粒尺寸粗大。热轧时的表面剪切力和反复冷轧及退火会逐渐减弱这类组织及织构;退火次数越多,消除的效果越好。本文讨论了这类织构在电工钢中的作用及对磁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EBSD技术在微织构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介了EBSD技术在我国的应用状况和发展趋势,提出了主要存在的问题及推广该技术的建议,并列举了EBSD技术在微织构分析中应用的三个例子:1)铝合金中第二相粒子对基体亚晶转动及再结晶新晶粒取向的影响;2)铝、镁合金中孪晶的取向特点及与基体取向的关系;3)形变晶粒中的取向差分布及对析出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GPC3基因在肝癌组织和癌周组织中的表达及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价值。方法从20例原发性肝癌及相对应的癌周组织提取总RNA,利用RT-PCR方法对AFP、GPC3基因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AFP、GPC3基因在癌组织和癌周组织的表达存在显著差异,在癌组织的表达率分别为70.0%和75.0%,联合应用达80.0%,在癌周组织的表达率均为10.0%,组织AFP mRNA的表达与血清AFP相关,而GPC3 mRNA的表达不受血清AFP值影响,在血清AFP≤20 ug/l的肝癌组织中,GPC3 mRNA表达率为40.0%(4/8)。结论GPC3 mRNA在肝癌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癌周组织的表达,GPC3基因对血清AFP阴性肝癌有一定的辅助诊断意义,可能是肝癌的一种新的潜在的肿瘤特异标志物。  相似文献   

6.
利用背散射电子衍射(EBSD)取向成像技术,研究了不同工艺参数对高强度冷轧TRIP钢显微组织、晶粒取向及晶界分布特征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残余奥氏体以小岛状分布在基体等轴晶铁素体晶界处;α-γ-α相变过程中,铁素体与奥氏体之间存在特殊取向关系,即(111)γ∥(011)α;[110]γ∥[111]α;bcc相中存在较多的小角度晶界。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16、18型感染与乳腺癌的关系。方法:通过原位杂交方法检测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PV16、HPV18在乳腺癌组织、癌旁组织及正常乳腺组织中的感染情况。结果:HPV16、HPV18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均高于癌旁组织及正常乳腺组织,乳腺癌组织、癌旁组织及乳腺癌患者正常乳腺组织中HPV16的感染率分别为53.3%(32/60)、26.7%(16/60)和25.0%(5/20),在乳腺癌组织中HPV16的感染率与其它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PV18的感染率分别为51.7%(31/60)、30.0%(18/60)和20.0%(4/20),在乳腺癌组织中HPV18感染率与其它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乳腺癌组织、癌旁组织及乳腺癌患者正常乳腺组织中HPV16和18的共感染率分别为38.3%(23/60)、10.0%(6/60)和10.0%(2/20),乳腺癌组织中HPV16和18的共感染率与癌旁组织及乳腺癌患者正常乳腺组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组织中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PV16、HPV18感染率明显高于癌旁乳腺组织及乳腺癌患者正常乳腺组织,HPV16、HPV18感染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可能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过冷奥氏体转变产物的表面浮凸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相变产物的浮凸现象具有理论意义,一直受到重视。近年来,应用原子力显微镜、扫描隧道显微镜、扫描电镜等先进设备,不仅精确观测了马氏体、贝氏体表面浮凸,还发现珠光体表面浮凸。本文综合阐述了过冷奥氏体转变为一系列相变产物的表面浮凸现象。发现珠光体(P)贝氏体(B)、马氏体(M)的表面浮凸均为帐篷型(∧)或N型,浮凸高度一般为数十nm,有平直的坡面,马氏体浮凸也不独具N型特征。各浮雕花样均对应于其各自的组织形貌。浮凸成因复杂,也是一种热处理畸变。过冷奥氏体的相变均为一级相变,即均有体积变化,转变为珠光体、贝氏体、马氏体时,均发生体积膨胀(比容增大)。表面浮凸是过冷奥氏体在试样表面上转变的表现,新相在试样表面形成与其在内部产生所处环境不同,相变阻力不等,新相膨胀在垂直于试样表面的外向上自由度较大,铁素体、渗碳体、贝氏体铁素体、马氏体等新相均向外鼓起。因此,表面浮凸的的根源是各相比容差,相变时试样表面不均匀体积膨胀所致。表面浮凸是过冷奥氏体在试样表面上发生相变时的普遍现象,不为某一相变所独有。  相似文献   

9.
利用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技术研究了Al-Li合金热轧后的显微组织。结果表明,热变形中晶粒形成典型的胞块结构,并且显微组织可以分为两类。一种是含有一组或二组几何必须位错界面(GNBs)的形变组织,另一种是由较大的胞状结构组成的回复组织。本文还总结了几种重构EBSD取向图的方法,并在表征合金组织时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样品坐标系中的取向差角轴法取向图衬度更高,能够清楚地显示显微组织的内部结构和位错界面。  相似文献   

10.
电解沉积方法制备的纳米晶镍经650℃退火处理后,晶粒发生了长大,在晶内沿特定晶面析出了第二相颗粒,样品的拉伸断口为沿晶断口。利用EDS和EBSD对这种第二相析出物进行的成份分析和结构/取向分析表明:这种第二相颗粒是NiS2颗粒,其晶格取向与基体镍保持一致。NiS2颗粒沿基体镍的(001)面析出导致了晶界生长为台阶状并使晶界弱化。  相似文献   

11.
电工钢中柱状晶对热轧和退火时晶粒取向及组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EBSD技术研究了电工钢中长轴平行于轧向的柱状晶样品在热轧和退火过程中组织和取向的演变规律,并与长轴平行于板法向的样品的已有研究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无论柱状晶按何种方向排列,只要表面存在剪切力,热轧后都可形成剪切织构,同时中心形成轧制织构,主要包括旋转立方织构和{112}<1-10>。柱状晶造成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板中心层,长轴平行于轧向排列的样品热轧时形成的粗大旋转立方晶粒要到脱碳退火后才能完全消除,但破坏了正常的不同取向晶粒间的取向差分布及尺寸均匀性,导致二次再结晶不完全及磁性能降低。  相似文献   

12.
乳腺X线立体穿刺钢丝定位活检术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乳腺X线立体穿刺钢丝定位活检术在不能触及乳腺病灶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58例钼靶X片上有可疑病灶而无临床体征的患者,通过X线立体定位穿刺,放入钢丝标记,指导外科切除活检,组织病理学检查明确诊断。结果:58例不能触及乳腺病灶一次定位切检成功,经病理检查证实恶性病变20例,良性病变38例。结论:乳腺X线立体穿刺钢丝定位活检术对不能触及乳腺病灶的定位定性诊断有重要价值,是诊断无体征早期乳腺癌的理想诊断技术。  相似文献   

13.
采用基于薄板坯连铸连轧(CSP)工艺条件下的低碳钢板作为冷轧基料,在实验室模拟现场工艺进行了冷轧和罩式退火,利用X射线衍射和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分析了退火过程中的织构和微区取向的变化,并对CSP条件冷轧板再结晶织构的形成机制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γ取向线在再结晶发生后增加比较明显,但在晶粒长大阶段却略有降低。形变亚晶在再结晶过程中发生合并长大,这些具有大角度晶界的亚晶将是再结晶形核的基础。以较小的晶内平均取向差和较大的晶粒间取向差为判据,利用EBSD技术选取了最有可能成为再结晶晶核的亚晶,这些亚晶存在着以{111}〈112〉取向为主的择优取向。再结晶晶粒的生长速度在随后的整个退火过程中存在较大差异,{111}再结晶新晶粒的生长速度在晶粒长大阶段受到抑制,可能是其最终成品γ取向线取向分布密度下降的原因。再结晶初期晶核的择优取向与其生长速度的差异共同作用决定了再结晶的最终织构。  相似文献   

14.
体视学可以由实际材料样品的金相实验观测获知材料三维组织的定量表征信息,计算材料学则可以通过CALPHAD方法计算预测材料在不同温度下平衡相的种类与数量。以一种超临界水冷堆(SCWR)燃料包壳管用候选材料高Cr低活性铁素体/马氏体钢(实测化学成分为0.097C-11.36Cr-2.73W-0.46Mn-0.13Si-0.047V-0.041N-0.05Ta,mass%)为研究实例,本文综合运用体视学与计算材料学,实现了SCWR用钢相组成的定量实验观测与系统性计算预报的相互验证,以及CWR用钢相组成的综合研究。通过正确理解其基本原理及其适用性,此类综合研究方法亦可望推广应用到其他材料的相组成和显微组织的定量研究。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热轧常化板为初始材料,采用二次冷轧法与三次冷轧法制备了0.1mm厚的取向硅钢薄带,测定相应的磁性能,并通过EBSD取向成像技术检测了二次冷轧法与三次冷轧法各工艺过程中织构与组织演变规律。结果表明,采用最终冷轧压下率适中的三次冷轧法,能在冷轧至0.1mm时保存较多的高斯晶核,使得高温退火后的磁性能明显优于二次冷轧法。最终冷轧压下率通过影响脱碳退火后样品中的{111}〈112〉织构组分及Goss晶粒数量对最终二次再结晶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6.
电子背散射衍射分析中的伪对称性误标及其克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基于在实验过程中遇到的误标数据,考察EBSD测量过程中发生误标的原因。涉及的材料包括密排六方结构(镁合金)、体心立方结构(电工钢)金属。统计结果表明,密排六方结构中的误标点(块)主要以30°(0001)和30°(1 1 2 12)的取向关系出现;体心立方结构中的误标点(块)多是30°〈111〉的取向关系,而且误标点具有重合位置点阵(CSL)关系。误标具有明显的晶粒取向选择性。最后提出一些的减少误标的办法。  相似文献   

17.
BACKGROUND: DNA amplification on chromosome 20q13 is commonly detected in breast carcinoma and is correlated with poor prognosis. STK15 maps to this amplicon. The objective of the current study was to use immunohistochemistry to determine STK15 expression in primary breast tumors. The authors also explored whether STK15 was a prognostic factor for breast carcinoma by comparing the level of STK15 gene expression with clinical parameters that are known prognostic factors for the disease. METHODS: Archival mastectomy and lumpectomy specimens, randomly selected, were immunohistochemically stained to determine the STK15 gene expression level. The clinical parameters of these same patients were reviewed retrospectively and analyzed for correlations with STK15 expression level, based on a positive-versus-negative scoring system. RESULTS: Of the 112 human breast tumor specimens analyzed, 26% stained positively for STK15 by immunohistochemistry. Of the tumors, that stained positively 62.1% had a well-to-moderately differentiated nuclear grade.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STK15 staining and nuclear grade was nearly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No association was found between STK15 staining and tumor size, lymph node status, or hormone receptor status. Analysis of recurrence-free survival and overall survival rates also failed to reveal a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CONCLUSIONS: STK15 expression by immunohistochemistry was noted in approximately one-fourth of primary breast tumors. STK15 expression was associated with nuclear grade, but no correlation was found between the other clinical parameters evaluated. Furthermore, no differences were found in survival rates when they were analyzed by level of STK15 stainin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