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TCD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脑供血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6  
目的;了解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发作时脑供血的变化。方法:对36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发病24h内进行TCD检查。结果:36例患者椎-基底动脉血流均异常,其中26例显示PCA血流异常,大多数同时显示ICA系统血流异常,MCA和ACA异常发生频率相近,ICA系统以两支血管联合异常为多。两系统均以血流速度减慢为主,少数出现动脉硬化征(+)。结论:TCD对诊断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非常敏感,宜早期检查,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患者同时存在ICA系统血管的供血障碍,TCD对诊治这类患者及预防缺血性卒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经颅多普勒超声仪(TCD)及磁共振血管造影(MRA)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人中探查脑血管狭窄性病变的可能性及相关性,探讨MRA对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应用。方法 对53例住院患者行TCD、MRA及磁共振成像检查,分别分析双侧大脑中动脉、大脑前动脉、大脑后动脉、椎动脉、基底动脉的TCD、MRA的结果及两者的相符性。同时通过TCD对以上各血管狭窄性病变检出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期值、阴性预期值来综合分析TCD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53例中MRA显示有脑血管病变的患者,TCD也有相应的相符率。TCD显示异常的血管,MRA也有相应变化的相符率。TCD异常的表现,主要为血流速度增快,其中又可分两侧对称型及不对称型。在不对称型患者中,TCD与MRA结果的相符率明显增加,在MCA及ACA中分别可达到85.7%和57.1%,均分别高于总的相符率78.9%及33.3%,且一侧Vm低于正常范围低限,对侧同名动脉Vm高于正常范围高限时,TCD与MRA结果的相符率最高达到100%。结论TCD对脑血管狭窄性病变检出的敏感性较低,特别是对后循环血管狭窄病变检出的假阴性率较高。但对两侧不对称型的高血流血管,TCD对病变血管检出的特异度较高,且与MRA的相符率也较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经颅多普勒(TCD)、磁共振血管造影(MRA)、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在诊断缺血性脑血管病颅内动脉狭窄的应用。方法:对37例临床高度怀疑颅内动脉狭窄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在1周内行TCD与头颅MRA、DSA检查,并与DSA为金标准进行比较。结果:经DSA检查407支脑动脉血管,存在狭窄或闭塞的动脉为106支,阳性率为26.0%;术前行TCD检查,存在狭窄或闭塞的血管中有62支与DSA检查相符,阳性率为15.2%;术前行MRA检查,提示存在狭窄或闭塞的有79支与DSA检查相符,阳性率为19.5%,TCD与DSA检查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MRA与DSA检查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A、DSA均能准确显示脑动脉狭窄,TCD有局限性,均能为临床提供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4.
《中国医学创新》2015,(26):121-123
目的:探讨经颅多普勒检查(TCD)对颅内动脉狭窄的筛查与诊断中的作用,是否可作为飞行员体检时对脑血管狭窄的筛查手段。方法:经颅多普勒超声仪对97例患者探测双侧大脑中动脉(MCA)、大脑前动脉(ACA)、及大脑后动脉(PCA),观察上述动脉的收缩期血流速(Vs)、平均血流速(Vm)、脉动指数(PI)及各动脉的血流方向和多普勒频谱形态;同时进行核磁共振血管成像(MRA)检查。结果:结果表明,经颅多普勒检测和核磁共振检查结果有极其显著的符合性(P<0.001),两种检查方法结果的ACA检测符合性为82.47%,MCA检测符合性为83.51%,PCA检测符合性为80.92%,总符合性为82.31%,TCD检测特异性为86%,敏感性为77%。结论:TCD与头部MRA对颅内动脉的狭窄评估结果的相符性良好。TCD检查简便易行成本低,可作为诊断颅内动脉狭窄的筛选手段。在飞行员体检中,若TCD检查正常,可不需要再行MRA检查;TCD提示血管狭窄时,可再进行MRA检查。  相似文献   

5.
目的 通过经颅多普勒超声(transcranial Doppler ultrasound,TCD)与磁共振血管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ghy,MRA)的对比分析,探讨TCD诊断颅内动脉狭窄的特异性和敏感性.方法 边续收集2013年6月—2015年6月于该院神经内科住院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先行TCD检查,1周内行MRA检查,以MRA为诊断标准,计算TCD诊断各血管狭窄的特异性和敏感性.结果 共收集符合诊断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925例,TCD检出狭窄动脉499条,其中大脑中动脉(MCA)216条.大脑前动脉(ACA)92条,大脑后动脉(PCA)102条,颈内动脉虹吸段(CS)56条,椎动脉(VA)63条,基底动脉(BA)72条.MRA检出狭窄动脉446条,其中MCA 184条.ACA 39条,PCA 85条,CS 49条,VA 38条,BA 51条.TCD诊断MCA、ACA PCA、CS、VA、BA各组血管狭窄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分别为92.75%、89.32%,79.53%、75.21%,82.64%、80.27%,97.32%、95.37%,96.27%、91.58%,94.20%、70.35%.结论 TCD诊断颅内动脉狭窄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可作为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常规初筛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6.
弥散加权MRI、DSA、MRA及TCD对短暂脑缺血发作诊断价值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高天理  钱怡宁  张茁 《北京医学》2002,24(5):291-294
目的评价弥散加权MRI(DWI)、DSA、MRA及TCD对短暂脑缺血发作(TIA)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10例颈内动脉及椎-基底动脉系统TIA患者分别行DWI、MRA、DSA及TCD检查.结果 43%的TIA患者显示小血管腔隙性梗死,其中8%的患者DWI可显示T2WI不能显示的超早期梗死灶;90%的TIA患者DSA显示颈动脉狭窄和(或)相应脑动脉的狭窄及闭塞;48%MRA显示动脉狭窄或不规则.TCD对颈内动脉末端MCA起始部及水平段的中-重度狭窄及闭塞诊断的准确性率为100%.结论 DWI及DSA是诊断TIA患者中超早期脑梗死和显示动脉狭窄及闭塞的敏感手段,可以科学地指导超早期动静脉溶栓治疗,并可作为评价疗效的客观指标;3D-TOF MRA可显示2-3级的脑动脉异常;TCD对中-重度动脉狭窄或闭塞诊断的准确性较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经颅多谱勒检查(TCD) 与磁共振血管成像技术(MRA) 在颅内动脉狭窄临床评价中的一致性.方法 经颅多普勒超声仪对79 例患者分别探测大脑前动脉(ACA)、大脑中动脉(MCA) 及大脑后动脉(PCA),观察收缩期血流速(Vs)、平均血流速(Vm)、脉动指数(PI) 及动脉血流方向和多普勒声频及频谱;同时进行MRA 检查.结果 TCD 检测和MRA 检查结果一致的占85.23%.结论 TCD 与头部MRA 对颅内动脉狭窄评估结果的相符性良好.TCD 检查简便易行成本低,可作为诊断颅内动脉狭窄的筛选手段.  相似文献   

8.
目的 对比评价颅内动脉狭窄所致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经颅多普勒(TCD)、磁共振血管造影(MR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的诊断价值。方法460例经TCD检测发现颅内脑动脉狭窄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行MRA检查,90例行DSA检查。结果TCD检测发现狭窄大脑中动脉436支,MRA检查发现狭窄大脑中动脉425支,两者符合率为93.3%,与DSA比较TCD检查颅内动脉狭窄敏感性为83.2%,而MRA为72.0%。结论TCD和MRA是诊断颅内动脉狭窄重要且无创的检查方法,TCD较MRA敏感性高,两者联合应用精确性更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 以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DSA)为参照,比较经颅多普勒彩色超声(TCD)、核磁共振血管成像(MRA)、DSA诊断大脑中动脉狭窄的准确性,评价其临床价值.方法 对24例经DSA确诊的单双侧43处大脑中动脉狭窄的患者,回顾分析TCD、MRA的检查结果.比较其对大脑中动脉(MCA) M1段、M2段狭窄诊断的准确率.结果 TCD、MRA、DSA诊断MCAM1段、M2段狭窄的准确率分别为82.4%、94.1%、100.0%及22.2%、77.8%、100.0%.三者对MCA M1段狭窄的诊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M2段狭窄的诊断,TCD与MRA、DSA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MRA与DS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RA、DSA均能准确显示MCA狭窄,TCD有局限性,三者均能为临床提供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磁共振血管成像诊断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岩 《中国厂矿医学》2008,21(2):220-221
目的探讨三维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3DCE—MRA)技术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诊断价值。方法对临床诊断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行椎基底动脉3DCE—MRA检查。结果80例患者中椎基底动脉MRA异常69例(86.25%),其中椎基底动脉管腔狭窄83支,迂曲27支,闭塞10支,发育异常25支。结论3DCE—MRA能够较清楚显示椎基底动脉形态,对椎基底动脉病变能提供直观的依据。  相似文献   

11.
烟雾病是一种原因不明的少见的脑底血管狭窄或闭塞性疾病[1,2],目前主要靠血管造影检查来确诊.烟雾病血管造影特征包括:①双侧颈内动脉(ICA)床突上段及临近的大脑前动脉(ACA)、大脑中动脉(MCA)起始段狭窄和/或闭塞;②从鞍上池到基底节区广泛侧支循环或颅底异常血管网形成[3,4]引.本研究收集了34例磁共振血管造影(MRA)、MRI、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资料齐全的烟雾病人,探讨磁共振在烟雾病诊断中的价值.  相似文献   

12.
磁共振动脉造影对椎动脉狭窄或变异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椎动脉经颅多普勒(TCD)、磁共振动脉造影(MRA)、脑干诱发电位(BAEP)及椎动脉超声对椎动脉狭窄或变异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89例椎基底动脉缺血患者进行椎动脉TCD、MRA、BAEP及椎动脉超声等检查.结果 89例患者中椎动脉TCD异常74例(83.15%),MRA异常47例(52.81%),椎动脉B超异常46例(51.69%),BAEP异常40例(44.94%).椎动脉TCD可清晰地反映血管的血流速度和方向,间接地反映血管狭窄,椎动脉MRA能清楚地显示血管病理形态,TCD异常率与动脉硬化和颈椎病有关,MRA的异常率与患者的病程长短有关.结论 椎动脉TCD、MRA、BAEP及椎动脉超声4种方法 合用,有助于全面客观地诊断椎动脉狭窄或变异.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偏头痛的发病机制.方法:对286例符合ICHD-2偏头痛诊断标准的286例偏头痛患者进行TCD筛查,45例血流速度明显加快者 (峰速度MCA、TICA>140 cm/s,ACA、PCA、V-BA>100 cm/s)行头颅MRI+MRA检查,其中18例TCD频谱可见涡流和/或湍流,并闻及血管杂音者行 DSA 脑血管造影.结果:MRI 5例异常(1例动静脉畸形,4例海绵状血管瘤),16 例 DSA 异常(动静脉畸形1例,后交通动脉瘤2例,烟雾病4例,颈内动脉起始部中度狭窄1例,大脑中动脉狭窄4例,基底动脉轻中度狭窄2例,一侧ICA闭塞2例).结论:偏头痛的发病机制中存在脑血管病变基础;偏头痛患者应常规行TCD检测,以早期发现严重的脑血管病变.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比较经颅多普勒超声(TCD) 与核磁共振( MRI) 、磁共振血管成像( MRA) 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DSA) 的结果。方法 83 例脑梗死、45 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 、11 例动静脉畸形(AVM) 、4 例大脑基底异常血管网病( Moyamoya病) 、4 例动脉瘤行CT 及MRI、MRA;对15 例同时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 。全部病例行1 ~3 次TCD 检测。结果 大脑中动脉( MCA) 闭塞和Moyamoya 病的TCD 与MRA 基本符合;其余部位的脑梗死的TCD 与MRA 的符合率达63 % ,症状好转复检TCD 无变化。TIA 中TCD 异常率为77 .8 % ,颈内动脉(ICA) 系统TIA 和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 中TCD 的阳性率与MRA 符合分别为66 .7 % 和39 .1 % ,AVM 的TCD 示异常高流速和低脉动指数(PI) ,治疗后PI 值的下降更为明显。结论 TCD 对MCA 闭塞、TIA、AVM、Moyamoya 有其独特的诊断价值,与MRA 的符合率较高并可协助判断治疗效果。对其余的脑梗死TCD 能反映其病变严重程度与MRA 比较符合率略低  相似文献   

15.
转颈屈颈仰头和TCD MRA与椎动脉狭窄性眩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转颈、屈颈、头后仰试验与经颅多普勒(TCD)、核磁共振血管成像(MRA)与椎动脉(VA)狭窄性眩晕的关系及临床诊断价值.方法:41例眩晕患者经转颈、屈颈、头后仰检查疑VA供血不足,分别行椎-基底部TCD和MRA检查.结果:转颈、屈颈、头后仰检查可诱发患者眩晕症状,其中左右转颈32例,屈颈和头后仰25例.TCD检查双侧VA血流不对称30例.椎动脉MRA双侧不对称39例,其余2例为双侧椎动脉狭窄.结论:转颈、屈颈、头后仰试验诱发患者眩晕,对临床初诊椎动脉狭窄有重要参考价值,TCD诊断椎动脉狭窄准确率相对较高,MRA确定椎-基底动脉狭窄的准确率最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神经症患者脑动脉血流情况,以探讨改进其治疗的问题.方法 采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查100例神经症患者(观察组)的双侧大脑中动脉(MCA)、大脑前动脉(ACA)和大脑后动脉(PCA)和椎-基底动脉(VA-BA)的血流速度,并取得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等指标,并与86例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TCD检测异常率为71.0%,高于对照组12.8%(P<0.01),动脉血流速度均比对照组明显加快(P<0.01),PI和RI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神经症患者脑动脉血流速度加快提示存在脑动脉痉挛,但没有明显的血管器质性病变,为治疗上改善患者脑血液循环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临床诊断方法.方法:收集35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均进行TCD、MRA检查,并对其结果进行分析.结果:35例患者中TCD异常29例,MRA异常19例.结论:TCD、MRA检查在诊断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中能够提供较准确及可靠的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经颅多普勒(transcranial doppler ,TCD)检测大脑中动脉狭窄或闭塞的可靠性,分析 TCD在急性脑梗死(ACI)中的临床应用价值,以期探讨大脑中动脉(middle cerebral artery ,MCA)狭窄或闭塞导致脑梗死的类型及其可能的发病机制。方法选取确诊为 MCA 区 ACI患者122例,分别行 TCD、头部磁共振血管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 , MRA)及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检查,比较TCD与MRA检测MCA的结果。根据MRI将122例患者分为大面积CI组、小面积梗死组及腔隙性CI组,比较不同面积脑梗死(cerebral infarction ,CI)患者MCA异常情况有无差异。结果 TCD诊断MCA狭窄或闭塞的敏感性为80.0%,特异性是82.8%,与MRA的符合率是81.8%;TCD检测不同面积CI患者的MCA异常情况无显著性差别;122例MCA区梗死患者和34例MCA狭窄性患者的梗死类型中,分水岭梗死和腔隙性梗死为最常见类型。结论① TCD检测MCA狭窄或闭塞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较高,与MRA的相符性较好;② MCA狭窄性梗死多引起腔隙性、分水岭区或深穿支供血区梗死,较少引起MCA供血区完全性梗死。③动脉-动脉栓塞与血流低灌注可能是MCA狭窄性梗死的重要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19.
尹萍 《中外医疗》2009,28(20):165-165
目的通过经颅多普勒超(TCD)与头部磁共振血管成像(MRA)对颅内动脉血管管径及血流动力学改变的检查结果分析,探讨TCD诊断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临床诊断3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进行TCD与MRA检查结果对照分析。结果TCD与MRA检查诊断缺血性脑血管病结果相符性良好,以MRA为标准,统计学结果显示,TCD诊断血管狭窄敏感性是71.15%,特异性达89.15%,符合率是86.13%。结论TCD与MRA诊断缺血性脑血管病相符率高,TCD诊断缺血性脑血管病变及颅内严重血管狭窄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对临床诊断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瞿鹰  林海  张敏 《重庆医学》2004,33(9):1372-1372
目的探讨椎动脉磁共振血管成像(MRA)、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对75例VBI患者的椎动脉MRA及TCD的检查进行进行分析.结果 TCD的阳性率为96%,椎动脉MRA的阳性率为69.33%.结论椎动脉MRA与TCD的联合检查对VBI的病因诊断有较大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