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目的采用3种不同的基数估计方法对某市吸毒人群的基本规模进行估计,并综合3种方法所得结果,为吸毒人群艾滋病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某市8个戒毒所登记在册的吸毒者调查,运用公安、司法等部门相关人员定性估计方法、捕获-再捕获法和简易乘数法对全市吸毒人群进行基数估计。结果该市公安部门登记在册的吸毒者共15856人,相关人员定性估计法估计该市吸毒人群基数约为32653人,捕获-再捕获法估计为85786~99446人(中位数为96407人),简易乘数法估计为39106~50678人(中位数为48398人),综合3种方法得到该市吸毒人群基数约为42900~90004人。结论该市吸毒人群的估计数量为登记在册人数的2.71~5.68倍。在实际工作中应在定性估计结果的基础上,根据实际需要,综合运用各种估计方法,以获得更准确的数字。  相似文献   

2.
吸毒人群基数估计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 探讨估计吸毒人群基数的有效方法。方 法在乐山市市中区强制戒毒所、乐山市市中区自愿戒毒门诊和针具交换点收集相关数据资料,分别采用捕获一再捕获法、乘数法和德尔菲法对乐山市市中区现有吸毒人群基数进行估计。结果 捕获-再捕获法、乘数法和德尔菲法估计乐山市市中区现有吸毒分别为3455,1703和2600人。结论 依据戒毒所现存登记资料,采用捕获-再捕获法估计吸毒人群基数易于操作、费用低,结果可信性较好。乘数法计算简便,但在吸毒人群中获取准确的乘数较为困难。德尔菲法对难接触人群进行调查的可行性较好,但影响结果的主观因素较多。  相似文献   

3.
捕获-再捕获法在艾滋病高危人群基数估计中的运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捕获-再捕获法在艾滋病高危人群(同性恋人群、暗娼人群和吸毒人群)基数估计中的运用.方法:通过发放标记物和问卷调查估计成都市同性恋人群基数;依据戒毒所登记资料,估计乐山市市中区吸毒人群基数.结果:捕获-再捕获法对成都市同性恋者基数估计分别是1387、1372和1151人;对乐山市市中区吸毒人群的估计为3456人.结论:运用捕获-再捕获法对艾滋病高危人群进行估计经济易行,结果较为可靠,较适合发展中国家在卫生资源有限的情况下进行高危人群基数估计.  相似文献   

4.
捕获再捕获法估计吸毒人群基数的数据模型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建立捕获-再捕获法估计吸毒人群基数的分析数据模型.方法收集和分析戒毒所登记资料,确定捕获期和捕获间隔期,建立捕获-再捕获法使用的分析数据模型,以估计当地吸毒人群基数.结果获得建立捕获-再捕获法使用的分析数据模型的方法.结论按照统一的方法建立数据分析模型是运用捕获-再捕获法对吸毒人群基数进行估计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索捕获-再捕获法在静脉注射吸毒人员基数估计中的应用,并对广东省某市静脉注射吸毒人员基数进行估计。方法采用捕获-再捕获法,利用市强制戒毒所登记的资料,估计全市静脉注射吸毒人员的基数。结果用捕获-再捕获法估计全市静脉注射吸毒人数为13017。结论运用捕获-再捕获法对静脉注射吸毒人数进行估计经济易行,结果较为可靠,较适合在卫生资源有限的情况下进行高危人群基数估计。  相似文献   

6.
目的采用两种基数估计方法对广东省四市的吸毒人群规模进行估计,为广东全省吸毒人群的规模估计提供参考。方法于2005-2007年在广东省选取流动人口相对较少和较多的地级市各2个,对戒毒所内的戒毒者进行问卷调查,采用简易乘数法、捕获-再捕获法对各市的吸毒人群规模进行估计,并与各市公安登记在册的吸毒人数及上一年戒毒所收治的戒毒人数相比较。结果流动人口相对较少的两市,其吸毒人群规模约分别为登记在册数的1.39~3.70倍和1.33~2.05倍,为上一年该市戒毒所戒毒人数的3.37~8.97倍和4.11~6.33倍;流动人口较多的两市,其吸毒人群规模约分别为登记在册数的1.58~2.78倍和1.78~2.52倍,为上一年戒毒所戒毒人数的7.81~13.74倍和9.61~13.61倍。结论广东省各地可根据本地流动人口状况、吸毒的严重性、戒毒力度等综合情况,参考相应的倍数乘以当地吸毒者在册登记数或上一年戒毒所戒毒人数,估计该地的吸毒人群规模。  相似文献   

7.
应用简易乘数法估计吸毒人群基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采用简易乘数法估计吸毒人群基数的可行性和准确性。方法对公安人员进行定性访谈以及对某市所有的强制戒毒所进行调查,了解该市目前的吸毒人员登记在册数和2004年该市强制戒毒所收治入所的吸毒人员数量;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在该市所有强制戒毒所抽取360名吸毒人员进行匿名访谈,获得其毒友中曾经被公安人员抓获或曾经在2004年内进入过该市的强制戒毒所的比例;分别采用该市的吸毒人员登记在册数和2004年该市强制戒毒所收治的吸毒人员数量作为基数,估算该市的吸毒人员数量。结果目前该市在册登记的吸毒者11 327人,2004年全市戒毒所共收押吸毒者4 670人。成功访谈戒毒所内吸毒人员340名,两种方法估计该市的吸毒人员数量分别为16 424人和19 614人。结论简易乘数法估计吸毒人员的规模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且结果基本可信、耗费较少,适用于资源缺乏地区的快速评估。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调查估计广东省某地男性同性恋人群规模,探讨适合男性同性恋人群的基数估计方法。方法按场所分层,确定6家活动场所为目标机构,分别应用乘数法与捕获-标记-再捕获法对广东省某地男性同性恋人群规模进行估计。结果乘数法估计结果为24 893(95%CI:22 04228 561)人;捕获-标记-再捕获法估计结果为30 978(95%CI:12 24949 698)人。结论运用乘数法对男性同性恋人群规模进行估计经济易行、结果可信;捕获-标记-再捕获法用时短,花费较低,但满足应用条件较困难。  相似文献   

9.
王成  凌莉  何群  陈昂  陈君 《疾病控制杂志》2011,15(4):348-350
目的 通过调查估计广东省某地男性同性恋人群规模,探讨适合男性同性恋人群的基数估计方法.方法 按场所分层,确定6家活动场所为目标机构,分别应用乘数法与捕获-标记-再捕获法对广东省某地男性同性恋人群规模进行估计.结果 乘数法估计结果为24 893(95% CI:22 042~28 561)人;捕获-标记-再捕获法估计结果为30 978(95% CI:12 249~49 698)人.结论 运用乘数法对男性同性恋人群规模进行估计经济易行、结果可信;捕获-标记-再捕获法用时短,花费较低,但满足应用条件较困难.  相似文献   

10.
目的估计广东省广州市男男同性恋人群规模,探讨捕获-标记-再捕获法应用过程中的影响因素。方法应用捕获-标记-再捕获法对广州市男男同性恋人群规模进行估计。结果广州市男男同性恋人群显性人群规模数为3442人(1361~5522人),隐性人群规模数为27 536人(10 888~44 176人),总人群规模数为30 978人(12 249~49 698人)。结论运用捕获-标记-再捕获法对男男同性恋人群规模进行估计用时短,但难度较大,尤其在条件满足上较为困难,实施时应加以注意。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城市社区静脉吸毒人群(IDUs)人际网络特点,分析其与HIV传播的关系,以更好的在该人群中开展防制艾滋病工作。[方法]以“滚雪球”方式抽样;采取定性调查为主、定量研究为辅的资料收集方法。[结果]IDUs社会网络的特点:网络中存在“小圈子”并活动频繁;多数“小圈子”有“核心人物”且对圈子成员有重要影响;部分IDUs与家人、朋友保持往来获得经济及生活帮助;IDUs的AIDS高危行为不仅是共用针具,性活动同样值得注意。[结论]IDUs社会网络的特点必然影响HIV在该人群中的传播,并可能使HIV传播曲线呈“S”形。这对制定针对该人群的防制AIDS策略有参考意义。IDUs社会网络特点也要影响HIV从吸毒人群向非吸毒人群的传播;对这种传播途径存在的实际可能性不能低估,且应采取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大连市甘井子区吸毒人员的人口构成、行为态度和HIV、梅毒感染状况。[方法]对2007年第一次在大连市禁毒支队戒毒所戒毒的678名吸毒人员进行调查。[结果]调查678人,曾有注射吸毒史的占30.38%,经静脉注射吸毒的占28.91%,注射吸毒者中共用注射器或针头的占15.82%;通过金钱或毒品交易与他人发生性行为的72人(占10.62%),其中每次性行为时都使用安全套的占18.06%,最近1次性交易时使用安全套的占22.22%。检测678人,HIV抗体阳性的2例,阳性率为0.29%,均有共用注射器静脉吸毒史;检出梅毒抗体阳性的6例,阳性率为0.88%,其中男性2例、女性4例,注射吸毒者4例、口服吸毒者2例。[结论]吸毒人员性行为较为混乱,HIV、梅毒感染率较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龙岩市吸毒人员HIV、HBV、HCV及梅毒的感染情况。方法对2004-2007年在龙岩市强制戒毒所戒毒的121名吸毒人员进行HIV、HBV、HCV、ALT及梅毒的感染情况调查,并调查其吸毒方式。结果121名吸毒者抗-HIV均阴性,HBsAg阳性率为18.18%,抗-HCV阳性率为53.71%,梅毒抗体阳性率为14.05%。吸毒者中单纯口吸的占27.27%,单纯静脉注射的占58.67%,2种方法均采用的14.05%。结论龙岩市吸毒人员采用静脉注射方式的较多,存在较大的感染隐患,建议加强对该人群的行为干预。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清远市2007年吸毒人群HIV、梅毒感染状况及危险行为的特征,为制定艾滋病预防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07年6—12月对清远市3家强制戒毒所的所有吸毒者进行行为学调查,并采集血样进行HIV、梅毒抗体检测。结果共调查1073名吸毒者,吸毒者以20~39岁男性为主,吸毒方式以静脉注射为主,占75.58%,其中共用针具占53.21%;曾有性乱经历的人数占53.22%(571/1073);安全套每次使用的人数占11.56%(66/571),偶尔使用的人数占22.24%(127/571),从来不使用的人数占66.20%(378/571)。共检测3家戒毒所1073名吸毒者血清样本,HIV抗体阳性率为3.08%(33/1073),梅毒抗体阳性率为9.97%(107/1073),其中同时感染HIV和梅毒的2例,感染率为0.19%。结论清远市吸毒人群HIV和梅毒感染虽属低流行,但感染HIV的危险因素普遍存在,应尽快采取有效措施防止HIV在该人群中传播以及该人群向其他高危人群和一般人群传播。  相似文献   

15.
用乘数法估计株洲市区吸毒人群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科学估计株洲市吸毒人群基数,为掌握此人群中HIV/AIDS流行状况和防治对策提供依据.方法应用两种乘数法对株洲市城区吸毒人群基数进行估计.结果公安部门估计吸毒人群4 083人,吸毒率0.54%,乘数法1估计吸毒人群2 879人,吸毒率0.37%,乘数法2估计吸毒人群3 255人,吸毒率0.42%.乘数法1和乘数法2估计数无显著性差异,公安部门估计数过高.结论乘数法可很好地估计吸毒人员基数.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初步探讨新疆某市吸毒人群血清KSHV感染特点.[方法]EUSA法检测血清KSHV潜伏期LANA1、溶解期ORF65、K8.1抗原抗体;利用X2检验、Logistic回归分析数据.[结果]共检测223份吸毒者血清,吸毒人群主要以注射吸毒者为主(185/223,83%),KSHV阳性64份,KSHV血清阳性率为28.7%.统计分析显示,年龄、职业、文化程度、婚姻状况以及吸毒年限与KSHV血清阳性率无关;吸毒方式、HIV-1感染与吸毒人群KSHV血清阳性率有相关性,是KSHV感染的危险因素,HIV-1感染对KSHV感染的OR为3.310(95%CI为1.116~9.814).[结论]KSHV普遍存在于该地区吸毒人群中,静脉注射吸毒、HIV-1可能是KSHV血清阳性率的独立危险因素,静脉注射吸毒可能是该人群KSHV传播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