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了解血清降钙素原(PC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白细胞(WBC)计数在新生儿感染性疾病中的早期诊断价值,为临床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6年6月在该院新生儿科住院的198例患有感染性疾病的新生儿为病例组,选取同期在新生儿科住院的198例患非感染性疾病的新生儿作为对照组,在入院2 h内和入院第7天采股动脉血观察两组患儿PCT、hs-CRP和WBC的变化,并以细菌培养阳性作为"金标准",计算并绘制PCT、hs-CRP和WBC的灵敏度、特异度和ROC曲线。结果 (1)入院2 h内,病例组与对照组的PCT、hs-CRP和WBC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5.695,P0.001;t=14.378,P0.001;t=10.236,P0.001);(2)入院第7天,病例组与对照组PCT与hs-CRP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931,P=0.061;t=1.836,P=0.074),与WB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456,P0.001);(3)PCT、hs-CRP和WBC 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12、0.874和0.740,PCT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均高于WBC(P0.001),hs-CRP灵敏度高于WBC(Z=9.456,P0.001),特异度低于PCT(Z=4.112,P0.001)。结论 PCT、hs-CRP和WBC在新生儿感染性疾病早期均具有一定的临床诊断价值,PCT可作为新生儿感染性疾病早期快速、灵敏度和特异度均高的理想检测指标,hsCRP可作为新生儿感染性疾病早期诊断的敏感却非特异性的指标,而WBC不宜单独作为新生儿感染性疾病早期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2.
茹文渊 《现代保健》2014,(22):149-150
目的:研究超敏C反应蛋白在新生儿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1月-2013年11月期间收治的31例新生儿感染患者作为观察组,取同期收治的31例非感染患儿作为对照组,所有患儿均接受CRP(超敏C反应蛋白测定),研究CRP在新生儿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价值。结果:观察组CRP阳性率为80.6%,对照组CRP阳性率为32.3%,观察组CRP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有24例患者血培养呈现为阳性,阳性率为77.4%,对照组中有8例患者呈现为阳性,阳性率为25.8%,观察组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常规升高者21例,比例为67.7%,对照组血常规升高者4例,比例为12.9%,观察组升高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敏C反应蛋白测定在新生儿感染性疾病的判断中具有重要作用,可将其视为判断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在新生儿感染性疾病中的变化和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比浊法对48例患细菌感染性疾病新生儿,48例正常新生儿于治疗前后抽取静脉血,进行超敏C反应蛋白(CRP)测定,并比较临床意义。结果:观察组治疗前血清hs-CRP值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治疗后观察组血清hs-CRP值明显降低,恢复到正常范围内,同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测定hs-CRP可作为判定新生儿早期感染的指标之一。动态观察hs-CRP可作为治疗效果的判断标准。  相似文献   

4.
目的 比较超敏C反应蛋白与降钙素原在新生儿肺部感染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自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集嘉兴市妇幼保健院出生的新生儿531例,根据是否合并肺部感染将新生儿分为肺部感染组和对照组,主要观察指标为超敏C反应蛋白和降钙素原,并分析超敏C反应蛋白和降钙素原在诊断新生儿感染中的临床价值.结果 肺部感染组新生儿超敏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较对照组均明显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2.459、18.486、9.437、8.389、10.485,均P<0.05).超敏C反应蛋白和降钙素原在诊断新生儿肺部感染中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79(95%CI:0.825~0.920)和0.858(95%CI:0.792~0.925).Z检验示超敏C反应蛋白和降钙素原在诊断新生儿肺部感染中曲线下面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较C反应蛋白、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高(P<0.05).结论 超敏C反应蛋白和降钙素原在诊断新生儿肺部感染中可能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白介素6(IL-6)在新生儿早期感染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测定67例感染新生儿血清PCT,hs-CRP和IL-6水平,并与非感染组和对照组进行比较,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进行分析.结果 与非感染组和对照组相比,感染组的PCT、hs-CRP与IL-6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P<0.01);与对照组相比,非感染组的hs-CRP与IL-6水平呈不同程度的升高(P<0.01),而PCT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CT、hs-CRP与IL-6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87.9、71.2、83.0,最佳临界值分别为66.0、5.02、97.82 pg/ml,灵敏度分别为74.6%、71.4%、80.6%,特异性分别为91.0%、67.2%、68.4%.结论 在新生儿早期感染的诊断中,IL-6的灵敏度优于PCT与hs-CRP,而PCT的特异性最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新生儿早期感染诊断中血清降钙素原(PC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WBC)计数应用的价值,以指导早期治疗,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方法选取医院2010-2013年收治的180例感染新生儿,依据感染病原体其分为3组,细菌感染(感染1组)、支原体属或衣原体属感染(感染2组)、病毒感染(感染3组),每组60例;另选取同期收治的60例无感染新生儿作为对照组,然后运用免疫色谱法检测PCT,运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hs-CRP,运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WBC。结果感染1、2、3组患儿的PCT、hs-CRP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新生儿(P<0.05),且感染1组患儿的PCT、hs-CRP水平均明显比感染2组、感染3组患儿高(P<0.05);但4组患儿的WBC计数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4组新生儿PCT+WBC、PCT+hs-CRP、hs-CRP+WBC的灵敏度分别为59.5%、89.1%、62.2%,特异度分别为61.1%、88.9%、30.6%。结论早期新生儿感染诊断中PCT、hs-CRP、WBC计数可以作为有效指标,PCT+hs-CRP联合检测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在新生儿败血症早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1年1月期间某院新生儿科收治的新生儿败血症患儿35例作为研究组,另选同期住院的非感染性疾病患儿29例作为对照组,比较分析两组新生儿血清PCT和hs-CRP检测结果,以及两个指标诊断新生儿败血症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败血症新生儿PCT和hs-CRP的含量均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T和hs-CRP对新生儿败血症的早期诊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降钙素原和超敏C反应蛋白等炎性因子在新生儿细菌性脑膜炎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6年1月衢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30例细菌性脑膜炎新生儿为观察组,30例健康新生儿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新生儿降钙素原、超敏C反应蛋白、白细胞和C反应蛋白,分析降钙素原、超敏C反应蛋白、白细胞和C反应蛋白在预测新生儿细菌性脑膜炎中的价值。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新生儿降钙素原水平显著升高(P=0.000);超敏C反应蛋白显著升高(P=0.000);白细胞显著升高(P=0.000);C反应蛋白显著升高(P=0.000)。降钙素原、超敏C反应蛋白、白细胞和C反应蛋白在诊断新生儿细菌性脑膜炎的ROC面积分别为0.888(0.799~0.976)、0.804(0.686~0.922)、0.649(0.495~0.803)和0.663(0.517~0.809),P值分别为0.000、0.000、0.053和0.035。Z检验显示降钙素原和超敏C反应蛋白在诊断新生儿细菌性脑膜炎患者中的ROC曲线下面积高于白细胞和C反应蛋白(P0.05)。结论降钙素原和超敏C反应蛋白在诊断新生儿细菌性脑膜炎中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联合检测对新生儿败血症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将本院诊治的60例新生儿败血症,设为研究A组,将本院同期诊治的60例新生儿局部感染者,设为研究B组,将65例健康新生儿,设为对照组,三组新生儿均行PCT、hs-CRP及联合检测,观察并比较三组新生儿PCT、hs-CRP及联合检测的阳性检出及研究A组新生儿PCT、hs-CRP及联合检测的灵敏性、特异性及准确性。结果研究A组新生儿PCT、hs-CRP检测值均高于对照组和研究B组,研究B组PCT、hs-CRP检测值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A组新生儿PCT、hs-CRP及联合检测的阳性检出情况优于对照组和研究B组,研究B组阳性检出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A组新生儿PCT的检测灵敏性及特异性比hsCRP高(P〈0.05),PCT和hs-CRP联合检测优于单项检测。结论 PCT、hs-CRPPCT单项检测均具有一定的优势,但PCT和hs-CRP联合检测可提升新生儿败血症早期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10.
感染性疾病是由于患者体质或抵抗病菌能力较差,出现以感染为首要特征的一类疾病。而目前感染性疾病诊断方面缺乏特异性指标,尤其是感染病原体的检查需要一定的时间周期[1]。早期对感染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对患者预后的康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近年来,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作为一种新的细菌感染早期诊断指标日益受到临床重视,而且感染性疾病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对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水平的检测评价其在新生儿细菌感染性疾病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2009年10月~2011年2月某院收治的细菌感染新生儿108例,病毒感染新生儿68例,非感染性疾病新生儿35例,在治疗前后分别检测患儿血清hs-CRP水平和全血白细胞(WBC)计数。[结果]细菌感染组血清hs-CRP水平和全血WBC计数均显著高于病毒感染组和非感染组(P﹤0.05);病毒感染组与非感染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感染组血清hs-CRP水平敏感度高于全血WBC计数(P﹤0.05);细菌感染组治疗后血清hs-CRP水平和全血WBC计数及两者异常率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结论血清hs-CRP水平和全血WBC计数可作为早期诊断新生儿细菌感染性疾病的监测指标,且血清hs-CRP水平在诊断新生儿细菌感染的敏感度更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心肌酶谱及超敏C-反应蛋白改变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07年1月~2009年10月,我院收治的90例足月新生儿,高胆红素组60例,对照组(正常新生儿)30例,高胆红素组治疗前、后及对照组均行股静脉穿刺采血作肝功能、心肌酶谱(CK、CK-MB、LDH、AST)及hs-CRP检测。结果高胆红素组治疗前心肌酶谱及超敏C-反应蛋白浓度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胆红素组治疗后心肌酶谱及超敏C反应蛋白浓度趋于正常(p>0·05);治疗前后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可发生心肌损害,早期心肌酶谱与超敏C-反应蛋白测定有助发现其心肌损害,具有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本研究的目的为了分析C -反应蛋白 (CRP)是否能作为区别渗出液与漏出液的敏感指标 ,及可否能被用于区别肺炎旁与其他类型胸腔积液的指标。方法 我们对 190例胸腔积液病人的胸液采用免疫乳胶凝集法检测CRP水平 ,比较了漏出液与渗出液、肺炎旁与其他类型胸液的CRP水平。结果 根据以往划分漏出、渗出胸液的标准胸液 ,33例漏出液组的CRP水平 .4 79± 4 .91mg/L明显低于 15 7例渗出液组的CRP水平 12 .6 4± 9.35mg/L(P <0 .0 5 )。在渗出液组 ,5 9例为结核性胸腔积液 ;4 8例为恶性胸腔积液 ;2 7例为肺炎旁胸腔积液及 2 3例慢性非特异性胸腔积液 ,对这些亚组进行了比较 ,肺炎旁胸腔积液CRP水平 (2 2 .5± 9.5mg/L)明显高于其他类型亚组。结论 在对不同病因引起的胸腔积液诊断时 ,高水平的CRP可以作为区别肺炎旁与其他类型胸腔积液的一种快速、实用、较为可靠的指标  相似文献   

14.
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C-反应蛋白水平与心功能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CRP水平及与心功能的关系。方法:运用免疫比浊法测定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CRP水平,超声心动图检查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及心功能;采用NYHA心功能分级法,并进行组间均数t检验及相关性分析。结果:C -反应蛋白水平随心功能不同而变化,心功能(NYHA)为II、III、IV级者,其血清CRP水平依次为(3 .4 7±0 . 5 1)mg/L、(7 .98±0 . 6 7)mg/L、(16 . 83±0 . 4 7)mg/L ,LVEF分别为0 . 5 2±0 . 0 8、0 4 2±0 0 5、0 33±0 0 6 ;对照组CRP水平为(1 0 .9±0 . 33)mg/L ,LVEF为0. 6 9±0 . 0 4 ,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 <0 .0 1) ,且LVEF值与CRP水平呈负相关(r=- 0 .6 5 3,P <0 . 0 1)。结论: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CRP水平升高,其升高程度与心力衰竭严重程度相平行。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在急性脑梗死(ACI)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和意义及2指标之间的相互联系.[方法]测定ACI患者100例、对照组50例的血清OX-LDL、HS-CRP值,对不同临床类型ACI患者的上述2指标进行分析比较并评估二指标的相关性.[结果]ACI患者OX-LDL、HS-CRP含量明曼高于对照组(P<0.01).大梗死灶组ACI患者OX-LDL、HS-CRP含量明显高于中、小梗死灶组(P<0.01);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越重的患者,OX-LDL、HS-CRP含量越高.进展性卒中组OX-LDL、HS-CRP明显高于完全性脑卒中组(P<0.01).ACI患者OX-LDL、HS-CRP星显著正相关(r=0.493,P<0.05).[结论]ACI患者OX-LDL、HS-CRP水平随临床类型不同而变化,OX-LDL与HS-CRP可能在ACI的发生发展中起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血浆丙二醛和高敏C-反应蛋白在冠心病人群中的变化,并深入探讨血浆丙二醛(MDA)、高敏C-反应蛋白(hs-CRP)与急性心肌梗死的相关性。方法分别选择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稳定型心绞痛组)、不稳定心绞痛患者(不稳定心绞痛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性心肌梗死组)各40例,以及正常对照(正常对照组)20例,分别收集各组人群一般资料,并检测血浆常规生化指标、丙二醛、高敏C-反应蛋白等。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其余各组BMI、HDL-C、ApoA-1、ApoB水平显著升高(p<0.05);各组间血浆hs-CRP、MDA水平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从对照组,稳定型心绞痛组,不稳定性心绞痛组,到急性心肌梗死组呈递增趋势;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浆hs-CRP、MDA水平与急性心肌梗死正相关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hs-CRP、MDA水平之间相关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偏相关分析显示血浆hs-CRP与MDA水平之间具有直线相关性。结论这提示氧化应激、炎症反应可能参与急性心肌梗死的病理生理过程,而抗炎、抗氧化治疗可能对急性心肌梗死有益。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检测降钙素原和超敏C-反应蛋白,在新生儿感染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2009年5月-2011年8月收治医院新生儿科和温州市儿童医院新生儿科,出生<1周的新生儿386例,其中159例为轻度感染,51例为重度感染,176例健康新生儿;比较治疗前3组新生儿降钙素原和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结果 检测健康新生儿组与重度感染组降钙素原分别为(0.61±0.32)、(5.27±2.64)g/L;超敏C-反应蛋白分别为(0.84±0.16)、(13.98±5.64)mg/L;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分别为(10.1±1.8)、(17.9±5.4)×109/L;中性粒细胞分别为(0.4±0.1)、(0.8±0.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新生儿组与轻度感染组的降钙素原分别为(0.61±0.32)、(1.67±1.01)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测定降钙素原能够更早期、更准确、更灵敏地诊断新生儿早期感染性疾病.  相似文献   

18.
王甘露 《现代医院》2006,6(9):82-84
目的了解血清p53蛋白在肝细胞癌(HCC)诊断、外科手术治疗及随访过程中浓度的变化,分析并探讨血清p53蛋白在HCC发生、发展及复发中的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61例HCC病人术前、术后7天及随访3个月血清p53蛋白的浓度;以30名健康献血者及21名肝炎后肝硬化(HL)病人为对照;同时用免疫组化分析全部标本石蜡切片p53蛋白的表达。结果HCC病人术前血清p53蛋白浓度高于健康献血者及HL病人,差异有显著性;根治性切除术前血清p53蛋白浓度与非根治性手术间无差异;根治性切除术前、术后7天,随访3个月血清p53蛋白的浓度间均无显著性差异;根治性切除随访3个月复发组较无复发组在术前、术后7天,随访个3月同期之间比较,均明显增高,有显著性差异;血清p53蛋白浓度升高与免疫组化p53蛋白过度表达密切相关。结论血清p53蛋白浓度升高反映p53基因的突变,为HCC形成的早期事件,且与其转移、复发密切相关;p53蛋白可作为HCC一种潜在性血清肿瘤学标志物,评估预后,并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衣原体在新生儿感染频度并揭示其临床特征、提出诊治预防方案,我们对128例临床诊断新生儿感染患儿进行衣原体病原及血清学检查,对母血也进行追踪检查。表明西安地区新生儿感染中11/128(8.59%)显示衣原体感染情况。对其病例也进行了临床资料整理分析,提示出儿科工作者在今后工作中应重视预防新生儿衣原体感染情况。  相似文献   

20.
《现代医院》2015,(8):81-83
目的探讨血清缺血性修饰白蛋白(IMA)、高敏肌钙蛋白Ⅰ(hs-cTnI)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早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为ACS的诊断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3年3月~2014年12月收治的胸痛患者98例,按临床诊断分为非缺血性胸痛(NICP)组35例和ACS组63例。ACS组患者中包括不稳定性心绞痛29例(UA组)、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18例(NSTEMI组)和ST段抬高心肌梗死16例(STEMI组);根据胸痛发作至采血时间窗分为<3 h组32例和3~6 h组31例。另选择3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患者IMA、hs-cTnI、hs-CRP水平变化,评价其对ACS的早期诊断价值。结果 ACS组患者三项指标水平均显著高于NICP组和健康对照组(p<0.05);胸痛<3 h组和3~6 h组的IMA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胸痛3~6 h组ACS患者hs-cTnI及hs-CRP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胸痛<3 h组相比,3~6 h组的IMA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论血清IMA是ACS发病早期心肌缺血的敏感指标,优于hs-cTnI和hs-CRP对ACS发病早期心肌缺血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