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总结2010年我院收治手足口病重症患儿的临床特征及诊治情况。为各地诊治手足口病提供经验。方法分析我院30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总结发病情况、临床特点及诊治情况。结果手足口病重症患儿好发与小于3岁以下小儿。以EV71型肠道病毒为主。早期发现重症患儿,早期治疗,及早给予丙种球蛋白及糖皮质激素治疗,预后一般良好。结论 EV71型肠道病毒易引起手足口病重症。早发现,早治疗,预后一般良好。  相似文献   

2.
林楚兰 《现代保健》2011,(18):149-150
目的了解重症手足口病合并脑炎的临床特点、诊断方法、治疗方案及预后。方法总结分析2008年6月~2010年6月于本院治疗的重症手足口病合并脑炎患者30例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案及预后。结果手足口病多发于儿童,合并神经系统症状者于发病后约3d出现。临床特点为发热、手足口部位皮疹、疱疹,合并精神萎靡、呕吐、醉酒样步态、肌肉震颤、抽搐、肌无力和头痛等神经系统症状。经血常规、脑脊液检查、胸片、CT、MILI等进行诊断,治疗主要进行抗病毒治疗,同时控制补液量、并给予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预后良好。结论重症手足口病合并脑炎患者明确诊断、适当治疗后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3.
袁斐 《工企医刊》2009,22(5):21-23
目的:探讨手足口病发病的临床特点,总结治疗经验,从中获得手足口病的临床治疗方法,为今后手足口病的及早诊断及治疗提供经验。方法:对2008年我院诊治的112例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对其临床特点、治疗转归加以总结。结果:所有病例经及时治疗均痊愈,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小儿手足口病只要及时、早期诊断治疗,给予重视,及时采取对策,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4.
陈用源  魏华文 《现代保健》2013,(14):108-109
目的:通过分析患手足口病儿童的临床资料,探讨发病原因,总结临床诊治经验,抓好该病的防控工作。方法:回顾性分析160例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资料,统计其发病年龄、临床症状及治疗措施等情况。结果:160例患儿年龄主要集中在1-6岁,男孩发病率(64.38%)高于女孩发病率(35.62%),该病的高发期集中在夏秋两季。临床症状表现为持续性发热、手足口部位出现疱疹,大多密切接触过传染源。结论:该病传染性强、发病较急,通过空气和飞沫等途径传播病毒。患儿年龄6岁以下居多,医护人员应对患儿实施隔离治疗,并做好卫生消毒等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5.
手足口综合征又名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小儿急性传染病,临床以口腔黏膜和手足疱疹为主要特征.1957年先发现于新西兰、加拿大,后流行到欧美、大洋洲及部分亚洲地区,1959年Alsop最先提倡使用手足口病的名称[1],我国1981年开始流行,每隔两三年流行一次.现将我院儿科2007年3月到11月诊治的156例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2009年商丘市手足口病病例及手足口死亡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探讨商丘市手足口病死率较高的原因。[方法]收集2009年全部网络直报病例及商丘市16例临床诊断为手足口病死亡患儿的完整资料。[结果]重症病死率2.67%,与轻症病死率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男女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年龄别病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6例死亡病例中14例为农村病例,村级就诊占81.25%;死亡直接原因肺出血、病毒性脑炎、多脏器衰竭;病程初期得不到正确诊断。[结论]16例死亡病例为3岁以下患儿,延误治疗是死亡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目的:本文主要是通过对手足口病的发病特点、临床表现和检查结果等患者资料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探讨,总结和完善手足口病的治疗方案,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方法研究我院从2012年10月至2013年12月收治94例手足口病患儿,对其临床发病特点、检查和治疗措施和效果等进行观察,进行深入的分析。结果临床表现中手足口病以手、足和口腔疱疹及发热的患儿比较多,与临床其他发病症状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手足口疱疹消退时间约为7天左右,抽搐等症状消退时间为5天左右,94例患儿经过治疗,均出院且没有后遗症。结论我院对手足口病的治疗方案效果显著,值得大力推广和应用,同时一定要加强手足口病的宣传和预防,只有有效的预防,才能防止手足口病的发生,降低发病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手足口病的传染途径和预防措施。方法对近年河南省平顶山市平煤神马医疗集团总医院收治的手足口病患儿的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导致患儿发病的病原体及其传播特点及途径,探讨治疗此病的方案。结论联合采取院内预防措施和家庭预防措施能更有效地预防手足口病,并可在此病患儿发病后做到早发现,早诊治,使其获得良好的预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手足口病的临床特征、流行病学特点及主要预防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六安市人民医院儿科2008年5月-2008年10月在手足口病防治期间共收治的手足口病患儿1311例的流行病学特点、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治疗效果。结果:1311例手足口患者并发神经系统损害56例,并发心肌损害466例,肝功能损害2例,并发肺炎2例。治愈1291例,好转20例,无死亡病例。结论:手足口病一般病情较轻,重症患儿多见于3岁以下婴幼儿,早期发现并给予大剂量甲强龙及丙球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头颅MRI异常的重症手足口病并脑干脑炎患儿的临床特点、诊治、预后及发生神经源性肺水肿(NPE)的关系.方法 2010年5月至2010年10月入住本院ICU治疗的386重症手足口病患儿,其中头颅MRI异常24例,分析其临床表现、MRI特点、诊治及预后.结果 24例重症手足口病并脑干脑炎患儿临床表现以发热、惊跳、嗜睡、呕吐、吞咽困难、流涎等为主.头颅MRI异常者NPE发生率高于头颅MRI正常者(5% vs 6.5%,x2=34.55,P<0.01).结论 重症手足口病的神经系统受累部位主要为脑干、丘脑、脊髓.头颅MRI检查可早期发现脑干炎症者,需高度警惕NPE.病程第1~5天要特别注意上述神经系统症状,如能早期识别、及时干预治疗、阻止NPE发生,则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1.
曾华优 《职业与健康》2012,28(6):705-706
目的了解中山市2009—2010年部分手足口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09—2010年中山市人民医院2 279例手足口病报告卡信息进行分析。结果该市手足口病发病率缓慢下降,男女性别比为1.61∶1,病例主要集中在2岁左右的散居儿童、幼托儿童(96.62%),报告手足口病比例最大的为儿科门诊(41.51%)。结论应采取加强健康教育和疾病监测等综合措施,预防和控制手足口病的蔓延。  相似文献   

12.
蔡榕  郭岚峰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22):4618-4619,4626
[目的]探讨肠道病毒7l型(Enterovims71,EV71)所致重症手足口病(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患儿的临床特征及其预防控制措施。[方法]对34例手足口病患儿严格消毒隔离,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做好皮肤黏膜、用药及机械通气护理,密切监护,注意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结果]男孩手足口病的发病率略高于女孩。人对人肠道病毒普遍易感。手足口病在各年龄组人群中均可发生,以5岁及5岁以下儿童为主,尤以3岁及3岁以下儿童发病率最高。本组68例患儿均有发热,热峰最高达39.8℃;手足及肛周见少许散在疱疹24例;嗜睡、意识模糊,肌力下降、反应差36例;惊跳、四肢抖动、抽搐28例;气促、心动过速54例;心动过缓8例;高血压30例;低血压16例;尿储留46例;肺水肿、肺出血22例。实验室检查结果显示危重症患儿的WBC、血糖、血乳酸明显高于重症患儿(P﹤0.05);CK-MB在危重症与重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按照卫生部制定的《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10年版)进行治疗,本组68例患儿中治愈好转58例,自动出院6例,死亡2例。1例在入院24h之内死亡,1例在院外自服药物治疗,入院时已出现MODS,神经原性肺水肿,抢救72h无效死亡。[结论]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治疗是控制EV71所致手足口病扩散最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托幼机构手足口病的发病特点,为指导托幼机构手足口病的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2010年4月发生在邹城市千泉街道一家民办幼儿园的手足口病暴发疫情调查情况进行分析。[结果]2010年4月8~17日,该幼儿园累计发生手足口病病例19例,罹患率为24.36%,无死亡病例。采集病例粪便标本9份,E病毒核酸均阳性,CVA16病毒核酸阳性的8份。[结论]这是一起由CVA 16感染引起的手足口病暴发疫情。  相似文献   

14.
张小娟  李恩国  王静  周洲  薛敏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22):4747-4748
[目的]了解闸北区手足口病患者的流行特征及临床特点。[方法]对2009年6~12月份闸北区手足口病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男性发病多于女性;5岁以下的幼托、散居儿童为该病的主要感染对象;6~7月为发病高峰;闸北区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为CoxA16和EV71。[结论]早期隔离、治疗是防止手足口病暴发流行、预防重症及死亡病例发生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5.
2010年菏泽市定陶县手足口病疫情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海云  李小寒  刘芳 《职业与健康》2011,27(22):2616-2617
目的了解菏泽市定陶县手足口病的流行特征,为制定手足口病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2010年定陶县手足口病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10年定陶县共报告手足口病1 546例,发病率为258.74/10万,其中重症病例101例;男性为371.05/10万,女性为143.25/10万,男性高于女性(P〈0.01)。定陶镇发病最多为283例,占18.31%;其次为黄店镇228例,占14.75%;南王店乡最少53例,占3.43%。1 546例中,3—7月发病的占67.14%,其他月份占32.86%。5岁及以下儿童1 521例,占98.38%。散居儿童1 484例(95.99%),托幼儿童42例(2.72%),学生20例(1.29%)。EV71阳性标本占67.65%,CoxAl6阳性占29.41%。结论定陶县手足口病发病率较高,应加强疫情监测,防控工作的重点为散居和托幼机构儿童。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包头市青山区近年学校传染病疫情的流行病学特点及影响处理效果的因素,为预防和控制学校传染病的流行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包头市青山区2008—2009年8月青山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对学校疫情的调查处理报告和资料,对资料进行流行病学描述分析。结果2008—2009年共有76所学校发生传染病疫情,共有1023例,主要为手足口病391例(38.2%)、水痘355例(34.7%)、流行性腮腺炎104例(10.1%)等。以5、6、7、11月为高发季节,传播途径以呼吸道(94.6%)为主。结论传染源的管理,特别是托幼机构轻症手足口病、中小学校水痘传染源的管理是传染病学校卫生工作的突出问题,应加强预防与控制。  相似文献   

17.
2009年扬州市手足口病资料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扬州市手足口病的流行情况与病原分布情况,为制定预防和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对扬州市2009年手足口病发病资料与部分临床诊断病例咽拭子、肛拭子标本肠道病毒核酸检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9年扬州市报告手足口病病例5 150例,其中3例为重症,无死亡病例。年发病率112.00/10万,4区为186.16/10万,4县为85.31/10万(P<0.01);男性为140.30/10万,女性为83.44/10万(P<0.01)。5 150例病人中,4月发病的占25.81%,10~12月发病的占26.06%;1月龄至6岁的占95.07%,7~14岁儿童占4.68%,14岁以上及成人占0.25%;散居儿童占38.33%,幼托儿童占57.28%,学生占4.12%,其他占0.27%。检测143例手足口病病例标本,EV通用、EV71、CoxA 16阳性率分别为74.13%、51.05%、2.80%。[结论]2009年扬州市手足口病发病率较高,发病与病原学特征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深圳市宝安区2010年重症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重症手足口病预防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深圳市宝安区2010年重症手足口病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0年深圳市宝安区重症手足口病报告36例(死亡8例),其中4~8月占72.22%;新安街道占19.44%(7例);散居儿童占88.89%,托幼儿童占11.11%;2岁占38.89%,1岁占30.56%;病毒核酸检测32例,26例检出EV71核酸阳性,占81.25%,死亡的8例全部系EV71核酸阳性。[结论]2010年深圳市宝安区重症手足口病暴发疫情主要是以EV71感染为主,病人以5岁以下尤其以2岁以下散居儿童为主。  相似文献   

19.
目的调查2008年5月~2010年4月六安市手足口病病例及其实验室检测结果,分析手足口病的流行特征,为手足口病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08年5月~2010年4月六安市共报告手足口病病例7 365例,从不同地区、年龄、性别、职业和时间分布进行分析。同时随机采集1份肛拭子、224份咽拭子和9份疱疹液用RT-PCR进行肠道病毒核酸检测。结果每年的3~6月是手足口病发病的高峰期,1~4岁儿童是手足口病发病的重点人群,占发病总人数的76.8%(5 653/7 365)。经RT-PCR检测,2008年采集的标本全为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 71,EV71)感染,而2010年1~10月采集标本除EV71和柯萨奇病毒A16型(coxsackievirus A16,CA16)感染外,还有其他肠道病毒感染。7 365例手足口病病例,其中男性5 078例,占68.9%,女性2 287例,占31.1%,男女性别比为2.22∶1。结论 2008年六安市手足口病流行是由EV71引起,而2010年手足口病主要由EV71和CA16,同时还有其他肠道病毒引起。手足口病监测的重点应放在3~6月和1~4岁儿童。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德城区手足口病流行特征,为更好地控制手足口病发生和流行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德城区2009年3-12月报告的手足口病病例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09年3-12月共报告手足口病病例1 120例,无死亡病例,发病率为191.09/10万,未出现暴发疫情。城区发病率为209.36/10万,农村为154.29/10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 120例中,男性713例,女性407例,男女性别比为1.75∶1;病例年龄以5个月至5岁为主,占96.43%(1 080/1 120);散居儿童占26.70%,幼托儿童占70.98%;5-10月为高发季节(占82.59%)。[结论]德城区手足口病发病率较高,防控形势严峻,应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手足口病的传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