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分析博爱县中小学生生长发育水平和营养状况,提出针对性改善意见和建议。方法根据各年龄组中小学生形态指标中的身高和体重,分析其生生长发育水平;利用身高标准体重,分析中小学生营养状况,结合当地经济发展水平,提出改善措施。结果各年龄组平均体重男生均大于女生;平均身高除11岁、12岁组女生大于男生外,其余各年龄组男生均大于女生;男、女生身高、体重比较,除12岁身高外,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营养不良、营养良好、超重+肥胖所占比例分别为:20.51%、52.59%、26.9%。结论博爱县中小学生身高、体重随年龄增加而上升,符合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52.59%的中小学生营养状况良好,同时存在营养缺乏与营养结构失衡双重挑战。  相似文献   

2.
不同地区儿童体格发育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将海口市城区体检正常的835名2.5~5岁儿童,按1985年九市7岁以下儿童体格发育调查研究实施方案测量身高、体重并经t检验与1985年不同地区城区男、女童的相应指标比较.结果,海南市与全国及中、北片城区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或0.05);而与南片城区比较基本无差异.  相似文献   

3.
中国学生体格发育状况动态分析   总被引:53,自引:1,他引:52  
目的 分析1979~2000年青少年体格发育增长的情况,为制定新世纪促进我国青少年健康成长规划提供依据。方法 分析16个省市7~17岁学生21年中身高、体重、胸围和维尔维克指数的增长情况,计算增减量。结果 我国青少年体格发育大幅度提高,有明显的生长长期趋势表现,最显著的变化出现在生长突增期。城市男生、城市女生、乡村男生、乡村女生身高分别平均增长6.2、4.8、7.5和6.1cm,体重分别平均增长8.2、5.1、5.4和3.8妇,胸围分别平均增长4.8、3.2、2.2和2.0cm。乡村青少年身高增幅超过城市,但体重和胸围的增长相对滞后。维尔维克指数比较显示,城市青少年身体充实度明显提高,乡村“绿豆芽”体型有增多的趋势。结论 今后应在农村学生的营养、防治常见病、增强体育锻炼、减轻学习负担、合理生活制度等方面有更大的投入。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及评价本地区儿童生长发育的状况,指导儿童保健工作。方法:对昆明市盘龙区董家湾片区城镇2003-2010年的1223例婴幼儿体格发育监测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并与2005年中国九城区城镇儿童的标准值进行比较。结果:本地区0~3岁儿童体格发育水平低于标准。结论:加强健康指导、监管及健康教育力度,开展有针对性的健康育儿知识讲座,不断提高家长与社会的自我健康能力,尽快改善儿童的体格发育水平。  相似文献   

5.
摘要:目的 了解西城(南)区中小学生体格发育现状及变化趋势,为学校卫生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的抽样方法抽取本区学龄儿童作为研究对象,运用统计描述、方差分析对连续三年的中小学生身高、体重和体格发育情况及变化趋势进行分析。结果 2009-2014年共调查本区中小学生158104人,其中男生79045人,女生79059人。各年度本区相同年龄的学生身高、体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各年度相同年龄组的男生超重、肥胖和矮身材的检出率均高于女生,而低体重的检出率均低于女生。连续三年的监测中,有48.3%的低体重学生两年后转为正常,但超重、肥胖和矮身材转为正常的比例较小。结论 西城(南)区中小学生发育水平仍存在问题,学校和家长应重视孩子的身体发育状况,注意均衡营养,防止营养过剩或营养不良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北京市7岁以下儿童体格发育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北京市7岁以下儿童的体格发育变化趋势.方法 资料来源于1975、1985、1995、2005年4次北京市7岁以下儿童体格发育调查结果,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北京市从出生到不满7周岁城区和郊区的汉族健康儿童,共分22个年龄组,城郊男女每个年龄组200人左右.结果 2005年北京市城郊区男女童的体重、身高较30年前均有明显增长,增长幅度分别在0.02~3.84kg和0.1~9.3cm之间,并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大;近10年在2.5岁以上的较大年龄组存在生长加速的情况.男女童的体重和身高的城郊差异较30年前都有明显下降;近30年来北京市儿童体重、身高增长幅度较日本儿童明显.结论 北京市儿童体格发育水平较30年前有明显提高;城郊差异呈现缩小的趋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威海市城区2~4岁儿童1998~2006年体格发育趋势。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调查的方法,根据幼儿园的类别和规模大小,随机抽取6所幼儿园儿童在1998~2006年的查体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威海市城区2~6岁儿童体格发育水平明显优于WHO的标准。随着年龄的增加,这种优势逐渐降低。结论:8年间儿童的体格发育水平明显提高,后4年提高的水平要优于前4年的水平。应加强对幼儿园集体膳食营养的评价、监督。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无锡市城区学龄前儿童体格发育水平.方法:用整群抽样的方法,调查比较1996、2000、2005年无锡市某中心幼儿园学龄前儿童的身高、体重情况.结果:2005年与1996年相比,4岁组、5岁组、6岁组男童体重平均增长值分别为0.57、1.43、1.88 kg,女童体重平均增长值分别为1.02、1.72、-0.01 kg.男童身高平均增长值分别为2.10、0.62、2.20 cm,女童身高平均增长值分别为3.13、0.80、4.05 cm.结论:1996~2005年10年间,无锡市城区学龄前儿童体格发育在国内处于较高水平.  相似文献   

9.
北京市7岁以下儿童体格发育状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北京市7岁以下儿童的体格发育状况。 【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调查北京市从出生到不满7周岁城区和郊区的汉族健康儿童的体格发育状况,包括体重、身高、坐高、头围和胸围,调查共分22个年龄组,共调查17 522人。 【结果】 生后前3个月体重每月增加0.99~1.16 kg,身高每月增加3.6~3.8 cm,此后增长速度减慢;城区和郊区的体格发育各项指标平均值之间存在差异,集中于大年龄组。多数年龄组儿童体重、身高、坐高平均值高于中国九市儿童平均水平,头围、胸围与中国九市调查结果基本相同。北京市城区儿童绝大多数年龄组体重、身高均高于WHO标准,郊区儿童较小年龄组大多超过了WHO标准,而较大年龄组多数与WHO标准多没有差异。 【结论】 北京市儿童体格发育生长模式符合正常儿童体格生长的规律;儿童体格发育城郊差异仍然存在;总体上北京市7岁以下儿童体格发育在国内处于较高水平;北京市儿童体重、身高高于2006年WHO公布的新标准。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沧州市学龄前儿童体格发育状况,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法,按照地理及经济分布状况,随机整群抽取2 312例学龄前儿童,进行调研指标分析。结果:沧州市学龄前儿童体重身高均呈现随着年龄增长稳步增长的趋势,同性别比较,城区高于乡村,同地区比较男童高于女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城区男童、女童体格发育水平高于2006年WHO标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乡村男童与此标准基本一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乡村女童低于此标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沧州市学龄前儿童体格发育存在城乡、性别差异,应采取综合措施,消除儿童发育的环境、观念差异,同时对城区儿童预防和控制超重。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成都市中小学生50年来生长发育长期趋势。[方法]对成都市靑羊区中小学校整群抽样,测量身高、体重。分析该市中小学生1958年以来身高、体重每10年平均增长值情况,了解该市中小学生体格发育的长期趋势。[结果]纵向比较50年间两阶段身高平均每10年增长值呈现前快后慢趋势,体重则前慢后快趋势。[结论体格发育长期趋势:身高增长呈减缓趋势,而体重仍呈加速生长,提示肥胖可能会成为影响健康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2.
重庆市中小学生形态发育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贺容 《现代预防医学》2007,34(16):3098-3100
[目的]了解重庆市中小学生形态发育状况,探索城乡学生生长发育差距,并为中小学生生长发育的研究提供依据。[方法]对2005年重庆市7~18岁中小学生体质健康调研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结果]2005年学生形态发育指标,男生大于女生,城市大于农村,农村学生的发育水平相对落后于城市学生。[结论]重庆市中小学生形态发育指标存在明显的城乡、性别差异,加强对农村学生的营养改善,进行健康营养观,促进学生体格健康发育。  相似文献   

13.
作者对1987年12月1~10日出生的80例健康新生儿进行纵向监测.结果提示,超过出生2倍和3倍的体重在生后3和11个月时出现,超出生时1.5倍身长在生后11~12个月时出现.最大速率在生后第一年,其顺位,体重为2月>3月>1月,身长和头围为1月>2月>3月。生后第3个月是婴儿期生长的第一个关键时期.结果还表明3种不同喂养方式的小儿在1岁内各月龄的体重和身长的均值无差异。前囱闭合月龄为10~22月,出牙月龄为4~12月。  相似文献   

14.
成都市几所中学学生食品安全知识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艳丽  李云  涂国平 《现代预防医学》2007,34(20):3891-3892,3895
[目的]了解学生食品安全知识掌握情况,态度和卫生行为以及学生就餐情况,为开展相应的、积极的健康教育提供资料。[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在成都市武候区抽取2所高中,在金牛区抽取2所初中,以其中2461人作为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初中学生卫生知识知晓率为64.79%,高中生为68.60%,二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95.76%的初中生,94.35%的高中生表示愿意关注食品卫生知识;76.5%的初中生,74.98%的高中生表示每次饭前便后都洗手;在对食堂满意度调查中,初中生有13.5%表示满意,高中生中仅有1.69%表示满意。[结论]中学生的食品卫生知识知晓率及行为形成率较低。学校在开展健康教育时,更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卫生行为的形成,采取有益于健康的行为,预防食物中毒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枣阳市区幼儿园及中小学生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肖翔  董娥  李琳  何斌  韩静 《现代预防医学》2007,34(12):2345-2345,2349
[目的]了解本市幼儿园及中小学生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情况。[方法]采用ELISA法对枣阳市区幼儿园及中小学学生进行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普查,结果分组统计分析。[结果]HBsAg阳性率3~6岁学生为0.55%,7~12岁为0.84%,13~15岁为3.02%,16~19岁为6.04%,平均阳性率3.33%。[结论]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率随年龄增长而递增,提示乙肝病毒感染率与免预预防及社会生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成都市几所中学学生食品安全知识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艳丽  李云  涂国平 《现代预防医学》2007,34(13):2498-2499,2501
[目的]了解学生食品安全知识掌握情况,态度和卫生行为以及学生就餐情况,为开展相应的、积极的健康教育提供资料.[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在成都市武侯区抽取2所高中,在金牛区抽取2所初中,以其中2461人作为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初中学生卫生知识知晓率为64.79%,高中生为68.60%,二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95.76%的初中生,94.35%的高中生表示愿意关注食品卫生知识;76.5%的初中生,74.98%的高中生表示每次饭前便后都洗手;在对食堂满意度调查中,初中生有13.5%表示满意,高中生中仅有1.69%表示满意.[结论]中学生的食品卫生知识知晓率及行为形成率较低.学校在开展健康教育时,更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卫生行为的形成,采取有益于健康的行为,预防食物中毒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淮安市中小学生丙烯酰胺暴露水平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莺歌  周宇 《现代预防医学》2008,35(11):2039-2040
[目的]通过对淮安市中小学生进行的问卷调查,获得被调查人群丙烯酰胺暴露水平。[方法]选定15种中小学生经常食用的食品做为被调查食品,以淮安市两所中小学校的学生为调查对象。[结果]被调查的中小学生丙烯酰胺暴露水平为45,95 μg/d。不同性别以及不同年级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薯片、饼干和薯条是丙烯酰胺的主要食物来源。[结论]被调查的中小学生每日通过食品摄入一定量丙烯酰胺,不同性别以及不同年级学生的丙烯酰胺暴露水平无差异。  相似文献   

18.
宝鸡市金台区中小学生伤害的原因及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军刚 《现代预防医学》2007,34(23):4466-4468
[目的]探索宝鸡市部分地区中小学生伤害的分布特征。[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12 648名中小学生伤害调查资料进行分类分析。[结果]分析发现在不同年龄段、男女生之间伤害发生率有统计学差异。伤害发生的类型以跌伤发生率最高,其次分别为刀割伤、碰撞伤、动物咬伤等;伤害原因主要为不慎、嬉闹等;伤害的性质主要为外伤、骨折和肌肉撕裂等。[结论]中小学生伤害易发多发,应采取措施预防学生伤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昆明市中小学生营养状况,为学生营养不良、超重及肥胖的综合防治工作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方法]按照卫生部《学校卫生情况年报表填报说明及技术规范》的要求,对昆明市7所中小学校的5956名学生进行身高、体重的测量,采用《1995年全国7~22岁身高标准体重值》作为评价标准。[结果]昆明中小学生营养不良率为26.83%;超重率为8.83%;肥胖率为8.46%。女生营养不良率高于男生,男生超重和肥胖率高于女生。初中生营养不良及肥胖率均高于高中生及小学生。小学生肥胖率有随年龄增长而增加的特点。10~12岁为肥胖增长的高发年龄。[结论]昆明市中小学生营养状况不容乐观,昆明市中小学生的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两种营养问题并存,学生的营养总体上分布出现“双峰现象”,即肥胖、超重及营养不良并存,正常体重者比例减少,应针对中小学生营养不良及营养过剩的问题,提出确实可行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20.
攀枝花市城市中小学生体质状况及饮食营养需求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攀枝花市城市中小学生体质及饮食营养需求状况,为制定饮食营养干预计划提供依据. [方法]在攀枝花市城区随机抽取两所初级中学、一所小学和一所高级中学共873人进行学校营养餐等问卷调查,并计算BMI.统计学分折采用SPSS14.0. [结果]在中小学生中,消瘦者占23.4%,正常者47.1%,超重和肥胖者分别为12.5%和17.O%:69.8%的学生家长认为孩子的饮食营养有必要改进;分别有83.7%、82.8%和80.0%的家长愿意接受由国家职业公共营养师配制的营养早餐、午餐和晚餐,希望获得营养餐的途径主要是学校食堂配制和家庭营养师指导.[结论]中小学生中体质偏瘦同超重和肥胖一样值得关注,多数家长都能接受学生营养餐,有必要在中小学校推广营养餐和加强营养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