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 探究痔疮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需求现状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3月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肛肠科收治的80例痔疮手术患者,采用自制调查问卷评估患者围手术期护理需求现状,并收集相关资料,比较不同特征痔疮手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需求评分,分析痔疮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需求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80例痔疮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需求评分为(21.35±2.14)分,围手术期护理需求较高。不同年龄、受教育程度、术后排尿情况、术后疼痛程度、情绪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需求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疾病类型、居住地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需求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0岁、受教育程度为高中及以下、术后排尿不畅、术后疼痛为中重度、存在焦虑或抑郁情绪是痔疮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需求较高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痔疮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需求较高,这与高龄、受教育程度低、术后排尿不畅、术后疼痛严重、有焦虑或抑郁情绪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品管圈主题活动对妇科手术患者围手术期健康宣教缺陷率及其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6月本院收治的78例妇科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抽取2015年1~9月收治的39例妇科手术患者为对照组,给予常规住院围手术期护理,随机抽取2016年9月~2016年6月收治的39例妇科手术患者为观察组,给予品管圈主题活动下护理干预措施,比较品管圈主题活动前后两组患者焦虑抑郁自评量表得分及治疗依从性。结果观察组的焦虑抑郁自评量表得分、治疗依从性显、健康宣教缺陷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不仅能够有效地抑制减少健康宣教缺陷率、妇科手术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还能够显著提高妇科手术患者治疗依从性。  相似文献   

3.
赵雅兰 《工企医刊》2014,27(4):920-922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疗法对泌尿系恶性肿瘤围手术期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程度。方法 将确诊为泌尿系恶性肿瘤接受手术治疗的60例围手术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全部为初次住院,既往无精神病。对照组实施一般(支持性)心理护理,观察组实施心理支持、社会支持、患者互助治疗和行为训练等综合心理干预措施。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测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程度。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SDS和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焦虑、抑郁情绪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对泌尿系统恶性肿瘤围手术期患者实施综合心理干预,有助于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保持平衡适应的心理状态,配合医护人员完成手术及围手术期的其他综合治疗,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改善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分析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要点。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9年6月在梅州铁炉桥医院采取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88例,根据患者入院号码奇偶数分组,奇数号患者为观察组,偶数号患者为对照组,每组各44例。在手术治疗期间分别给予两组患者综合护理和常规护理,探讨两种不同护理方式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明显提高,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及护理治疗依从性均得到明显改善,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的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腹腔镜子宫肌瘤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均明显改善,患者的依从性和手术效率明显提高,促进患者术后身体恢复速度,减少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多媒体辅助心理护理对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患者围手术期负性情绪的干预效果。方法将2014年5月至2017年5月江苏大学附属医院胸心外科60例拟行体外循环心脏手术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予常规访谈式围手术期心理护理;观察组采用访谈辅以多媒体形式进行心理护理。分别于手术前后1~2周进行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心理弹性量表(CD-RISC)评分。结果手术前两组患者焦虑、抑郁程度及心理韧性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手术后两组患者SAS、SDS及CD-RISC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对照组大学及以上文化程度患者焦虑、抑郁程度改善比大学以下文化程度患者更明显(P0.05),而观察组不同文化程度患者SAS、SDS及CD-RISC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手术期多媒体健康教育,改善了患者尤其是低文化程度患者的负性情绪,有利于患者恢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普外科糖尿病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的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研究对象是该院2015年2月—2016年6月收治的70例普外科糖尿病患者.以动态随机化分为原则,将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一组35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给予围手术期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护理依从性、护理后焦虑、抑郁状况以及护理前后生活质量情况.结果:结果得知,研究组患者总依从率(88.57%),较对照组(62.86%)明显更高(P<0.05);研究组焦虑、抑郁评分,较对照组更低(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对比,区别不大(P>0.05);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生活质量各项评分数据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围手术期护理应用于普外科糖尿病患者护理中,能有效提高护理依从性,缓解焦虑、抑郁情绪.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围术期护理对重度牙周炎患者治疗期间的运用。方法:纳入我院2017-05~2018-11 40例重度牙周炎手术治疗患者,随机分组,标准模式组用标准围手术期护理,全方位护理模式组用围手术期全方位护理模式进行重度牙周炎手术治疗患者护理。比较两组满意程度;围手术期患者配合度、重度牙周炎手术治疗时间;护理前后患者汉密尔顿焦虑以及汉密尔顿抑郁情绪指标;术后的各项牙周指数的各项牙周指数。结果:全方位护理模式组满意程度、患者汉密尔顿焦虑以及汉密尔顿抑郁情绪指标、围手术期患者配合度、重度牙周炎手术治疗时间、术后的各项牙周指数的各项牙周指数方面相比标准模式组更好,P0.05。结论:重度牙周炎手术治疗患者实施围手术期全方位护理模式效果良好,可减轻心理障碍和改善术后的各项牙周指数,提高患者配合度,缩短治疗的时间,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围手术期访视护理对腹腔镜手术病人的影响. [方法] 将103例择期腹腔镜手术病人分为观察组(接受访视)和对照组(未接受访视).测定其访视前后焦虑值、心率、血压、并发症. [结果] 观察组病人的焦虑值和血压心率波动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手术室护士开展围手术期的访视护理可有效地减轻患者手术前焦虑程度,降低手术并发症.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320例妇科手术患者抑郁、焦虑状况,并以此提出相应预防措施以稳定患者情绪,促进其配合治疗,加速其康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在该院妇科行手术治疗的32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调查妇科手术患者抑郁、焦虑状况,并分析抑郁、焦虑影响因素,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单因素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据此提出合理预防对策。结果 320例妇科手术患者,抑郁、焦虑发生率分别为16. 56%(53/320)、24. 06%(77/320)。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婚姻状况、年龄、文化程度、工作状况及医疗费用为妇科手术患者抑郁、焦虑的影响因素(P0. 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无医保、年龄40岁、已婚、高中及以上文化、在职为妇科手术患者抑郁、焦虑的独立危险因素(P0. 05)。结论妇科手术患者抑郁、焦虑影响因素较多,因此需积极采取相应预防措施以稳定患者情绪,促进其配合治疗以改善其预后。  相似文献   

10.
《临床医学工程》2019,(12):1725-1726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对乳腺癌手术患者负性情绪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88例乳腺癌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比较两组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以及治疗依从性。结果护理结束后,两组的HAMA、 HAMD评分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的HAMA、 HAMD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护理期间的总体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循证护理能有效缓解乳腺癌手术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相似文献   

11.
四肢复杂性骨折的修复与重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四肢复杂性骨折的修复与重建方法。[方法]选择2009年2月~2011年2月间于我院骨科住院治疗的四肢复杂性骨折患者120例,其中男性79例,女性41例,平均年龄41.8岁。包括长骨骨干骨折79例,骨折累及关节41例。经临床表现及X线平片、CT检查确诊。术前先治疗危及生命的合并症,对开放性骨折应首先行清创术,并应用抗生素防治感染。88例患者均行骨折切开复位钢板坚强内固定术,32例患者行交锁髓内钉固定术,术后所有患者均常规性应用抗生素防治感染,采取积极的护理措施,及时处理术后出现的问题,鼓励患者行积极的肌肉锻炼和全身锻炼。[结果]患者平均随访时间12月,骨折均愈合良好,平均临床愈合时间为12周,患者肢体及关节功能恢复良好。所有患者中无骨折部位感染情况,无骨干严重旋转畸形和成角畸形,无金属内固定松动和断裂。[结论]应该根据四肢复杂性骨折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恢复患者肢体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毛焕东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2):527-528,532
[目的]观察二甲双胍联合吡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患者免疫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6月~2011年4月入住某院治疗的30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对照组的健康体检者未给予任何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口服二甲双胍及盐酸吡格列酮治疗,疗程3个月。观察两组研究对象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免疫球蛋白水平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前比较,观察组患者治疗前的CD3+、CD4+、CD4+/CD8+、IgM明显降低(P﹤0.01),CD8+、IgA、IgG、C3明显升高(P﹤0.01);而与观察组患者治疗前比较,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CD3+、CD4+/CD8+、IgM明显升高(P﹤0.05),CD8+、IgA、IgG、C3明显降低(P﹤0.05或P﹤0.01)。[结论]二甲双胍联合吡格列酮联合治疗,可以明显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免疫状态。  相似文献   

13.
汤杰  蔡海康  朱海波  张银网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20):4312-4313,4315
[目的]为提高临床改善率,了解前路手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应用价值及影响治疗效果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2008年1月~2010年12月我院接受治疗的48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对照分析治疗前和治疗2周后JOA脊髓功能评分、不同病程者及脊髓受压程度不同者治疗后改善者构成比。[结果]治疗前JOA脊髓功能评分平均值为(8.5±3.5),治疗2周后JOA脊髓功能评分平均值为(11.2±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病程不同者治疗后改善者构成比对照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脊髓受压程度不同者治疗后改善者构成比对照显示,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前路手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疗效显著,病程的长短是手术治疗的主要影响因素,应作为手术时机选择的重要参考因素。  相似文献   

14.
糖尿病病人药物治疗依从性影响因素调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了解泸州地区糖尿病病人药物治疗依从性现状及影响因素,为糖尿病的社区综合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问卷方式对医院门诊诊断的260例糖尿病病人进行描述性调查。[结果]糖尿病病人药物依从性为19.62%,糖尿病健康教育能提高药物治疗的依从性,地区、性别、年龄差异影响了糖尿病病人药物治疗的依从性,药物副作用、经济状况也是影响药物治疗依从性的不可忽视是因素。[结论]该地区糖尿病病人药物治疗依从性很低,多种因素影响了糖尿病药物治疗的依从性,这应当在糖尿病的社区综合防治工作中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5.
马露娜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7):1392-1393
[目的]讨论早期康复治疗与心理护理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12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早期康复组与混合治疗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并给予心理护理;早期康复组单纯行早期康复治疗;混合治疗组行早期康复治疗加心理护理治疗。治疗前及治疗后60d均进行生活活动能力评定和痉挛评分。[结果]治疗60d后早期康复组与混合治疗组的AD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痉挛改善程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且混合治疗组的ADL显著高于早期康复组,其痉挛改善程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康复治疗加心理护理可更有效地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日常生活活动的能力以及痉挛程度,可更有效地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临床疗效,降低致残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青年型缺血性脑血管病(ICVD)的临床特点和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08年1月~2011年1月的68例青年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对患者的性别、发病年龄、血管影像学检查、预后特点进行分析。另选择同期70例健康青年作为对照组,对两组MT、斑块、TC、TG、HDL-C、LDL-C进行对比研究。[结果]青年型ICVD好发于男性,脑血管成像显示69.2%的患者存在血管狭窄,青年ICVD组MT及斑块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青年型ICVD患者TC、TG、LDL-C水平明显高于青年健康组,HDL-C明显低于青年健康组。[结论]男性更容易在青年期患ICVD,TC、TG、LDL-C水平与MT呈正相关,针对这些危险因素进行干预可以预防疾病发展,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7.
肖东升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24):5055-5056,5059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后抑郁的发生情况以及与影响抑郁发生的相关因素. [方法]收集2006年1月~2011年1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脑外伤患者共计240名,病案科收集患者的基本人口学资料,并采用自制问卷收集抑郁发生的相关因素.采用卡方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抑郁的因素. [结果]抑郁在颅脑损伤病人中的发生率为47.00%.脑外伤患者抑郁组与非抑郁组两组在年龄、文化程度、出院后是否恢复工作、是否有经济赔偿、两组患者入院时意识得分(CGS)、两组患者生命质量的躯体健康(PCS)和精神健康得分(MC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采用Logistic回归发现,患者文化程度为大专以上、入院时的意识得分(CGS)>8分、PCS< 55分和MCS< 57分能显著影响患者患抑郁的风险,OR值(95%CI)为0.51 (0.33~0.98),0.47 (0.22~0.74),3.56 (2.53~7.94)和4.13 (1.96~7.45). [结论]因此,颅脑外伤患者患抑郁症风险较高,并且与受伤时意识情况、患者文化程度和患者生命质量有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18.
滕爱林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8):1487-1488,1491
[目的]了解糖尿病患者认知与遵医行为状况及其相关因素,为临床治疗、健康教育和临床护理提供相应的依据,并制定有利于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水平的相应对策。[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148例入住我院的糖尿病患者进行糖尿病认知和遵医行为调查,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本组患者中,对糖尿病的认知与遵医行为好的72例占48.6%,差的76例占51.4%,执行最差的是定期随访,最好的为定期监测血糖;患者的性别、职业、文化程度、家庭来源、经济收入、家庭支持均对患者的认知和遵医行为有影响(P﹤0.05)。[结论]医护人员应加强对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以及随访关怀,并注意患者的认知和遵医行为,结合其影响因素,以达到控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降低并发症发生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确定2007年河南省5个县市的结核病耐药率及其危险因素。[方法]5个县市结核病防治中心所有痰涂片阳性病人按顺序入选,痰涂片用萋-尼氏染色法镜检,培养用罗杰氏培养基,对4种一线抗结核药物异烟肼、利福平、链霉素和乙胺丁醇采用比例法进行药敏试验。病人资料由经过培训的医生通过调查问卷获得。[结果]338例肺结核病人中,269例(79.6%)为新病人,69例为(20.4%)复治病人。新病人中任一耐药率和耐多药(MDR)率分别为17.5%和3.0%,复治病人分别为39.1%和21.7%。复治病人首次治疗超过6个月是任一耐药的危险因素(AOR=3.45,95%CI(1.25~9.09),P=0.017),复治病人(AOR=9.06,95%CI(3.62~22.67),P=0.000)以及曾经在其他地方居住1年以上(AOR=2.71,95%CI(1.10~6.69),P=0.030)是MDR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河南省5个县市结核病任一耐药率和MDR率仍然很高,是实施DOTS策略和结核病控制面临的一个主要挑战。首次抗结核治疗6个月以上是任一耐药的危险因素,而复治病人以及在其他地方居住超过1年是MDR-TB的两个独立危险因素。全面实施MDR-TB控制以及提高DOTS质量是河南省结核病控制工作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塞的治疗疗效及其对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浓度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6月~2011年5月住院治疗的急性脑梗塞病人28例为治疗组,应用依达拉奉治疗;同时期住院治疗的急性脑梗塞26例为对照组,应用小牛血去蛋白血清治疗,观察两者的疗效并比较两组病人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8.5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3.08%,两组比较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于治疗2周后其下降水平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法拉奉是一种新型的自由基清除剂和抗氧剂,是治疗急性脑梗塞很有效的药物。其对脑神经有修复保护作用。另外依达拉奉具有抑制损伤后炎症反应的作用,且于临床应用中未见有不良反应,症明其中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