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上海市卫生防疫站消毒科昆虫室的同志们试用中药无名精(即鹤蝨)等七种药剂,制成烟燻剂,烟燻灭蚊,经过无数次的配制和实验及现场的烟燻观察的,结果证明,效果很好,在室内烟燻,每立方公尺的空间,用药一、五克,烟燻二十分鐘,所有蚊虫都可杀死。用中药鹤蝨等七种药剂配制烟燻剂,它的配制成分比例是:无名精(即鹤蝨)15%、皂荚15%、百部20%、雄黄  相似文献   

2.
《家庭中医药》2009,(6):F0003-F0003
博物馆的“中药部”收藏各类中药标本2800多种,约5000余份。展陈包括“中药综合展厅”和“药用动物展览橱窗”两部分。“中药综合展厅”陈列常用中药近600种、1500多份中药标本,另有药用动物剥制与药用植物浸制标本近300种及数百幅药用植物彩色照片。  相似文献   

3.
五种药用植物的组织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美芳  陈伟东 《中成药》1989,11(6):44-44
介绍了蔓生百部等五种药用植物(蔓生百部、紫参、杏叶沙参和芸香等)在组织培养过程中分化芽并取到试管植物的方法。实验结果为这些药用植物开辟了一条新的繁殖途径。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明哈思山自然保护区野生药用植物种类及利用情况,为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该区域药用植物资源提供参考。方法:结合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技术方案,通过查阅文献资料、采集区域药用植物标本及走访调查,整理该保护区的野生药用植物种类并进行结果分析。结果:哈思山自然保护区共有药用植物247种7变种,隶属61科161属,野生药用植物种类以多年生草本居多;按药用部位统计全草类种类最多,共124种,占48. 82%,根及根茎类和果实及种子类次之;按中药功效统计清热类药用植物最多,占32. 68%;此外有草麻黄、达乌里秦艽及火烧兰等珍稀濒危野生药用植物8种。结论:哈思山自然保护区药用植物资源丰富,是靖远县及黄土高原区域药用植物资源重要组成部分和保护区域。但药用植物受采挖及虫害等威胁比较严重,资源利用存在盲目性,应得到科学保护和合理开发。  相似文献   

5.
信息     
《新编中药志》书讯《新编中药志》由我国著名药用植物学与中药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肖培根研究员主编,由一批将自己一生全部献给医药事业的新中国第一代药学专家共同编纂。《新编中药志》是一部全面介绍我国中药资源与研究的“志”类工具书。前三卷为植物药:第1卷收载根与根茎类常用中药157种;第2卷收载种子、果实、花类常用中药150种;第3卷收载全草、叶、皮、藤木、树脂、藻菌及其他常用中药151种。第4卷内容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  相似文献   

6.
天明精     
正别名:金挖耳草、娃儿草。基原: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天名精Carpesium abrotanoides L.的全草。生长环境:山坡、路旁、灌丛。省内分布:全省各地。性味:甘、寒。功效:清热解毒,截疟,止泻。主治:小儿肺炎、疟疾、腹泻、疮痈肿毒、感冒发热。用法:水煎服,10~15g。蛇、犬咬伤,鲜品捣敷患处。现代研究:果实中主含天名精内酯、天名精酮等内酯。对中枢神经系统有较显著的抑制作用,此外,尚有降温、退热作用。  相似文献   

7.
同复方中草药的三种空气消毒方法的杀菌效果比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中草药苍术、艾叶、大青叶、诃子、连翘、荆芥复方对室内空气消毒的杀菌效果。方法:用自然沉降法,在不同时间段,对中药煮蒸、药条烟熏和药纸片烟熏三种方法消毒前后的室内空气样本的细(真)菌总数进行动态比较。结果:这三种空气消毒方法均对室内空气中的细(真)菌有杀菌效果。结论:中药煮蒸法是三种中最好的消毒方法。  相似文献   

8.
湖北省大别山地区野生菊科药用植物资源调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对湖北省大别山地区野生菊科药用植物资源进行调查,报道了20种菊科药用植物的资源概况、主要药用经验和近10年的研究进展。提出一枝黄花、大蓟、小蓟、天名精、苍术、苍耳、蒲公英、旱莲草、鹅不食草等资源极为丰富,其中有些植物具有降压、镇痛、抗炎、抑菌作用,有些具有显著的抗肿瘤、抗感染、抗病毒等多种药理作用,应予以重点研究开发应用。并且提出注意保护野生菊科药用植物资源,加强近缘药用植物品质的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9.
在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试点工作中,山东省沂源县普查队通过对野外药用植物的调查、采集和资料整理,发现了4种药用植物的地理新分布。山东省沂源县新发现的4个地理分布新纪录种分别为蜈蚣草Pteris vittata L.、黄花乌头Aconitum coreanum(Levl.) Rapaics、羊肚菌Morchella esculenta(L.) Pers和串叶松香草Silphium perfoliatum L.。凭证标本保存于山东中医药大学植物标本馆。这些新分布类群的发现,为山东药用植物类群多样性的进一步完善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
2020—2021年,在贵州省金沙县进行的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暨野生植物资源调查过程中,于金沙县绿竹村发现了菊科(Compositae)天名精属(Carpesium)植物四川天名精Carpesium szechuanense F. H. Chen & C. M. Hu,查证资料后确认为贵州省菊科植物地理分布新记录种。  相似文献   

11.
孙海峰  阴旗俊  杨婷 《中药材》2008,31(2):186-189
以苦参、川楝子、白藓皮、百部乙醇提取物、灭幼脲、阿维菌素、BT乳剂等对菜青虫的毒力测定,并在板蓝根田间防治试验.结果阿维菌素对菜青虫的毒力最强,其次为BT可湿性粉剂,中药提取物以苦参提取物对菜青虫毒力最强,其次为博落回、百部、川楝子;田间试验以阿维菌素1500倍液防治效果最好,其次为BT乳剂、灭幼脲,中药以苦参提取物800倍液、博落回10倍液防治效果较好,其次为川楝子提取物10倍液.  相似文献   

12.
目的:挖掘《本草纲目》草部中药食同源药用植物的相关信息,为研究药食同源药用植物提供本草学依据。方法:详细梳理《本草纲目》草部中的药食同源药用植物的药用部位、药食记载、服食方法、饮食宜忌等相关内容,并与《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物质目录》(以下简称《药食同源目录》)、《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以下简称《中国药典》)等进行比较与分析。结果:《本草纲目》草部共记载了151个药食同源药用植物,占草部药物总数的33.78%;《本草纲目》草部有126个品种尚未被《药食同源目录》收载,提示《本草纲目》对挖掘药食同源品种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本草纲目》记载了同一品种的多个药用部位均可食用,所载药食部位与《中国药典》相同的药用植物共41个,不同的共40个;《本草纲目》记载了非常丰富的药食同源药用植物的食用部位,可以分为根及根状茎类、嫩苗类、叶类、花类、果实及种子五大类型;此外,《本草纲目》还详细记载药食同源药用植物的食用方法,以及个人体质、用法用量、饮食宜忌以及炮制减毒等相关的内容。结论:《本草纲目》草部记载了丰富的药食同源信息,为挖掘药食同源新资源、拓宽药食部位、开展传统特色食用方法以及建立完备的药食同源药用植物的利用体系提供了翔实的本草学史料。  相似文献   

13.
抗艾滋病毒中草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药用植物提起物、中草药单剂、中草药复方三方面阐述了中草药抗艾滋病毒的作用和对艾滋病的临床治疗作用。药用植物的提起物存在于很多种中草药的单剂及中草药复方制剂之中,三者的作用是相互联系的。  相似文献   

14.
对长春双阳区药用植物资源情况.采用设定样带、样地、样方的方法进行调查.长春双阳具有常见药用植物资源200余种,其中国家药典品种72种,国家中药资源保护物种9种.但是多数品种蕴藏量不大.双阳药用植物种类相对较丰富,但是近年资源逐渐减少,应对中药资源进行保护及合理开发.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明确近40年来福建省中药资源种类变化情况及其原因,为福建省中药资源的可持续合理利用提供科学、可靠的依据。方法 基于福建省第三次和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及团队自2008年以来药用植物资源调查工作中调查到的药用植物资源情况,采用比较分析法分析和探究近40年来福建省药用植物资源变化及其发生变化的原因。结果 与福建省第三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相比,福建省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在调查目的、投入资源、专业技术力量等方面的突破,使其调查范围更为全面、调查到的资源更加丰富,共调查到药用植物3 517种,药用动物223种,药用矿物12种,物种增幅大,其中新增药用植物208科900属1 831种;而生态环境的改变、栽培品种的变化等原因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一些药用植物消失或减少,共消失或未调查到295种。结论近40年来福建省中药资源种类发生明显变化,但总体变化趋势向好,全省中药资源种类已达4 000余种。为合理开发利用和可持续发展本省中药资源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药用植物不定根培养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中药现代化,药用植物资源远远不能满足中药产业的需求,因此亟需为中药资源的开发开辟新的途径,药用植物不定根大规模培养是实现中药产业化的一个重要途径,而如何建立良好的不定培养体系是药用植物不定根培养的关键.该文主要从植物激素、外植体、蔗糖、接种量、无机盐等几个方面综述了药用植物不定根培养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7.
消息     
《新编中药志》书讯《新编中药志》由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肖培根研究员主编,《新编中药志》是一部全面介绍我国中药资源与研究的“志”类工具书。前三卷为植物药:第1卷载根与根茎类常用中药157种;第2卷收载种子、果实、花类常用中药150种;第3卷收载全草、叶、皮、藤木、树脂、藻菌及其他常用中药151种。第4卷内容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收载常用动物与矿物药70种,第二部分为1~4卷总索引。第5卷是配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收录了本书前4卷书中未收录的新增的28种中药,同时也对前4卷中已收录的品种在近些年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8.
杀灭人体蠕形螨的中药筛选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梁裕芬  李辉 《广西中医药》1999,(2):40-41,44
目的:从中药中筛选杀灭人体蠕形螨的有效药物。方法:选用百部、丁香等11种具有杀虫灭菌作用的中药煎剂,以3种不同浓度进行体外杀螨实验,并以已知有效杀螨药物甲硝唑作对比。结果:浓度为100%的百部、丁香和花椒组蠕形螨全部死亡的时间分别是5h,7h,9h,而其他中药组均在11h以上;甲硝唑对照组为9h结论:浓度为100%的百部、丁香和花椒煎剂都具有较好的杀螨作用;百部的杀螨效果优于2%甲硝唑水剂。  相似文献   

19.
皂荚与猪牙皂的关系,近年虽有报导,认为是同一种树上不同发育条件下形成的不同形态的果荚,这种观点也已为药典及有关资料采纳。但是,在文献记载及发育成因等方面仍有疑问。本文从文献考证的角度,进一步探讨皂荚与猪牙皂的关系。一、古时视皂荚和猪牙皂为一物皂荚最早见载于《神农本草经》(下品),称:“皂荚味辛碱,温。主风痹死肌,邪风,风头泪出,利九窍,杀精物。生川谷。”未提及猪牙皂的问题。以后,《名医别求》曰:“皂荚生雍州山谷及鲁、邹县,如猪牙者良”认为皂荚中有形如猪牙者,并未提出猪牙皂为另一物。再后,《本草经集注》提出皂荚果实尚有“长尺二者”,《新修本草》和《救荒本草》又提出有“猪牙皂荚”,“尺二者”和“长六七寸,圆厚节直者”三种。这里虽提出“猪牙皂”一名,但置皂荚项下,并未分立。《本草纲目》承认结实有三的观点,并进一步指出:“皂树高大,叶如槐叶,瘦长而尖。枝间多刺。夏开  相似文献   

20.
中药袋泡剂研究近况凌科,王承华(首都儿科研究所北京100020)李卫东(北京医科大学100083)中药袋泡剂是近年来发展很快的中药新剂型,目前国内现有十几种产品行销于市,已见报道的中药袋泡剂品种达百余种。袋泡剂既保持了汤剂的大部分优点,如吸收快、奏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