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8):1429-1431
目的分析维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2014年2月~2015年2月10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单纯应用二甲双胍片治疗,观察组采用二甲双胍片+维格列汀用药方案。观察两组治疗效果与药物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FGP6.55±0.94mmol/L、2h PG10.14±2.35mmol/L、Hb AlC 6.40±1.65%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7.64±1.11mmol/L、13.35±2.31mmol/L及7.88±1.2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GLP-1与胰岛素表达水平,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结论在2型糖尿病临床用药中,二甲双胍片与维格列汀联合方案效果显著,无用药不良反应,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维格列汀联用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自身抗体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2月至2017年3月内分泌科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用维格列汀。比较两组患者血糖水平、胰岛功能及自身抗体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FPG、Hb Alc、胰岛素水平和血清C肽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GADA,ICA,IAA,IA-2A阳性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维格列汀联用二甲双胍可有效控制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改善胰岛功能,有效降低自身抗体阳性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阿格列汀对经二甲双胍治疗的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外周血清氧化相关物质活性的影响,并评估该方案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选取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200例(均为二甲双胍单药控制不佳),随机分为观察组(100例)和对照组(10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二甲双胍(1 000mg bid,po)治疗,观察组使用二甲双胍(500mg bid,po)联合阿格列汀(25mg qd,po)治疗。2组患者规范治疗24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外周血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氧类物质(ROS)活性以及丙二醛(MDA)浓度、体质量指数(BMI)、腰围、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BG)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ROS、MDA、FBG、2hPBG、HbA1c、BMI、腰围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各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SOD、GSH-Px活性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各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可有效纠正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的外周血氧化与抗氧化物质的失衡,同时能降低患者BMI、腰围等指标,且不增加低血糖风险,具有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维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心脑血管疾病的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10月至2016年2月76例2型糖尿病合并心脑血管疾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二甲双胍,研究组联合采用维格列汀及二甲双胍。对比治疗前后两组血糖、内膜中层厚度、血清脂联素、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变化情况,并统计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前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内膜中层厚度、血清脂联素、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对比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研究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7.89%)与对照组(5.26%)对比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维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心脑血管疾病可有效改善血糖水平,降低内膜中层厚度及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提高血清脂联素含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磷酸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对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FBG)、餐后2小时血糖(2hPBG)水平变化及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82例,按治疗方案不同分组,各41例。对照组给予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给予二甲双胍+磷酸西格列汀治疗。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FBG、2hPBG水平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前,两组FBG、2hPBG水平无明显差异(P 0. 05),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FBG、2hPBG水平低于对照组,总有效率97. 56%高于对照组80. 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 88%与对照组14. 63%无明显差异(P 0. 05)。结论: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采取磷酸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效果显著,可明显降低血糖水平,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维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代谢综合征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合并代谢综合征患者102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1例。对照组予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予维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糖代谢指标、脂质代谢指标及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结果:治疗后,两组FPI、FPG、HOMA-IR水平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HDL-C明显升高,TG、TC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CRP、IL-6、TNF-α水平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维格列汀、二甲双胍联合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代谢综合征患者,可有效控制机体糖脂代谢水平,抑制微炎症状态,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维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首发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对血糖控制及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3月~2019年4月我院收治的首发2型糖尿病患者6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口服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采用维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血糖控制及炎性因子。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HbA1c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CRP、IL-6、TNF-α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首发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维格列汀与二甲双胍联合治疗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控制血糖,改善炎性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对接受药物初始治疗或近12周内未接受任何降糖药物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磷酸西格列汀和二甲双胍联合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对接受药物初始治疗或近12周内未接受降糖药物治疗的90例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磷酸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组、二甲双胍单药治疗组、磷酸西格列汀单药治疗组,比较治疗16周后磷酸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组分别较单药治疗组对糖化血红蛋白(Hb A_1c)、空腹血糖(FBG)及餐后2 h血糖(PBG)的影响及服药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16周后,磷酸西格列汀和二甲双胍联合治疗组与磷酸西格列汀单药治疗组相比患者的FBG、PBG及Hb A_1c水平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与二甲双胍单药治疗组相比,患者的FBG有所下降,但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联合治疗组所致的PBG及Hb A_1c水平的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各组患者低血糖的发生率相似,磷酸西格列汀和二甲双胍联合治疗组的腹泻、恶心、呕吐等胃肠道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与各单药治疗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治疗组均未有肝肾功能异常、胰腺炎等不良事件发生。结论磷酸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组在降糖疗效方面均优于二甲双胍及磷酸西格列汀单药治疗组,且低血糖、胃肠道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联合维格列汀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T2DM)的疗效及对血糖波动的影响。方法将64例初诊T2DM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二甲双胍+格列美脲(格列美脲组,32例)和二甲双胍+维格列汀(维格列汀组,32例),疗程均为12个月。比较两组患者血糖、血糖波动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的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及糖化血红蛋白(Hb A1c)水平均明显下降,而维格列汀组2 h PG、Hb A1c水平显著低于格列美脲组(P0.05);治疗后,两组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明显升高,胰岛素(INS)水平明显下降,而维格列汀组上述指标的改善更为显著(P0.05);与格列美脲组比较,维格列汀组血糖达标时间明显缩短,24 h平均血糖(MBG)、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均显著降低(P0.05);两组低血糖事件、腹部不适的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与二甲双胍联合格列美脲相比,二甲双胍联合维格列汀治疗初诊T2DM患者具有更好降糖效果,可保护胰岛β细胞,且血糖波动小。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对接受二甲双胍联合吡格列酮治疗后血糖水平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继续利用利格列汀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和前瞻性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对2017年4月~2017年9月40例(对照组)二甲双胍联合吡格列酮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同时与2017年10月~2018年4月40例(观察组)接受利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联合吡格列酮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治疗后FBG、2hPBG、HbAlc、BMI低于对照组;TC、TG、LDL-C低于对照组;空腹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接受二甲双胍联合吡格列酮治疗血糖水平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联合应用利格列汀治疗能够提升血糖控制效果,同时有助于控制患者体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西格列汀对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血糖、CD4+T细胞亚群、炎性因子及氧自由基的影响.方法 选取初治T2DM 9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45例.观察组采用西格列汀治疗,对照组采用阿卡波糖治疗,疗程均为12周.观察比较...  相似文献   

12.
目的系统评价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类似物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T2DM)合并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AFLD)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通过检索PubMed、Cochrane、Embase、中国知网、万方、维普、CBM等数据库中GLP-1受体激动剂联合二甲双胍治疗T2DM合并MAFLD的全部随机对照试验(RCTs)的文献,时间截止至2021年4月,对所纳入的文献进行数据提取,并使用Cochrane量表进行质量评价,使用RevMan 5.3软件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7篇RCTs,均为中文文献,共计640例患者,其中试验组给予GLP-1类似物联合二甲双胍进行干预,对照组单独给予二甲双胍进行干预。最终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在降低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LP-1受体激动剂联合二甲双胍治疗T2DM合并MAFL...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维格列汀联合阿卡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T2DM)的效果。方法将2018年2月至2020年2月收治的90例T2DM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用阿卡波糖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维格列汀。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MAGE、SDBG、LAGE、MPPGE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12周后,观察组的hs-CRP、TNF-α、IL-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GIP、GLP-1、FCP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维格列汀联合阿卡波糖治疗T2DM可控制血糖波动幅度,减轻机体炎症反应,提高肠源性激素水平,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联合吡格列酮对精神分裂症(SP)合并2型糖尿病(T2DM)患者体脂成分及α、β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本院收治的SP合并T2DM患者18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90例.两组均予常规基础治疗,对照组采用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采用二甲双胍加用吡格列酮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糖代谢、体脂成分、α、β细胞功能的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①治疗后,两组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均降低(P<0.05),观察组2hPG降低幅度高于对照组(P<0.05).②治疗后,两组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降低、胰岛素分泌指数(HOMA-β)上升(P<0.05),观察组HOMA-β高于对照组,HOMA-IR、胰高血糖素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③治疗后,两组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均降低,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上升(P<0.05),观察组治疗后TC、LDL-C均低于对照组(P<0.05).④治疗后,观察组体质量、体脂率(BF)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P合并T2DM患者体脂率上升,胰岛α、β细胞功能降低,早期采用二甲双胍联合吡格列酮干预,可改善患者体脂成分,优化胰岛α、β细胞功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知柏地黄口服液联合丙硫氧嘧啶辅治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的效果及对甲状腺激素、抗氧化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4月我院收治82例甲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丙硫氧嘧啶、普萘洛尔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知柏地黄口服液治疗。比较两组治疗12周后临床效果,治疗前及治疗12周后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和抗氧化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丙二醛(MDA)]水平,以及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7.56%显著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的82.93%(P<0.05)。两组治疗后FT3、FT4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下降,且观察组FT3、FT4降低程度显著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后,两组SOD、GPX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MDA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且治疗后观察组SOD、GPX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MDA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观察组皮疹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知柏地黄口服液联合丙硫氧嘧啶辅治甲亢效果显著,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甲状腺功能和血清抗氧化指标恢复正常,并能有效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神经节苷脂联合纳美芬对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DEACMP)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 2012年1月至2016年3月入住河北医科大学附属哈励逊国际和平急救医学部的128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神经节苷脂0.lg肌注、高压氧、防治脑水肿及促进脑细胞代谢等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纳美芬0.3 mg静注,两组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2周采取静脉血10 mL检测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一氧化氮(NO)及一氧化氮合酶(NOS)变化,同时观察患者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变化,采用t检验比较两组MMSE评分、MDA、NO水平及SOD、GSH-PX、NOS活性的变化,采用X2检验比较治疗2周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84.4%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6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354,P=0.037);治疗前两组患者MMSE评分、MDA、NO水平及SOD、GSH-PX、NOS活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MDA、NO和NOS水平[对照组:(4.39±1.01) μmol/L、(60.28±9.68) μmol/L、(21.46±5.53) U/mL;治疗组:(3.37±0.83) μmo]/L、(55.29±9.57) μmol/L、(18.71 ±4.40) U/mL]较治疗前[对照组:(5.54±0.96) mol/L、(68.42±12.71)μmol/L、(29.75±6.79) U/mL;治疗组:(5.48 ±1.16) μmol/L、(69.46±16.37) μmol/L、(30.42 ±7.39) U/mL]显著降低(P<0.05),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MMSE评分及SOD和GSH-PX活性[对照组:(18.30±5.91)、(81.66 ±10.75)U/mL、(60.58 ±9.69) U/L;治疗组:(23.85±7.21)、(96.41±9.64) U/mL、(73.22±9.95)U/L]较治疗前[对照组:(8.93±2.49)、(69.58±8.05) U/mL、(49.35±6.71) U/L;治疗组:(9.14±2.85)、(70.41 ±7.30) U/mL、(48.40±7.89) U/L]均显著提高(P<0.05),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神经节苷脂联合纳美芬治疗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能有效地降低患者血MDA、NO和NOS的水平、增强SOD和GSH-PX的表达,促进神经功能恢复,临床疗效显著,为指导临床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吡格列酮联合二甲双胍对初诊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4(RBP4)水平的影响。方法 60例初发T2DM(A组)患者随机分二组,30例予二甲双胍(A1组)和30例予吡格列酮联合二甲双胍(A2组)治疗12周,30例正常体检者为对照组(B组)。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RBP4、血脂、空腹胰岛素(FIns)、体质量指数(BMI)、腰臀比(WHR)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Homeβ细胞功能指数(HBCI)的变化。结果 (1)A组血清RBP4水平明显高于B组(P0.05);(2)A1组和A2组治疗后FPG、Hb Alc、FIns、RBP4、HOMA-IR、BMI、WHR、低密度胆固醇(LDL-C)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A2组血清RBP4、HOMA-IR和LDL-C更低于A1组(P0.05)。A1组、A2组治疗后HBCI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甲双胍联合吡格列酮可更有效降低血清RBP4,更好发挥降血糖,改善胰岛素抵抗和β细胞功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血清锌、硒、铬、铜水平与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糖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3年9月至2015年12月在该院确诊为T2DM的患者136例作为观察组,同期在该院体检的健康者136例作为对照组,测定两组血清锌、硒、铬、铜水平及血糖、氧化应激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清锌、硒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铬、铜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血糖(FBG)、餐后2小时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丙二醛(MDA)水平以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均高于对照组,胰岛素分泌指数(HOMA-β)、糖负荷后30min胰岛素净值与葡萄糖净增值的比值(I30/G30)、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锌、硒水平与FBG、2hPG、HbA1c、MDA水平以及HOMA-IR呈负相关(P0.05),与HOMA-β、I30/G30、SOD、GSH-Px呈正相关(P0.05)。结论 T2DM患者血清锌、硒水平显著降低,且与血糖水平密切相关,能够降低血糖、促进胰岛素分泌、增加胰岛素敏感性、调节氧化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观察二甲双胍(MET)与罗格列酮(RSG)两种药物联用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炎性反应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血糖及血脂表达的影响,探讨两种药物联用的临床意义。方法以仅服用MET的T2DM患者为对照组,40例;联合服用MET及RSG组为实验组,45例,疗程为3个月。分别测定受试者治疗前后空腹血清IL-6、血糖及血脂。结果与治疗前相比,各组患者空腹血清IL-6、血糖及血脂水平均明显降低,但实验组降低更明显,且实验组IL-6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应用MET与RSG可以明显降低T2DM患者的血清IL-6、空腹血糖、血脂水平,比独立应用MET更为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