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侯建华 《基层医学论坛》2014,(15):1981-1982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放置宫内节育器妇女抑郁焦虑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0年9月—2012年10月来我站自愿放置宫内节育器的已婚妇女586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293例,对照组给予一般护理;干预组给予术前疏导,术中精心护理,术后健康指导的护理干预模式。应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估2组抑郁焦虑情况,以及术中配合情况、痛觉及手术时间的长短。结果干预组SDS、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术中配合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疼痛程度、放置宫内节育器时间均低于对照组。结论通过护理干预,放置宫内节育器妇女抑郁焦虑情绪明显降低,稳定了情绪,减轻了疼痛反应,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宫内节育器放置术后受术者的心理变化及实施心理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3年1月~2013年10月在我院自愿放置宫内节育器的育龄妇女360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对护理前后患者的心理焦虑情况进行评价;对照组在宫内节育器放置前后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并观察2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2组受术者护理前SAS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宫内节育器放置术前后对其采取积极的心理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焦虑情绪,减少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改善患者的身心健康,提高宫内节育器的有效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宫内节育器(IUD)放置术后患者的心理及护理干预效果。方法:将我站2013年1月-2014年6月接诊的90例 IUD 放置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自4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而研究组采取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心理情绪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术后复诊焦虑、恐惧、抑郁及逆反率皆明显低于术前初诊(P<0.05),同时与对照组对比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术前术后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UD 放置术后患者表现出焦虑、恐惧及抑郁等不良反应,加强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不良心理情绪发生率,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4.
心理护理对行宫内节育器放置术患者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行宫内节育器放置术患者的影响。方法:将自愿行宫内节育器放置术患者7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了心理护理。评价两组受术者心理护理前后的焦虑情况及术后1、3、6、12个月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经心理护理后,观察组焦虑情况较护理前有极大改善(P〈0.05),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不良反应也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行宫内节育器放置术患者实施心理护理能有效减轻受术者焦虑情况,降低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李锦春 《大家健康》2016,(2):206-207
目的:分析宫内节育器放置术对象的心理,并寻找有效的护理措施。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8月至2015年8月在我站实施宫内节育器放置术的妇女共20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心理护理干预,观察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妇女在入院之前心理焦虑评分比较接近,但是在经过不同的护理之后,观察组妇女心理焦虑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明显 P <0.05,有统计学意义。另外,在治疗后6个月,观察组不良反应率为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9%,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需要接受宫内节育器放置术的妇女,给予心理护理干预,可以取得更好的效果,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陈晓梅 《当代医学》2013,(7):123-124
目的观察心理护理模式对放置宫内节育器的育龄妇女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86例放置宫内节育器的育龄妇女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93例。对照组妇女在节育器放置后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妇女在节育器放置后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干预。结果干预组妇女在节育器放置后的心理状态明显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放置后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应用心理护理模式对放置宫内节育器的育龄妇女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7.
毕文君 《吉林医学》2012,33(23):5118
目的:通过心理干预减轻放置宫内节育器手术时服务对象的痛疼、焦虑和恐惧心理。方法:选择132例放置宫内节育器手术对象,实施心理干预手段。结果:受术者在术中、术后心理焦虑和疼痛、及恐惧程度明显降低。结论:在放置宫内节育器手术中,应用心理干预手段能减轻受术者心理焦虑、恐惧及疼痛程度,该方法简单,更适宜基层计划生育单位。  相似文献   

8.
朱玉霞 《当代医学》2011,17(8):136-137
目的探讨个性化心理护理对人工髋关节置换围手术期患者焦虑、抑郁、疼痛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62例人工髋关节置换围手术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1例和对照组31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心理护理方式,观察组采用个性化心理护理方式。分别在两组患者术前、术中、术后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Zung抑郁自评量表、疼痛"视觉模拟尺"进行对患者焦虑、抑郁和疼痛测试。结果术前两组患者焦虑、抑郁和疼痛的测试结果均无明显差异(P〉0.05)。但是,手术当日及术后心理反应测试结果显示观察组的焦虑、抑郁及疼痛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另外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个性化心理护理可缓解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的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反应,减少术后并发症、减轻疼痛,增强其自信心和自控感,使其以最佳的心理状态安全度过围术期。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在米索前列醇与取环钳联合治疗绝经后取器中应用心理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浙江省丽水市妇幼保健院2011年6月~2012年6月要求宫内取器的绝经期女性120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女性均在术前给予米索前列醇配合取环钳取宫内节育器.观察组另给予术前、术中以及术后心理护理措施,对照组不给予心理护理,观察两组取环效果、宫颈软化情况、疼痛情况、取环时间、术中出血量、护理满意度、抑郁与焦虑评分.结果 观察组取环顺利率、困难率、宫颈软化优良率、疼痛程度、术中出血量和手术时间以及护理满意度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SDS评分和S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SDS和S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绝经期女性取器术中实施心理护理能够有效提高宫内节育器取出成功率,减轻女性痛苦,改善抑郁与焦虑状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心理干预对57例剖宫产患者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关义琼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0,16(4):527-528,533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剖宫产患者术前、术后不良情绪以及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07年8月~2009年8月行剖宫产患者11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实施常规剖宫产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实施术前、术中、术后心理护理干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对两组患者术前、术后进行焦虑和抑郁程度评定并对两组患者术后疼痛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术后焦虑、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3级疼痛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显著缓解剖宫产患者的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缓解患者术后疼痛。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巡回护士术前访视对手术患者术前心理的影响。方法选择120例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及访视组(60例),巡回护士术前对访视组患者进行访视,并给予心理护理干预,访视前及患者进入手术室后,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及Hamilton抑郁量表(HRDS)评估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结果访视前两组患者HAMA、HRDS评分及焦虑、抑郁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进入手术室后,HAMA评分访视组为(13.2±3.0)分,对照组为(15.9±2.7)分,访视组HAMA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焦虑心理发生率访视组为48.3%,对照组为65.0%,访视组低于对照组(P〈0.05)。访视组HRDS评分及抑郁心理发生率同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巡回护士术前访视及心理护理能够减缓手术患者术前的心理焦虑,维护患者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优质护理服务对手外伤患者的作用.方法:选择我院急诊科于2018年4月-2019年4月期间接收治疗的150例手外伤患者,将所有患者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75例,使用常规方法护理)和观察组(75例,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比较2组的心理状况(抑郁状况、焦虑状况)、疼痛感和满意率.结果:2组患者在接受护理后均有一定程度的好转,但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抑郁评分、焦虑评分、疼痛感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能明显改善患者的抑郁、焦虑症状,缓解患者疼痛感,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护理中运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模式在老年肿瘤患者放射治疗护理中应用的效果。方法选择老年放射治疗肿瘤患者128例,将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各64例,对照组患者接受传统的常规临床护理,实验组老年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个性化护理模式及干预措施。观察并比较两组老年肿瘤患者放疗前及放疗后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及抑郁自评量表评分、放疗后2周护理服务满意度。结果实验组及对照组老年患者在放疗前均有不同程度的抑郁及焦虑,实验组及对照组经过在院期间的护理均有一定的改善,但实验组SAS及SDS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改善得更显著(P〈0.05)。放疗后2周两组护理服务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个性化护理模式在老年肿瘤患者放射治疗护理中的应用使老年肿瘤患者焦虑及抑郁症状明显改善,护理服务满意度明显提高。结论在老年肿瘤患者放射治疗护理中应用个性化护理模式可以改善老年患者焦虑及抑郁症状,有效提高护理服务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探讨舒适护理在CCU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和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09年3月-2010年3月入住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CCU的患者125例,在接受CCU常规基础护理的基础上进行个性化的心理分析,给予相应基础舒适护理、环境舒适护理、心理舒适护理、睡眠舒适护理、疼痛舒适护理、体位舒适护理、排便舒适护理、饮食舒适护理等。并记录舒适护理前后患者的焦虑、恐惧、抑郁等心理状态的变化。结果经舒适护理后患者的抑郁发生率下降了64.0%,焦虑发生率下降了59.2%、恐惧感发生率下降了44.0%,P值均<0.01,舒适护理后患者的抑郁、焦虑、恐惧症状有显著降低。结论舒适护理在CCU患者护理有很好的作用,可以明显减轻CCU患者的焦虑、恐惧、抑郁等心理状态,同时亦能增进护患间的交流,从而达到提高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情绪障碍及心理干预研究   总被引:43,自引:5,他引:38  
目的了解心脏介入治疗前后冠心病患者的情绪障碍和心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采用社会心理因素调查表对 62例接受PTCA 支架植入术治疗的冠心病患者进行调查 ,在手术前后对干预组患者进行综合心理干预 ,并用SDS和SAS评定两组患者的情绪变化。结果术前两组患者焦虑、抑郁的发生率、SDS和SAS症状分无显著差异 ,心理干预后干预组的情绪障碍 (SAS2 8.0 9± 5 .12 ,SDS2 6.3 5± 4.91)较对照组(SAS3 7.60± 5 .5 3 ,SDS3 4.62± 5 .72 )明显改善 (P <0 .0 5或P <0 .0 1)。结论综合心理干预可以有效地减轻接受PTCA 支架植入术治疗的冠心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障碍 ,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择期剖宫产手术术前心理干预对产妇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2011年12月-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0例择期行剖宫产手术的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产妇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产妇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产妇的心率、血压,焦虑自评量表得分和抑郁自评量表得分.结果:观察组产妇术前15min的心率、血压明显低于对照组产妇,观察组产妇术前1d、术后2d焦虑评分和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产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择期剖宫产手术术前心理干预可有效减轻产妇的焦虑、抑郁等不良睛绪,有效缓解应激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成人包皮手术患者术后的心理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选择432例成人包皮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08例)和观察组(216例),调查患者术后心理状况的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比较实施前后2组患者的抑郁焦虑状况。结果:成人包皮手术患者术后心理状况受诸多因素影响,其中担心手术是否成功(96.6%)、担心术后并发症(89.9%)、担心婚姻状况(88.0%)、担心疾病复发(82.2%)、担心术后疼痛(73.1%)是其主要影响因素;实施护理干预后2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症状均较干预前显著降低(P<0.01),而观察组患者干预后术后的焦虑和抑郁评分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结论:成人包皮手术患者术后普遍存在焦虑和抑郁症状,实施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促进患者的顺利康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心理干预对择期胆囊摘除术病人手术前后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住院择期腹腔镜胆囊摘除术病人60例,其中干预组30例对照组30例。采用支持性心理治疗和放松训练对于预组患者进行术前术后心理干预。应用状态-特质焦虑问卷(STAI)。抑郁自评量表(SDS)。测量病人手术前后心理状况。结果:干预组术前术后焦虑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前1日术后当日心率血压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对围术期病人进行有效的心理干预是降低病人心理生理创伤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心理护理对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伴抑郁焦虑患者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120名COPD伴抑郁焦虑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两组患者均行对症治疗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行心理干预.治疗前后分别对其焦虑、抑郁及生活质量进行评定.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程度均有所降低,但观察组降低程度高于对照组(P<0.01);生活质量均有所提高,但观察组提高程度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的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 <0.01).结论 心理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病伴抑郁焦虑患者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提高可以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本文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高危妊娠孕妇产后抑郁的效果。 方法 选取2016年2月—2018年2月在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住院的高危妊娠孕妇,分娩后2~5 d内诊断为产后抑郁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护理质量、抑郁评分、焦虑评分以及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 结果 研究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护理业务水平、护理态度、心理干预、健康宣教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护理干预后,2组患者抑郁和焦虑评分都有所降低,但是对照组结果不显著,研究组评分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护理后社会功能、躯体功能、角色功能、认知功能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 结论 高危妊娠孕妇产后抑郁发生率更高,对产妇身心健康和新生儿成长的影响更为严重,对高危妊娠产后抑郁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患者的抑郁及焦虑评分,进一步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