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是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我院收治该病18例,取得了明显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渗出性结核性胸膜炎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方法选择近年在威海市文登中心医院住院的76例渗出性结核性胸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6例患者主要症状为发热、咳嗽、胸痛、胸闷、盗汗;发病部位左侧21例,占27.6%,右侧43例,占56.6%,双侧12例,占15.8%。胸水呈淡黄色或深黄色76例,分隔胸水呈暗红色血性4例,胸水常规示李凡他试验阳性71例,发病急性期以中性粒细胞为主,逐渐以单核细胞为主,晚期以淋巴细胞为主。合并不同程度的肺实质结核病变68例,占89%。结论掌握渗出性结核性胸膜炎的临床特点,早期诊断,规范治疗,可取得良好疗效,从而降低肺结核的传播及慢性阻塞性肺病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肝素胸腔注入治疗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刘金鼎  郭美侠 《临床荟萃》1993,8(3):134-135
肝素作为抗凝药物在临床上应用已久,近年随着对肝素研究的不断深入,临床应用范围及给药途径日趋广泛。我们自1988年5月~1991年7月,对23例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患者辅以肝素胸腔注入,取得了较好预防胸膜粘连的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病例选择均严格依据症状、体征、PPD试验、胸部x线、胸水实验室检查,且除外其它疾患所致的胸腔积液。确诊后随机分为肝素、常规两组。肝素组23例,男9例,女14例,年龄16~37岁,均为中量以上胸腔积液,其中右侧胸腔积液15例,左侧8例,合并肺内外核4例、合并肺外结核1例。起病至入院后确诊时间多在3周以内。常规组25例,在性别、年龄、病情、病程上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胸腔内注射尿激酶用于防治结核性胸膜炎患者发生胸膜粘连的价值。方法 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9例和对照组61例,对照组给予2HRZE/4HR(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方案常规抗结核和胸腔穿刺置管引流,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于每次胸腔穿刺抽液后胸腔内注射尿激酶10万u。观察2组胸腔积液消失时间及胸膜粘连发生率。结果 治疗组胸腔积液引流量、胸腔积液消失时间、胸膜粘连发生率分别为(1 900±670)mL、(6.75±3.52)d、6.8%;对照组分别为(1 280±530)mL、(10.14±6.47)d、32.8%,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胸腔注射尿激酶辅助治疗结核性胸膜炎可缩短胸腔积液吸收时间、降低胸膜粘连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对52例住院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患者给予尿激酶胸腔内注入治疗,并于15天、60天后统计临床效果及胸腔积液残留、胸膜粘连结果说明:胸腔内注入尿激酶减少胸膜粘连,保证胸腔积液引流通畅,减少积液残留及胸膜增厚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是机体对结核菌及其代谢产物敏感性反应的表现,患单纯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临床治愈后,部分患者会在若干年后发生发展为肺内外结核病,为了观察单纯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的预后及其影响因素,作者对1978年以来在本院住院治疗的125例已临床治愈的结...  相似文献   

7.
8.
目的:进一步了解结核性胸膜炎的临床特点,并提高结核性胸膜炎诊断治疗水平。方法:对126例结核性胸膜炎临床资料采用回顾性分析。结果:126例中青年占比例大,且大多数具有典型结核中毒症状。126例患者在积极抗结核治疗同时,加用激素,积极抽液,痊愈50例(39.6%)。胸膜增厚54例(占42.8%),包裹22例(占17.6%)。结论:对于发热伴有咳嗽的中青年患者应进行胸片和B超检查以除外结核性胸膜炎,对结核性胸膜炎应综合分析早期诊断合理治疗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9.
结核性胸膜炎为我州多发病,我州是藏族自治州,地处青藏高原少数民族较多的州,本州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牧区藏族群众对预防保健重视不够,卫生条件差,结核性胸膜炎很常见,我们采用综合正规强化抗痨治疗,但胸水吸收较慢,胸水反复出现,影响治疗及预后,常见的并发症有胸膜肥厚,粘连甚至脓胸,致病人出现反复的胸痛,久久不愈,近2年来,我们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采用654-2胸腔注射治疗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20例,取得了明显的疗效,现对比并讨论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超声介导在治疗渗出性结核性胸膜炎包裹性积液的临床意义。方法对62例渗出性结核性胸膜炎包裹性积液患者,在口服抗结核药物的同时,超声介导下胸腔穿刺抽液,大量积液每周抽液3次,中量积液每周抽液2次,少量积液每周抽液1次,根据患者耐受程度而定。对于分隔胸水行分隔穿刺,尽量抽净后再行胸腔注药,但首次抽液最多不超过600ml,每次抽液后,均将异烟肼0.2g,地塞米松5mg,尿激酶20万U分别以5ml盐水稀释后,注入胸腔,再以5ml生理盐水冲管。结果62例渗出性结核性胸膜炎包裹性积液患者7~14天内体温恢复正常,均完成强化抗结核治疗,平均住院15天。结论超声介导在治疗渗出性结核性胸膜炎包裹性积液的患者,能更加积极有效地控制胸水。  相似文献   

11.
T-SPOT.TB 和 ADA 在结核性胸膜炎中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评价外周血结核杆菌感染 T 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和胸腔积液腺苷脱氨酶(ADA)检测对结核性胸膜炎的辅助诊断价值。方法前瞻性纳入疑诊结核性胸膜炎患者62例,进行外周血 T-SPOT.TB、胸腔积液 ADA 检测,利用 ROC曲线探讨胸腔积液 ADA 诊断结核性胸膜炎的最佳临界值。结果根据诊断及分组标准,最终诊断结核性胸膜炎24例,非结核性胸膜炎33例,无法确定者5例,外周血 T-SPOT.TB 诊断结核性胸膜炎的灵敏度为91.7%,特异度为81.8%,阳性预测值78.6%,阴性预测值93.1%;结核性胸膜炎组 ADA 活性为(40.5±15.4)IU/L,非结核性胸膜炎组 ADA 活性为(12.4±9.5)I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将 ADA 活性的临界值定为22.5 IU/L,其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3.3%和84.8%;联合 T-SPOT.TB 与 ADA 检测灵敏度为95.8%。结论外周血 T-SPOT.TB 联合胸腔积液 ADA 对诊断结核性胸膜炎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对疑似结核性胸膜炎患者的快速、准确诊断具有重要的辅助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2.
杨美娟 《全科护理》2013,11(5):389-390
[目的]探讨应用临床护理路径护理结核性胸膜炎病人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0例结核性胸膜炎病人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结合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对两组病人的满意度、健康教育达标率、病人依从性、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进行比较。[结果]干预组健康教育达标率、病人满意度和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结核性胸膜炎病人护理中能有效提高住院病人满意度、依从性和健康教育达标率,减少住院病人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  相似文献   

13.
陶金凤 《全科护理》2014,(23):2132-2133
[目的]观察临床护理路径在结核性胸膜炎病人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3年9月收治的62例结核性胸膜炎病人为观察组,另取2012年收治的62例结核性胸膜炎病人为对照组,对照组病人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干预后对病人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依从性、满意度及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病人治疗总有效率、依从性及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少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在结核性胸膜炎病人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减少病人医疗费用,促进病人恢复,提高病人依从性和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内科胸腔镜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该院40例诊断为结核性胸膜炎的患者,其中由内科胸腔镜下确诊结核性胸膜炎患者为20例,纳为治疗组;由常规胸腔穿刺后通过胸水化验、结核菌素试验而临床诊断为结核性胸膜炎患者20例,纳为对照组;两组诊断后均给予了相同抗结核方案治疗。计算两组患者住院天数,统计治疗组、对照组住院期间共行的胸腔穿刺数;测量两组患者治疗12个月后的胸部CT上胸膜肥厚度。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平均住院天数分别为(9.55±1.63)和(13.60±3.59)d,治疗组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平均行胸腔穿刺术次数为(1.50±0.76)和(2.80±0.99)次,治疗组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12个月后的胸膜CT上平均胸膜肥厚度分别为(0.15±0.09)和(2.30±0.13)mm,治疗组明显薄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内科胸腔镜下确诊结核性胸膜炎的患者,可减少住院日,减少胸腔穿刺频次,减少胸膜肥厚度。临床上若疑诊结核性胸膜炎者,建议优先考虑行内科胸腔镜诊治。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不同疗程左氧氟沙星联合常规抗四联结核药物治疗结核性胸膜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6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9例)和对照组(47例),两组患者均进行左氧氟沙星联合常规四联抗结核药物治疗,对照组疗程为1个月,观察组疗程为1周。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胸腔积液消失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胸腔积液消失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左氧氟沙星联合常规四联抗结核药物短疗程治疗,可在保证结核性胸膜炎临床疗效的同时,有效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临床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6.
内科胸腔镜对结核性胸膜炎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观察结核性胸膜炎患者胸腔镜下的表现,提高对其特点的认识,并评价胸腔镜检查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8例经内科电子胸腔镜确诊的结核性胸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结核性胸膜炎患者胸腔镜下主要有4种形态:胸膜弥漫性充血、粟粒样改变2例(7.14%)、胸膜多发白色结节影13例(46.43%)、胸膜腔内纤维苔素沉积及粘连带12例(42.86%),胸膜肥厚、呈多房性1例(3.57%).14例患者胸膜病理为肉芽肿性炎伴干酪性坏死.11例患者为肉芽肿性炎.3例患者为黏膜慢性炎症.无1例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 电子胸腔镜检查安全,在结核性胸腔积液的诊断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结核性胸膜炎在可弯曲电子胸腔镜下表现与病理表现,进一步评价可弯曲电子胸腔镜在结核性胸膜炎中的分型诊断价值,提高结核性胸膜炎的诊断水平。方法对2007年8月-2013年8月天津市海河医院结核科98例通过可弯曲电子胸腔镜检查结合临床及病理确诊结核性胸膜炎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综合分析其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胸腔镜下特征、病理学表现,对其进行分型。结果可分为胸膜充血型、结节型(弥漫小结节型、大小结节混合型、大结节型)、干酪坏死型(包括脓胸1例)、纤维素粘连型与混合型。结论可弯曲电子胸腔镜可协助结核性胸膜炎的诊断分型,指导治疗,评估预后。  相似文献   

18.
钱小芳  丁玉琴  杨玲妹 《全科护理》2013,11(18):1633-1634
[目的]探讨应用中心静脉导管引流结核性胸腔积液的效果及中心静脉导管的护理。[方法]对78例结核性胸腔积液病人进行穿刺置管并多次使用闭式引流治疗,经过术前、术中、术后、胸腔内注射药物及拔管等精心护理。[结果]本组病例均一次置管成功,胸腔积液完全引出、吸收,病人症状缓解,导管留置时间4d~30d,无一例发生气胸、血胸、感染及其他并发症。[结论]应用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闭式引流术引流方便,细致周到的护理是保证置管引流成功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和评价胸腔内注入尿激酶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的疗效。方法将确诊的结核性膜炎患者40例,随机均分为尿激酶治疗组和对照组,在常规应用抗结核药物和胸穿抽液的基础上,尿激酶治疗组于每次抽液后用注人生理盐水20ml稀释尿激酶10万u,对照组在胸穿抽液后注入生理盐水20ml,两组抗结核化疗方案相同。结果治疗组在抽液量、胸膜厚度、胸膜粘连度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胸腔内注入尿激酶治疗结核性胸膜炎可以增加抽胸液量,减轻胸膜肥厚、粘连,改善肺功能。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内科胸腔镜下结核性胸膜炎与恶性胸膜肿瘤的不同表型特征,提高对此两种胸膜疾病镜下形态差异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2007年8月~2010年8月诊断结核性胸膜炎39例、恶性胸膜肿瘤36例的内科胸腔镜下胸膜形态特征的差异.结果 两种疾病胸膜的镜下形态变化集中在5个方面:胸膜肿胀光滑度、结节大小及形态、白斑样改变、病变范围及胸膜粘连.结核性胸膜炎患者约87.2%( 34/39)胸膜呈均匀光滑充血水肿,约51.3%( 20/39)伴多发小结节或弥漫粟粒结节,全部患者均无白斑样改变.而恶性胸膜肿瘤患者约80.6%(29/36)胸膜呈明显不均匀增厚、粗糙,约44.4%(16/36)伴大结节甚至肿块样突起,约38.9%(14/36)伴弥漫白斑样改变.两种疾病在此三方面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显著性,两种疾病的上述改变均呈多发性或弥漫性分布,粘连程度相当.结论 内科胸腔镜下结核性胸膜炎与恶性胸膜肿瘤的形态特征存在差异,结合最终的病理学诊断,有助于提高对此两种疾病胸膜表型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