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对2例房间隔缺损患者采用微创经胸壁小切口非体外循环封堵术。结果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30、60min,术中出血量50ml,术后4、5d痊愈出院。术后1个月随访,经X线摄片、心电图等检查未见封堵器脱落、变形及残余血液分流,心功能良好。提出术前加强心理护理和术前准备,术后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变化,保持呼吸道通畅,积极进行对症治疗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是使患者早日康复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2.
对2例房间隔缺损患者采用微创经胸壁小切口非体外循环封堵术.结果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30、60 min,术中出血量50 ml,术后4、5 d痊愈出院.术后1个月随访,经X线摄片、心电图等检查未见封堵器脱落、变形及残余血液分流,心功能良好.提出术前加强心理护理和术前准备,术后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变化,保持呼吸道通畅,积极进行对症治疗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是使患者早日康复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3.
非体外循环房间隔缺损封堵术5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2001年7月至2004年7月,在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监测下,经右胸小切口施行房间隔缺损(ASD)封堵术50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经胸微创非体外循环下封堵膜部室间隔缺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一种新的经胸微创非体外循环下封堵膜部室间隔缺损(VSD)的手术方法,总结临床应用经验,观察中期随访结果。方法自2007年3月至2009年6月,采用改良新型输送系统封堵技术连续对136例膜部VSD患者施行修补,年龄3个月~15岁,平均年龄1.8岁;体重4.0~26.0 kg,平均体重12.7 kg;VSD直径3~12mm,平均5.1 mm。患者经胸部微创小切口(胸骨下端3~4 cm纵行小切口或胸骨左缘第3肋间2~3 cm横切口)在非体外循环下手术,于右心室表面选择适当的穿刺点,在食管超声心动图(TEE)实时引导下,建立VSD输送轨道,将封堵器安放在VSD部位,封堵VSD。术后密切随访病情变化,按期复查经胸心脏超声心动图、心电图和胸部X线片检查。结果 136例患者中131例(96.3%)封堵成功,手术时间少于90 min,安置封堵器时间5~42 min(16.3±5.7 min)。89例(67.9%)采用对称封堵器,42例(32.1%)采用偏心封堵器。术后即刻用TEE监测,3例存在轻微残余分流,4例发生新的微量至轻度三尖瓣反流,但所有术前有三尖瓣反流患者未见反流加重,主动脉瓣未受影响,无左、右心室流出道梗阻和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发生。1例患者术后第4 d发生一过性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但经内科处理3 d内恢复正常心律。5例(3.7%)术中改为常规体外循环手术。介入封堵成功的131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30个月(18.3±6.6个月)。随访期间3例原有轻微VSD残余分流者分流全部消失;所有患者未出现新的三尖瓣和主动脉瓣反流,无血栓和溶血,无封堵器位置移动现象,未发现左、右心室流出道狭窄。手术切口隐蔽,基本不影响美观。结论在TEE引导下经胸微创封堵VSD技术不需要体外循环辅助,适用于大多数膜部限制性VSD患者,是一种简单、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远期结果尚需要随访观察。  相似文献   

5.
微创封堵术治疗房间隔缺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2005年3月至2006年3月,我们使用微创封堵术治疗42例房间隔缺损(ASD)病人,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食管超声心动图监测下经胸微创房间隔缺损封堵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监测经胸微创房间隔缺损(ASD)封堵术的临床价值。方法本组16例ASD患者术前均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粗筛,符合封堵条件后在全身麻醉下插入经食管超声探头,于手术开始前,根据ASD最大直径选择合适的封堵器。在手术开始后,监测整个封堵过程,引导封堵伞的放置,评价即刻封堵效果,确认是否有残余分流或并发症。结果16例患者中15例封堵成功,TEE显示封堵器与ASD边缘吻合紧密,无残余分流;1例直径31mm的ASD患者,封堵器放置后发现其后下缘存在残余分流,随即改行体外循环ASD修补术。随访3个月,效果满意。结论TEE对选择适合行封堵术的的ASD患者、选择封堵器大小、指导封堵器的释放、以及疗效评价均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在经胸微创房间隔缺损(ASD)封堵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在本院2013年7月至2014年12月经胸超声心动图(TTE)诊断的房间隔缺损患者43例中,筛选适合进行经胸微创房间隔缺损封堵术病例31例,术中采用经食道超声心动图(TEE)监测引导封堵过程,术后采用TTE随访评价疗效。结果〓31例ASD患者在TEE引导下行经胸微创封堵治疗,全部封堵成功,术后无并发症。随访3个月仅1例出现3 mm残余分流。结论〓超声心动图对经胸微创ASD封堵术的术前病例筛选、术中监测引导和术后疗效评价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微创小切口手术修补与介入封堵治疗房间隔缺损(atrial septal defect,ASD)的优缺点。方法回顾分析2004年1月~2006年6月采用微创方法治疗单纯继发孔型ASD69例资料,其中行小切口心脏不停跳下手术修补37例(小切口组),行介入封堵32例(介入组)。结果两组均无死亡病例。小切口组37例手术全部成功,手术时间(145.86±27.84)min,体外循环时间(35.11±8.45)min,住院时间(15.46±3.09)d,发生主要并发症2例、次要并发症6例,住院费用(2.19±0.36)万元。介入组2例封堵失败,余30例成功,手术时间(88.59±7.75)min,住院时间(10.81±5.02)d,发生主要并发症1例、次要并发症2例,住院费用(2.78±0.39)万元。小切口组随访3~12个月20例、12~30个月17例,介入组随访3~12个月16例、12~30个月14例,均无残余分流。结论两种微创方法均可安全有效地用于单纯继发孔型ASD的治疗,微创小切口方法的费用低,成功率高,适应证广,而介入封堵方法的住院时间短,创伤更小,美容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9.
对4例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患者行微创非体外循环房间隔缺损封堵术。结果4例患者手术过程顺利,术后恢复好,心脏彩超复查未见封堵器脱落、变形及残余分流,心功能良好。提出针对手术的特殊性做好术前访视,术中备物充分,集中精力配合是保证手术顺利进行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对4例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患者行微创非体外循环房间隔缺损封堵术.结果4例患者手术过程顺利,术后恢复好,心脏彩超复查未见封堵器脱落、变形及残余分流,心功能良好.提出针对手术的特殊性做好术前访视,术中备物充分,集中精力配合是保证手术顺利进行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食管超声在经胸微创继发孔房间隔缺损封堵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报告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用于58例经胸微创治疗继发孔房间隔缺损(ASD)封堵术的结果。方法术前经胸超声心动图(TTE)初步筛选58例继发孔型ASD患者,观察ASD大小及各残缘,并在术中指导封堵过程,术后评价封堵效果。结果封堵术后随访一个月后,54例完全闭合房间隔;2例残留少量房水平分流;2例封堵失败,行体外循环下修补术。手术并发症1例,无TEE相关并发症。结论TEE可在术前修正TTE诊断,并在选择封堵器、术中全程引导及术后疗效的即刻判断等方面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经胸小切口非体外循环封堵术对房间隔缺损患者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01—2019-06间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心外科收治的106例房间隔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手术方案不同分为2组,各53例。直视组采用传统体外循环心脏直视修补术,微创组采用经胸小切口非体外循环封堵术。比较2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与直视组比较,微创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发生率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胸小切口非体外循环封堵术治疗房间隔缺损,可显著缩短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而且并发症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3.
房间隔缺损为最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之一。经典的治疗方法为经胸骨正中切口体外循环下直视修补术,手术风险很小,但胸骨切口和体外循环带来的创伤较大。2004年11月至2006年4月,我们采用AESOP3000机械臂辅助下微创房间隔缺损封堵术治疗22例,报道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微创非体外循环房间隔缺损封堵术围手术期的手术配合体会。方法熟悉微创非体外循环房间隔缺损封堵术的手术步骤、所用器械及注意事项,充分做好术前准备和术中密切配合。结果 8例手术配合默契,手术进展顺利,术后恢复良好,未发生与护理有关的并发症。结论做好术前准备和术中密切配合,可以缩短微创非体外循环房间隔缺损封堵术的手术时间,减少手术创伤和术后并发症,提高护理质量和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15.
<正> 房间隔缺损是常见的失天性心脏畸形,手术治疗一般采用体外循环、心内直视下进行。1998年5月~2000年5月,我们不用体外循环进行闭式房缺修补术,取得满意效果。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病人12例,男5例,女7例。年龄3~52岁(平均15岁)。术前心功能Ⅰ级7例,Ⅱ级3例,Ⅲ级2例。2例有严重肺动脉高压,有咯血史,心脏杂音不明显,肺动脉第二音亢进,余10例有典型的心脏杂音。8例心脏X线示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经胸超声心动图在房间隔缺损封堵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通过经胸超声心动图选择适合封堵的房间隔缺损病人46例,在经胸超声心动图和X线引导下行封堵术,术后通过经胸超声心动图进行动态随访观察。结果46例患者除l例封堵失败外.45例封堵成功,成功率达97.83%,术后1例病人有少量残余分流,无其他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经胸超声心动图对房间隔缺损封堵术术前病例筛选及指导选择封堵器型号大小、术中放置封堵器过程监测和术后评价疗效起着重要作用,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7.
胸部小切口非体外循环治疗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目的 探索经胸部微创新术式置入新型房间隔缺损闭合器的方法。 方法  34例房间隔缺损 ,全麻下经右胸壁胸骨旁第四肋间 2cm~ 3cm的小切口入胸 ,经右房置入Dasdo圆形或椭圆形闭合器。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术中观测各切面观房间隔缺损大小及周缘情况 ,选择闭合器类型及大小。超声监测下于房间隔缺损两侧释出闭合器双伞 ,确认牢固及无明显房水平分流后释放闭合器、关胸。 结果  33例房间隔缺损患者封闭成功 ,1例失败 ,改为体外循环下房间隔缺损修补术。房间隔缺损最大径为(8~ 32 )mm ,(19 3± 6 3)mm。房间隔缺损各方向缘最短者分别为距主动脉后壁无缘 ,距上腔静脉3 5mm ,距下腔静脉 6 0mm ,距二尖瓣根部 6 .0mm。超声引导下封闭房间隔缺损过程约 2min~ 3min。 结论 经胸小切口置入房间隔缺损闭合器是一种治疗房间隔缺损的新术式 ,该方法闭合房间隔缺损的适应证可能更广泛。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食管超声(TEE)引导下经胸骨旁和经右腋下封堵术治疗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ASD)的优缺点,为ASD患者提供个体化治疗方案。方法选取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外科2015-06—2018-03间收治的143例继发孔型ASD患者,根据不同术式将其分为2组。A组在TEE引导下经胸骨旁封堵术,B组实施经右腋下封堵术。回顾分析两种术式的优缺点。结果 A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后短期并发症均明显少于B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EE引导下两种封堵术均为治疗继发孔型ASD的有效手段。其中经胸骨旁封堵术因具有术中操作时间较短、切口小、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可作为首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经胸微创封堵治疗房间隔缺损和室间隔缺损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根据不同手术方式将163例房间隔缺损和室间隔缺损患者分为2组。观察组(96例)采用经胸微创封堵术,对照组(67例)采用传统开胸手术。比较2组的疗效。结果 2组手术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输血量及术后引流量、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胸微创封堵术治疗房间隔缺损和室间隔缺损,安全、有效。但应严格掌握手术指征、规范操作和把握好中转开胸手术的时机。  相似文献   

20.
经胸小切口房间隔缺损封堵术41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经胸小切口房间隔缺损封堵术治疗房间隔缺损(atrial septal defect,ASD)的疗效。方法胸骨右旁第4肋间切口长3~4 cm,切开心包并悬吊,于右心房壁缝双荷包线,并切开,将输送导管(国产)插入右心房内,通过房间隔缺损口入左心房,在经左胸壁或食道超声监视下,释放出房间隔封堵伞,调整左右侧伞盘夹紧封堵ASD,用保险绳做反复牵拉试验,确认封堵伞位置合适,再做一针贯穿右房壁和伞边缘的褥式缝合固定。结果39例成功封堵,手术时间45~95min,平均60 min;术后住院3~6 d。术后2~24个月复查,心脏彩超检查封堵伞无移位,无残余分流。2例封堵不成功术中转开胸体外循环下完成手术。结论在经胸壁超声监视下房间隔缺损封堵术是一种微创、安全、简便,值得推广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