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57 毫秒
1.
目的:总结胃大部切除术后残胃胃瘫综合征(PGS)发病特点及治疗。方法:对1996年10月-2006年10月胃大部切除术后23例患者(占同期术者的3.8%)出现胃瘫综合征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本组患者胃瘫综合征发生于术后14~20天。20例经保守治疗而治愈;3例于胃瘫后第14、15、20天分别行空肠造瘘术1周后治愈。结论:胃瘫综合征的治疗以非手术疗法为主,必要时可行空肠造瘘术解决营养问题。  相似文献   

2.
1999年10月-2007年10月,我院共行胃癌手术308例,术后有46例发生肠梗阻,其中24例患者接受了手术治疗或剖腹探查。现就胃癌术后肠梗阻的主要病因及临床处理体会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上述24例患者中男16例,女8例;平均年龄52岁。原手术方式:远端胃大部切除术11例,近端胃大部切除术3例,全胃切除术10例。  相似文献   

3.
食团性肠梗阻12例诊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食团性肠梗阻指食物在小肠内积聚成团所致的肠梗阻 ,在临床上并不罕见 ,但以往对此认识不足。 1990年 6月—2 0 0 4年 6月我院共收治此类患者 12例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12例 ,男 9例 ,女 3例 ;年龄 38~ 84岁 ,中位年龄 5 6岁 ,其中有胃大部切除术史 10例 (毕I式 2例 ,毕II式 8例 ,结肠前吻合 6例 ,结肠后吻合 2例 ) ,均为胃手术后首次发病 ,发病距上次手术时间 3~ 30a。无腹部手术史者 2例。发病前与朋友聚餐饮酒者 4例 ,进食笋干 3例 ,进食大排骨 2例 ,进食糯米团子 1例 ,进食山楂与柿子各 1例。1 2 临床表…  相似文献   

4.
胃大部切除术后残胃功能性排空障碍是指胃大部切除术后继发的不伴有吻合口或输出空肠襻等机械性梗阻因素的残端无力及胃排空延迟。笔者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3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30例中,男21例,女9例;年龄35~76岁,平均57岁;原发病为胃十二指肠溃疡13例,胃癌17例;手术方式为胃空肠毕氏Ⅰ式吻合5例,毕氏Ⅱ式吻合25例;出现胃功能性排空障碍时间7天内15例,8~14天13例,15~21天2例。……  相似文献   

5.
行消化道重建术.将硅胶管置入近端空肠约20cm,胃管置入胃体部。术后首日开始,本组用芪黄煎剂:黄芪30g,大黄6g(后下).党参、白术、当归、丹参各15g,枳实、厚朴、黄芩各10g。水煎取液300ml;对照组36例.用生理盐水300ml;均药温37~38℃,分2次空肠滴注≤10分钟。肠鸣音复常后,两组并用肠营养剂.空肠滴注,至正常进食止。用7~9日.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胃大部切除术后导致胃瘫综合征(PGS)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行胃大部切除术8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60例患者发生PGS(以下简称观察组),其余患者未发生PGS(以下简称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自身因素、手术因素,并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统计分析发现本800例胃大部切除术患者中共有60例发生PGS(8.06%),其中有10个因素是造成PGS形成的原因(P〈0.05),但性别和手术原因不是造成PGS的原因(P〉0.05),对独立危险因素进行Loigstic回归分析发现,按照OR值依次幽门梗阻、B—U式、合并其他基础疾病、存在不良心理反应。结论:PGS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其发生率较高,临床治疗中应合理处置幽门梗阻,选择采用毕I式胃肠重建方式;积极治疗合并疾病;加强心理支持。  相似文献   

7.
消化性溃疡是常见病,10%~12%人口患过此病。治疗药物较多,但复发率较高。笔者用蜂蜜普罗卡因合剂治疗消化性溃疡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仅供临床参考。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治疗29例患者,年龄最小19岁,最大46岁。男性22例,女性7例。病史最短半年,最长25年。大都已经过雷尼替了、三九胃泰、硫糖铝及阿莫西林等治疗后复发的病员。1.2诊断依据:有典型的消化性溃疡疼痛症状,如周期性、节律性上腹烧灼痛或饥饿痛,进食后能缓解。全部病例均经纤维胃镜检查证实有胃或十二指肠溃疡存在。2药物配制及治疗方法用新鲜蜂蜜略加…  相似文献   

8.
胃切除术后残胃无力是胃大部切除后早期少见的并发症之一。临床上由于对本病认识不足,常被误诊为“吻合口或输出样机械性梗阻”而再手术,往往造成不良后果。我院近20年来遇到比较典型的本症病例6例,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病例男5例.女1例.年龄32~69岁,其中胃癌4例,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各1例。手术方式:胃大部切除或胃癌根治术,B-I式吻合2例,B-Ⅱ式吻合4例。发病时间术后4~11天,恢复时间13~42天。治疗经过:1例经胃镜,3例经钡餐透视检查提示吻合口通畅后坚持保守治疗治愈;2例行再手术,探查证实无机械性梗阻因素存…  相似文献   

9.
辨证分型治疗残胃炎32例小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残胃炎是胃部分切除后残胃发生的慢性炎症性病变,其发生率高达80%。现代医学目前主要采用促进胃蠕动排空、保护残胃粘膜、抑制残胃内细菌过度生长等方法治疗,效果并不理想。近年来,笔者在临床上运用中医辨证论治的方法治疗本病32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32例均为本院专科门诊病人。男性26例,女性6例;年龄最大者68岁,最小者25岁,其中20~30岁者13例,31~40岁者8例,41~50岁者6例,51~60岁者3例,61岁以上者2例;手术方式:毕式胃大部切除术后8例,毕式胃大部切除术后21例,胃倒次全切除术后3例;原发病:胃溃疡1…  相似文献   

10.
1997年3月~1998年3月,我院对38例产妇产后6小时经诱导仍无自解小便者用瑞吉停治疗,取得了满意效果,报告如下。1资料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38例中初产妇为34例,经产妇4例;年龄在23~26岁29例;27岁5例;30岁4例,孕周全部都在37~代周,其中北例为侧切1]娩;2例为产钳助娩;4例为会阴完整。1.2治疗方法:38例产妇分娩时出血在100~200ml,血压皆正常,心脏及‘另功能皆正常,在产后6小时经诱导不能自解小便,用瑞吉停10mg肌注,用药后仔细观察产妇的血压、心率等变化。1.3治疗效果:38例中,30例用药后20分钟自解小便,尿量200~60…  相似文献   

11.
1一般资料本组24例,为1990~1996年外科手术后发生腹胀和尿潴留并排除器质性梗阻的患者.其中男16例,女8例;年龄最大者74岁,最小者42岁;胃大部切除术后6例,阑尾切除术后12例,胆囊切除术后4例,结肠切除术后2例。术后腹胀时间最长者6天,最短者3天;尿储留时间最长者28小时,最短者10小时。2治疗方法麝春回阳育为天津制药厂生产,主要成份有麝香、冰片、乳香、没药、儿茶、血竭等。使用时加温软化捏成薄片,再将去亮的莱菔子一勺放入膏药中心,敷贴于种间(肚脐)穴处,记录时间,观察效果。3治疗结果用药后肛门排气,快者20min,慢者…  相似文献   

12.
大承气汤治疗胃大部切除术后排空障碍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胃大部切除术后功能性排空障碍是可复性功能性疾病,有时因对其病因缺乏足够的认识,易被误诊为吻合或输出肠理机械性梗阻而再次手术,造成误诊误治,几年来我科共发现此类患者6例,均以中药大承气汤为主方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收到满意效果。[临床资料]6例患者均为男性,年龄场一52岁,术前诊断为胃溃疡3例,十H指肠球部溃疡3例,胃大部切除术式为B一正式3例,B-ll式3例。患者术后2~3天肛门排气,开始进全流质饮食,进食后均无不良反应,第7-10天改为半流质饮食,继而出现上腹胀满,频繁呕吐苦水及食物,呕吐呈溢出性,吐后症状明显…  相似文献   

13.
笔者对我院1993~1996年各种胃术后胃无张力症11例诊断、治疗作一分析。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11例中,男8例,女3例,年龄35~75岁,胃溃疡3例,1例合并胆囊结石;十二指肠球部溃疡4例,2例合并幽门梗阻;胃癌4例,1例合并幽门梗阻,1例伴有胆囊结石。以上病例均行远端胃大部或根治性胃大部切除,合并胆囊结石2例同时作胆囊切除,重建方式Ⅱ式6例,Ⅰ式5例。临床表现:发生于手术后4~10天,进食流汁或半流汁过程中,表现为上腹部饱胀、恶心,餐后呕吐,呕吐物含有胆汁。胃引流量为800~150…  相似文献   

14.
1临床资料本组共20例,其中男8例,女12例;年龄18~62岁;病程3~17年。2治疗方法2.l内服药:温阳通痹汤加减:黄芪30g、红花15g、寄生12g、附子10g、狗脊15g、牛膝12g、白鲜皮12g、羌活12g、防风12g、地肤子15g、丹参8g、公英12g、柴胡12g、甘草9g等。水煎服,1日1剂。2.2外用药:麻黄15g、蛇床子20g、荆芥15g、蝉衣10g、冰片3g、明矾20g、金银花10g、地肤子15等,水煎服,每日1次,外洗再敷复容拨毒膏。3疗效标准治愈:皮损消失,随访半年未复发;显效:皮损消失,半年内又复发;有效:皮损大部消失;无效:治1个月内无改变。4治疗结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胃大部切除术后功能性排空障碍 (FDGE)的病因、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 2 1例胃大部切除术后功能性排空障碍患者的临床资料和诊疗经过。结果  2 1例FDGE患者经中西医结合治疗全部治愈出院 ,其中 8~ 10d恢复者 15例 ,11~ 2 0d恢复者 4例 ,2 1~ 2 7d恢复者 2例。结论 X线胃肠造影和胃镜检查对确定诊断有决定性意义 ,采取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FDGE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1临床资料误服药物中毒是小儿科的常见急症,1990年2月~1996年2月我院共收治50例口服药物中毒的患儿,男32例,女18例。年龄最小20天,最大11岁。其中20天~1岁6例;~3岁24例;~7岁12例;~11岁8例。家庭常备药如镇静安眠药、降压药、解热止痛药等中毒24例,占48%;灭鼠药中毒12例,占24%;有机磷中毒4例,占毗;其他药物中毒10例,占20%。50例中36例来自农村,占本组病例总数的72%,除1例死亡外,其余均治愈出院。2急救措施2.1彻底清除未被吸收的毒物2.1.1催吐:催吐是排除胃内毒物最简便和最有效的方法。适用于年龄较大能合作,…  相似文献   

17.
胃大部切除术后残胃排空延迟障碍是胃术后早期并发症之一,是一种功能性、继发性的病症,在诊断及治疗上均有一定困难,如认识不足而再次手术将导致病情加重及不良后果,现结合有关文献及笔者10年收治的病例作一分析,供同仁们参考。1临床资料本组资料显示男女性别、年龄等无明显特征.原发病均为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胃癌。手术方式为胃大部切除,胃肠道重建为B-I或B-Ⅱ。术后4天始进流汁,7天后进半流,病人在进流汁后改为半流时或进流汁后2~3无内出现,大部分在7天后出现。主要表现为上腹部他胀、不适、反酸、不思进食、呕吐为胃…  相似文献   

18.
1一检资料从门诊急诊病人中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20例。治疗组36例中男22例,女14例;年龄15岁~68岁.对照组20例中男13例,女7例;年龄15岁~49岁.均表现为胃院痛,急性、较剧烈的胀绞痛,呈阵发性发作,部分患者伴有恶心、呕吐、腹泻等,均排除胃穿孔、出血、肠梗阻、胆结石嵌顿、坏死胰腺炎等急腹症,也可除爿、心肺原因引起的胃院痛。2治疗方法治疗组用5。nl一次性消毒注射器,5号针头,选准胃俞穴位后局部常规消毒,吸取Zml山英着喊(即654-2)10mg.快进皮肤后缓缓进针,同时轻轻提插、捻转注射器,待患者有酸麻胀痛等较满…  相似文献   

19.
自1990年以来,我们用大承气汤加味治疗胃柿、山植结石症,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将资料完整的58例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58例患者都有空腹或大量进食柿子、山植史。食后觉院腹痞满胀痛,胃院嘈杂,恶心呕吐,不思饮食,或胃院部触及包块,或大便不通、均经胃肠钡餐透视、纤维胃镜或B超检查确诊。其中男性26例,女性32例;年龄20岁~70岁;结石大者gcmXscmJ。者3cmXZcm;病程短者2天,长者15天;全部患者均在门诊治疗。2治疗方法大黄6g,识实12g,厚朴129,芒硝10g,苍术10g,陈皮10g,三棱6g,获术6g,鸡内金10g,麦芽3Og,神曲309。体虚、…  相似文献   

20.
母乳是婴儿最理想的食物和饮料,在贯彻母乳喂养过程中,我们发现促使早泌乳是母乳喂养成功的关键。笔者将祖国医学中的耳穴贴压疗法用于催乳,促进早泌乳取得较好效果。1材料方法1.1资料:将1997年4~8月在本院生理产科母婴同室住院分娩的产妇,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一组为观察组,采用耳穴贴压法;另一组为对照组。两组均按母婴同室常规要求,实施早吸吮,按需哺乳。1.2方法1.2.1取穴:乳腺(双)、内分泌、脾、胃、肝。回.2.2操作:事先将王不留行籽用75%酒精浸泡3Omin后凉子备用,于产后1/J'时,将产妇耳廓用75%酒精棉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