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一种简易石蜡包埋块改做电镜标本的方法乔从进1王彤1张彰2彭希平1(1山西医学院组织胚胎学教研室太原0300012山西医学院电镜室)关键词病理组织标本组织切片术显微镜检查,电子中图号R361.2当石蜡包埋的标本在光镜下看到有进一步进行电镜观察的必要时,...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曲细精管薄片标本的制备作了较大改进,技术要点为原位灌注固定加振动切片。改进后曲细精管入水不松散,即使振动孵育,组织片亦保持完整,超微结构完好清晰,酶反应产物定位良好。表明本法适用于睾丸电镜酶组织化学研究。  相似文献   

3.
介绍一种微波照射制备电镜标本的快速方法。在标本制备的全过程中使用微波照射技术以减少样品制备时间。包括包埋和聚合在内的全部程序仅须5.5小时即可完成,小鼠肝和肾的细胞结构都保存很好,提出使用微波照射制备生物样品的方法和条件。  相似文献   

4.
非生物标本的电镜样品制备及超切技术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非生物标本的电镜样品制备及超薄切片技术。方法:选择无色透明纤维,黑色纤维及无色透明薄膜等材料,进行脱水,环氧树脂包埋,超薄切片。结果:切出满意切片,并在电镜下拍摄出高质量的照片。结论:根据非生物标本的特性成功地进行了电镜样品制备及超薄切片,使材料科学的超微结构研究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5.
制备电镜超薄切片的技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超薄切片是电镜技术中基本而关键的步骤,想获得一张完美的切片,要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摸索、总结并提高。初学者在实际操作中常遇到种种困难。为此,笔者将工作实践中掌握的一些操作技巧予以介绍。1切片前的准备工作1.1包埋块制备迅速准确地取材及固定是制样中首要步骤...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了一种能使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的组织达到电镜观察要求的样品制备方法。对于取材新鲜、固定及时的石蜡包埋组织,脱蜡后再以4 % 戊二醛固定24 h ,1 % 锇酸后固定1 ~2 h ,再常规丙酮脱水、Epon812 包埋、超薄切片,可获得基本上符合诊断要求的超微结构。此外,本文还对该方法的要点及注意事项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
视网膜很薄 ,其透射电镜样品的制备与一般的组织有些差异。从取材到切片每一环节都必须更加认真、仔细。总结近两年的工作经验 ,归纳出下列实验方法。1 实验过程1 1 灌流视网膜组织不便于迅速摘取 ,又极易受损 ,所以采用灌流固定的方法 ,使组织在原位固定后再摘取下来。先将动物用 10 %水合氯醛麻醉 ,5mg/kg ,然后采用心脏灌流法。具体方法是 :(1)把透明胶管将两个吊瓶分别与Y型管的两个上端连接起来 ,Y型管的下端用胶管连接注射针头。将生理盐水倒入一个吊瓶内 ,使盐水充满胶管 ,并排净气泡。夹紧另一吊瓶与Y型管间的胶管后 ,将固…  相似文献   

8.
用透射电镜动态观察家兔食饵性高胆醇血症形成动脉粥样硬化 ( AS)的发生、发展和消退过程 ,探索 AS的病理发生机制。该研究不仅要求电镜样品有高清晰度 ,更要求观察到内膜面和广阔的视野 ,如能在一张超薄切片中清楚地看到多量内皮细胞、增厚的内膜、内弹力膜及中膜平滑肌细胞的变化 ,甚至包括受损内皮表面的微血栓形成等 ,可为研究提供更有用的形态学依据。常规的样品制备方法已不能适应需要 ,我们经多年摸索 ,改进制作方法 ,取得一些的经验 ,现介绍如下。1 材料与方法组织定向包埋  1主动脉 :保持原有弯度 ,横断取材 ,长约 1cm,宽约 0 …  相似文献   

9.
内耳毛细胞的电镜样品制备较为广泛,方法各不相同。我们介绍的是较为简单的方法,多年实践经验证明这种方法容易掌握,很适合研究生进行科研课题的研究,并能达到预期目的。  相似文献   

10.
电镜检查在肾活检标本病理诊断中的作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Wang S  Zhang Y  Zou W 《中华医学杂志》1998,78(10):782-784
目的客观评估电镜检查在肾活检标本病理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对北京医科大学第一医院肾内科1995年1月~1997年6月的777例肾活检病例进行光镜和免疫荧光和电镜检查,并将光镜和免疫荧光检查的初步诊断与电镜检查最终诊断结果进行分析比较,从电镜检查在病理诊断中起决定性诊断作用、重要参考作用或与光镜检查相互补作用三方面进行了总结研究。结果777例肾活检病例中,电镜检查起决定性或修正诊断作用的病例占18.5%,起重要参考作用或部分修正作用的病例占13.5%。结论电镜检查对约1/3的肾活检病例的病理诊断提供了有价值的依据  相似文献   

11.
菌斑生物膜的透射电镜样品制备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1 材料和方法1 .1 材料 收集拔除的正常第一恒磨牙 ,去除表面的菌斑 ,将其制备成直径为 4mm、厚度为 0 .5mm的牙釉质磨片 ,常规高压消毒 .将直径为 3mm、厚度为 1 mm,孔径为 1 mm的硬塑料环消毒后粘于牙釉质磨片上 (用 3M光固化树脂 ) .将这种装置用光固化树脂粘结于志愿者的同侧第一磨牙上 ,分别于 4,5,6和 7d后取下 .1 .2 方法 将取下的菌斑生物膜装置投入 40 m L· L-1戊二醛 ,0 .1 mol· L-1 磷酸缓冲液 (p H 7.4)前固定 4 h,其间在真空中放置 1 5 min(JY- 71 2 4型真空泵 ,上海微型电机厂 ) ,磷酸缓冲液漂洗 ;1 0 g· L-1 四…  相似文献   

12.
1 材料和方法 标本取材于 - 70℃冰箱保存 3a,手术完整切除的先天性胫骨假关节 .将冷冻的胫骨周围病变软组织修切 1 mm× 1 mm× 1 mm小块数粒 ,投入 40 g· L-1戊二醛 ,0 .1 mol· L-1磷酸缓冲液 (p H7.4)前固定 4h,磷酸缓冲液漂洗 ;1 0 g· L-1四氧化锇 ,0 .1 mol· L-1磷酸缓冲液后固定 2 h,磷酸缓冲液漂洗 .常规丙酮脱水 ,Epon81 2包埋 ,LKB NOVA型超薄切片机切片 ,电子染色 ,JEM- 2 0 0 0 EX电镜观察并拍照 .2 结果 先天性胫骨假关节为一种起源于骨膜的纤维瘤病(CPT) .电镜下细胞呈梭形、星形或不规则形 ,散布于胶原纤维…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特发性黄斑视网膜前膜的易感因素,对特发性黄斑视网膜前膜的预防以及早期诊断提供临床指导.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4月- 2014年4月收治的经我院确诊为特发性黄斑视网膜前膜单眼发病的患者80例(80眼),作为观察组,患者正常眼(80眼)作为功能对照组,另选取于我院就诊的≥50岁无黄斑区病变的其他患者80例(160眼)作为对照组,对其进行回顾性病例分析,研究特发性黄斑视网膜前膜的易感因素.结果 观察组最佳矫正视力均<1.0,功能对照组最佳矫正视力<1.0者14眼(17.5%),对照组最佳矫正视力<1.0者9眼(5.6%);观察组最佳矫正视力较功能对照组及对照组差(P<0.05).观察组高眼压4眼(5%),功能对照组高眼压4眼(5%),对照组高眼压2眼(1.25%),观察组与功能对照组及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的年龄及性别组成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有糖尿病51例,高脂血症59例,较对照组患病人数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尿病和高脂血症是特发性黄斑前膜的易感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报道剥离黄斑中心凹处视网膜前膜后发生后极部中心凹外视网膜裂孔的病例。设计:病例观察报道。方法:描述2例接受玻璃体切除联合视网膜前膜剥离术的患者,在增视性手术实施5个月后出现黄斑区外视网膜较小裂孔。结果:眼底照相及光学相干断层成像结果均显示1个周边围绕视网膜下液的视网膜全层裂孔,比Ⅲ级或Ⅳ级黄斑裂孔略小。该裂孔在尺寸和形状上稳定,没有发展为视网膜脱离,且与视网膜前膜不相连;视网膜下液也未牵涉到黄斑区。结论:在视网膜前膜剥离后,可能出现1个无症状的中心凹外视网膜全层裂孔,不会进展到感觉神经脱离。此类裂孔比较稳定,同时其视网膜下液积聚比经典黄斑裂孔更小。  相似文献   

15.
红细胞具有取材方便 ,病人痛苦少 ,重复性高等优点在某些科研或疾病诊断中受到关注 [1 ] 。国内外应用电镜冷冻蚀刻技术对红细胞进行观察研究的报道 ,多为红细胞膜蛋白颗粒数量或分布变化的研究 [2~ 6 ] ,我室曾对肌营养不良症及其基因携带者的红细胞膜蛋白颗粒进行研究 [4 ,5] 。由于红细胞与其他组织或单细胞相比具有某些特殊性 ,本文对其电镜图像识别及真空喷镀技术要点予以介绍。1 材料与方法取静脉血 2 ml,经肝素抗凝、离心 (2 30 0 r/ min,10 min)后吸去上清液及白细胞层 ,沿试管壁加入 3%戊二醛固定过夜 ,挑取上层红细胞团块切成长…  相似文献   

16.
以烧伤科废弃异体真皮为原料,采用酶限制性降解和酸提取的方法,进行胶原的提取、制膜。经蛋白质含量测定和氨基酸分析结果证明,所得胶原膜系纯胶原构成,可为临床治疗烧伤等疾病提供又一新型生物材料。  相似文献   

17.
肝豆状核变性肝组织的电镜检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晓峰  李向党  王春梅  王爽  杨家骥  陈丹 《医学争鸣》2003,24(16):1517-1519
目的:研究早期肝豆状核变性肝细胞超微结构改变及其诊断价值.方法:经皮穿刺活检肝组织进行常规透射电镜标本制备,用JEM-2000EX透射电镜观察.结果:肝豆状核变性肝细胞中线粒体可见明显异常,除常见的非特异性改变(线粒体肿胀、多形性、空泡化、基质颗粒数量增加或缺失)外,显而有特征性的改变包括线粒体的形态大小不一,线粒体体积增大形成巨大线粒体,并可见奇异线粒体.基质电子密度增高.由于膜间腔的不规则扩大造成外膜冗余,线粒体的嵴不规则,也可扩张,偶尔可见线粒体基质致密颗粒的空泡化.基质内可见结晶样包涵物,呈平行排列的纤维样杆状物.局灶性的肝细胞脂滴增多,溶酶体和颗粒状包涵物数目增多,可见特征性的多泡状包涵体.并可出现灶性肝细胞坏死和炎细胞浸润.结论:在早期溶酶体改变不明显时,多表现为线粒体的改变.因此,重视线粒体的改变对肝豆状核变性有着特殊的诊断意义.  相似文献   

18.
19.
《生物医学电子显微镜技术》主要是在很多医学等高等学校中,特别是在研究生教育中开设的的一门多学科交叉课程。该门课程对于培养高素质的生物医学类人才具有重要意义。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努力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本文结合日常的课堂及实验课教学实践,探索适应现阶段实际情况的本课程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20.
脂肪组织扫描电镜样品制备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脂肪组织由于自身脂类含量丰富,采用常规扫描电镜生物样品制备法,很难达到预期效果。经过数次摸索,作者在常规制备样品基础上,增加了锇酸后固定,以使脂肪酸和磷脂蛋白得到稳定,即而稳定细胞膜结构;为使组织细胞内有机溶剂充分置换,又延长脱水时间。通过对这些具体操作细节进行改良,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