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应用蒙古沙土鼠制作的急性脑缺血动物模型,在5分钟和10分钟脑缺血后,再灌注4小时~14天,用免疫组化和电镜技术观察了不同实验组动物垂体前叶内两种促性腺激素阳性细胞的密度、染色反应和其超微结构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5分钟急性脑缺血及再灌注过程中出现的细胞密度、染色强度和超微结构的改变是暂时的、可逆的,在缺血后1周~2周内可基本恢复正常。但当脑缺血10分钟再灌注后,垂体前叶促性腺激素细胞呈现较严重的缺血性损伤,部分细胞发生不可逆的退变反应。脑缺血后垂体前叶的促性腺激素细胞的病理损害是血清中促性腺激素含量变化的形态学基础。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急性脑缺血后出现性功能障碍的机理。方法应用蒙古沙土鼠急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对脑隔—视前区内性功能调节相关神经元光镜和电镜下的病理组织学和超微结构改变进行了观察。结果缺血5分钟再灌注造成的神经元密度和亚细胞水平的结构变化是暂时的,可在2周内恢复,10分钟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元的损害加重,且在2周后尚未恢复,损害主要为膜结构如线粒体、内质网等破坏。结论神经元损伤程度与缺血时间及再灌注时间长短密切相关,脑隔—视前区内神经元的病理损害是引起性功能障碍的重要形态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研究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期细胞间粘附分子-1在转录水平的表达规律。方法用插线法建立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测定ICAM-转录水平的表达。结果发现ICAM-1mRNA在缺血2h升高,至缺血再灌注10h升至高峰,持续1周。  相似文献   

4.
本文观察了噻啦嗪对四动脉夹闭所致脑缺血30min、再灌注1h大鼠脑皮层单胺类递质(NE、DA、5-HT)的影响。结果表明,大鼠全脑急性缺血30min、再灌注1h后,脑皮层单胺类递质明显下降(P<0.01),噻啦嗪10mg/kg和20mg/kg腹腔注射进一步减低脑缺血再灌注后单胺类递质的含量,但无统计学意义,噻啦嗪20mg/kg腹腔注射能明显减轻皮层超微结构的改变。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期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在转录水平表达规律。方法用插线法建立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测定ICAM-1转录水平(ICAM-1mRNA)的表达。结果发现ICAM-1mRNA在缺血2h升高,至缺血再灌注10h升至高峰,持续1周。结论ICAM-1在脑缺血再灌注时的表达明显上调,介导了白细胞、脑微血管内皮细胞的粘附增强,和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研究脑缺血和缺血再灌注对各脑区一氧化氮(NO)的变化,以及一氧化氮合成酶(NOS)抑制剂WN-硝基左旋精氨酸(L-NNA)对脑缺血和缺血再灌注时各脑区NO生成的影响。方法采用四动脉阻断的全脑缺血模型,通过组化方法、荧光方法和放射免疫方法,观察脑缺血5min、10min、15min、30min和60min,以及脑缺血10min再灌注15min、缺血30min再灌注15min,大脑皮质、海马、纹状体和小脑组织中NOS表达、NOS活性、NO2和cGMP的变化;同时观察了L-NNA对脑缺血10min、缺血10min再灌注15min,各脑区NO2生成量的影响。每组大鼠8~10只。结果(1)大鼠四个脑区NOS表达、NOS活性、NO2和cGMP的含量,在缺血5~15min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5或P<0.01),在缺血30~60min开始下降。(2)在缺血10min、30min再灌注15min,它们的含量可明显增加,与单纯缺血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3)L-NNA可使脑缺血10min和缺血10min再灌注15min,各脑区NO2的生成量明显减少(P<0.05或P<0.01);左旋精氨酸可部分逆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LHRH)类似物那法瑞林对体外培养的人乳腺癌细胞BCaP-37生长的影响。方法:培养的BCaP-37细胞。经下列条件作用4d后进行细胞计数:(1)加入10^-5 ̄10^-9mol/L的那法瑞林;(2)加入10^-7 ̄10^-10mol/L的雌二醇(E2);(3)在含10^-8mol/LE2的条件下,加入10^-5 ̄10^-8mol/L的那法瑞林或他莫昔芬;(4)加入1  相似文献   

8.
脑缺血再灌注ICAM-1的表达与神经元损伤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观察细胞间粘附分子ICAM-1mRNA及蛋白在大鼠脑缺血再灌注不同时程脑组织中的表达与脑组织神经元的损伤。方法:45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组、假手术组、缺血2h再灌注2、4、10、24、48、96、168h组,分别进行原位杂交、免疫组织化学和组织HE染色。结果: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2h开始升高,至48h达到高峰,持续168h以上。结论:脑缺血再灌注后ICAM-1表达增高,介  相似文献   

9.
王军  刘晓宁 《医学争鸣》1999,20(6):534-536
目的:观察全身亚低温对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细胞凋亡的影响,探讨亚低温的脑复苏机制和脑缺血后凋亡刺激因素。方法:采用改良的Pulsinelli-WA4VO法,制备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采用TUNEL法,观察海马脑区细胞凋亡的特征变化。结果:发现脑缺血20min再灌注6h,海马CA区可见少量细胞核呈蓝染颗粒,于再灌注12h,24h,48h,3d,5d蓝染阳性细胞明显增多,5d达高峰,7d开始下降。  相似文献   

10.
采用心脏停跳再复苏模型,以原位末端标记和形态学改变为指标,研究全脑缺血再灌注是否诱导神经细胞编程性死亡。结果显示,HE染色下,缺血再灌注后海马组织细胞体和核固缩,细胞周间隙增宽,无炎性细胞浸润。原位末端标记下,有散在的细胞核着色,可见半月状小块,表明有DNA裂解。证实脑缺血再灌注诱导神经细胞凋亡。提示神经细胞编程性死亡参与脑复苏中的损伤过程。  相似文献   

11.
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细胞编程性死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心脏停跳再复苏模型,以原位末端标记和形态学改变为指标,研究全脑缺血再灌注是诱导神经细胞编程性死亡。结果显示,HE染色下,血再灌注后海马组织细胞体和核固缩,细胞周间缩增宽,无炎性细胞浸润,原位末端标记下,有散在的细胞核着色,可见半月状小块,表明有DNA裂解。主宰脑缺血再灌注导神经细胞凋亡。提示神经细胞程性死亡参与脑复苏中的损伤过程。  相似文献   

12.
1资料与方法本组10例年龄26~32岁已婚生育期妇女,不孕年限3~5年,服用克罗米芬,尿促腺激素(hmg),促绒毛性腺激素(hcg)等促卵泡发育及排卵。采用AlokaSSD-620型实时超声显像仪,探头频率3.5MHz。用药前排除子宫,卵巢病变。hm...  相似文献   

13.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及电镜超微结构观察,对156例垂体腺瘤进行分类研究,并结合临床资料分析。结果显示:来源于分泌催乳素和(或)生长激素细胞的腺瘤占46.2%,Null细胞腺瘤占25.6%,促性激素细胞腺瘤占8.3%,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细胞腺瘤占4.5%,促甲状腺素细胞腺瘤仅1例占0.6%,而多种激素分泌细胞腺瘤比例偏高占14.8%。讨论上述分类的临床意义及部分垂体腺瘤的免疫组化染色和超微结构特征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异丙酚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 采用改良Longa法制成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观察不同镇静剂量的异丙酚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形态学变化的影响。结果 15-30mg/kg的异丙酚能减少缺血再灌注脑组织的含水量,明显缩小脑梗塞范围,改善电镜下细胞超微结构的损害。结论 15-30mg/kg的异丙酚可以通过改善缺血再灌注损害后脑组织的形态学变化起到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大鼠脑缺血再灌流脑区一氧化氮合酶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大脑皮层,海马,纹状体和小脑组织一氧化氮合酶的变化。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脑组织中NOS的活性。结果大鼠脑缺血后5min,各脑区结构型NOS(cNOS)活性明显升高,持续到脑缺血30min,脑缺血30-60开始下降,诱导型NOS(iNOS)活性在脑缺血后10-15min开始升高,并持以脑缺血60min;脑缺血30min再灌注15min,各脑区cNOS和iNOS活性明显高于缺血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脑缺血再灌注后,针刺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皮质缺血半暗带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采用改良 Longa 氏线栓法制作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模型,用多聚甲醛灌注,戊而醛固定,醋酸铀和枸橼酸铅双重染色后,HU-12A 型电镜下观察大鼠皮质缺血半暗带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模型组6 h 神经元轻度损伤,染色质边集凝固,血管周围水肿,水肿渗出明显,毛细血管管腔狭窄,脑组织散在水肿,脑细胞破坏;针刺组5 d 后神经元结构正常,血管通畅,毛细血管内皮细胞无损伤,脑组织无水肿、渗出、无坏死区域,新生毛细血管增多。结论针刺能够减轻脑水肿,较少神经元细胞的损伤,促进新生毛细血管的增生,从而达到保护脑组织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采用红细胞(RBC)作为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载体的可行性,并将这些载体RBC用于兔的脑缺血-再灌注研究。方法采用低渗透析法将SOD和GSH·Px装进RBC,测量装入量和载体RBC在兔体内的循环半寿期。通过测量外周血浆脂质过氧化物(LPO)和一氧化氮(NO),并做脑组织的TTC染色来观察其作用效果。结果被装入的SOD和GSH·Px的RBC,在兔体内的循环半寿期分别为13.7±1.0天和7.3±2.5天,兔自身RBC的值为13.4±1.5天。对照组血浆NO浓度在再灌注10分钟时达最高值。RBC-SOD组在再灌注4.5小时期间,NO持续较高浓度状态。RBC-GSH·Px组和联合给药组在再灌注期间,NO浓度的升高受到抑制。在再灌注期间,对照组和RBC-GSH·Px组的LPO升高,RBC-SOD组和联合给药组的LPO无明显升高。TTC染色结果表明,RBC-SOD、RBC-GSH·Px和RBC-SOD+RBC-GSH·Px可有效减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结论RBC可用作SOD和GSH·Px的载体,它们对活性氧引起的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较好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大鼠脑缺血再灌注不同时相不同脑区胞间粘附分子1(ICAM-1)的方法。方法 采用双侧颈总动脉阻断+全身低血压法建立SD大鼠脑缺血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24,48,72,96,168h)组,于规定时间取脑组织石蜡包埋切片,常规苏木精-伊红染色、亚甲蓝染色及ICAM-1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对标本进行检测。结果 与假手术组相比,缺血组海马CA1区神经元尼氏体缺失明显,缺血脑区微血管肿胀变形,白细胞粘附、浸润;缺血再灌注后24h皮质及海马ICAM-1表达均显著升高,48h达高峰。可维持7d。结论 ICAM-1在脑缺血再灌注时表达明显上调,介导白细胞和脑血管内皮细胞粘附,参与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19.
运用立体学方法,对幼年(1月龄)、成年(12月龄)和老年(31月龄)Wistar大鼠腺垂体各种内分泌细胞的细胞质、细胞核、核仁、线粒体及脂褐素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老年动物的细胞质体密度(Vv)在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细胞中是增加的,但在催乳素细胞中却是减少的;细胞核体密度(Vv)在促性腺激素细胞和促甲状腺激素细胞中增大;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细胞和促性腺激素细胞的核仁体密度(Vv)却出现下降。线粒体的体密度(Vv)在生长素细胞、催乳素细胞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细胞都有所增加,而且在生长素细胞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细胞中线粒体的面数密度也明显变大。至于脂褐素体密度(Vv)在五种细胞中均有出现,但其含量仅在生长素细胞、催乳素细胞、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细胞和促性腺激素细胞中出现年龄性差异。本文讨论了结构变化与细胞功能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缺血预处理对大鼠心肌细胞超微结构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缺血预处理对大鼠心肌细胞抗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方法:培养SD乳鼠心肌细胞,分别以模拟缺血溶液和模拟再灌注溶液先后置换培养基,制备模拟缺血再灌注模型。实验分为模拟缺血再灌注组,缺血预处理组,佛波酯、去甲肾上腺素、腺苷预处理组和1-(5-异喹啉硫酰)-2-甲基哌嗪(H7)+缺血预处理组。模拟缺血再灌注后,用透射电镜观察各组心肌细胞的超微结构改变。结果:模拟缺血再灌注组心肌细胞超微结构损伤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