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通过磁共振成像,观察30岁以下腰痛患者腰椎间盘退行性改变的Pfirrmann分级特征以及相关的其他改变,并评价Pfirrmann分级与椎间盘膨出及突出的相关性。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83例30岁以下因腰痛行腰椎MRI检查的患者,其中男50例,女33例,平均年龄25岁。由2名影像科医师对MR图像进行分析,观察L1~S1椎间盘信号、椎间盘形态、纤维环撕裂、椎间盘膨出、椎间盘突出、椎体终板及许莫氏结节的改变。椎间盘退行性改变采用Pfirrmann分级。观察指标的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多元相关分析。结果纳入研究的椎间盘共415个,其中Pfirrmann分级Ⅰ~Ⅱ级退变322个(77.6%),Ⅲ级退变56个(13.5%),Ⅳ级退变33个(7.9%),Ⅴ级退变4个(1.0%);103个椎间盘出现膨出或突出;椎间盘膨出以L4~5椎间盘最多(42.2%),且多合并Ⅲ级退变(51.1%);椎间盘突出以L5~S1椎间盘最多(51.7%),且多合并Ⅳ级退变(46.6%);17例患者出现椎间盘后方高信号区(HIZ),且均位于L4~5、L5~S1椎间盘水平;3例患者出现终板退变。多元相关分析结果显示PfirrmannⅢ级退变与椎间盘膨出有明显相关性(r=0.972;P=0.006),与椎间盘突出无明显相关性(r=0.639;P=0.245);PfirrmannⅣ级退变与椎间盘突出(r=0.999,P=0.000)及HIZ(r=0.919,P=0.028)有明显相关性,与椎间盘膨出无明显相关性(r=0.769,P=0.128)。HIZ与椎间盘膨出(r=0.919,P=0.027)及突出(r=0.935,P=0.020)均有相关性。结论腰椎MRI成像能够清晰显示年轻患者椎间盘早期退行性改变的不同病理阶段;PfirrmannⅢ退变与PfirrmannⅣ级退变分别与椎间盘膨出和椎间盘突出有相关性;年轻患者应及早发现椎间盘早期退变,以对临床评价提供更有价值信息。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大鼠腰椎间盘针刺退变模型并利用影像学方法进行评价。方法32只SD大鼠,对其中20只进行腰椎间盘纤维环厚度测量,以确定针刺深度;另12只使用21G微量穿刺针对L3/L4、L4/L5及L5/L6椎间盘纤维环行部分或全层针刺,术前及术后4周、8周行X线及MRI检查,然后行椎间盘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测量大鼠腰椎间盘纤维环厚度后,确定适用于L3/L4、L4/L5及L5/L6椎间盘纤维环部分及全层针刺的深度分别为1.5mm和2.3mm。X线检查纤维环部分及全层针刺组可见不同程度的腰椎间隙变窄,椎体前缘唇缘样增生,脊柱生理弯曲异常等改变,其中以纤维环全层针刺组为明显;而正常对照组未见椎间隙变窄、椎体前缘骨质增生等征象。MRI检查纤维环全层针刺4周、部分针刺8周后椎间盘信号在T2WI上信号强度不同程度的降低、椎间盘膨出甚至突出、硬膜囊受压等征象,正常对照组的椎间盘未见信号改变及膨出或突出征象。病理组织学检查发现纤维环部分针刺组及全层针刺组椎间盘于术后4周时即发生退变,而全层针刺组退变较严重。结论利用针刺纤维环的方法可以成功建立大鼠椎间盘退变模型,其可控性强、重复性好、创伤小;影像学方法可对椎间盘退变进行早期精确、动态评估,评价椎间盘退变动物模型建立的成功与否。  相似文献   

3.
目的:(1)总结老年性腰椎间盘病变的CT表现;(2)探讨年龄因素所致椎间盘病变的CT特点。方法:使用西门子螺旋CT扫描机,对L1~S1各椎体间隙进行扫描。结果:(1)两组病例中,椎间盘病变以椎间盘膨出最多见,间盘膨出合并突出次之。(2)发病部位依次为:L4.5、L5S1、L3.4、L2.3、L1.2间隙。结论:(1)老年性腰椎间盘退变与年龄呈正相关,且多为两个或两个以上间盘同时发病。(2)老年性腰椎间盘退变与性别关系密切,发病率男性大于女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腰椎间盘造影和MRI影像学比较研究,评价腰椎间盘造影对慢性下腰痛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2例患者66个椎间盘进行腰间盘造影及MRI检查。利用MRI与椎间盘造影的所见之异同将各期病变进行比较,了解椎间盘退行性变患者的髓核、纤维环以及引起诱发性疼痛的情况。结果(1)MRI检查表现为椎间盘突出、膨出、或形态正常、高度及信号降低(尤其在T2WI图像上)者,与椎间盘髓核造影检查时表现为髓核及纤维环退变为2、3期病变有明显的相关性。(2)椎间盘造影显示2~3期与0期表现,两组间引起诱发性疼痛差异存在显著性意义,χ2=23.55,P<0.05。(3)MRI显示椎间盘膨出、突出两组间引起诱发性疼痛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椎间盘造影能够显示椎间盘纤维环放射性撕裂、内环或外环破裂以及髓核碎裂等病理改变,可作为除MRI外的一个较好的补充检查方法,同时椎间盘造影时所引起的诱发性疼痛和临床下腰痛有较高相关性,因而对判断引起疼痛的椎间盘定位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5.
6.
目的 探讨腰椎间盘退变的CT征象 ,提高CT诊断率。方法 回顾分析 10 0例腰椎间盘退变中以椎间盘膨出为主的CT征象与病例资料。结果  93例患者皆有不同程度对硬膜囊推压 ,脂肪间隙消失 ,左右侧隐窝变窄或消失 ;7例患者 ,虽有层面显示椎间盘轻度膨出于椎体边缘外 ,但膨出的间盘不大于相邻椎体最大层面 (即假性椎间盘膨出 ) ,且无腰椎退变并存征象和明显临床症状 ,列为误诊。结论 CT诊断腰椎间盘退变时 ,应注意轻度间盘膨出的假象 ,结合临床、全面综合分析CT征象 ,减小误诊。  相似文献   

7.
胶原酶化学髓核溶解术机制的再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研究胶原酶盘内注射对山羊腰椎间盘突出模型的化学髓核溶解作用,重新评估化学髓核溶解术的机制。方法:胶原酶注射前10周,通过手术损伤椎间盘前外侧纤维环诱发椎间盘突出和退变,并经MRI证实。胶原酶注射后1天、1周、2周、4周、12周观察X线片上椎间盘高度指数、椎间盘的组织学等变化。结果:胶原酶对正常和退变椎间盘髓核组织具有类似的溶解作用。胶原酶盘内注射后在突出模型椎间盘中央和髓核突出部位均出现溶解空腔,终板破坏轻;而对正常椎间盘溶解部位在椎间盘髓核和内层纤维环,并严重破坏终板。结论:盘内注射胶原酶能有效溶解山羊突出模型椎间盘的中央和突出部位髓核组织。胶原酶注射后12周,退变间盘基质出现再生能力。  相似文献   

8.
张宏波  夏仁云  夏侃 《实用医学杂志》2005,21(20):2242-2245
目的:探讨椎间盘退变的声像图特征,为临床应用奠定实验基础。方法:对13只不同年龄犬腰骶部椎间盘进行离体超声扫查,结合椎间盘退变的大体病理变化分析超声图像并将其分级。结果:椎间盘退变的超声图像可大致分为3个等级阶段,纤维环与髓核在每个退变阶段的声像图上均有不同的特点。结论:超声能够清晰显示椎间盘组织的内部结构信息,反映不同退变程度的病理结构改变。  相似文献   

9.
目的 通过腰椎间盘造影和MRI影像学比较研究,评价腰椎间盘造影对慢性下腰痛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32例患者66个椎间盘进行腰间盘造影及MRI检查。利用MRI与椎间盘造影的所见之异同将各期病变进行比较,了解椎间盘退行性变患者的髓核、纤维环以及引起诱发性疼痛的情况。结果 (1)MRI检查表现为椎间盘突出、膨出、或形态正常、高度及信号降低(尤其在T2WI图像上)者,与椎间盘髓核造影检查时表现为髓核及纤维环退变为2、3期病变有明显的相关性。(2)椎间盘造影显示2~3期与0期表现,两组间引起诱发性疼痛差异存在显著性意义,x^2=23.55,P&;lt;0.05。(3)MRI显示椎间盘膨出、突出两组间引起诱发性疼痛无统计学意义,P&;gt;0.05。结论 椎间盘造影能够显示椎间盘纤维环放射性撕裂、内环或外环破裂以及髓核碎裂等病理改变,可作为除MRI外的一个较好的补充检查方法,同时椎间盘造影时所引起的诱发性疼痛和临床下腰痛有较高相关性,因而对判断引起疼痛的椎间盘定位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0.
背景:国内外构建的椎间盘退变动物模型大部分是在手术直视下进行的,手术切开操作对动物的损伤较大。目的:透视引导下穿刺构建兔椎间盘退变模型,观察椎间盘退变过程中影像学及病理学的变化规律。方法:透视引导下穿刺新西兰大白兔L2/3、L3/4、L4/5椎间盘,不同时间点进行X射线及MRI扫描与病理学检测,测量椎间盘的T2WI信号强度。结果与结论:椎间盘穿刺后,随着时间的推移,椎间盘逐渐退变,椎间隙逐渐变窄,椎间盘T2WI信号逐渐减低,椎体边缘骨质增生,髓核、纤维环变性、坏死,最终纤维环完全撕裂。表明透视引导下穿刺后椎间盘逐渐发生退变,病理改变与人类椎间盘退变的病理改变相似,且建模方法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成功率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11.
背景:国内外构建的椎间盘退变动物模型大部分是在手术直视下进行的,手术切开操作对动物的损伤较大。目的:透视引导下穿刺构建兔椎间盘退变模型,观察椎间盘退变过程中影像学及病理学的变化规律。方法:透视引导下穿刺新西兰大白兔L2/3、L3/4、L4/5椎间盘,不同时间点进行X射线及MRI扫描与病理学检测,测量椎间盘的T2WI信号强度。结果与结论:椎间盘穿刺后,随着时间的推移,椎间盘逐渐退变,椎间隙逐渐变窄,椎间盘T2WI信号逐渐减低,椎体边缘骨质增生,髓核、纤维环变性、坏死,最终纤维环完全撕裂。表明透视引导下穿刺后椎间盘逐渐发生退变,病理改变与人类椎间盘退变的病理改变相似,且建模方法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成功率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12.
背景:采用椎间盘外、硬膜外腔注射胶原酶治疗椎间盘突出症的机制,目前尚不完全清楚。目的:观察硬膜外注射胶原酶对椎间盘退变动物模型的作用。方法:成年山羊6只,麻醉后作侧外方切口至腰椎体腹侧,椎板加压并用钢板螺钉固定,L1/L2,L3/L4椎间盘分别注射0.5无水乙醇建立椎间盘退变模型。硬膜外注射实验用胶原酶1mL,2周后处死动物,取出椎间盘,作电镜切片观察。结果与结论:电镜下显示:退变的椎间盘纤维环上有裂隙,退变的椎间盘的胶原纤维明显溶解,未退变的椎间盘未有溶解。提示硬膜外注射胶原酶通过纤维环上的裂隙渗透到盘内,发生化学溶解作用,从而达到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3.
对腰椎间盘突出症诊疗中误诊2例分析如下。 1 病历要 例1:女,55岁。因腰痛合并双下肢疼痛,行走时加重6个月在其当地医院行腰椎CT检查示:L4~L5椎间盘突出合并椎管狭窄,遂给予“椎板切除减压及L4~L5椎间盘髓核除”治疗,术后给予抗生素应用2周,卧床休息1个月,症状未见缓解,反而有加重趋势,另外伴有发热、夜间盗汗症状,转入我院住院治疗,给予CT及MRI检查示:L3及L4椎体有破坏征象,腰大肌后方脓肿形成。诊断为“腰椎结核合并冷脓肿形成”。经过抗痨治疗2周后,行经腹部腹膜后入路给予脓液吸出及椎体病灶清除,生理盐水反复冲洗后,病椎处应用异烟肼。术后患卧石膏床制动,给予预防一般感染同时继续抗结核治疗。1周后患双下肢放射痛较术前明显减轻,出院后卧床3~4个月,抗结核治疗1a,1a后复诊患腰腿痛症状消失。行走无障碍,但遗留腰椎轻度后凸畸形。  相似文献   

14.
背景:采用椎间盘外、硬膜外腔注射胶原酶治疗椎间盘突出症的机制,目前尚不完全清楚。目的:观察硬膜外注射胶原酶对椎间盘退变动物模型的作用。方法:成年山羊6只,麻醉后作侧外方切口至腰椎体腹侧,椎板加压并用钢板螺钉固定,L1/L2,L3/L4椎间盘分别注射0.5无水乙醇建立椎间盘退变模型。硬膜外注射实验用胶原酶1mL,2周后处死动物,取出椎间盘,作电镜切片观察。结果与结论:电镜下显示:退变的椎间盘纤维环上有裂隙,退变的椎间盘的胶原纤维明显溶解,未退变的椎间盘未有溶解。提示硬膜外注射胶原酶通过纤维环上的裂隙渗透到盘内,发生化学溶解作用,从而达到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急性和亚急性下腰痛患者腰椎MRI影像学特征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连续收集因下腰痛至本院就诊并行腰椎MRI检查患者177例。根据病程时间将患者分为亚急性下腰痛组(n=103)和急性下腰痛组(n=74例),另招募42例无下腰痛志愿者作为正常对照组。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ologue scale,VAS)评定患者腰痛程度。观察各组研究对象腰椎MRI影像学特征,包括:椎间盘退变、椎间盘突出、椎间盘膨出、纤维环后方高信号、Schmorl结节、椎体终板炎、小关节退变、小关节积液、棘间韧带高信号、皮下或椎后旁肌肉水肿、小关节退变等,对不同组间腰椎MRI影像学特征分布进行统计学比较分析。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急性、亚急性下腰痛组研究对象椎间盘退变、椎间盘突出发生率较高(P0.05)。3组间椎间盘膨出、Schmorl结节、腰椎终板Modic改变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急性下腰痛组患者腰椎MRI纤维环后方高信号、棘间韧带高信号、皮下或椎后旁软组织肿胀发生率均高于亚急性下腰痛组和正常对照组(P0.05);亚急性下腰痛组患者中小关节退变和小关节积液发生率均高于急性下腰痛组和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椎间盘退变、突出是腰痛症状持续存在的原因;腰椎间盘局限性高信号、棘间韧带高信号和皮下或椎后旁软组织肿胀与急性下腰痛相关;小关节退变、小关节积液与亚急性下腰痛有关。  相似文献   

16.
关节松动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冯德荣 《中国康复》2001,16(1):36-37
颈椎间盘突出症系颈椎病中症状较重 ,预后欠佳的一种特殊类型。临床表现常为慢性脊髓或神经根损害受压 ,MRI或 CT观察到颈椎间盘向椎管方向后突 ,纤维环膨隆等变化 ,治疗难度大 ,为探讨有效治疗方法 ,作者对 33例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关节松动术治疗 ,取得满意效果。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65例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 ,男 41例 ,女 2 4例 ;年龄 30 - 60岁 ,平均 45± 3.5岁 ;病程最长 8年 ,最短 7d;65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颈棘突、冈上肌、头夹肌、菱形肌或胸锁乳突肌压痛 ,部分患者伴有头痛、头晕、心慌 ,颈部有束带感。椎体和头…  相似文献   

17.
腰椎间盘突出症(以下简称腰突症)是指外伤或退变导致椎间盘纤维环撕裂而出现的髓核膨出、突出或脱出,是常见病、多发病,也是引起下腰痛及根性坐骨神经痛最常见的原因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腰痛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主要是因脊椎关节及其附属的肌肉,韧带,腰椎小关节或椎间盘发生了老化退变,畸形,炎症,肿瘤等病理改变而引发疼痛.可伴有下肢的放射痛,这些部位的任何病理改变都会改变脊柱正常的生物力学,并使邻近的其他关节发生类似的变化.MRI在腰椎病变致腰痛的诊断中有着极高的应用价值.通过MRI检查,可以了解患者腰椎椎间盘的情况,包括:椎间盘膨隆,椎间盘突出,还有腰椎椎体的退行性病变,椎体滑脱,骨折及肿瘤等病变.这些腰痛患者MRI上的病变表现与患者年龄及性别,也有一定的相关性[1,2].  相似文献   

19.
背景:基质金属蛋白酶在椎间盘退变中通过影响基质合成及降解导致基质成分紊乱及功能的改变。目的:观察基质金属蛋白酶1在人类退变腰椎间盘组织中的表达变化。方法:获取经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椎间盘标本30份,突出型、脱出型、游离型各10份,分离髓核与纤维环,设为实验组;腰椎损伤致椎体骨折切除椎间盘10份设为对照组。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1在椎间盘中髓核与纤维环细胞中的表达。结果与结论:①苏木精-伊红染色显示,对照组椎间盘标本纤维环仍保持着致密的板层结构,实验组椎间盘组织多呈纤维化样改变。②两组髓核细胞中基质金属蛋白酶1表达均高于纤维环细胞中的表达。③实验组突出型椎间盘标本中基质金属蛋白酶1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脱出型和游离型椎间盘标本中基质金属蛋白酶1表达明显高于突出型(P〈0.01)。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烟酰胺对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纤维环基质降解的抑制作用,并分析其作用途径。方法:实验于2005-10/12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中心实验室及骨科实验室完成。椎间盘组织取自12只清洁级日本大白兔,兔龄4个月,体质量2.5~3.0kg,由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提供。建立兔椎间盘组织凝胶培养模型,将其分为4组,即正常对照组、烟酰胺组、退变组及治疗组。正常对照组不加入药物;烟酰胺组加入0.5g/L烟酰胺;退变组加入10 μg/L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纤维环基质降解;治疗组加入0.5g/L烟酰胺和10 μg/L肿瘤坏死因子α。培养1周后比较各组标本纤维环结构(藏红O-快绿染色强度)、糖醛酸含量、Ⅰ,Ⅱ型胶原结构及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表达情况(染色阳性细胞率)。结果:①各组兔椎间盘标本纤维环结构比较:治疗组纤维环结构的破坏得到较好的抑制,染色浓度高于退变组。②各组兔椎间盘标本纤维环糖醛酸含量比较:治疗组较退变组增高约48%(t=16.93,P=0.000),与烟酰胺组接近(t=0.71,P=0.657)。③各组兔椎间盘标本纤维环Ⅰ,Ⅱ型胶原结构及分布情况:治疗组板层结构完整性和胶原纹路连续性好于退变组,Ⅰ,Ⅱ型胶原含量之比较正常组升高。④各组兔椎间盘标本纤维环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阳性染色率比较:治疗组明显低于退变组(10.3%,17.9%,χ2=5.081,P<0.01)。结论:烟酰胺能够减轻肿瘤坏死因子α对纤维环基质的破坏作用,这种作用与烟酰胺减少纤维环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依赖的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