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总结了13例采用椎间置管治疗脊柱结核患者的疗效观察和护理体会。包括术前心理护理,术后体位护理,用药护理,维护冲洗和引流管功能及制订详细的出院指导等护理措施,认为精心细致的护理是促进患者康复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胸椎结核伴椎旁脓肿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及临床效果.方法 10例患者行胸椎后路固定+前路病灶清除+钛笼植骨融合术,术前术后分别给予针对性专科护理,并加强相关健康指导.结果 患者均痊愈出院,随访6~24个月,术后恢复良好.结论 做好胸椎结核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对提高手术成功率和预防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吕萍 《齐鲁护理杂志》2012,18(8):111-112
脊柱结核是结核杆菌由原发病灶经过血液循环侵入骨组织而引起的继发性慢性感染性疾病,约95%继发于肺结核,少数继发于淋巴结核或消化道结核.而在全身骨与关节结核中,脊柱结核发病率最高.近年来,随着我国活动性结核患者数量的明显上升,脊柱结核发病人数亦明显上升,其中以胸、腰椎结核发病率最高,多节段受累亦相对增多,常导致胸、腰段脊柱失稳、后凸畸形及不同程序脊髓神经受压等并发症[1].2010年4月,我们收治1例腰椎结核并椎旁脓肿患者,经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全身化疗配合 CT 定位椎旁抽脓及局部注药治疗脊柱结核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290例脊柱结核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采用全身抗结核治疗18个月,结合 CT定位椎旁抽脓及局部注药治疗时间(55±14)d;其中310例患者有脊柱手术指征,在全身抗结核治疗结合CT定位椎旁抽脓及局部注药治疗2~4周后行病灶清除术。结果980例脊柱结核患者未发生交叉感染及窦道形成,随访3~5年,均达到治愈及停药标准,另310例手术后达到治愈。结论全身化疗配合CT定位椎旁抽脓及局部注药治疗结合全身抗结核治疗,对不伴有严重脊髓损伤或严重脊柱后凸畸形的脊柱结核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肖前华 《当代护士》2014,(10):155-156
我国结核病发病例数居世界第二位,近年来其发病有上升趋势[1~2]。全身骨结核发病率中以脊柱结核最高,其中又以腰椎为主,胸椎次之,骶椎和颈椎最少[3],且具有隐匿性发病的特点,患者就医时常常已是中晚期,需要长期的治疗和护理[4]。椎体结核常形成寒性脓肿,沿椎体向周边蔓延,形成椎旁脓肿。易误诊为强直性脊柱炎、腰椎间盘突出、进行性脊椎骨关节炎病等,单纯内科抗结核治疗效果差。近年来,在全身支持治疗和抗结核治疗的基础上,施行手术治疗,成为治疗本病的重要手段。而良好的围术期护理是手术治疗成功的重要保证。本文总结了我科收治的2例胸椎结核、椎旁脓肿伴不全瘫患者的护理体会,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脊柱结核是较常见的一种肺外结核,绝大多数系结核分枝杆菌通过血行播散导致[1,2],危害性极大,如果不能得到及时诊治,可能导致严重后果。大多数脊柱结核最终需要通过手术清除病灶,同时行椎骨内固定术[3]。但手术前后护理工作对手术成功及术后恢复非常重要,现将本院2010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65例脊柱结核病人的手术前后护理过程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脊柱结核的护理干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进一步明确脊柱结核患者的护理,充分体现三分治疗七分护理。方法:采用单纯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脊柱结核患者120例,进行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结果:抽样组无1例护理并发症发生。结论:有效的护理干预对疾病的治疗有显著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脊柱结核的康复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脊柱结核不但在骨、关节结核中最多见,而且临床表现也较严重、复杂,并可造成严重并发症,甚至截瘫。因此,脊柱结核的康复护理至关重要,笔者通过对脊柱结核的康复护理,取得了满意的效果。主要措施为:(1)术前心理护理;(2)术前康复训练:练习床上大小便、深呼吸、肌肉和关节的锻炼方法;(3)术后康复护理:床上功能练习、离床锻炼方法;(4)出院指导,现总结护理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超声对腰椎结核合并椎旁脓肿的诊断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43例腰椎结核合并椎旁脓肿超声图像特点,结果:43例椎旁脓肿超声图像特点均为混合性回声,边界清,移动性差,结论:超声椎旁脓肿诊断准确率达100%,且定位准确,是诊断本病的首选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0.
本文就近5年来超声检查所见并经手术及病理或CT检查证实的8例由腰椎结核引起的椎旁脓肿,现就其声像图表现作一分析。本组8例,男5例,女3例,年龄23~63岁,平均35.4岁。8例超声提示腰椎结核合并椎旁脓肿者,经手术切开排脓4例,引流出淡黄色或干酪样脓...  相似文献   

11.
对胸椎结核外椎旁寒性脓肿误诊1例分析如下。 1病历摘要 男,29月龄。1a前闶阵发性、无规律性胸痛10d,弯腰时明显来我院就诊。门诊以CT;后纵隔肿物收入院。查体:一般状况可,较消瘦,平温,无贫血貌,颈部淋巴结不大,双肩胛区有叩痛。双肺呼吸音对称、无哕音,心音有力律齐。腹软,肝脾不大。四肢脊柱无畸形,四肢肌力正常,无活动障碍。神经系统无异常。胸部正侧位片:后纵隔见一较高密度类圆形阴影、  相似文献   

12.
椎旁阻滞的解剖学基础与穿刺技术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自1927年Cleland提出T11~12椎旁阻滞(ParavertebralBlock,PVB)可解除子宫收缩引起的疼痛已70余年[1],近年应用PVB控制疼痛的范围日益广泛[2~5]。进行PVB前必须充分了解相应的解剖学基础,这对提高阻滞效果、预...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前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加椎旁置管注射抗痨药治疗脊柱结核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2005-03/2008-04我科对90例脊柱结核患者,采用前路病灶清除,取髂骨植骨,前路(或后路)内固定,椎旁置硬膜外导管于体外,局部注射INH 0.2+SM 0.5,隔日1次,持续1个月。结果:90例患者经过6~36个月随访,疗效满意,结核无复发。所有患者内固定无松动、断裂,植骨后6个月左右骨性融合。结论: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加椎旁置管注药,是一种可行的,疗效较好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
脊柱结核7例围术期护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7例脊柱结核患者行一期病灶清除植骨或内固定手术,术前给予心理护理、抗结核药物应用护理、饮食护理及术前准备,术后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双下肢感觉及运动功能、做好切口及引流管护理、并发症的预防、饮食指导及功能锻炼指导,加强心理护理.结果患者均痊愈出院,随访6~24个月,术后均恢复良好,无内固定松动、断裂,无结核病灶复发.认为做好脊柱结核患者的围术期护理,对提高手术成功率及预防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应用椎旁肌间隙入路进行脊柱后路手术,减少对正常脊柱的生理特性的损害。方法用电刀围绕关节突,在多裂肌的外侧,显露出准备植入椎弓根螺钉的入点,即"人字脊",入路确认后,就可进行椎弓根螺钉植入的内固定操作。结果无1例发生骨折复位消失,内固定物的松动断裂,所有病例切口全部一期愈合,无感染,无明显腰背疼痛,活动、工作自如。结论只要适应证把握准确,解剖知识扎实,操作清晰,经椎旁肌间隙入路在脊柱外科后路手术中与传统入路相比,优势明显,是值得临床应用的一种实用手术入路。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细胞癌(HCC)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介入术(TAE)患者的围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对142例HCC患者行TAE术治疗,并给予精心围术期护理,观察临床效果。结果:本组术后1例下肢静脉栓塞,1例肠系膜上动脉栓塞,35例高热,18例肝功能检测异常,均给予早期对症治疗和精心护理,未发生严重护理并发症。结论:精心围术期护理可减少HCC行TAE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手术成功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椎旁阻滞镇痛是用局麻药物提供有效镇痛的方法,广泛用于诸如开胸手术、胸部创伤止痛及其他手术镇痛。该方法是利用一根置于椎旁区域的导管一次性或持续注入镇痛药物,从而将由脊神经(肋间神经)传递的来自脊髓的神经冲动阻断而达到镇痛的目的。其优点在于不影响患者进行深呼吸及咳嗽,从而改善了患者的呼吸功能,应用椎旁阻滞镇痛,药物的扩散可以持续到拔除胸腔引流管之后。开胸手术多为单侧切口,术后应用椎旁阻滞缓解切口及引流处的疼痛,效果十分理想。而对于中线切口的手术如胆囊切除术,椎旁阻滞镇痛则难以奏效。推旁是一个由肋骨头…  相似文献   

18.
正脊柱结核(spinal tuberculosis)是临床上常见的骨关节结核。主要是由患者的椎体受累、骨质破坏、循环障碍和结核感染导致~([1])。肠梗阻是因各种原因影响肠道植物神经系统的平衡或影响肠道平滑肌收缩使肠管扩张蠕动消失。患者腹胀明显,影响消化系统功能,还可导致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本科于2018年11月收治1例脊柱结核并发肠梗阻的患者,给予胃肠减压及保留灌肠等对症处理,经精心治疗和护理,患者恢复良好,肛门排便排气,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探讨超声对于脊柱腰段椎旁肌间隙的显示能力.方法:用Sequoia 512彩色超声诊断仪探查18例健康志愿者的脊柱腰段骨性结构、椎旁肌、肌间隙及其内的血流情况.结果:超声能够辨认全部腰椎的棘突和横突,通过将探头压紧椎旁肌,使得肌肉存在紧张性收缩运动的方法能准确辨认Wiltse间隙.胸腰筋膜和Watkins间隙可直接辨认,Weaver间隙未能探查到.多普勒显示血管自多裂肌根部内侧发出,分为两支,一支向内侧进入多裂肌,另外一支向外侧Wiltse间隙走行,贴着肌间隙外侧走向竖脊肌.在L4-L5水平,多裂肌逐渐变厚,Wiltse间隙更容易分辨.结论:超声可实时显示椎旁肌间隙及其内的血管,可用于辅助脊柱微创手术的开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