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张力平衡针法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肌痉挛的疗效。方法:采用张力平衡针法结合康复训练疗法对脑卒中后肌痉挛患者进行治疗4周。结果:治疗4周后两组痉挛等级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上、下肢肌张力两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患者Barthel指数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提高;观察组治疗后Barthel指数较对照组明显升高。结论:张力平衡针法同现代康复训练相结合的方法相对于康复训练治疗具有更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2.
张力平衡针法结合康复治疗脑卒中后肌痉挛3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张力平衡针法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肌痉挛的疗效。方法:采用张力平衡针法结合康复训练疗法对脑卒中后肌痉挛患者进行治疗4周。结果:治疗4周后两组痉挛等级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上、下肢肌张力两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患者Barthel指数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提高;观察组治疗后Barthel指数较对照组明显升高。结论:张力平衡针法同现代康复训练相结合的方法相对于康复训练治疗具有更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康复治疗中风偏瘫的疗效。方法:将240例患者随机分为针刺加康复技术治疗组120例,取内关、水沟、三阴交穴,配合康复技术。对照组120例单纯针刺,取穴和手法同治疗组。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单纯针刺组总有效率为84.2%(P<0.01)。提示:针刺配合康复技术治疗中风偏瘫能更好的将大脑损伤的代偿的潜在能力激发出来,降低致残率、提高病人的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康复治疗中风偏瘫的疗效。方法:将240例患者随机分为针刺加康复技术治疗组120例,取内关、水沟、三阴交穴,配合康复技术。对照组120例单纯针刺,取穴和手法同治疗组。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单纯针刺组总有效率为84.2%(P&lt;0.01)。提示:针刺配合康复技术治疗中风偏瘫能更好的将大脑损伤的代偿的潜在能力激发出来,降低致残率、提高病人的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康复治疗中风偏瘫的疗效。方法:将240例患者随机分为针刺加康复技术治疗组120例,取内关、水沟、三阴交穴,配合康复技术。对照组120例单纯针刺,取穴和手法同治疗组。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单纯针刺组总有效率为84.2%(P&lt;0.01)。提示:针刺配合康复技术治疗中风偏瘫能更好的将大脑损伤的代偿的潜在能力激发出来,降低致残率、提高病人的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6.
金建军  徐亚莉 《中国针灸》2005,25(5):304-306
目的:观察脑卒中后早期针刺结合现代康复技术对其生活自理能力和精神状态的影响.方法:选择生命体征稳定、神经病学体征不再进展后48小时的急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针刺加康复组(Ⅰ组)113例和单纯针刺组(Ⅱ组)99例.Ⅰ组采用针刺加心理康复和运动功能康复治疗;Ⅱ组采用单纯针刺治疗.评定2组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和精神状态.结果:与Ⅱ组比较,Ⅰ组治疗后的生活自理能力评分平均上升17.57分(P<0.05,95%CI=14.87~20.27);精神状态评分平均下降5.86分(P<0.05,95%CI=5.38~6.34).结论:早期针刺结合现代康复技术对脑卒中后生活自理能力和精神状态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康复治疗配合针刺对中风后肌张力增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康复治疗配合针刺治疗58例中风后肌张力增高的患者。结果:治疗后,患肢肌张力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患者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均有改善,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康复治疗配合针刺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改善中风后肌张力增高的方法,可明显降低患者的肌张力,改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经筋论治脑卒中后痉挛状态及对脑脊液Glu、GABA的影响   总被引:21,自引:3,他引:21  
目的:探讨针灸治疗脑卒中后肢体痉挛状态有效方法.方法:将11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6例,治疗组采用经筋刺法,对照组采用阳明刺法,运用高效液相检测治疗前后脑脊液谷氨酸(Glu)、γ-氨基丁酸(GABA)的含量.结果:根据康复医学评定结果及脑脊液Glu、GABA含量的差异表明,治疗组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P<0.05).结论:经筋刺法能有效地缓解脑卒中肢体痉挛状态且与调节脑脊液中Glu、GABA的含量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头针结合促通技术对脑卒中偏瘫康复疗效的观察   总被引:36,自引:3,他引:36  
目的:探讨头针配合促通技术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2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采用头针配合促通技术进行康复治疗,对照组单纯进行促通技术治疗,以Fugl-Meyer评分法、Barthel指数进行治疗前后的功能评价.结果:观察组在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ADL)方面治疗后有明显改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头针配合促通技术有助于脑卒中患者尽快恢复功能.  相似文献   

10.
杜丽芳 《陕西中医》2009,30(3):330-331
目的:观察针刺血海穴为主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疗效。方法:将66例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36例,以振颤运气针法针刺血海穴配合TDP照射中极、关元和子宫穴。药物组30例采用口服吲哚美辛肠溶片治疗。结果:针刺组总有效率为100%,药物组总有效率为76.7%(P<0.05)。提示:针刺血海穴能调节气血,温经通络,活血化瘀,达到快速缓痉止痛的效果。TDP照射可温阳散寒,活血化瘀,消炎止痛之功,使热力直达病所,起到温通气血之效。  相似文献   

11.
试谈平衡阴阳法在针灸治疗中风后痉挛性瘫痪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中风后偏瘫以肢体关节痉挛最为多见,研其病机,不越阴阳失调,故拟平衡阴阳法治之,并探讨本法在治疗中风后痉挛性瘫痪中具体应用及其治疗机制。  相似文献   

12.
针刺"下极泉"穴对中风后手指肌力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户玫琳  张克旭  张润萍 《中国针灸》2007,27(11):813-814
目的:寻找治疗中风后手指功能恢复的最佳方法。方法:将123例手指肌力为零级的中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3例与对照组60例。对照组针刺曲池、手三里、外关等,观察组在对照组取穴基础上加取"下极泉"穴。治疗10次后评价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愈显率为74.6%,对照组为40.0%。经统计学分析,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下极泉"穴对手指肌力的引出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3.
周国荣  刘正 《新中医》2000,32(6):21-21
我们采用一穴多针法治疗中风后遗症 58例 ,收到较好的疗效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观察病例共 85例 ,随机分为 2组。治疗组 58例 ,男 35例 ,女 2 3例 ;年龄 38~ 72岁 ,平均 54 6岁 ;病程 4天~ 6个月 ;其中脑栓塞 9例 ,脑血栓形成 2 5例 ,脑出血 1 6例 ,蛛网膜下腔出血 8例。对照组 2 7例 ,男 1 5例 ,女 1 2例 ;平均年龄 56岁 ;平均病程 2 4天 ;其中脑栓塞 4例 ,脑血栓形成 1 3例 ,脑出血 9例 ,蛛网膜下腔出血 1例。1 2 瘫痪分级 根据杨仲昆《临床体检图解》中肌张力分为 6级。 0级 :完全麻痹 ,患侧肢体肌肉无任何收…  相似文献   

14.
醒脑开窍针法治疗卒中后抑郁症临床研究   总被引:42,自引:4,他引:42  
目的:探讨治疗卒中后抑郁症的有效方法.方法:随机将256例卒中后抑郁症患者分为口服西药对照组(76例)和醒脑开窍针法针刺组(180例),观察两组临床疗效;以卒中后抑郁症相关因素及血浆中相关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的变化为指标探讨治疗机制.结果:针刺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各种抑郁量表相关指标均得到改善,血液中相关单胺类递质含量提高,与西药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醒脑开窍针法可以通过改善疾病相关因素来治疗卒中后抑郁症.  相似文献   

15.
胡俊霞  薛立文 《陕西中医》2010,31(10):1392-1393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后肩关节疼痛的疗效。方法:采用针刺结合康复训练为主,穴取患侧上肢肩髃、臂臑、肩贞、天宗、手三里、阿是穴等;并设对照组观察。结果:治疗组治疗后患侧上肢疼痛程度较对照组轻;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本法治疗中风后肩关节疼痛有疏通经脉,气血畅行,络通瘀散的功效。  相似文献   

16.
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发病率为100~300/10万,死亡率为50~100/10万。存活者中有50%-70%病人遗留瘫痪、失语等严重残疾,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负担。通过中西医结合护理,能加速脑卒中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减少住院天数,使病人回归家庭和社会,并获得较好的生活质量,具有一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现笔者将其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针刺治疗脑卒中后抑郁失眠临床疗效评价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对针刺治疗脑卒中后抑郁失眠症的临床疗效进行系统评价.方法:将入选的64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4例,采用"三才"配穴、联合针法相结合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口服安定类药物治疗.将两组的疗效进行对比观察及评价.结果:治疗组治疗中风后抑郁症总有效率为79.4%,其失眠症的总有效率达97.0%;药物对照组仅为40.0%与73.3%,两组间差异存在着非常显著性意义(P<0.001,P<0.01).结论:"三才"配穴、联合针法相结合治疗脑卒中后抑郁失眠疗效显著,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8.
石新燕  李小生 《陕西中医》2013,34(7):877-878
目的:探讨针灸及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康复效果。方法:治疗组和对照组均进行常规运动疗法,治疗组增加针灸治疗。通过Barthel指数、FAC下肢行走功能评分、Fugl-Mey-er评分等参数评价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经过康复治疗后其Barthel指数、FAC评分、Fugl-Meyer评分均有所增加,但是治疗组的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并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膝关节痉挛恢复更加明显。结论:在传统的康复手段上同时针灸治疗有利于患者肢体功能以及生活自理能力的恢复。  相似文献   

19.
林海  王玮  纪永毅  荣培红  刘岗 《陕西中医》2013,34(6):741-742
目的:观察艾灸配合脊柱旋转训练治疗中风后上肢肌张力增高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每日隔姜灸(中脘、关元、双侧天枢),同时进行腰椎、胸椎的旋转训练。艾灸组予隔姜灸。训练组采用腰椎、胸椎的旋转训练。常规组使用基础药物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8.61%,训练组为75.48%,常规组为75.14%,对照组为68.18%,治疗组、训练组、艾灸组与常规组比较,均P<0.05,有统计学意义,艾灸组与训练组比较,P>0.05,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与艾灸组、康复组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Ashworth评分及Fugl-Meyer运动功能积分结果与上述相同。结论:单用艾灸或脊柱旋转训练治疗中风后上肢肌张力增高具有一定疗效,联合应用艾灸和脊柱旋转训练治疗中风后上肢肌张力增高疗效更显著。  相似文献   

20.
醒脑开窍针法结合张力平衡针法为主治疗脑卒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脑卒中不同阶段采用醒脑开窍针法结合张力平衡针法配合现代康复治疗的疗效。方法:72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6例,对照组36例。对照组采用现代康复治疗,观察组加用醒脑开窍针法并张力平衡针法。结果:观察组有效率和患者生活活动能力均有显著提高,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醒脑开窍针法并张力平衡针法配合现代康复治疗脑卒中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