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杨婷 《大家健康》2016,(1):160-160
目的:对老年无痛性心肌缺血患者的临床特点与护理措施进行探究。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80例老年无痛性心肌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成2组,一组为实验组,共41例,一组为对照组,共3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给予全面护理,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及分析其临床特点。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度为90.24%,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度为74.36%(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老年无痛性心肌缺血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了解并给予全面精致的临床护理具有十分显著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无痛性心肌缺血的发病特点及相关的护理方案。方法:将2011年9月至2012年9月我院收治的20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分为有痛组(114例)和无痛组(86例),对比两组患者发病时的心率、年龄、时间段及心电图特征等指标。结果:与有痛组患者相比,无痛组患者中年龄超过75岁的患者发生心肌缺血的频率较高,在休息或睡眠状态下发病的频率也较高,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在采用心电监测仪进行检测后发现,有痛组患者在发病时平均心率为(81.33±6.51)次/min,无痛组患者在发病时平均心率为(65.41±4.33)次/min,无痛组患者在发病时的平均心率低于有痛组患者,在心电图S-T段向下偏移<2mm的情况下其发生心肌缺血的几率高于有痛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与一般的心肌缺血患者相比,老年无痛性心肌缺血患者的病情具有较多的特殊之处。全面了解老年无痛性心肌缺血的发病特点及规律,从而为此病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和治疗可明显降低其发生并发症的几率,降低其病死率。  相似文献   

3.
张润惠 《广州医药》2015,46(1):82-83
目的探察老年冠心病无痛性心肌缺血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冠心病患者68例,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患者优质的临床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临床护理后,两组患者的症状均有缓解,但观察组患者心肌缺血的发作次数、发作时间、ST段压低减少的次数及下移减少量显著优于对照组,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冠心病无痛性心肌缺血患者采用针对性合适的临床护理,缓解了患者的临床症状,减少了心肌缺血的发作次数,改善了患者的并发症,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杜萍  王才云 《基层医学论坛》2006,10(11):1031-1033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无痛性心肌缺血(SMI)的动态心电图特点及护理。方法对我科冠心病患者老年组80例,老年前期组30例有缺血性ST段改变的动态心电图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老年组SMI的发生率、ST段的下移阵次、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均高于老年前期组,其时间分布与心率的关系无明显差别(P〉0.05),其发作时间以白天为主,且与身心活动有关。结论老年SMI在老年冠心病中十分常见,其发作隐匿,易被忽视,从而增加急性心肌梗死及心脏猝死的危险性。所以,对老年SMI患者更应该引起重视,采取针对性治疗及护理措施,避免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老年无痛性心肌梗死病情隐匿 ,并发症多 ,病死率高。为了掌握老年无痛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 ,对 40例病例进行了心电图观察分析 ,结果显示老年无痛性心肌梗死病情隐匿 ,并发症多 ,病死率高。因此 ,应引起临床上广泛重视 ,掌握临床特点 ,提高诊断的认识 ,降低病死率。1 资料和方法收集急性心肌梗死病例 80份 ,其中 6 0岁以上无痛性心肌梗死病例 40例 ,诊断标准依据 1979年WHO的诊断标准。以 5 5岁以下 40例作为对照。主要依据住院病案及心电图记录进行分析 ,包括性别、年龄 ,无痛性心肌梗死初发症状、部位、并发症、住院期内病死率及死亡…  相似文献   

6.
杜萍  王才云 《基层医学论坛》2006,10(21):1031-1033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无痛性心肌缺血(SMI)的动态心电图特点及护理。方法对我科冠心病患者老年组80例,老年前期组30例有缺血性ST段改变的动态心电图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老年组SMI的发生率、ST段的下移阵次、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均高于老年前期组,其时间分布与心率的关系无明显差别(P>0.05),其发作时间以白天为主,且与身心活动有关。结论老年SMI在老年冠心病中十分常见,其发作隐匿,易被忽视,从而增加急性心肌梗死及心脏猝死的危险性。所以,对老年SMI患者更应该引起重视,采取针对性治疗及护理措施,避免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对老年组与非老年组对比探讨老年无痛性心肌梗死临床表现的特点,对55例老年无痛性心肌梗死住院患者的临床表现、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其临床表现有呼吸困难、心力衰竭。并发症多见心律失常等。结论:无痛性心肌梗病症状复杂隐匿,极易导致误诊及漏诊。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 15 0例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采用 2 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S -T段改变 ,结果显示有冠状动脉疾病的患者在日间活动中经常发生典型的缺血性S -T段变化 ,约 75 %的心肌缺血发作是无痛性的。因此 ,应用 2 4小时心电图监测 ,对无痛性心肌缺血的早期治疗、观察和护理具有重要意义。1 临床资料我院自 1999年 1月 - 2 0 0 1年 2月 ,共收治冠心病患者15 0例。年龄 60 - 85岁 ,均为男性。分为两组 :Ⅰ组 ,急性心肌梗死恢复期及陈旧性心肌梗死 5 0例 ;Ⅱ组 ,冠心病心绞痛10 0例。均采用 2 4小时动态监测连续记录 2 4小时ECG ,日常生活及服药照…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在老年无痛性心肌缺血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90例老年无痛性心肌缺血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将所有病例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采用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患者护理满意度等指标进行评价).结果 两组患者的胸闷、心悸等临床症状的发作次数、发作时间、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评分及心率、心律和血压异常情况比较,观察组发作次数(10.22±3.06)、发作时间(12.09±2.17)、睡眠质量指数评分(18.15±1.85)等情况更优,组间护理效果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护理总满意度分别为91.11%、66.67%,组间护理满意度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老年无痛性心肌缺血患者优质护理服务干预能有效改善其心律、心率和血压异常情况,保障患者生命安全,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临床护理对无痛性心肌缺血治疗的影响。方法:将我院69例无痛性心肌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35例患者在治疗时进行常规看护和临床护理结合的方法,对照组34例患者只进行常规的看护,不进行临床护理干预。两个疗程之后对两组患者的身心康复、疗效、对护理的满意程度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心率、心律和血压状况明显比对照组的患者稳定,发病患者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对比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对护理疗效的满意度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无痛性心肌缺血患者进行有效而定干预,可以有效地控制患者的疾病,有助于患者的康复,同时也提高了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改善了医患关系。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老年无痛性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发病机制。方法:对32例老年无痛性AMI患者发病年龄。临床表现,诊治及转归等情况进行分析。结果:32例老年无痛性AMI首发表现中心力衰竭12例。胸闷气短5例,心律失常5例,休克3例,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4例,头晕、晕厥3例;无诱因者20例,有诱因者中情绪波动5例。疲劳3例,饱餐2例,饮酒1例,大便用力1例;心电图无Q波者8例;危险因素中高血压13例,糖尿病10例,脑梗死5例,肺心病合并感染4例。结论:老年无痛性AMI患者无典型AMI特征性疼痛。常以其它系统疾病为主要表现,部分患者可无任何症状。极易误诊和漏诊,临床医生应全面掌握老年无痛性AMI发病诱因,危险因素,心电图等特点,主动动态监测心电图和心肌酶学。以期早期诊治,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探讨、分析并研究冠心病无痛性心肌缺血的临床诊断以及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在2011年6月到2012年6月所收治的96例冠心病无痛性心肌缺血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有患者48例。为对照组患者采用口服丹参滴丸进行治疗,对观察组的患者采用补中益气丸和丹参滴丸交替服用治疗。对两组患者均采用动态心电图的检测方法进行诊断,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随访一年,统计两组患者的复发率和并发症的发病率,对比两组患者的满意度。结果:经过治疗,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效果,随访一年以后,观察组有2例患者出现并发症,有1例患者出现复发,而对照组患者当中出现并发症的患者有6例,复发的患者有2例,对比两组,观察组患者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而且观察组患者的满意程度也明显要高于对照组的患者,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补中益气丸和丹参滴丸交替服用治疗冠心病无痛性心肌缺血具有更加显著的治疗效果,而且还具有低复发率和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此外,动态心电图的检测方法也是一种较为理想的诊断方法,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邓敏文 《中外医疗》2012,31(11):30+32-30,32
目的探讨冠心病无痛性心肌缺血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冠心病无痛性心肌缺血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给予复方丹参滴丸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硝酸异山梨酯+硝苯地平治疗,对2组临床结果进行回顾性比较分析。结果 60例患者共监测到缺血性发作179次,平均每例患者发作次数为7次。ST段呈0.1~0.4mV的幅度改变。患者在缺血发作时伴随胸闷18例,心绞痛6例,无典型症状者36例,占60%。当ST-T段改变,心肌发作时,心律失常57例,占95%;心率加快49例,占81.7%;室性早搏54例,占90%。所有患者经过治疗后,ST段低压次数和持续时间较治疗前相比均明显下降(P〈0.01),但观察组治疗前后下降幅度较对照组更为显著,治疗后ST段低压次数和持续时间较对照组显著性减少,疗效更佳(P〈0.05)。结论消除冠心病危险因素,定期进行运动负荷试验或动态心电图检测,必要时测定血清心肌标志物,治疗后定期随访,对病变部位状况进行了解。早期明确诊断,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治疗,可提高临床治愈率,提高患者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分析无痛性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表现及特点,探讨有效的急救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1年3月至2012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30例无痛性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和30例有痛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他们的临床及预后特点.结果:无痛性急性心肌梗死多发于年龄较大的老年人,临床表现隐匿,出现并发症、心力衰竭及死亡等发生率明显高于有痛性心肌梗死.结论:总结无痛性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表现及特点,对于协助医生做出准确诊断,减少并发症和降低死亡率具有重要作用,做好急救护理能够为患者争取到更多的抢救时间,并有助于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冠心病无痛性心肌缺血的临床特点,以及相应的诊断治疗方法,以便达到优秀的治疗效果。方法:将本院心内科于2011年1-9月收治的89例冠心病无痛性心肌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组研究,观察总结患者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以此来具体分析冠心病无痛性心肌缺血的临床特点,以及相应的诊断治疗方法,以便达到优秀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最大耗氧量、CI值、无氧阈值正常的人数比率显著高于对照组,ST段压低的比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治疗效果的总良好率为97.6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98%(P<0.05)。对照组患者胸闷与心绞痛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实验组(P<0.05)。结论:在治疗冠心病无痛性心肌缺血患者的过程中,可以在传统综合治疗的方法上,加用复方丹参滴丸和补中益气丸,以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无痛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及综合性护理措施。方法:对大庆市人民医院心内科曾收治的60例无痛性心肌梗死的患者进行一般护理、吸氧、病情观察、心理护理及饮食护理。结果:无痛性心肌梗死的特点是症状隐匿,并发症多。经过系统治疗及护理,好转55例,没有发生严重的并发症。自动出院3例,死亡2例。结论:护士要提高对无痛性心肌梗死的认识,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密切观察,采取综合性护理措施,可以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在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无痛性心肌缺血患者护理工作中应用无缝隙护理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0月至2018年10月85例老年冠心病无痛性心肌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护理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45例及对照组4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无缝隙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消极情绪状态及睡眠质量的变化。结果:经3个月护理,观察组抑郁、焦虑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睡眠质量各因子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缝隙护理能有效缓解老年冠心病无痛性心肌缺血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提升其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老年无痛性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发病机制.方法对32例老年无痛性AMI患者发病年龄,临床表现,诊治及转归等情况进行分析.结果32例老年无痛性AMI首发表现中心力衰竭12例,胸闷气短5例,心律失常5例,休克3例,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4例,头晕、晕厥3例;无诱因者20例,有诱因者中情绪波动5例,疲劳3例,饱餐2例,饮酒1例,大便用力1例;心电图无Q波者8例;危险因素中高血压13例,糖尿病10例,脑梗死5例,肺心病合并感染4例.结论老年无痛性AMI患者无典型AMI特征性疼痛,常以其它系统疾病为主要表现,部分患者可无任何症状,极易误诊和漏诊,临床医生应全面掌握老年无痛性AMI发病诱因,危险因素,心电图等特点,主动动态监测心电图和心肌酶学,以期早期诊治,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9.
20.
美托洛尔 (MET)是心脏选择性的 β1受体阻滞剂 ,经临床应用对降低无痛性心肌缺血 (SMI)的发作频率和严重程度均有显著作用[1] 。本文观察 37例老年SMI患者均取得满意疗效。但应用MET对老年人常有会影响心功能、血糖、血脂异常的顾虑。本文报告用药前后对临床、心功能、血糖、血脂的影响。1 对象与方法1.1 对 象 以Holter监测确诊为SMI者 37例 ,均为住院患者。男 32例 ,女 5例。年龄 6 0~ 87岁 ,平均 6 8 5 8±6 2 0岁。其中陈旧性心肌梗死 2 2例。伴高血压者 15例。经临床和实验室检查除外糖尿病 ,高脂血症。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