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目的:早期识别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不典型心电图表现。方法:对4例AMI的不典型心电图表现进行分析。结果:不典型心电图的产生与梗死的面积,部位,厚度等因素有关。结论:对AMI的可疑病人,必须随访心电图和心肌酶的动态演变,方能减少漏诊,提高AMI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2.
急性病毒性心肌炎临床常见,其表现程度轻重不一,临床预后差别也较大。在心电图上表现为急性心肌梗塞近10年来不断见诸于献,本就我院及国由部分报导病例共23例心电图表现为心肌梗塞的病毒性心肌炎临床特征进行分析,旨在为今后的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成辉 《当代医学》2014,(5):66-67
目的通过心电图的变化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进行诊断,以便及时的进行治疗,改善预后。方法选取初次发病时收治的24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其接受心电图检查时的指标变化,观察心电图诊断指标与AMI结局的关系。结果经过心电图诊断,在240例忠者中,有180例患者出现了ST段抬高的现象,占75%;而其条60例则为非ST段抬高,占25%。其中在180例ST段抬高的患者中,有95例出现了QRS波终末扭曲,90例患者无QES波的终末扭曲,将此分为两组进行对比.在性别比例、既往高血压史和糖尿病吏、心肌梗死的部位上无研究差异,而在年龄上具有,同时,出现QRs波终末扭曲的患者死亡率要高于无终末扭曲的患者。结论心电图具有无创性的检查特点,除了操作简便的优点外还可重复检测,对AMI的诊断非常有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心电图ST段抬高对前壁急性心肌梗死并室壁瘤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03年6月-2007年6月我院住院的前壁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室壁瘤患者41例为研究组,另收集同期前壁急性心肌梗死无室壁瘤患者39例为对照组。观察2组患者第2周心电图ST段移位情况并进行比较,分析体表心电图ST段移位与室壁瘤的关系。结果室壁瘤组在V2导联ST段抬高为(0.25±0.10)mV,V1-V6导联ST段抬高总值为(0.65±0.35)mV;非室壁瘤组心电图V2导联ST段抬高为(0.15±0.10)mV,V1-V6导联ST段抬高总值为(0.35±0.25)mV,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体表心电图可作为早期初步筛选诊断室壁瘤的重要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5.
焦虑情绪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及心电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要目的探讨焦虑情绪对AMI临床及心电图的影响。方法对125例AMI患者分别进行SAS测定,对其院内的临床及心电图进行分析。结果显示37.6%的病例存在焦虑情绪,且焦虑者VTVf及/或SCD、梗死后心绞痛,再梗死的发生率显著高于无焦虑情绪者(P〈0.05)。而AMI发病年龄、性别,梗死部位,血清酶谱及非SCD死亡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AMI病例发生焦虑情绪,是引发冠状动脉事件、SCD的主要危险因素,严重影响AMI患者的病情演变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5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电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心电图变化与梗死相关血管的关系。方法通过对50例AMI患者心电图ST段改变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的比较,分析心电图变化与梗塞血管的关系。结果(1)Ⅱ、Ⅲ、avF导联出现ST段抬高的AMI患者81.48%的梗塞相关血管为右冠状动脉;(2)Ⅰ、avL或V1-V6导联ST段抬高者91.67%的梗塞相关血管为左前分支中段;(3)仅V1-V3导联ST段抬高者100%出现左前分支大对角支远侧梗塞。结论AMI患者急性期心电图不同导联ST段改变可以对梗塞相关血管的位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电图的动态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临床确诊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89例,进行心电图检查并分析其变化规律。结果 189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心电图变化不一67例(35.45%),心电图出现QS波71例(37.57%),QS波段出现明显变化51例(26.98%)。结论心电图诊断急性心肌梗死准确性较高,且简便易行。  相似文献   

8.
目的 比较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心电图改变与心肌酶学指标变化在AMI超急性期的诊断意义.方法 对我院从2005年1月到2009年11月共30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发病时间分为3组,A组(发病时间<2h,n=98)、B组(发病时间在2~6 h以内,n=129)和C组(发病时间超过6 h,n=79).分别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心电图和心肌酶学指标改变等情况.结果 发现各组之间J点抬高和ST段抬高的比例都明显升高,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ST段缩短和T波高尖的比例,三组差异明显,A组明显升高.三组患者心肌酶学指标的升高时间无明显差异.A组中高中或以上学历比例与B、C组比较明显升高,干部成分的比例也高于后两组.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发生的前2h内,心肌代谢改变所导致的心电图改变远远早于心肌酶学指标改变,加强AMI超早期心电图特征的学习和应用,有利于AMI患者的及时诊断和有效治疗.  相似文献   

9.
贺茅矛  王晓春 《吉林医学》2012,33(11):2401-2402
目的:评价心电图在诊断急性心肌梗死(AMI)中的作用,提高对AMI的诊断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心前区有疼痛和无疼痛临床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的心电图变化。结果:有心前区疼痛的心肌梗死患者20例(50%),其中年龄32~50岁占56%,51~60岁占30%,61~82岁占14%;无心前区疼痛的心肌梗死患者20例(50%),32~50岁占20%,51~60岁占30%,61~82岁占50%;梗死部位:前间壁10例,前壁4例,下壁4例和正后壁2例。心电图检查Q波、ST段和T段均有异常。结论:心电图诊断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很重要,尤其是无心前区疼痛的心肌梗死,紧密结合临床,密切观察心电图变化对筛选急性心肌梗死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特别是老年人。  相似文献   

10.
典型的急性心肌梗死(AMI)常有突发性胸骨后或心前区压榨样剧痛,持续半小时以上,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不能缓解,结合心电图,酶学检查结果诊断多无困难。但临床上不典型AMI,特别是老年人以胃肠道病变为首发或主要表现的AMI常因认识不够或症状不典型,而导致误诊误治。本报道2000年~2003年在我院诊治的6例以胃肠道病变为首发或主要表现的AMI住院病例,其中3例在院外误诊误治。  相似文献   

11.
12.
患男 ,5 6岁。因持续性胸骨后疼痛 10h ,服速效救心丸无效于 2 0 0 2年 4月 2 5日 10点 10分入院。体检 :BP 16 /11Kpa。心率 6 0次 /min ,律齐 ,心音低钝。三尖瓣区可闻及Ⅱ级收缩期杂音。双肺呼吸音清。腹软 ,肝、脾未触及。双下肢无水肿。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正常。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的心电图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77例AMI并发心律失常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心电图及动态心电图表现.结果(1)AMI并发室性心律失常59例(5例死亡,死亡率8.5%),AMI合并其他心律失常18例(无死亡),同一病例可合并多种类型心律失常表现;(2)A组(n=59,出现ST段抬高)有49例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死亡4例,B组(n=18,非ST段抬高)有10例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死亡1例;两组合并室性心律失常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MI可并发多种心律失常,室性心律失常是心肌梗死患者死亡的最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急性心肌梗死早期心电图改变及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临床工作中,诊断心肌梗死主要依靠临床症状、心电图改变和酶学改变三项指标。早期心肌梗死的酶学变化常常在急性心肌梗死发生后4~6h才会升高,因此,急性心肌梗死的超急期诊断就会受到一定限制。而心电图则是早期诊断心肌梗死最敏感的方法,在急性心肌梗死早期,心电图具有特征性改变。本文对其改变及发生机制的研究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15.
16.
1临床资料1999年9月~2000年3月,共收治脑出血病人60例,全部经颅脑CT证实,具有典型类急性心肌梗死之异常心电图表现5例。5例中年龄34~70岁,平均年龄52岁,其中男3例,女2例。进行选择指征:都具有ST抬高1~2mm不等,T波高尖,且都有似急性心肌梗死的心电图之演变过程,但查心肌酶,C-TNT无明显异常,排除急性心肌梗死。例1:患者,女,34岁,农民,因头痛,意识障碍3小时,以“蛛网膜下腔出血”收入院。入院后做ECC检查示:STⅡⅢavF水平抬高2mm,T波高尖。例2:患者,女,62岁,干部,因昏…  相似文献   

17.
<正> 急性心肌梗死(AMI)有典型临床表现及心电图(ECG)演变者仅占(AMI)总发病率的1/3,而AMI主要猝死原因的心律紊乱,50%发生在发病最初24h内,因此AMI早期诊断至关重要。现将近年来遇到的5例结合临床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114例急性心肌梗死住院患者心电图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电图变化,探讨心电图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按照ST段抬高与非ST段进行分组,抽取我院2005年1月~2009年8月114名急性心肌梗死住院患者,对其体表心电图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1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72例为ST抬高性心肌梗死,其中22例发生室性心律失常,死亡12例;42例为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其中3例发生室性心律失常,2例死亡。ST段抬高和非ST段抬高组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死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电图表现为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高于非ST段抬高的患者。  相似文献   

19.
董竞琳 《黑龙江医学》2013,37(6):446-447
目的探讨心电图在急性心肌梗死临床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表现以ST段显著移位为特点,面对损伤区的导联ST段呈弓背向上抬高,与T波融合,形成单向曲线;背向损伤区的导联,则呈相反的变化,病后数小时出现大Q波及T波倒置。结论紧密结合临床,密切观察心电图变化对筛选急性心肌梗死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急性心肌梗死(AMI)6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讨论AMI近期病死率与严重的并发症及ST段形态特征的相关联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