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总结分析预见性护理在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不稳定型心绞痛的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预见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及临床疗效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7.78%,明显高于对照的8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疗效84.44%明显高于对照组6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在不稳定型心绞痛护理中应用效果显著,有利于提高疗效和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清CRP和脑钠肽水平对预见性护理的意义。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3月确诊的不稳定型心绞痛77例,所有患者CRP和BNP水平均升高,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给予预见性的针对性护理措施,对照组37例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对合并有血清CRP和脑钠肽( BNP )水平均升高患者给予预见性护理措施后,观察组患者临床总疗效率高达95.0%,明显高于对照组,而护理满意度高达97.5%,与对照组比较均具有统计学差异( P<0.05)。观察组SAQ各项评分(躯体活动受限程度、心绞痛发作、心绞痛稳定状态、疾病认识程度及治疗满意度)及总分改善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差异( P<0.05)。结论对于伴有血清CRP和脑钠肽水平升高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应给予有效的预见性针对性护理措施,提高治疗的疗效和降低恶性不良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预见性护理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护理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9月至2017年7月间12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61例,观察组用预见性护理,对照组用寻常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以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护理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预见性护理在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4月至2018年5月舞钢公司总医院收治的84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预见性护理。采用医院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调查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情况。结果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85.7%(36/42),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7.7%(41/42)。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在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中应用效果较好,护理满意度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预见性护理在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根据入院时间的不同,选择我院心内科2013年8月~2014年8月收治的24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作为对照组,并选择2015年9月~2016年9月收治的24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预见性护理,对比两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护理满意度以及生活质量评分等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临床疗效,并提高了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预见性护理干预在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接收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500例随机分为两组并分析讨论,两组患者入院后,均进行不稳定型心绞痛疾病的相关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预见性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比较。结果经过有效的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经比较具有显著的差异,有临床统计学意义。结论预见性护理能增强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从根本上改善治疗效果,控制心绞痛的发作,显著提高患者满意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在系统化护理干预中的有效护理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6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系统化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效果、护理满意度、心绞痛症状稳定情况、患者认知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采用系统化护理干预,能提升护理满意度,明显改善症状,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模式在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该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78例,随机均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实施预见性护理模式进行疾病干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结果实验组临床疗效、护理满意度、疾病知晓率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模式能够提高患者疾病知晓率,促进患者预后康复,改善了护患关系,提升了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预见性护理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疗效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将9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按照不同护理方式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给予预见性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疗效、生活质量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86.67%,高于对照组68.89%,且护理满意度为91.11%,高于对照组66.67%(P<0.05);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的BI、Rankin及SF-36评分显著高于护理前,其提高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应用于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效果优于常规护理。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护理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将6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做为研究对象,进行随机分组,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患者接受精心护理,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护理时间均为6个月。护理质量评价以患者总有效率、服务满意度为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5.5%,对照效率为85.5%,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5.33%,对照组患者满意度为54.33%,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不稳定心绞痛患者给予精心护理,护理效果显著,总有效率增高,患者满意度明显增高,有一定的临床护理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李文莲 《基层医学论坛》2014,(15):1965-1966
目的探讨对老年胆囊炎手术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 60例老年胆囊炎手术患者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30例,采用预见性护理。分别观察2组的护理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3.3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观察组并发症发生少,护理满意度高(P〈0.05)。结论对老年胆囊炎手术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李倩 《基层医学论坛》2014,(24):3233-3234
目的:探讨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将我院近年来收治的9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参考组,各45例。给予2组患者不稳定型心绞痛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优质护理。对2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性、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患者对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93.3%,8.9%;参考组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分别为71.1%,31.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对护理满意度观察组明显大于参考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优质护理有助于提高临床治愈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采用预见性护理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进行干预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医院在2015年03月至2016年03月收治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33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临床接受护理方法的不同展开随机分组。对D1组67例观察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采用预见性护理的方法 ;对D2组66例对照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采用基础性护理的方法 ;对比血糖正常率、出现心肌梗死的概率以及血压正常率。结果对比血糖正常率、出现心肌梗死的概率以及血压正常率发现,D1组明显优于D2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P0.05)。结论对于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临床给予预见性护理干预,最终可以将患者的血糖水平以及血压水平有效改善,将患者出现心肌梗死的概率有效降低,最终显著提高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预见性护理对不稳定心绞痛患者护理满意度及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 将2015年4月—2017年3月收治的64例不稳定心绞痛患者随机分成2组,每组3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运用预见性护理,对比2组SAQ量表中各指标评分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护理后对疾病认知程度、心绞痛稳定状态、躯体活动受限程度、心绞痛发作情况四项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预见性护理可提高不稳定心绞痛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及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5.
蒋敏 《基层医学论坛》2014,(30):4070-4071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不稳定型心绞痛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0月-2013年12月收治的120例行PCI治疗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将其按照入院顺序平均分成2组。观察组65例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对照组55例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2组患者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及并发症发生率均较对照组低,患者对护理质量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在不稳定型心绞痛PCI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较显著,其能有效提高治疗及护理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09年7月~2012年3月在我院就诊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62例,将患者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只行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预见性护理,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显效21例,有效9例,无效1例;对照组显效14例,有效7例,无效10例。两组结果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行预见性护理能提高其治愈有效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应用全面护理干预模式对患有不稳定型心绞痛疾病的患者在治疗期间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患有不稳定型心绞痛疾病的患者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43例。采用常规心脏病护理模式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护理;采用全面护理干预模式对观察组患者实施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疾病在治疗期间的护理服务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不稳定心绞痛症状消失时间和心绞痛疾病治疗计划实施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在心绞痛疾病治疗的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应用全面护理干预模式对患有不稳定型心绞痛疾病的患者在治疗期间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18.
刘娟 《大家健康》2013,(15):41-42
目的:研究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09年7月~2012年3月在我院就诊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62例,将患者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只行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预见性护理,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显效21例,有效9例,无效1例;对照组显效14例,有效7例,无效10例。两组结果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行预见性护理能提高其治愈有效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用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时的临床效果。方法:对近年来我院收治的9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98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49例患者。我们给对照组患者使用阿司匹林进行治疗,给观察组患者使用氯吡格雷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在治疗前,两组患者每个月硝酸甘油的用量和心绞痛的发作次数大体相同。在治疗后,两组患者每个月硝酸甘油的用量和心绞痛的发作次数均较治疗前有明显的下降,其中观察组患者每个月硝酸甘油的用量和心绞痛发作次数的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在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人数大体相当,二者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用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确切,可有效地减少患者心绞痛的发作次数和硝酸甘油的用量,而且安全性高。此疗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0.
郑晓萍  郑平 《西部医学》2019,50(5):78-79,83
目的评估穴位按摩配合耳穴埋豆对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双心疗效。方法将80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稳定型心绞痛的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联合穴位按摩和耳穴埋豆,连续治疗4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并评估2组心绞痛症状疗效和心电图疗效。结果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HAMA评分和HAMD评分均明显下降(P<0.05),以观察组下降程度最为明显(P<0.05);观察组心绞痛疗效及心电图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穴位按摩配合耳穴埋豆治疗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效果明显,可改善患者心绞痛症状、心电图表现以及焦虑、抑郁状态,发挥双心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