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锁是后牙的一种错畸形。全部后牙正锁常是因为这一侧多数乳磨牙重度龋或早失,不得不用对侧后牙咀嚼,日久废用侧易形成深覆盖,由深覆盖再发展而成为全部后牙正锁。全部后牙锁是各类错畸形中危害较大的一类,严重阻碍下颌正常运动,降低咀嚼功能,影响下颌有关肌肉的动力平衡,形成继发性下颌骨左右侧发育不对称及颜面不对称畸形,极易引起颞下颌关节疾患。 临床表现为患侧下颌牙槽骨和牙弓缩窄,下后牙严重舌侧错位或倾斜,但上后牙颊侧错位不明显或基本正常。这类患者,可戴用下颌单侧垫式矫治器。即在健侧下后牙上做解剖式垫,垫高度应…  相似文献   

2.
儿童股骨头缺血坏死的SPECT显像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SPECT对儿童股骨头缺血坏死的显像特点。方法 所有患儿以99mTc -MDP为示踪剂 ,行髋关节骨三相显像、SPECT髋关节断层显像 ,得血流相、血池相、延迟相 ,并计算股骨头ROI的放射性计数。结果 血流相所有病例患侧股骨头总血流量与健侧差异无显著性 ;血池相有 1 7例患侧较健侧显著浓集 ,余 6例与健侧差异无显著性 ;延迟相中有 1 3患侧股骨头部位较健侧显著浓集 ;此 1 3例断层显像中有 5例患侧股骨头浓集中可见小的稀疏缺损区 ,8例表现仍为患侧股骨头颈的浓集。另外 1 0例延迟相及断层相均表现为稀疏缺损区 ,外周有放射性浓聚。结论 儿童股骨头缺血坏死患者存在静脉回流障碍和动脉供血的障碍 ,但以静脉回流障碍发生最早、最重 ,为主要因素。对X线无异常表现而临床又怀疑为股骨头坏死的患儿应行骨三相及断层显像 ,以作早期诊断和鉴别。  相似文献   

3.
1 病历报告患者 ,男 ,30岁 ,农民 ,主因精神病发作不能闭口影响说话及进食 1个月来院就诊。检查 :神志清 ,稍呆滞 ,尚合作。双侧下颌呈前伸位 ,前牙开牙合 ,反牙合 ,开闭口运动障碍 ,不能闭口 ,上下颌牙列完整 ,双侧颞下颌关节窝空虚 ,双侧髁状突位于关节结节前方。双侧颞下颌关节侧位片开闭口位均显示双侧髁状突位于关节结节前方。诊断 :双侧颞下颌关节陈旧性前脱位。经用常规手法复位未能奏效 ,随采用双侧后牙加橡胶棒 (直径约 5mm) ,进行颌间牵引复位。隔日复诊 ,诉双侧颞下颌关节区疼痛。检查 :前牙基本呈对刃牙合 ,开牙合较前减轻 ,双…  相似文献   

4.
对鼠后牙缺失的髁状突软骨和关节盘组织的形态学变化进行观察。旨在从软骨的组织学变化探讨牙合异常与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的关系。结果发现:实验组双侧髁状突软骨各细胞层均有不同的改变,增殖区变薄,细胞数量减少,细胞形态异常。过渡层变薄。关节盘内胶原纤维呈多向性走行,表明多数后牙缺失对颞下颌关节髁状突和关节盘的组织结构均有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镍钛Ω曲联合后牙斜面导板矫治单侧反牙合偏牙合畸形所致颞颌关节紊乱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单侧反偏畸形的颞颌关节紊乱病患者,采用镍钛丝弯制Ω曲,使上前牙唇向开展,下颌后牙用斜面导板诱导建立正常咬合关系。结果:经过8~11个月治疗后15例患者咬合关系恢复正常,面型明显改善,关节症状消失。结论:镍钛Ω曲联合后牙斜面导板治疗单侧反偏畸形疗效可靠,渐进性的力接近生理性,有利于颞下颌关节改建和适应。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第三磨牙伸长的咬合与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MD)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45例第三磨牙伸长的TMD患者作为实验组,仅一侧下颌第三磨牙伸长15例(A组),仅一侧上颌第三磨牙伸长15例(B组),一侧下颌并对侧上颌第三磨牙伸长15例(C组),选取正常咬合者15例作为对照组,应用T-scanⅢ系统记录咬合相关参数.记录拔除伸长牙前后TMD患者颞下颌关节紊乱指数(CMI)、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下颌运动功能相关指标.结果 ①实验组各组力中点距离较对照组增加,闭合时间、前伸咬合分离时间、侧方咬合分离时间较对照组延长(P<0.05).②实验各组牙台接触不对称指数较对照组大(P<0.05).③实验组各组早接触、前伸及侧方牙干扰出现率较对照组高(P<0.05),拔牙后早接触、侧方牙合干扰出现率较对照组无明显差异.④拔牙后1个月TMD患者CMI、VAS指数明显下降(P<0.01),最大垂直开口度、下颌前伸距离及侧偏距离均增加(P<0.05).结论 ①第三磨牙伸长者双侧咬合不对称,不平衡.②第三磨牙伸长继发的咬合干扰与TMD的临床症状紧密相关.拔除伸长的第三磨牙后TMD患者的开口型及开口度有明显改善,关节区弹响、疼痛也有一定程度的缓解.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下颌前牙先天性缺失患者行正畸治疗的最佳方案选择.方法:采用标准MBT直丝弓矫治器对下颌前牙先天性缺失20例患者行矫治.其中采用非拔牙矫治6例,拔牙矫治14例.结果:经矫治后20例均达到协调牙颌面外观,前牙排列整齐,后牙尖窝锁结关系较好.矫治时间15~24个月,平均20个月.正畸治疗后戴用保持器,回访1~1.5...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牙][合]垫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疗效。方法96例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采用[牙][合]垫治疗,初诊时记录病人牙[牙][合]情况及咀嚼习惯;取模,记录并转移颌位关系。然后根据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类型的不同制作稳定型或诱导型[牙][合]垫,戴人患者口内。嘱患者分别于戴用聆垫后1周、2周、1个月、2个月、3个月复查。结果采用[牙][合]垫治疗的颢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中,[牙][合]垫对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有效率达70.3%。结论[牙][合]垫是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较为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牙列缺失后,患者常有下颌向习惯咀嚼侧偏斜或下颌习惯性前伸,日久会形成颞颌关节疾病和面形改变。本文对14例无牙偏He者应用全口义齿修复,正确恢复其正常的正中咬合关系来矫正偏He。结果:除1例修复后仍偏He外,其余12例均在半年内恢复正常咬He关系。提示:只要医生正确引导,患者认真配合,无牙偏He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得到矫下。  相似文献   

10.
咬合重建及局部封闭对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治疗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咬合重建及局部封闭对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伴有一侧后牙缺失且未修复的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MD)病人90例,随机分为义齿修复治疗组、局部封闭治疗组、义齿修复联合局部封闭治疗组。局部义齿修复治疗组:缺失后牙给予符合生理要求的修复体,配合对症治疗。局部封闭治疗组:2%利多卡因1ml+醋酸强的松龙混悬液0.5ml(12.5mg)行痛点封闭,每周1次,3次为一疗程。义齿修复联合局部封闭治疗组:以上两种方法联合应用。结果义齿修复治疗组有效率达93.33%,局部封闭治疗组有效率达73.33%,义齿修复联合局部封闭治疗组有效率达96.67%。结论义齿修复联合局部封闭治疗一侧后牙缺失所致TMD是一种良好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建立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病动物模型.[方法]10只山羊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以手术去除左髁状突部分软骨,术后1、2、3、5个月用内窥镜检查,组织病理切片观察2组山羊双侧关节病理改变.[结果]对照组无病理改变.实验组术后1个月,双侧关节出现轻度骨关节病表现;第5个月末,双侧关节均表现为晚期骨关节病改变,5只左侧,3只右侧关节盘穿孔.[结论]手术切除一侧关节髁状突部分软骨可导致双侧关节程度相似的骨关节病病理改变.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磁共振成像(MRI)诊断颞下颌关节内紊乱症(TMJID)的价值.方法:20例(40侧颞下颌关节)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MD)患者,使用GE Signa ExciteⅡ 1.5T超导型MR扫描仪,采用颞下颌关节表面线圈,在斜矢状闭口位、开口位和斜冠状闭口位上应用自旋回波(SE)T1WI、T2WI、PDWI及快速梯度回波(FSPGR)序列进行扫描,确定有无TMJID.结果:40侧关节均获得清晰的MR图像,其中13侧(32.5%)关节盘的位置和形态表现正常,21侧(52.5%)关节盘有前移位,6侧(15.0%)关节盘有旋转移位.15侧关节盘在移位的同时存在变形改变,4侧关节髁状突存在退行性骨关节病改变;SE T1WI、T2WI能清晰地显示关节盘的位置、形态和关节的骨性结构及翼外肌结构,可作为TMJ检查的常规扫描序列.PDWI和FSPGR序列可作为辅助扫描序列,斜矢状闭口位能清晰地显示盘前移位和后移位,斜矢状开口位能清晰地显示可复性和不可复性盘前、后移位,斜冠状闭口位能清晰地显示关节盘侧方移位.结论:MRI是诊断关节内紊乱症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云克”(99Tc MDP)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 (RA)的免疫机制。方法 :采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 ,观察“云克”体外对RA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 (PBMC)产生白介素 1(IL 1)和可溶性白介素 2受体 (sIL 2R)的影响。结果 :“云克”有抑制RA患者IL 1的分泌及细菌脂多糖 (LPS)的促分泌作用 ,并对可溶性白介素 2受体的自发分泌及植物血素 (PHA)诱导分泌均有抑制作用。结论 :“云克”对RA的治疗机制可能与其降低IL 1和sIL 2R的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单侧下颌骨牵引成骨术 (mandibulardistractionosteogenesis,MDO)对颞下颌关节 (temporo mandibularjoint,TMJ)的影响。方法 :恒河猴 1 0只行右侧MDO ,间歇期 5d ,牵引速度 0 .5mm× 2次·d-1 ,共 1 5d。分别于牵引完成时、牵引后 2、4、6、1 2周时拍摄X线片并处死一组动物 ,取双侧TMJ制作脱钙石蜡切片 ,行HE染色及TGF β1免疫组化染色。结果 :术后恒河猴下颌中线明显偏向左侧 ,前牙开牙合、反牙合 ,右侧后牙重度开牙合 ,左侧后牙为反牙合。X线片上见右侧髁状突向后上方移位 ,左侧髁状突向前下方移位。切片上见术后早期双侧TMJ均发生变化 ,右侧髁状突退行性变及增生活动均较左侧明显 ,且变化累及软骨各层及软骨下骨组织。稳定期开牙合逐渐关闭 ,髁状突逐渐向正常位置移动。牵引完成后 1 2周右侧后牙开牙合基本关闭 ,前牙开牙合及反牙合仍较明显 ,髁状突位置略偏后 ,仍存在退行性变 ;左侧髁状突除软骨肥大层仍较厚外 ,其位置及组织学表现接近正常。稳定期不同阶段髁状突TGF β1阳性着色均较对照组显著增强。 结论 :MDO可造成TMJ解剖位置变化及组织形态较轻微的退行性变 ,但远期这些变化可以得到逐步修复。TGF β1在TMJ退行性变的修复重建过程中 ,可能发挥了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99Tcm-甲氧基异丁基异腈(MIBI)双时相显像对四肢骨肿瘤的诊断价值及在恶性肿瘤化疗疗效评估中的作用。方法 51例经病理或影像学证实的四肢病变骨肿瘤患者[25例骨肉瘤,12例骨巨细胞瘤,6例软骨肉瘤,3例滑膜肉瘤,2例非何杰金氏淋巴瘤(NHL),2例骨软骨瘤,1例骨髓炎],分别行99Tcm-MDP骨三相及99Tcm-MIBI早期、延迟双时相检查,进行半定量分析,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51例四肢骨病变中骨三相显像的灵敏度最高(96.4%),但99Tcm-MIBI亲肿瘤的特异性最高(91.4%),骨三相结果与99Tcm-MIBI亲肿瘤早期显像结果具有较高的一致性(78.3%),99Tcm-MIBI早期显像中恶性病灶部位与对侧正常组织放射性计数比值(T/N)(3.64±1.83)明显高于良性病灶(2.21±0.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99Tcm-MIBI对骨结节有较好地鉴别价值,在良恶性骨肿瘤方面可增加诊断信息,在化疗疗效评估方面双时相滞留指数是一个较好的指标。  相似文献   

16.
颞下颌关节盘的解剖形态及三维重建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 探讨颞下颌关节盘的形态特点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观察 3 2例颞下颌关节盘的大体形态 ,测量前、中、后带关节盘内、中、外 1 3的厚度 ,对关节盘及骨性关节面结构进行三维重建。结果 关节盘形态表现横椭圆形 ,上、下形态不一致性。关节盘周围厚 ,中间薄 ;后带最厚 ,其中部最厚 ,中带最薄 ,中、外部最薄。有 1个关节盘穿孔。重建显示关节盘形如帽状 ,适应骨性关节面的形态。结论 关节盘的形态与其所承受的压力有关。三维重建有助于全面认识颞下颌关节盘形态及功能 ,为临床及实验研究提供解剖学资料  相似文献   

17.
目的:获得50名健康成年人100侧颞下颌关节(temporo mandibular joint,TMJ)关节间隙锥形束计算机体层摄影术(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测量值,并对髁突位置进行分析.方法:对经过严格筛选、符合试验设计的50名健康成年人100侧颞下颌关节行CBCT扫描,通过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使用5种不同的测量方法对CBCT图像矢状位关节中间层面关节间隙进行定量测量研究,并对这些测量方法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获得了5种不同测量方法CBCT图像关节间隙测量值.3种线距定量测量方法均表明关节前间隙和后间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99,P值均大于0.05);双侧关节前、上、后间隙测量结果对应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40,P值均大于0.05);5种测量方法双侧关节间隙ln(P/A)值间比较差异亦均无统计学意义(t≤0.74,P值均>0.05).结论:在CBCT图像上,5种测量方法均显示髁突基本位于关节窝的中央位置,左右基本对称,但有一定的变异范围.CBCT检查可以准确地反映颞下颌关节关节间隙情况,在与颞下颌关节间隙改变相关的研究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云克(Tc99A—MDP)治疗骨转移癌疼痛的临床疗效及护理体会。方法利用其抑制破骨细胞和抑制骨吸收的药理作用,治疗骨转移癌疼痛42例。结果显效16例,有效19例,总有效率83.33%,Karnofsky评分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提高。结论云克结构简单、便于吸收、毒性小,治疗骨转移的同时又能利用它的微量元素锝[Tc99]提高人体免疫功能,增强人体抗肿瘤作用。在临床应用时规范科学输注,可有效提高肿瘤骨转移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99Tcm直接法标记Angiostatin及其在荷瘤小鼠体内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99Tcm直接法标记血管抑素(angiostatin,AS),观察其在荷瘤小鼠体内的生物分布并进行显像,以探讨其在监测肿瘤对抗血管生成治疗的应答中的价值. 方法:氯化亚锡还原法进行AS的99Tcm标记,纸层析法测标记率;用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系(ECV304)观察其生物活性;为了明确99Tcm-AS与肿瘤的结合,是否存在受体特异性,我们进行了封闭实验. 在给药前2 h用未标记AS预处理荷乳腺癌EMT6瘤株的BALB/c小鼠,尾静脉注射99Tcm-AS,观察其体内分布并进行显像. 结果:氯化亚锡还原法标记AS可获得较高的标记率(>95%),其抑制内皮细胞生长的生物活性与AS相似. 在荷瘤小鼠体内分布结果显示:肿瘤的摄取率随着时间延长而增加,在注射99Tcm-AS后2~12 h,肿瘤可清晰显像,同时,用未标记AS预先封闭肿瘤可使肿瘤对99Tcm-AS摄取率下降. 结论:99Tcm-AS在荷瘤小鼠体内可浓聚于肿瘤,肿瘤对显像剂的摄取存在一定的特异性;99Tcm-AS有可能在肿瘤抗血管生成治疗疗效评价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应用^99mTc-亚甲基二磷酸盐(MDP)评估高压电烧伤患者肢体受损程度。方法46例肢体高压电烧伤患者,分别于术前进行^99mTc-MDP显影、彩色多普勒检测,术中观察组织大体改变,出现血管栓塞或组织坏死者予以切除并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轻度损伤肢体血池相及血流相均显示局部放射性浓聚,重度损伤肢体远端影像暗淡,近端影像明显增强,毁损性电击伤肢体血流灌注中断,各种组织均不显影,与未受损影像界限清晰,与彩色多普勒检测、临床表现和组织病理学检查相符。结论^99mTc-MDP三相动态显像可直观显示深度电烧伤后局部血供及组织受损情况。是判断电烧伤患者组织损伤情况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