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应用正弦摆动、旋转与冷热刺激方法诱发豚鼠眼震,眼震电图记录得正弦摆动眼震,左右向对称,振幅2.8±0.4μV,频率3.2±0.3次/s;旋转试验记录了加、减速期与骤停时的眼震振幅与频率;分别用0、10、20、30、45℃的水作冷热刺激,获得相应眼震数据。前二者反映双侧半规管功能,但以一侧为主。冷热试验中发现豚鼠对冷水(尤以冰水)敏感。本文结果为开展豚鼠前庭功能与结构的实验研究工作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2.
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的前庭功能变化至今有争议,为探讨此问题将脑缺血豚鼠分为3组,术前及术后6h、12h、24h测视动眼震(OKN)及正弦摆动前庭性眼震(SPVN)。结果:(1)颈总动脉结扎前后SPVN无变化,而OKN术侧眼震频率下降,与健侧比有统计学差异;证明脑缺血时视动功能比前庭功能更易受损;(2)颈总动脉加同侧椎动脉结扎组,除术侧OKN频率下降外,SPVN频率亦下降(P〈0.05),术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SAS)患的眼震电图(ENG)改变及临床意义。方法 对36例SAS患进行了视眼动系统反应、自发性眼震、冷热试验、位置性眼震试验检查。结果 视眼动系统反应14例(44.4%),7例(19.3%)记录到自发性眼震,30例(83.3%)引出位置性眼震,SAS患SPV比较对照组有显性差别(P<0.05)。冷热试验20例出现异常。结论 SAS患病变可累及前庭及其中枢,ENG可客观检测。  相似文献   

4.
Sun Y  Xie K  Liu H 《中华医学杂志》1998,78(6):470-471
目的观察经颅磁刺激(TMS)引起的运动抑制效应-肌肉静息期(SP)的改变并探讨用其评价中枢性瘫痪的可能性。方法采用MES10磁刺激器及9cm环状刺激线圈,以50%的阈上刺激强度在头顶进行TMS。记录TMS对侧第一骨间肌(FDI)持续中等用力收缩时的肌电反应。共测定23例轻偏瘫的脑卒中患者健侧与偏瘫侧SP时限,计算患侧与健侧SP时限之比值,并与25名年龄相当的正常人所得正常值进行比较。结果患者偏瘫肢体之SP时限为423±314ms,较正常人(145±37ms)及自身健侧肢体(154±54ms)明显延长(P<001及005);患侧/健侧肢体SP比值为28±19,亦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之侧间比值101±015(P<0.01)。结论轻度偏瘫的脑卒中患者常伴有SP延长,因而SP可作为研究和评价中风患者中枢运动功能损伤的一项神经电生理指标。  相似文献   

5.
应用声振仪对1992年2个月~1993年6个月单胎36~43周妊娠孕妇150例进行了声音振动刺激试验(VAS-T)并与无负荷试验(NST)对照。对此结果VAS-T(+)146例,(-)4例,NST反应型96例,无反应型54例。NST无反应型预测价值8%,假阴性率92%。NST无反应型经声音刺激后50例成VAS-T(+)。VAS-T预测价值99.3%。NST有效率66%,VAS-T有效率99%。NST至少需做20min,VAS-T95%在3min内达到标准,最长15min。为避免NST假无反应型,应进行VAS-T。  相似文献   

6.
1997年7月至1998年1月我们用视电生理检查评估受伤眼的视功能,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受伤的30眼主观视力为005~08,屈光间质均无明显混浊,其中男22眼,女8眼;7~60岁。12 方法 视电生理检查均在法医鉴定时进行,每例均行双眼检查,每眼行FERG(最大反应)与视觉诱发电位(VEP)联合检测,视力≥01者用视图型诱发电位(PVEP),视力<01者用闪烁视诱发电位(FVEP)。视电生理仪为烟台机电公司产的50Y2000型。有屈光不正者需戴矫正眼…  相似文献   

7.
观察电刺激及微量精氨加压素(AVP) 注入原发性高血压大鼠(SHR) 杏仁内侧核(AME) 的心血管效应。结果发现,(1) 在SHR:电刺激(200μA) AME 引起明显的升压效应,AME 内注射AVP(300 ng,0 .3 μl CSF) 同样引起明显的升压效应和加快心率效应;(2) 在正常大鼠( WKY) :电刺激(200μA) 和注射AVP(300 ng ,600 ng,0 .3μl CSF) 也引起升压反应和加快心率效应,但是,该心血管反应强度明显较SHR低,其差别有统计学意义。表明:(1)AVP 可在SHR 的AME 区域发挥对心血管活动的中枢控制作用;(2) 在接受电刺激或注射微量AVP后,SHR 的AME所表现出的对心血管活动的兴奋效应明显强于WYK。  相似文献   

8.
申香远 《广西医学》1998,20(4):669-670
大剂量肾上腺素抢救心跳骤停40例疗效观察柳州市工人医院申香远笔者于1993年元月至1996年12月应用大剂量肾上腺素(HDE)抢救心跳骤停40例,并与标准剂量组(SDE)作了对比研究,现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80例心跳骤停患者,按来诊先...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经食道心房调搏( T E A P) 中刺激方式及阿托品的应用对诱发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P S V T) 的影响,以探讨提高诱发的成功率。方法 对180 例临床确有或疑有 P S V T 者行 T E A P,于基础状态采用 S1 S1( S1) 法、 S1 S2( S2) 法未能诱发者行 S1 S2 S3( S3) 法刺激,上3 法均不能诱发者静注阿托品(0 .02 mg/kg) 后重复上述方法。结果 基础状态共诱发 P S V T126 例(70 .0 % ) ,其中采用 S1 诱发40 例(22 .2 % ) ,加用 S2( S1 + S2) 共诱发104 例(57 .8 % ) ,不能诱发者加用 S3 又诱发成功22 例,则 S1 + S2 + S3 共诱发126 例(70 .0 % ) ,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S1 对 S1 + S2 , P< 0 .001 , S1 + S2 对 S1 + S2 + S3 , P< 0 .05) 。对54 例仍未能诱发者静注阿托品后重复试验又诱发出34 例,最后还有20 例(11 .1 % ) 不能诱发。比较用阿托品前后总的诱发成功率,差异极显著( P< 0 .001) 。结论  T E A P 单用 S1 刺激诱发成功率低,加用 S2 尤其是 S3 后诱发成功  相似文献   

10.
本文报告小脑后下动脉闭塞4例如下。1 病例摘要本组4例病人均为男性,年龄47~66岁。1例既往有高血压病史20余年,未规律治疗。4例均为白天突然起病,表现为头晕、视物旋转或复视、肢体活动不协调、站立不稳、语言不清、声音嘶哑、吞咽困难、进食水呛咳,均无明显肢体瘫痪及意识障碍。1例有频繁呕吐,1例伴有病变侧颈部疼痛。均无头痛。查体:构音障碍3例;眼震3例,其中1例水平眼震,1例为旋转性眼震,2例水平-旋转眼震。4例均有患侧Horner征,肢体共济失调、球麻痹。感觉障碍包括:3例为交叉性感觉障碍,1例…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双侧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眩晕(BPPV)的诊治思路。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12月我院神经内科眩晕专病门诊诊治的、双侧Dix-Hallpike诱发试验均出现扭转、向上、向地性眼震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诊治思路。结果 20例BPPV患者在Dix-Hallpike诱发试验时双侧均出现扭转、向上、向地性眼震发作,进一步行平躺试验和低头试验,其中6例患者平躺试验时出现垂直向上眼震发作而低头试验无眼震发作,判断为双侧后半规管BPPV,给予两侧颗粒手法复位后患者眩晕症状缓解;其余14例患者在平躺试验和低头试验时仍表现为扭转、向上性眼震发作,但此时二者眼震的扭转方向相反,判断为眼震带扭转、向上成分的单侧水平半规管BPPV,给予一侧Barbecue手法复位后患者眩晕症状消失。结论 对Dix-Hallpike诱发试验双侧出现扭转、向上、向地性眼震发作的患者,不应贸然诊断为双侧后半规管BPPV,应排除眼震出现扭转、向上成分的单侧水平半规管BPPV。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不伴眩晕的突发性感音神经性耳聋(简称突聋)患者前庭机能及损伤范围。方法 选择不伴眩晕的单侧突聋患者42例(42耳),分别进行眼肌和颈肌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oVEMP,cVEMP)及Caloric试验;以伴眩晕的单侧突聋患者62例(62耳)及年龄和性别匹配的健康人25例(50耳)为对照,分析不伴眩晕的突聋患耳的前庭机能受损状况。结果 突聋不伴眩晕组患耳oVEMP、cVEMP的异常率为54.8%、52.4%,Caloric试验异常率52.4%;伴眩晕组患耳oVEMP、cVEMP异常率为64.5%、48.4%,Caloric试验异常率75.9%;正常对照组oVEMP、cVEMP异常率为26.0%、14.0%。突聋不伴眩晕组患耳较正常耳 oVEMP和cVEMP异常率高(P<0.01);突聋不伴眩晕及伴眩晕组患耳oVEMP、cVEMP及Caloric试验异常率相当(P>0.05)。结论 不伴眩晕的突聋患耳可以伴有前庭机能受损,且受损几率与伴眩晕突聋患耳相当,是否伴有眩晕可能与前庭机能损害的程度和范围无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床旁头脉冲实验阳性(head impulse test,HIT)患者的前庭系统疾病的病因构成.方法 连续纳入我院神经内科门诊收治的105例HIT阳性的患者.根据临床特点、眩晕床旁检查、前庭功能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的结果,综合分析HIT阳性的病因构成.结果 105例HIT阳性患者中,单侧HIT阳性78例,双侧HIT阳性27例;前庭外周性疾病76例(72%),包括前庭神经炎35例,双侧前庭病13例,梅尼埃病12例,突发性耳聋伴眩晕7例,前庭神经鞘瘤4例,迟发性膜迷路积水4例,上半规管裂1例.前庭中枢性疾病15例(14%),包括后循环梗死5例,多发性硬化4例,颅底畸形3例,多系统萎缩2例,脑干肿瘤1例,未明确病因者14例(13%).15例HIT阳性的前庭中枢性疾病患者头颅MR均提示异常,其中11例呈双侧HIT阳性,出现神经系统缺损症状者12例,中枢性眼震6例,视跟踪异常4例,凝视性眼震4例,眼偏斜实验阳性2例,前庭自旋转试验提示前庭中枢性异常13例.结论 HIT实验阳性多数提示前庭外周性疾病.HIT实验阳性不能完全排除前庭中枢性疾病,尤其是双侧HIT阳性,需结合其他的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14.
庆大霉素鼓室注射治疗单侧梅尼埃病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Nie GH  Lu YD 《中华医学杂志》2003,83(15):1356-1358
目的 探讨庆大霉素破坏性治疗单侧梅尼埃病的疗效。方法 选择23例年龄在24~61岁的梅尼埃病患者为治疗对象。将患耳置鼓室通气管后,每日经中耳通气管注入庆大霉素,每次12mg,3h1次,每日共5次。注药前检查纯音听力及前庭功能,冰水试验反应消失或明显减弱、Frenzel眼镜下观察到破坏性眼震即可停药。23例患者平均用药216mg,平均治疗时间3.6d。分别随访9~11年,平均10.2年。结果 21例患者眩晕发作消失(91%),2例仍有发作;听力提高或不变17例(73%),下降6例;耳鸣减轻或消失15例(66%),不变6例,加重2例;耳闭减轻或消失21例(91%),无变化2例。患者恢复工作和生活能力21例(91%),仍轻度致残1例,重度致残1例,此例经迷路切除术眩晕消失。结论 鼓室应用庆大霉素可以破坏前庭功能并消除眩晕,保存耳蜗功能。获得疗效的关键是严格选择适应证,密切监视内耳功能,掌握用药剂量与停药指征。  相似文献   

15.
探讨了腹腔镜在不育症病因诊断中的价值,旨在进一步提高不育症的腹腔镜诊断技术。1991年10月至1995年3月采用腹腔镜肉眼检查结合美蓝输卵管通液,对393例不育症进行病因分析(组1);1995年4月至1996年3月引进内凝热-色试验对89例不育症进行病因分析(组2)。结果发现组1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180例,占44.3%,盆腔炎症127例,占31.3%,子宫肌腺病6例,占1.5%。美蓝加压通液对诊断输卵管炎或输卵管子宫内膜异位症及子宫肌腺病有帮助。组2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59例,占53.6%,盆腔炎症28例,占25.5%,子宫肌腺病7例,占6.4%。内凝热-色试验发现20例镜检未能识别的子宫内膜异位症。两组中输卵管单侧或双侧不通109例。结论:腹腔镜肉眼检查结合美蓝输卵管通液和内凝热-色试验可提高腹腔镜对盆腔因素不育病因诊断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16.
唐韬  胡国良 《海南医学》2016,(18):3035-3037
目的:比较单侧开颅大脑镰切开术与双侧骨窗幵颜术治疗双额叶脑挫裂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神经外科2015年1~12月收治的72例双额叶脑挫裂伤患者的治疗情况,其中32例采用单侧开颅大脑镰切开术(单侧开颅组),40例采用常规双侧骨窗开颅术(双侧开颅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术中输血量,所有患者术后3个月按GOS分级评价预后,术后6个月检查语言和精神障碍发生情况。结果单侧开颅组平均手术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和术中平均输血量分别为(109.3±22.8) min、(19.4±2.8) d和(342.6±22.8) mL,均明显少于双侧开颅组的(203.5±37.4) min、(25.7±4.2) d和(605.4±69.7) 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单侧开颅组恢复良好率为53.13%(17/32),明显高于双侧开颅组的35.00%(14/40),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6个月,单侧开颅组语言和精神障碍发生率分别为21.88%(7/32)、12.50%(4/32),明显低于双侧开颅组的45.00%(18/40)、32.50%(13/4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侧开颅大脑镰切开术治疗双额叶脑挫裂伤减少手术的二次损伤,缩短手术时间,对提高患者的预后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初步研究腰椎退行性病变与原发件单膝骨关节炎发病率之间的关系.方法 回顾分析2008年1至12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骨科115例原发性单膝骨关节炎和119例原发性双膝骨关节炎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腰椎退变的体征和放射学改变将单膝、双膝患者分为上腰椎退变、下腰椎退变、伞腰椎退变及无腰椎退变组,进行X2榆验,比较单、双膝患者的腰椎退变情况有无差异.结果 原发性单膝骨关节炎患者腰椎间盘突出或神经根管狭窄侧与膝关节病变侧相同.单膝患者的腰椎退变发病率(60%)高于双膝骨关节炎患者的腰椎退变发病率(31.1%),X~2=19.723,P=0.000;单膝患者的上腰椎退变发病率(29.6%)高于双膝患者的上腰椎退变发病率(6.7%),X~2=20.720,P=0.000;单膝患者的下腰椎退变发病率(17.4%)高于双膝患者的下腰椎退变发病率(8.4%),X~2=4.227,P=0.040;全腰椎退变发病率没有差异,X~2=0.402,P=0.526.结论 同一老年患者的原发性单膝骨关节炎发病与腰椎退变相关,特别是上腰椎退变会诱发单膝骨关节炎的发生和加重;原发性膝骨关节炎的屈曲畸形可能会导致下腰椎、甚至上腰椎退变的加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不同日龄、母婴不同血型组合及直抗、游离、放散"三项试验"新生儿溶血病(HDN)阳性检出率的差异.方法:采用微柱凝胶法检测技术对母婴进行ABO及Rh(D)血型鉴定,患儿直抗、游离、放散试验,母亲Rh(D)阴性做不规则抗体检测,然后对不同日龄、母婴不同血型组合及"三项试验"的阳性率进行分析统计.结果:418例胆红素升高患儿确诊为HDN的有186例,总阳性率44.50%;其中患儿≤3 d组125例(49.21%),>3~7 d组38例(39.18%)、>7 d组23例(34.33%),3组HDN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母婴O-A组95例(66.90%)、O-B组91例(57.96%),2组HDN发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直抗、游离、放散阳性率分别为7.66%、31.82%和44.50%.结论:HDN以ABO-HDN为主,患儿≤3 d检出率最高,放散试验阳性率最高,为诊断直接依据.  相似文献   

19.
BACKGROUND: Malignancies are among the most common causes of death in children. The present study was undertaken to evaluate and compare bone marrow aspiration and unilateral biopsy to detect bone marrow metastases in pediatric patients, using bilateral biopsy as the gold standard. METHODS: During a 6-month period, 63 consecutive newly diagnosed children with confirmed malignant diseases other than leukemia were evaluated for bone marrow metastases or infiltration. Biopsies were obtained from both right and left posterior iliac crests whereas aspiration was performed only at the right crest. Interpretation to the right-side biopsy was considered as the unilateral biopsy result, whereas the bilateral biopsy result was as follows: positively was accepted if one or both of the two-side samples were qualified as positive, while a negative result was considered only if both sides were negative. The bilateral biopsy was considered the gold standard, and sensitivity, specificity, positive and negative predictive value, and false positive and negative rates were computed for the unilateral biopsy and aspiration procedure. RESULTS: We identified bone marrow metastases in 11 (17.5%) patients. The sensitivity was the on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 <0.05) observed between unilateral biopsy and aspiration. Finally, of the 63 patients, unilateral biopsy was reported as inadequate in one patient (1.6%), while aspiration was inadequate in two (3.2%). CONCLUSION: Unilateral biopsy was better than bone marrow aspiration. However, because bilateral biopsy is the gold standard, we recommend using this and bone marrow aspiration simultaneously to evaluate a pediatric patient with any malignancy potentially infiltrating bone marrow.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上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BPPV)诊断和治疗的最佳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41例上半规管BPPV患者的病历资料,并对所有患者的诊断及复位进行评估分析。结果 SRM-Ⅳ模拟Dix-Hallpike试验诱发出典型垂直向下眼震28例(68.3%),其中眼震伴有向地扭转的成分19例,不伴有扭转成分9例;SRM-Ⅳ上半规管BPPV诱发试验诱发出典型垂直向下眼震35例(84.6%),其中眼震伴有向地扭转的成分30例,不伴有扭转成分5例。在所有41例患者中有38例能通过两种诱发试验对受累侧别做出判断,其中因诱发眼震伴有扭转成分而判断侧别30例,单侧诱发诱发出垂直向下眼震且不伴有扭转成分3例,双侧诱发出垂直向下眼震5例,且不伴有扭转成分,但因眩晕及眼震的强度有明显差别而判断出侧别,患者对受累侧别不能判断3例。在能判断出侧别的38例患者中有左侧上半规管受累25例,右侧上半规管受累13例。对41例采用SRM-Ⅳ上半规管BPPV复位法进行治疗,通过一次治疗痊愈28例,有效12例,无效1例。结论上半规管BPPV临床上被越来越重视,应用SRM-ⅣBPPV诊疗系统对上半规管BPPV进行诊治效果好,应该在临床得到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