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分析伴淋系分化抗原表达的急性髓性细胞白血病(剔除M3)的诊断、临床特征、治疗方案选择及预后。方法:根据FAB亚型和免疫标志将AML患者分为伴淋系相关抗原的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Ly+AML)和不伴淋系相关抗原的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Ly-AML)两组。结果:78例AML中Ly+AML占46.2%(36例),Ly-AML占53.8%(42例),两组临床特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y+AML对于常规诱导方案不敏感,CR率低,复发率高,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选择兼顾ALL的方案可提高疗效,应用中大剂量Ara-c可延长生存期。结论:免疫分型对AML的诊断、治疗方案选择及预后判断有重要临床意义,Ly+AML诱导治疗应兼顾淋系和髓系,缓解后宜行中大剂量阿糖胞苷强化。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中淋巴系分化抗原(LyAg)的表达情况.方法:475例AML患者,FAB分型:AML-M0 31例,AML-M1 45例,AML-M2 218例,AML-M3 54例,AML-M4 18例,AML-M5 101例,AML-M6 4例,AML-M7 4例.采用CD45/SSC双参数散点图设门方法进行三色流式细胞术免疫表型分析.结果:在475例AML患者中,38.95%表达LyAg,其中T细胞相关抗原CD7表达最常见(27.58%),其在AML各亚型的表达依次为AML-M0 61.29%、AML-M1 40.00%、AML-M2 34.86%、AML-M5 16.83%.B细胞相关抗原CD19表达于少数AML患者(7.37%),主要是AML-M1(11.11%)、AML-M2(10.55%)和AML-M0(9.68%)患者.结论:CD7和CD19是AML最常表达的LyAg,其与AML-M0、AML-M1、AML-M2有关,与AML-M3关系不明显.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髓系分化抗原(MyAg)的表达情况.方法:选择480例ALL患者,其中T细胞-ALL(T-ALL)92例,B细胞-ALL(B-ALL)388例,经血常规和骨髓细胞学检查确诊.抽取肝素抗凝骨髓,加入荧光标记的单克隆抗体,采用CD45/SSC双参数散点图设门方法进行三色流式细胞术免疫表型分析.结果:在480例ALL患者中,39.17%伴有MyAg的表达,最常见为CD13(25.42%),其在B-ALL各亚型中表达依次为B-前体ALL(40.00%)、前B-ALL(29.93%)、普通B-ALL(22.22%)、B-ALL(20.98%);CD13在T-ALL的阳性表达率为20.65%.CD33(16.04%)在B-ALL阳性表达率(17.27%)与T-ALL(10.8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D117也表达于ALL(4.17%),尤其是T-ALL(14.13%),而B-ALL阳性表达率为1.80%(P<0.01).结论:ALL最常表达的MyAg为CD13和CD33,CD117表达于T-ALL.  相似文献   

4.
对56例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AML)细胞进行免疫表型测定时发现,8例(14.2%)AML细胞除表达髓系抗原外伴有淋系抗原表达(Ly ̄+AML),48例AML细胞不伴有淋系抗原表达(Ly ̄-AML)。Ly ̄+AML组于初诊时肝、脾肿大较Ly ̄-AML组常见,外周白细胞数较Ly ̄-AML组高。8例Ly ̄+AML中仅2例完全缓解(CR),到达CR天数多于Ly ̄-AML组。笔者认为Ly ̄+AML治疗效果差、预后不良,应根据AML免疫表型特点选择合适的化疗方案。  相似文献   

5.
采用流式细胞仪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91例初始成人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免疫表型,42.9%患者伴有淋系抗原(LyANLL),CD7,CD19及CD2者分别为22%,13.2%及7.7%,与LyANLL相比,CD7患者外周血WBC高,CD34及P-糖蛋白表达也高(P〈0.05),CD7,ANLL之完全缓解率(CR)为35%,明显低于LyANLL的73.1%(P〈0.05),CD2表达与M3/  相似文献   

6.
对16例伴淋系抗原阳性表达的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ly AML)的临床及生物学特征研究发现,与无淋系抗原阳性表达的AML(ly-AML)有所不同。ly AML的发病率为165%,其中T系10例.B系2例,T、B混合4例。14例有染色体异常,以t(8;21)多见。ly AML对常规化疗反应差,加用对ALL的化疗药物对缓解有帮助,但CR率、CR期及生存期较ly-AML低,预后差,多死于颅内出血及严重感染。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初治急性髓系白血病(AML)P-糖蛋白(P-gp)及细胞表面分化抗原的表达。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对81例初治AML患者进行P-gp及免疫表型的检测。结果 AML中P-gp的阳性表达率为39.5%,CD34为51.9%,Ly+AML为22.2%,其中CD7阳性率最高,为12.3%。P-gp与CD34均与预后为负相关(P〈0.05),Ly+AML与Ly-AML的完全缓解(CR)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P-gp+组中CD34的表达显著高于P-gp-组(P〈0.01),其它中晚期抗原表达无统计学差异。P-gp与CD34协同表达则CR率更低(26.1%vs 82.7%)。结论 P-gp的过度表达与CD34相关,P-gp+/CD34+的AML属于一种预后不良的临床亚型。  相似文献   

8.
采用流式细胞仪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91例初治成人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免疫表型。42.9%患者伴有淋系抗原(Ly ANLL)。CD7 、CD19 及CD2 者分别为22%、13.2%及7.7%。与Ly-ANLL相比,CD7 患者外周血WBC高、CD34及P-糖蛋白表达也高(P<0.05),CD7 ANLL之完全缓解率(CR)为35%,明显低于Ly-ANLL的73.1%(P<0.05)。CD2表达与M3/t(15;17)及M5相关,CD19表达与t(8;21)及M5相关,CD2 与CD119 (8;21)ANLL之CR率分别为71.4%及80%,与Ly-ANLL无明显差异(P>0.05)。不伴t(8;21)异常CD19 患者的CR率28.6%,明显低于Ly-ANLL(P<0.05)。结果表明Ly ANLL具有独特的临床及生物学特征。  相似文献   

9.
对56例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AML)细胞进行免疫表型测定时发现,8例(14.2%)AML细胞除表达髓系抗原外伴有淋系抗原表达(LY^+AML),48例AML细胞不伴有淋系抗原表达(Ly^-AML)。Ly^+AML组于初诊时肝、脾肿大较Ly^-AML组常见,外周白细胞数较Ly^-AML组高。8例Ly^+AML中仅2例完全缓解(CR),到达CR天数多于Ly^-AML组。笔者认为Ly^+AML治疗效果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检测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患者BAALC(brain and acute leukemia,cytoplasmic)基因的表达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93例初诊AML患者(研究组)和36例非恶性血液病患者(对照组)骨髓,应用实时定量PCR(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RQ-PCR)法检测骨髓单个核细胞中BAALC转录本水平。采用ROC曲线根据其表达水平对AML患者再次分组并比较组间临床参数的异同,分析其临床意义。结果:AML患者BAALC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AML患者的BAALC表达水平根据临界值2.107(ROC曲线敏感度51%、特异性100%)分为高表达组和低表达组。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外周血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血红蛋白含量和基因突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FAB分型、WHO分型、不同核型以及染色体危险程度分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AALC高表达组原始细胞计数明显高于低表达组(P<0.001)。BAALC高表达组治疗后完全缓解率低于BAALC低表达组(P=0.087);BAALC高表达组患者总体生存时间明显低于BAALC低表达组(P=0.031),正常核型AML患者中BAALC高表达组总体生存时间也明显低于低表达组(P=0.043)。结论:BAALC高表达是AML患者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可作为AML辅助诊断的参考标志。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髓系分化抗原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碱性磷酸酶-抗碱性磷酸酶法和流式细胞仪检测68例初治成人ALL的免疫表型,并观察髓系抗原不同表达的临床特征。结果 68例ALL中有10例除表达淋系抗原外尚有髓系抗原表达(My^ ALL)(阳性率14.7%)。My^ ALL组皮肤粘膜出血严重、肝脾肿大明显、白细胞总数增高显著,完全缓解(CR)率较My^-ALL低。结论 具有髓系抗原表达的My^ ALL CR率较低,临床出血及白血病负荷较高,具有独特的临床生物学特征。  相似文献   

12.
急性双表型白血病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急性双表型白血病(biphenotypic acute leukaemia BAL)的临床与生物学特点、治疗及预后。方法 本文总结报道了5例BAL的诊治资料,所有患者均结合细胞形态学、组织化学染色、免疫表型,参照急性白血病免疫学特征欧洲协作组(European Group for the Immunological Characterization of Acute Ledtemias EGIL)评分系统诊断。结合相关文献复习。结果 全部患者均有相应的肿瘤相关的症状。5例患者中,免疫表型为共同表达髓系和B淋巴系标志者2例。共同表达髓系和T淋巴系标志者2例,同时表达三个细胞系标志者1例。CD34阳性者2例。治疗宜采用兼顾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及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的化疗方案,但患者对治疗反应差。结论 BAL具有独特的临床、生物学和预后特征。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急性髓系白血病 (AML)中Evi1基因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应用半定量RT -PCR方法检测了HEL白血病细胞系 (Evi1阳性细胞株 )、94例AML(初治 49例 ,复发 2 3例 ,缓解 2 2例 )患者及 10名正常对照Evi1基因的表达。结果 ① 10名正常人骨髓单个核细胞中无Evi1mRNA的表达 (阴性 ) ,HEL细胞系Evi1阳性。②AML患者Evi1基因总的阳性表达率为 18.1% (17/94) ,M5型未见表达 ,M1~M4各型的阳性率无差异 (P >0 .0 5)。AML初治、复发、完全缓解的Evi1基因阳性率分别为 2 6.5%、17.4%、4.5% ,各组间无明显差异 (P >0 0 5)。③AML初治患者中Evi1阳性表达者首次完全缓解 (CR1)后缓解持续时间短于Evi1阴性表达者 (P <0 0 1) ,早期病死率 (确诊后 3个月内死亡 )明显升高 (P <0 .0 1)。结论 Evi1基因在AML的发病中可能起一定作用 ,可作为判断AML预后不良的一个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AML)患者第1次诱导治疗后和第1次完全缓解时多参数流式细胞术(MFC)监测白血病微小残留(MRD)对预测疾病复发和判断预后的作用,探讨MRD监测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研究246例成人AML患者治疗及MRD的监测数据,分析MRD水平与疾病复发和预后的相关性。结果(1)第1次标准方案诱导化疗后,ROC分析确定MRD阈值为1.5×10-2,Cox比例风险模型显示相对于MRD阴性组,MRD阳性组的相对危险度(RR)为2.41。在缓解后采用联合方案化疗的患者中,MRD阳性组和MRD阴性组的中位无复发生存时间(RFS)分别为(19.45±3.74)个月和(56.46±4.28)个月,中位总生存时间(os)分别为(29.37±4.47)个月和(77.97±4.30)个月,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均P〈0.01)。(2)第1次达完全缓解时,ROC分析所确定的MRD阈值为3.0×10-3,Cox比例风险模型显示相对于MRD阴性组,MRD阳性组的RR值为1.75。缓解后采取联合化疗,MRD阳性组和MRD阴性组患者的中位RFS分别为(28.36±3.40)个月和(55.70±4.32)个月,中位OS分别为(39.30±3.73)个月和(70.19±4.34)个月,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MFC检测MRD在AML诱导治疗过程中具有预测复发、判断预后的价值。  相似文献   

15.
夏乐敏  翁香琴 《重庆医学》2011,40(5):458-459
目的研究B细胞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CLL)免疫表型特点。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分析33例B-CLL的免疫表型。结果大部分B-CLL表达CD20、CD19、CD23、CD5、CD11c,仍有部分表达FMC7、CD22、CD43、CD38、κ轻链、λ轻链、ZAP-70。结论免疫表型分析是诊断慢性淋巴白血病(CLL)非常有用的依据。ZAP-70及CD38可以为B-CLL提供重要的预后信息,是两个较新颖的免疫测定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ALL)患者的微小残留病 (MRD) ,为临床MRD的检测提供科学依据 ,并在此基础上 ,探讨MRD的临床意义。方法  3 3例初发白血病患者均接受 4~ 6周诱导化疗 ,获得完全缓解后 ,进行巩固化疗。在诱导化疗结束时 ,巩固化疗第 12、2 4、3 6周 ,应用流式细胞仪 (FCM)以ALL患者白血病细胞的特异分化抗原为标志监测MRD。结果 初诊时FCM检测 3 3例患者骨髓均有淋巴系分化抗原表达 ,在诱导化疗结束时 ,巩固化疗第 12、2 4、3 6周 ,FCM检测MRD检出率分别为 42 4%、3 1 3 %、13 8%、12 5 %。在按年龄 (以 18岁为界 )、性别、初发病时白细胞计数 (5 0×10 9/L为界 )、Ph染色体、My表达、CNSL等因素分别分组中 ,各个时间段MRD的检出率均无差别。MRD阳性及白细胞计数大于 5 0× 10 9/L(P <0 10 )为复发的高危因素。结论 ①白细胞分化抗原可作为免疫学标志用FCM方法检测ALL患者的MRD。②MRD与临床复发高度相关。③MRD可能为ALL患者一个独立的预后不良的因素。  相似文献   

17.
流式细胞仪测定成人急性白血病患者DNA含量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梁英民  张盈华 《医学争鸣》1996,17(3):206-208
为探讨急性白血病患者骨髓细胞的周期分布,非整倍体,及其与临床疗效的关系。作者应用流式细胞仪测定了57例AL患者的骨髓细胞DNA含量。不同类型AL患者骨髓细胞S%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和缓解后患者。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S%最低;AL患者骨髓细胞DNA非整倍体检出率29.8%,4例完全缓解的患者仍检出DNA非整倍体细胞,随化疗进展而消失。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索流式细胞术检测血小板膜抗原表达的最佳标本制备方法。方法:48例正常成人资料随机进入由不同标本类型、抗凝剂、标本放置时间和标本处理顺序组成的正交实验表,用流式细胞仪分别检测外周血血小板膜CD41a、CD42b和CD62P的表达情况。结果:CD41a在PRP、肝素抗凝、2小时放置或先染色再固定的标本中的表达强度分别高于全血、ACD抗凝、放置15分钟或先固定后染色的标本。CD42b强度除了放置时间对其无影响外,其余与CD41a类似。CD62p阳性率在PRP、肝素抗凝或2小时放置的标本中分别高于全血、ACD抗凝或放置15分钟的标本,而先染色后固定的轿小板CD62P阳性率低于先固定后染色的标本。另外,标本放置2小时后CD62P荧光强度增强,而先固定后染色的强度低于不同程度的影响。最佳的标本制备方法为;ACD抗凝全血标本在短时间内用1%多聚甲醛固定后再行免疫染色,此法可将血小板自身活化减到最低水平。  相似文献   

19.
何云燕  罗建明  蒋玉凤 《重庆医学》2011,40(23):2327-2329
目的探讨儿童B系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 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B-ALL)CD20抗原表达与初诊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流式细胞仪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血液病房2006年7月至2010年8月收治的初诊120例B-ALL患儿CD20抗原表达。结果 120例患儿中CD20抗原表达阳性率为25%,CD20抗原表达与性别、年龄、外周血白细胞数、血红蛋白水平、血小板数、FAB分型、染色体改变、初诊时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发生、诱导化疗缓解第19天骨髓状态及临床危险度分型无关。结论 CD20+与CD20-的B-ALL患儿初诊临床表现基本相同,不具有更多高危特征。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急性白血病患儿外周血中Th1和Th2细胞因子的表达及其在白血病发病及化疗过程中的意义。方法收集78例急性白血病患儿,其中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53例,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25例;21例为初诊患者(初诊组)。所有患儿经化疗后分为两组:缓解组1(n=42),完全缓解期(CR)<12个月;缓解组2(n=36),CR≥12个月。另设30名健康儿童为正常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外周血Th1(IL-2、IFNγ)和Th2(IL-4)细胞因子的百分比。结果初诊组治疗前的IL-2、IFNγ和IL-4表达水平与正常对照组和缓解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表达水平显著改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缓解组1的IL-2和IFNγ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缓解组2(P<0.05),但IL-4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的3种细胞因子表达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LL与ANLL患儿的3种细胞因子表达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h1和Th2细胞因子可能参与了急性白血病的发病,在ALL与ANLL发病过程中的作用可能相同;随着缓解时间延长,患者的免疫功能逐渐恢复,后期再次紊乱,可能与化疗继发的免疫抑制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