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目的 探讨护理科研激励管理的模式.方法 根据人性假设理论,实施满足护理人员经济的、社会的和自我实现需求的管理措施.结果 实践5年来,护理论文数量和质量、护理科研项目和经费、护理专利和科研获奖数量不断提升,一支高素质的护理科研队伍不断壮大.结论 应用人性假设理论预测和引导护理人员行为,实施激励管理,是激发护理人员科研积极性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2.
Hi-Safe LASIK质量管理体系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急诊护理人员对激励的需求,综合运用文化激励、目标激励、成就激励和教育激励进行护理管理。结果显示激励艺术的应用增强了护理群体内聚力,充分调动了护理人员的积极性,使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有了较大的提升,患者及医生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显著提高,提高了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护理科研目标责任书在护理科研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护理科研管理中实施科研目标责任书制度,即将护理科研任务分解成具体的指标以科研目标责任书的形式,由医院与科室、科室与个人层层签订;医院护理科研管理小组指导并督促落实。结果实施科研管理后护理人员人均论文发表率和科研参与率显著提高(P<0.05,P<0.01)。结论在护理科研管理中实施科研目标责任书制度,能有效推动医院护理科研工作的开展和提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双因素理论在临床护理层级管理模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应用双因素理论在医院部分病区实行分层管理,采用教育培训激励、个人发展激励、主人翁精神激励以及利用双因素理论指导奖金发放等方法调动护士工作积极性。结果实施后患者满意度及护生对带教护士满意度显著高于实施前(均P〈0.01)。结论利用双因素理论在临床实行层级管理,激发了各级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优化了护理管理效果,改善了护理服务质量,利于整体护理工作深入持久开展。  相似文献   

5.
双因素理论在临床护理层级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颖  樊爱玲 《护理学杂志》2007,22(13):60-61
目的 探讨双因素理论在临床护理层级管理模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应用双因素理论在医院部分病区实行分层管理,采用教育培训激励、个人发展激励、主人翁精神激励以及利用双因素理论指导奖金发放等方法调动护士工作积极性.结果 实施后患者满意度及护生对带教护士满意度显著高于实施前(均P<0.01).结论 利用双因素理论在临床实行层级管理,激发了各级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优化了护理管理效果,改善了护理服务质量,利于整体护理工作深入持久开展.  相似文献   

6.
目的提高临床护理人员的论文写作能力和科研素质。方法护理部设置科研管理专职人员,对全院护理人员科研课题申报、论文写作全程指导和协助。比较实施专职管理3年(2012~2014年,专职管理)后与常规管理方法(2009~2011年,常规管理)全院护理人员科研素质和论文发表情况。结果实施专职管理后,科研立项由常规管理的9项升至25项,发表论文由276篇升至446篇;护理人员专科水平、文献检索、科研创新、论文撰写4项评分显著高于常规管理(均P0.01)。结论护理科研设专职管理可有效提高护理人员的科研素质和论文写作能力,有利于推动护理学科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股份制医院临床一线护理人员薪酬激励方法及效果。方法通过提高临床护理人员夜班补贴,对非事业编制临床一线护理人员激励转正,临床与非临床科室护理人员薪酬拉开差距等方法激励护理人员。结果实施薪酬激励方法后,临床一线护理人员的工作稳定性较实施前显著提高(均P0.05);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及节假日、夜班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较实施前降低。结论薪酬激励提高了临床一线护理人员的工作稳定性,减少了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有利于优质护理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8.
目的培养中医护理人才队伍,促进中医护理学科的发展。方法成立中医护理学科建设管理小组,遴选中医学科(学术)带头人、后备学科(学术)带头人及中青年中医护理骨干共246人,制定不同的培训目标并分层次进行培养。结果实施后中医护理科研水平得以提升,论文发表数量增多,中医特色护理技术得以广泛推广;中医护理人员知识理论与技能考核显著优于实施前(均P0.01)。结论护理人才培养是护理学科建设与发展的关键,中医护理人才培养有利于中医护理学科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开展人性照护理论培训对护士照护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人性照护理论培训对临床护士照护行为的影响。方法对128名临床护理人员进行人性照护理论培训,组织学习讨论护理关怀行为指南、交流人性照护实践经验等;建立人性照护网上论坛、答疑与咨询,以多种形式和渠道宣传和介绍人性照护理论以及实际应用价值和意义。采用照护行为质量评价表和患者满意度调查表于人性照护理论培训前后对护理人员和患者进行测评。结果培训后护士的照护行为和患者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培训前(P<0.05,P<0.01)。结论护理人员经过人性照护理论培训后,将人性照护理念融入护理工作中,有利于提高护士照护行为和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培养中医护理人才队伍,促进中医护理学科的发展.方法 成立中医护理学科建设管理小组,遴选中医学科(学术)带头人、后备学科(学术)带头人及中青年中医护理骨干共246人,制定不同的培训目标并分层次进行培养.结果 实施后中医护理科研水平得以提升,论文发表数量增多,中医特色护理技术得以广泛推广;中医护理人员知识理论与技能考核显著优于实施前(均P<0.01).结论 护理人才培养是护理学科建设与发展的关键,中医护理人才培养有利于中医护理学科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循证护理在外科护理本科生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乐革芬 《护理学杂志》2004,19(18):66-67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的应用对提高护理本科生临床护理能力、护理科研能力的作用.方法将98级42名进入外科临床实习的护理本科生随机分为对照组(20人)和实验组(22人).对照组按原教学模式(参照护理常规实施护理带教),实验组按循证护理模式实施带教.实习结束时对两组护生进行综合技能考试和实习护理论文质量评分.结果实验组综合技能成绩及护理论文质量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应用循证护理模式带教,有利于提高护理本科生的临床护理能力和护理科研能力.  相似文献   

12.
文献检索在护理科研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姚梅琪  黄回 《护理学杂志》2002,17(8):628-630
目的 为提高护理人员文献信息检索的应用能力。方法 以护理课题“中枢性高热静脉降温法的临床研究”为例,介绍文献信息检索在护理科研中的应用,具体包括造题、设计研究方案、分析研究结果、评价科研成果等程序,结果 文献检索使护理科研从选题、设计、实施到成果鉴定更加科学、快速。结论 一旦护理人员掌握检索工具,即可更好地开展护理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护理论坛与会代表的真实想法和要求,提高下届护理理论坛的质量和水平。方法 自编护理论坛相关问题问卷,对85名参加“浙江省第二届青年学术论坛护理与人类健康分论坛”的代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护理代表对论坛的总满意率为98.8%;以总满意度为因变量,回归方程为:总满意度=0.644+0.411(学术氛围)+0.246(百家争鸣);大部分代表认为论坛真情 以了促进护理学科发展、交流护理经验、开拓思路、学习知识和促进护理人才培养等作用。结论 举办护理论坛有利于营造民主、自由、严谨的学术氛围,活跃学术思想、促进护理学科发展和人才成长。而办好论坛的关键主要在于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提高交流论文的科学性和引导充分民主自由的讨论等。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山东省三级综合性医院无陪护模式病房不同能级护理人员承担工作项目情况,为实现护理人力资源优化管理提供基础和依据。方法自行设计无陪护模式病房临床护理人员能级对应相关情况调查表,对山东省6所三级医院无陪护模式病房551名护理人员承担部分工作项目情况进行调查。结果不同能级护理人员承担各护理工作项目有所侧重(均P<0.01),但均承担所有工作项目;基础护理、执行治疗是主要的临床护理工作,分别占23.81%、22.00%;临床教学及科研所占的比重最少,分别占8.17%、2.51%;无陪护模式病房护理工作的主力是大专学历、初级职称及工龄不足3年的护士。结论护理人力资源配置的不合理及利用低效率并存,护理管理者应制定科学的护理人力资源配置标准,并根据不同岗位的专业技术要求配备相应能力的护士,从而优化护理人力资源管理。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我国2000年以来护理信息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为护理信息学的发展及未来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系统检索并筛选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以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收录的护理信息学相关研究文献,限定检索时间为2000年1月至2021年9月。利用Bicomb2.0软件统计相关研究文献中的高频关键词,采用SPSS25.0软件生成高频关键词聚类分析树状图,进行共词聚类分析。结果 共纳入相关文献3 644篇,提取35个高频关键词。共词聚类分析得到7个研究热点,分别是信息技术在护理教育中的应用、移动护理在临床护理及护理管理中应用的满意度、电子护理病历在ICU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手术室护理安全的信息化管理、护士/护生信息素养及影响因素、标准化护理术语在社区护理中的应用以及糖尿病患者的远程延续性护理。结论 近20年来我国护理信息学相关研究呈现出多元化和分散性的特点,未来应积极在全球视野下探索本土化护理信息学的发展方向,汲取有益经验,为我国护理信息学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临床循证护理现状调查   总被引:95,自引:6,他引:89  
目的 了解临床护理人员应用循证护理现状,发现问题,寻找解决方法,为进一步推广循证护理打下基础。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某院300名护理人员进行基本状况、循证护理的概念及内涵、护理实践方法等方面的问卷调查。结果 ①护理人员循证护理知识知晓率63.4%。②不同学历、职称、工作年限的护理人员对专业教材的应用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不同职称、工作年限护理人员对护理常规的采纳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不同年限的护理人员对专家意见的应用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不同学历的护理人员对科学证据的应用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③有7.7%的护理人员采用了循证护理。结论 循证护理实践尚处于起步阶段,临床护理人员对科学证据的认识和应用不足。需大力普及循证护理知识,倡导循证护理实践;并成立循证支持小组,以提高临床护理人员循证护理的意识和能力。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索显微外科特色护理专科建设的方法及效果。方法 2014~2015年显微外科创建特色护理专科,主要从科室管理、专科队伍建设、护理质量、专科护理技术和护理服务特色5个方面建设。比较特色护理专科建设前后科室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护理服务满意度及护理科研成果。结果特色护理专科建设后,显微外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数显著低于建设前,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建设前,护士发表论文数、开展新技术新业务数、申报管理创新项目数及申请专利数显著多于建设前(P0.05,P0.01)。结论显微外科建设特色护理专科有效减少了科室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提高了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及护理人员的科研产出。  相似文献   

18.
目的形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发热门诊护理规范专家共识,规范发热门诊护理。方法在查阅国内外文献、依据相关政策的基础上,综合发热门诊一线护理管理者及相关专家的意见建议,撰写共识初稿,并通过会议讨论及函询征求专家意见,对共识稿进行修改,形成终版共识稿。结果专家就护理范围内的发热门诊分区与通道设置、发热门诊设备配置与管理、发热门诊护理岗位管理与人员培训、护理人员防护与健康管理、就诊各环节患者护理、消毒及医疗废物处置六部分形成一致意见。结论该共识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和科学性,可为发热门诊的护理规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护理单元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构建护理单元绩效考核指标体系,以便探索科学有效的护理管理模式,提高管理效应,激发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方法由课题组成员初步构建护理单元绩效考核指标体系草案,采用Delphi法对20名专家进行3轮咨询,采取层次分析法对各指标的权重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结果获得包括3个一级指标、10个二级指标及89个三级指标的护理单元绩效考核指标体系;专家权威系数、判断系数、熟悉程度均为0.87;专家积极性为90%~100%;一级指标、二级指标的协调系数分别为0.42、0.37(均P<0.01)。结论护理单元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的构成合理,可信度高,可用于护理单元工作绩效的评定。  相似文献   

20.
成人高校护理大专生科研论文训练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瑞英 《护理学杂志》2002,17(11):867-869
目的 探索医学高等院校成人护理大专生科研训练的内容和方法。方法 选择3个年级3个班74名学生为训练对象,通过安排选题,开题报告,研究中的指导,成文过程中的提炼等方法进行科研训练。结果 74名学生在研究内容方面,专科护理占37.8%,心理护理占32.4%。基础护理占13.5%,护理管理占12.2%,护理教育占4.1%;在研究类型方面,描述性研究占47.3%,相关性研究占35.1%,实验性研究占17.6%;学生科研论文的优良率为77.0%。结论 学生的研究内容是合理的,研究方法是正确的,成绩优良,此项训练方法达到了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掌握研究方向,学会科研设计,提高科研水平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