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经食管心房调搏在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室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30例特发性室速患者的经食管心房调搏资料。结果经食管心房调搏基础刺激诱发心动过速6例(20%),静脉滴注异丙肾上腺素激发后刺激诱发12例(40%),心动过速时通过食管心电图证实QRS波群与P波非1∶1关系,且心室率>心房率而确诊为室速26例(86.67%)。心动过速自行终止5例(16.67%),药物或其它方法终止19例,经食管心房调搏超速刺激法终止6例(20%)。结论经食管心房调搏对诱发和确诊室速有较大的帮助,经食管心房调搏终止室速成功率不高。  相似文献   

2.
经食管心房调搏对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经食管心房调搏对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分型及定位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食管心房调搏对193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分型及定位诊断结果,并与心内电生理检查诊断结果比较。结果 经食管心房调搏对慢-快型AVNRT及顺向性AVRT的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均较高,对少见型AVNRT的诊断敏感性低(25%)。结论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发作时食管与体表心电图P^-波起始与极性是诊断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关键。经食管心房调搏对心动过速旁道定位误诊原因主要是心动过速时体表心电图P^-波往往与T波融合,导致V1、I导联P^-波极性及V1导联P^-波起始部形态改变。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食道心房调搏技术鉴别Mahaim纤维。方法:回顾性分析53例旁道具有前传功能患者的食道电生理检查。其中Mahaim纤维组7例,Kent氏束组46例,对比两组的经食道心房起搏后S-R间期、旁道递减功能(ΔS-R)、旁道不应期(AP-ERP)、及心动过速发作特点。结果:在经食道心房调搏检查中,S1S1起搏时Mahaim纤维组S-R间期较Kent氏束组长[(71±20)ms vs. (28±14)ms,P<0.05];Mahaim纤维组可见ΔS-R[(103±28)ms vs.(12±11)ms,P<0.01);两者的AP-ERP无显著差异。Mahaim纤维组7例均诱发出宽QRS波心动过速,Kent氏束组3例为宽QRS波心动过速。结论:应用经食道心房调搏可鉴别Mahaim纤维。  相似文献   

4.
<正> 笔者在经食管心房调搏进行临床电生理检查及对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治疗过程中,发现3例诱发心房颤动。所用仪器为武汉电子仪器厂生严的DXT-Ⅰ型多功能心脏调搏器。该3例均摒除神经、代谢、电解质及药物等引起心房颤动的可能性。其调搏前、中、后情况见附表。讨论经食管心房调搏过程中发生心房  相似文献   

5.
近来报道经食道心房调搏治疗房扑(AF)安全而有效。作者从1996-11~1998-08采用经食道心房调搏治疗心房扑动4例,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资料及方法1.1 病例选择 4例AF均为我科住院患者,均为女性,年龄48~55岁,平均52.5岁,其中高血压性心脏病3例,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1例。型AF2例,型AF2例。病程20d~1年。入院前服用可达龙及地高辛治疗各2例。1.2 方法 刺激脉冲宽度8ms,起搏电压25~30V。以快于自身F波频率20次的频率起搏心房8次,每次起搏频率增加10次,直到终止房扑或起搏频率达500次/min。2 结果 2例型AF经食道心房调搏后均转为…  相似文献   

6.
笔者医院自1984年10月至1990年4月对756例病人进行食道心房调搏(TEAP)检测中,有6例病人诱发了心房纤颤,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分析经食管心房调搏心脏负荷试验(以下简称食管调搏)在我院的使用情况及取得的临床资料,证实该技术在中、小型医院有较广泛的使用价值。方法通过食管调搏试验结果与以后动态心电图、平板试验、冠脉造影结果比较,分析阳性符合率的几率。结果符合率高。结论食管调搏技术值得在中小型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8.
临床电生理检查历来都采用心脏插管技术,设备昂贵,又为创伤性方法,不易普及推广。国内自1982年报道经食管心房调搏评价窦房结功能后,作为一无创性电生理检查方法已受到重视。近二年在仪器设计、导管电极、测量方法等方面都有改进,应用范围不断扩大。本文根据目前研究进展,对食管心房调搏的临床应用作一简要评价。  相似文献   

9.
食管心房调搏对室上性心动过速类型判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食管心房调搏安全、简便、可靠 ,对快速心律失常的诊断与鉴别有着重要的临床价值。本文通过对2 0 3例具有心动过速史的患者心内电生理检查结果以及术前的食道心房调搏结果的对比 ,评价食道心房调搏对室上性心动过速类型判断的作用。资料与方法  选择 1 996年 3月至 1 998年末的 40 0例行心内电生理及导管射频消融成功根治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患者中 ,2 0 3例食管心房调搏资料完整 ,男 1 1 9例、女 84例 ,平均年龄 41± 7(1 5~ 64)岁。经鼻腔送入 2极或 4极食管电极于近左心房后侧 ,采用双极记录 ,记录到大 A小 V,正负双相的食管心电图 ,行…  相似文献   

10.
作者对15(男12、女3)例健康成人志愿者(年龄20~36岁)进行电生理测试,以确定经食道心房调搏的最佳方式.受试者取仰卧位,经口向食道内插入6Fr六极导管,少数改用6Fr四极导管或10Fr双极导管.电极与心电图仪V导联相连,记录单极心房电图.调搏周期500ms,确定1∶1房室调搏所需的最佳条件.距门齿35.4±1.6cm处单极心房电图呈双向,振幅最大(0.67±0.34mV,n=10).该距离与受试者身高、体重的相关性很差.以该处为中心进行双极电刺激或于该处进行单极电刺激所需阈强度最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经食管心房调搏转复心房扑动(简称房扑)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24例单中心房扑患者,采用经食管心房分级递增或连续递增刺激进行终止。调搏频率为快于房扑频率的10%,经食管起搏心房15~30 s;若未成功转复,可将调搏频率加到扑动频率的120%~130%开始逐级递增或连续递增,最高起搏频率不超过500次/分。观察房扑转复率及不良反应。结果 124例房扑患者中转为窦性心律69例,成功率55.6%。典型房扑(97例,成功率63.9%)和左心房正常(74例,成功率78.4%)的房扑,成功率高于非典型房扑(27例,成功率25.9%)和左房大(50例,成功率36.0%)的房扑。有与无明确心脏病或心脏手术史的房扑患者转复率无差异[55.4%(51/92) vs 56.3%(18/32),P0.05]。结论食管心房调搏转复房扑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尤其是典型房扑和左心房正常的房扑。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经食道心房调搏不同刺激方式在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aroxysmal supraventricular tachy-cardia,PSVT)诊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梅州市人民医院2016年1月1月至2017年8月31日收治的120例PSVT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60例。两组在经食道心房调搏中采用不同的刺激方式来诱发或终止PSVT。诱发时观察组应用S1S2程控刺激方式,对照组应用RS2程控刺激;终止时对照组采用超速抑制法,观察组采用亚速抑制法,若终止无效则依次改用猝发脉冲法和程控期前刺激法。分析经食道心房调搏对PSVT的分型诊断准确率,对比不同刺激方式诱发及终止PSVT的效果。结果食道心房调搏诊断的PSVT分型有115例与心内电生理检查结果相符,诊断符合率为95.83%。观察组的PSVT诱发成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PSVT终止有效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平均刺激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经食道心房调搏刺激有25例(41.67%)出现胸骨后灼痛、胸部跳动、心绞痛等副反应,对照组的副反应发生率为88.33%(53/6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食道心房调博对PSVT分型的诊断准确性较高,超速抑制对PSVT的终止效果更好,亚速抑制刺激产生的副作用更小。  相似文献   

13.
经食管心房调搏是一项无创伤性临床心脏电生理的诊断和治疗技术,在临床已广泛应用于窦房结功能检测以及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诊断与诊疗.本文报告经食管心房调搏成功终止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3例,并探讨终止机制及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本文应用经食道心房调搏法测定72位病员的窦房结恢复时间(其中正常人32名,非病窦的心脏病者19名,病窦患者21名).结果表明病窦组与其他两组病人之间,窦房结恢复时间和校正窦房结恢复时间都有显著的差异(P<0.001)。窦房结恢复时间的正常高限为1,400毫秒,校正窦房结恢复时间的正常高限为500毫秒.两者超过正常高限,出现“第二抑制”现象和异位逸搏是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的特征性表现.实验表明经食道心房调搏法是一个安全、可靠而有效的非创伤性检查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价食管心房调搏对于房室传导阻滞的诊断价值.方法 比较145例心动过缓患者采用食管心房调搏与常规/动态心电图对于房室传导阻滞的检出率并进行随访.结果 (1)食管心房调搏对房室传导阻滞的检出率(66.9%)高于常规/动态心电图(51.7%),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阿托品试验前后食管心房调搏对房室传导阻滞的检出率(77.9%,66.9%)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3)经6~24月随访食管心房调搏检出的22例早期病理性房室传导阻滞患者19例发展为典型房室传导阻滞.结论 食管心房调搏对房室传导阻滞等缓慢性心律失常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同样具有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经食管心房调搏(trans-esophageal atrial pacing,TEAP)对心律失常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我院26年来临床有反复心悸、头晕、短暂晕厥症状的12 830例患者的食管心房调搏检查结果进行分析,了解不同心律失常的发生情况。结果心律失常的诱发率为61.23%,室上性心动过速的诱发率(50.35%)明显高于室速(1.23%);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食管心房调搏超速抑制成功终止99.83%的室上速,失败占0.15%(患者自行要求终止,未列入统计范畴)。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部患者在检查中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经食管心房调搏诱发和抑制室上速是有效的无创性方法,可为临床进一步治疗提供可靠依据,值得大力推广与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7.
作者观察了经静脉右房调搏与经食管左房调搏前、中、后血浆心钠素(ANF)浓度的动态变化,结果提示:调搏中血浆ANF水平明显升高(P<0.001),停止调搏16~20h,恢复为调搏前水平;血浆ANF水平随调搏频率的增加而升高;右房平均压与调搏的频率呈正相关(r=0.8824,P<0.001);调搏中血浆ANF的含量与右房平均压亦呈正相关(r=0.8690,P<0.002)。由此表明心房调搏促进ANF的释放,是压力对心房肌的直接作用。  相似文献   

18.
食管心房调搏诱发阵发性房颤的心房电生理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食管心房调搏对阵发性房颤检查的临床价值。回顾食管心房调搏诱发25例阵发性房颤的心房电生理特性。其结果;程序刺激,分级起搏诱发11例房颤,均有明确的房颤 史,猝发电脉冲诱发的14例中10例有明确的房颤史。房颤组25例与正常对照组25例相比心房有效不应期缩短,相对不应期区域扩大,最大房间传导时间延长,房间传导延缓更显著,这些可能是食管心房调搏诱发房颤的重要电生理基础。认为食管心房调搏对确定临床  相似文献   

19.
观察润滑止痛胶对经食管心房调搏插管及调搏反应的作用。采用常用法及润滑止痛胶法对 5 4 8例确有或疑有病窦综合征、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进行食管心房调搏检查、治疗。结果 :①润滑止痛胶具有良好的润滑性 ,便于食管电极导管插入食管。②润滑止痛胶有麻醉作用 ,可减少检查时插管和调搏反应。③润滑止痛胶可降低起搏阈值 ,润滑止痛胶法组 2 0 .5± 4 .0V低于常用法组 2 3.1± 4 .0V(P <0 .0 5 )。④调搏过程中若出现灼痛、刺痛、撞击等不适反应 ,经口吞咽 0 .5~ 1.0g润滑止痛胶后 ,可使不适反应减轻或消除。⑤润滑止痛胶系一次性无菌制剂 ,可避免交叉感染。结论 :应用润滑止痛胶法行食管心房调搏检查、治疗 ,方法简便 ,可减轻检查的不良反应 ,患者易于接受  相似文献   

20.
预激综合征并发室上性心动过速(简称WPW+SVT)可用心房调搏纠治,但起搏治疗历来采用右心插管技术,不便推广应用。本文报道16例预激综合征患者35次SVT发作,每次都经食管心房调搏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