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空肠消化性溃疡是胃大部切除术后的一个严重的晚期併发症。其发生率与上次手术方式有关,在单纯胃空肠吻合术为25~30%。Zenker等发现由于十二指溃疡及胃溃疡而行毕Ⅱ式胃大部切除术者各有6.2%及1.7%的复发率,而行毕Ⅰ式胃大部切除术者则各为12.6%及3.2%。Wells等观察到,对先前已作了胃大部切除术的病人,如果仅行单纯迷走神经切断术而不再次行胃的切除,有24%溃疡复发。  相似文献   

2.
胃大部切除术后复发性溃疡(附32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胃大部切除术后复发性溃疡的主要原因和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1978~1998年间收治的32例术后复发性溃疡的临床资料。结果 胃大部切除术后复发此3%。高泌本者81%;并幽门螺旋菌(HP)感染65%。治疗愈31例,死亡1例,内科治愈率69.2%,手术治愈率92.8%,随访1~12年,治愈者均无溃疡再复发。结论 复发性溃疡的主要原因是残胃泌酸量高和吻合口HP感染。对未穿孔的复发性溃疡者应  相似文献   

3.
目前胃大部切除术仍然是我国治疗溃疡病的主要术式,复发性溃疡是其术后的一种严重并发症。本院1967年至1986年共收治复发性溃疡38例,现分析如下。临床资料本组38例,男36例,女2例。年龄24~70岁,中位年龄45岁。38例中胃溃疡13例,十二指肠溃疡22例,复合溃疡2例,原发病不清1例。胃大部切除术32  相似文献   

4.
毕氏Ⅱ式胃大部切除术后残留胃窦经常引起顽固的吻合口溃疡(空肠消化性溃疡),例如Eise-lsberg氏式胃窦旷置术后复发性溃疡发生率为44%。作者报导在45例复发性溃疡中有5例的病因为残留胃窦。近代研究证明,处于硷性环境下的胃窦粘膜,持续分泌和释放胃泌素,从而刺激胃的壁细胞,引起胃液分泌过多、胃酸过高。与十二指肠残端相连的一个封闭的胃窦,其典型表现就是血胃泌素过多、胃液分泌过多、胃酸过高以及发生  相似文献   

5.
消化性溃疡患者行胃大部切除术后残胃癌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消化性溃疡患者接受胃大部切除术后残胃癌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 胃大部切除术后残胃癌和未患残胃癌的患者各60例,比较两组的常见临床特征.结果 残胃癌以术后10~20年内最为高发.相比较对照组,发生残胃癌的患者以十二指肠溃疡为原发病,首次手术时接受毕Ⅱ式吻合术的比例较高(P<0.05).结论 消化性溃疡接受胃大部切除的患者在术后10年后应继续随访,对于有胃十二指肠返流的患者的随访应予以加强.  相似文献   

6.
急症胃大部切除术治疗消化性溃疡急性穿孔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急症胃大部切除术对消化性溃疡急性穿孔的治疗价值,以提高基层医院对本病的治疗水平。方法对1985~2000年收治的消化性溃疡急性穿孔实施急症胃大部切除术2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和随访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实施急症胃大部切除术的260例,其中B-Ⅰ式60例,B-Ⅱ式200例,术中快速冰冻检查25例(9.6%),共发现癌性溃疡2例(0.8%);术后无死亡病例,无术后残端瘘、吻合口漏、输入输出袢梗阻及倾倒综合症等严重并发症发生,仅发生吻合口出血2例(0.8%),切口感染6例(2.3%)。随访时间5~12年,获访患者214例,发生吻合口溃疡7例,复发率3.3%,余恢复正常。结论:急症胃大部切除术在解决穿孔的同时,又去除了溃疡病灶和泌酸环境,达到了根治的目的,远近期疗效均确切,是基层医院治疗APPU较理想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7.
从消化性溃疡合并症外科治疗看普外科差距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期专题是胃手术后合并症。综观来稿和约稿多是胃大部切除术后并发症。回忆 4 0余年前杂志和会议都对此有连续多年的报道和讨论。事隔 4 0多年再看基本相似的报告和讨论 ,使我仿佛又回到青年时代。我国胃外科 5 0年来确有显著进步 ,原先仅在顶级医院施行的胃手术 ,现在乡镇基层医院也能普遍施行。但是遗憾的是国内一些省市级顶级医院对消化性溃疡合并症治疗仍停留在胃大部切除术 ,其适应证 30年基本不变。近 2 0年来消化性溃疡合并症的治疗已发生根本性变化。药物治疗效果显著改善 ,尤其是根除幽门螺旋杆菌 (HP)感染后基本上解决复发溃疡…  相似文献   

8.
胃大部切除术后黄疸三例教训分析马克华我院近20年来共行胃大部切除术416例,其中术后出现黄疸3例,约占0.72%。现报告如下。例1:男,49岁。因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行胃大部切除术(毕Ⅱ式)。术中见溃疡与周围粘连较严重。分离粘连,切除溃疡,术后第2天出现...  相似文献   

9.
�ǺϿ�������������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 探讨胃大部切除术后吻合口溃疡发生的主要原因和手术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6年3月至2001年5年间经手术治疗的9例吻合口溃疡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 8例病人经原吻合口切除和胃空肠Roux-en-Y吻合术,1例行B-I式吻合,术后随访1-5年无溃疡再复发。结论 胃大部切除术后发生吻合口溃疡的主要原因与第一次手术切除胃的范围不够有关。对出现并发症的吻合口溃疡的病例应首先采取外科手术治疗;原吻合口切除和胃空肠Roux-en-Y吻合是治疗吻合口溃疡的效手段。  相似文献   

10.
远端胃溃疡包括小弯溃疡、后壁溃疡、幽门前溃疡,其术式选择以毕罗Ⅰ式胃大部切除术为最好,其次是毕罗Ⅱ式的结肠后胃空肠吻合术。溃疡病手术治疗的目的是切除分泌胃泌素的幽门窦部,分泌盐酸和胃蛋白酶原的胃体壁细胞和主细胞稠密区的大部胃体,使胃酸减少。故应切除胃的2/3或3/5,包括胃体大部、胃窦部、幽门和部分十二指肠。如切除量过少,则容易复发,一般复发率在1%左右,十二指肠  相似文献   

11.
正目前,关于残胃癌和再发癌的定义说法不一。胃良性溃疡行胃大部切除术后5年以上残胃发生的癌属残胃癌,对胃癌术后的残胃癌,应区分残胃复发癌和残胃癌,胃癌术后5年内发生的癌多为复发,术后10年以上残胃发生的癌称作残胃癌[1]。陈峻青等[2]认为胃良性疾病术后10年以上,残胃内发生的癌称残胃癌;胃癌根治性胃大部切除术后(包括病理学检查,两切断缘均无癌残留),残胃内再度发现  相似文献   

12.
十二指肠残端漏的预防与处理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十二指肠残端的处理是BillrothⅡ式胃大部切除术的关键步骤之一。十二指肠残端漏是BillrothⅡ式胃大部切除术后最严重的并发症 ,也是术后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未留置引流管的十二指肠残端漏多需再次手术处理 ,引流不及时或引流方法失当者可因腹腔及腹膜后间隙的继发感染而需多次手术。胃大部切除术是大多数医院总住院医师训练的基本手术 ,因处理经验的不足而发生的并发症时有报道。因此 ,对青年外科医师来说 ,必须重视对十二指肠残端正确处理方法的学习 ,特别在遇及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瘢痕巨大、急性穿孔及溃疡大出血等病理状…  相似文献   

13.
胃大部切除术治疗溃疡病,除了术后近期以及属于一般腹部外科共有的术后远期并发症外,有少数因胃大部切除术后特有的病况,需要治疗,甚至需要再次手术。面对这类病人,外科医生必须明确、审慎地回答三个相关联的问题:哪些情况下要再次手术?应做什么手术?什么时候手术?而问题的提出又首先是从病人的症状开始的。胃部不适和疼痛病人多自认为旧病重犯就医。这里必须认真鉴别几种发病机理和处理上完全不同的疾病。一、溃疡复发或吻合口溃疡。90~95%是发生在十二指肠溃疡行胃大部切除治疗的病人,症状多在术后2年内发生。疼痛与原来的溃疡病相似,且常更严  相似文献   

14.
消化性溃疡外科治疗的手术方式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胃十二指肠溃疡是消化道常见疾病,随着各种新药和治疗方法的不断出现,临床上绝大多数消化性溃疡属内科治疗范畴,但仍有一些特殊类型的、难治性的溃疡及其并发症仍需外科治疗。现简要介绍其常见的手术方式及其适应证。1 外科手术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理论基础外科治疗溃疡的主要目的是消除或减少引起胃酸分泌的因素,去除溃疡病灶。手术方式有胃大部切除术和迷走神经切断术以及由此衍变的各种术式。其中胃大部切除术切除了大部分胃的主细胞和壁细胞,减少胃酸和胃蛋白酶的分泌场所,消除胃酸分泌的体液因素,且术后返流的碱性十二指肠液也可中和胃酸…  相似文献   

15.
Balfour式胃大部切除术68例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远端胃切除术称为胃大部切除术,据重建胃肠道方法不同,常用Billroth Ⅱ式和Billroth Ⅰ式胃大部切除术[1-2],采用Balfour式胃大部切除术者极少。对26例有手术指征的胃十二指肠溃疡患者施行Balfour式胃大部切除术,对42例胃癌及十二指肠癌患者施行Balfour式根治性胃大部切除术,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消化性溃疡急性穿孔的治疗方法,旨在提高Ⅰ期手术治愈的成功率。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20年间手术治疗消化性溃疡急性穿孔208例,其中86例(41.35%)采用胃大部连同病灶切除Ⅰ期治愈,胃肠重建采用Billroth Ⅰ式吻合18例(20.93%),BillrothⅡ式吻合68例(79.07%),BillrothⅡ式结肠前吻合42例(61.76%),结肠后吻合26例(38.24%)。结果86例中除1例BillrothⅡ式吻合术后发生胃瘫并发症,经保守治疗月余治愈外,其余病例术后恢复顺利,均随访5年以上情况良好。结论消化性溃疡急性穿孔的Ⅰ期手术治疗,解决了因溃疡穿孔单行修补术后再次复发穿孔、出血、幽门梗阻、粘连、溃疡恶变而重复手术等问题,缩短了治愈周期,提高了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7.
胃大部切除目前仍是胃十二指肠溃疡根治的主要治疗手段,临床上较为多见,胃大部切除能够彻底地减少胃酸的分泌,从而促进溃疡的愈合。但术后远近期并发症又很多,给患者造成不同程度的痛苦,我院近2年来行胃大部切除术采用BillrothⅡ式术式患者21例,术后随访效果满意,现将手术方式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1986年~1989年对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行胃大部团除199例,采用毕Ⅰ式8例(4.0%),1990~1991年2月行胃大部切除71例,采用毕Ⅰ式23例(32.4%),全部病例术后恢复好,经随访1~6年(随访率74%),按Visik分级标准,优良率91%。在我国,对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外科治疗以胃大部切除占绝大多数,基本术式是毕Ⅰ式和毕Ⅱ式,毕Ⅰ式操作较简单,手术限于上腹部,符合生理,术后并发症较毕Ⅱ式少,针对毕Ⅱ式的并发症,人们还采用Braun吻合和Rouxen-Y胃肠道重建以治疗和预防之,但它们有吻合口溃疡发生率高等缺点。鉴于上述原因,认为对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应尽量争取作毕Ⅰ式术式。本组资料证明,在严格遵守毕Ⅰ式胃大部切除的条件下,有相当部分的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病人可以选择毕Ⅰ式胃大部切除术,并可获得优良效果。  相似文献   

19.
<正> 胃大部切除术是外科治疗胃十二指溃疡穿孔出血主要方法之一,1980年~1999年我院共作胃大部切除术100例,术后出现并发症者7例。现将该7例典型病例,结合文献分析讨论。 1 典型病例 例1,女、30岁,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后症状不缓解,行溃疡旷置式胃大部切除术。术后72h左季肋部突然剧痛,继之出现  相似文献   

20.
胃大部切除术后残胃癌51例临床诊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胃大部切除术后发生残胃癌(gastric stump cancer,GSC)的相关因素及治疗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462例接受胃大部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共发生GSC51例,残胃癌发病距胃大部切除术平均时间为15年。34例行手术治疗,其中24例行根治手术,10例行姑息性切除;未能切除的17例中,行姑息性胃空肠吻合6例,空肠造瘘4例,活检术2例,未手术5例。结果围手术期无死亡病例,根治性切除和姑息性切除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32.7个月和13.2个月。未行手术切除的17例GSC患者,于发病后3~11个月内死亡。51例GSC患者中,原溃疡位于胃部者占23.1%(40/173),十二指肠球部占3.8%(11/289),两者有显著差异(P<0.05);采用BillrothⅡ式和BillrothI式胃大部切除术患者的术后GSC发生率分别为12.8%(41/321)和7.1%(10/145),两者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外科手术在GSC的治疗中具有积极的意义。GSC多发生于BillrothⅡ式胃大部切除术后且原发溃疡位于胃部的患者,术后10年以上者发生癌变的危险性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