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个多世纪前Paget就肿瘤器官特异性转移现象提出了“种子与土壤”学说。时下研究热点集中在一些特殊因子介导的靶器官环境改造,肿瘤细胞归巢行为。有动物实验证实肺转移瘤形成前,肺部已发生大量炎症因子聚集。宿主靶器官的改变影响转移瘤形成的每一个步骤。BethanPsaila与DavidLyden针对这一土壤变化过程提出转移前微环境(pre-metastaticniche)及转移微环境(metastaticniche)假说,指出土壤的变化是转移瘤形成的保障。该假说提出后迅速引起肿瘤研究界轰动。研究这一系列细胞分子生物学的改变,有助于阐明肿瘤转移这一复杂的过程,为转移干预带来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甲状腺癌的颈淋巴结转移与血行转移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Ye Z  Zhang X  Wei L  Luo R 《中华外科杂志》1999,37(2):89-90
目的 探讨甲状腺颈淋巴结转移及血行转移的有关因素,提高甲状腺癌的诊断及治疗水平。方法 对1984年1月 ̄1992年12月收治的225例甲状腺癌患者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病理结果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 甲状腺癌的淋巴结及血行转移主要现理类型和肿瘤局部浸润程度有关。乳头状癌、鳞状细胞癌主要表现为区域淋巴结转移,转移率分别为44.7%、3/3,晚期出现血行转移。滤泡状腺癌虽然分化较好,但多表现有血行  相似文献   

3.
3例肺转移癌纵隔淋巴结转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东省立医院和阜新矿务局总医院胸外科 1990~ 2 0 0 0年 ,共发现肺转移癌伴纵隔淋巴结转移 3例 ,术前CT扫描均证实纵隔淋巴结增大 (cN2 )。术后病理均证实肺和淋巴结为转移腺癌。临床资料见表 1。表 1 病人临床资料一览表性别年龄 原发癌 肺转移部位无病间 隔期 (月 ) 术 式 术中淋巴结 (cm)摘 除淋巴结生存(月 )女 47乳泉癌右下叶 2 3楔形切除 2第 7组 30女 6 1结肠腺癌右下叶 30肺叶切除 1.5第 3组 11男 70直肠腺癌左上叶 8楔形切除 2 .2第 5组 2 3 注 : 指原发癌根治手术距确诊肺转移癌的时间间隔讨论 肺是全身各部位恶性…  相似文献   

4.
微转移和分子学转移的临床意义(编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检查淋巴结转移的技术以及微转移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肺癌脑转移     
张禹 《医师进修杂志》1995,18(11):41-42
  相似文献   

6.
1病例资料 患者,女,57岁,于2005年7月因"发现右乳房肿物2年余,渐进性增大5个月"收入北京市海淀区妇幼保健院乳腺病防治中心.入院体检:右乳外上象限可见"酒窝征"及橘皮样改变,其下可触及4.0 cm ×4.5 cm肿物,表面不光滑,边界不清,质地硬,活动度小,与皮肤无粘连,与胸壁无粘连;右腋下可触及0.8 cm×0.5 cm淋巴结,光滑,质地韧,活动小,无压痛.  相似文献   

7.
例1患者,女性,59岁,因"食欲减退伴上腹疼痛3个月"于2009年2月13日入院.患者2年前曾行左侧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术后病理:非典型髓样癌,见图1A;腋窝淋巴结未见癌转移;免疫组化:ER(-),C-erbB-2(-),TS(-),MPR(-),PR(-),Ki-67(+),nm23(+),LRP(-).患者术后行全身辅助化疗(多西他赛加表柔比星)6个周期.本次入院检查:CEA 2.08μg/L;胃镜检查示胃角3.0 cm×2.0 cm溃疡,病理示低分化腺癌.临床诊断为:原发性胃角癌cT3N1M0,给予新辅助化疗(奥沙利铂、替加氟、亚叶酸钙加依托洎苷)2周期,疗效评估为PR.后患者行胃角癌D2根治术.术后病理:非典型髓样癌,与乳腺病变相符合,见图1B;免疫组化:ER(-),PR(-),EGFR(-),VEGF(+),HER-2(-).术后诊断:乳腺癌胃转移.鉴于患者新辅助化疗方案有效,术后予相同化疗方案,行全身化疗6周期.术后随访至今(16个月)仍健在,未见肿瘤复发转移.  相似文献   

8.
恶性肿瘤的肺转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9.
转移抑制基因与前列腺癌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转移抑制基因与前列腺癌胡卫列梅骅李迎秋作者单位:510010广州,广州军区总医院泌尿外科(胡卫列);中山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泌尿外科(梅骅);中山大学生命科学院(李迎秋)癌细胞转移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它包括细胞脱离癌组织进入循环系统,穿透基底膜,浸...  相似文献   

10.
消化道肿瘤有血行转移,但在未形成周围的转移病灶之前,尚无理想的方法来判断其转移的程度,本文介绍的近几个来有关免疫组化法对骨髓微小转移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基因转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因治疗已渗透至外科领域,基因转移方法已使其临床应用成为可能,本文介绍基因转移的一些基本知识。  相似文献   

12.
大肠癌患者淋巴结微转移与肿瘤复发转移和预后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淋巴转移是人肠癌术后复发的主要原因,早期判断大肠癌有无淋巴结受累,尤其是对常规病理无法检出的Dukes B期大肠癌是否存在淋巴结微转移非常重要。本组以细胞角蛋白20(cylokeratin 20,CK20)为肿瘤微转移标志,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大肠癌淋巴结微转移(lymph node micrometastases,LNMM),并探讨其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临床回顾性分析发现T1-3aN0M0肾癌术后转移的发生与KAI-1表达缺失密切相关,提示KAI-1基因缺失可能参与了T1-3aN0M0肾癌术后转移。本研究拟运用动物实验进一步验证KAI-1在抑制肾癌转移方面的作用。方法选择1例肾癌KAI-1表达阴性标本,制成肾癌细胞悬液并传代培养。通过KAI-1质粒转染阴性肾癌细胞成KAI-1阳性肾癌细胞。分别用KAI-1阳性和阴性肾癌细胞各接种40只裸鼠,观察计算皮下成瘤生长情况和肺脏表面转移瘤数量。采用χ~2检验比较转移瘤数量差异。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和PCR方法检测KAI-1表达。结果所有裸鼠接种成瘤顺利,肿瘤增长迅速,接种后2~3周最为明显。40只KAI-1表达阳性裸鼠肺脏表面可见直径1~2mm灰红色米粒状结节,数量0~11个,平均6个。40只KAI-1表达阴性裸鼠肺脏表面结节数量0~57个,平均31个,数量比较χ~2=5.01,P〈0.05。结论 KAI-1表达缺失促进了肾癌细胞的转移,为临床检测KAI-1表达预测肾癌转移提供了可靠的实验证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胃癌脐转移的诊断和处理。方法 分析 1985-1998年胃癌脐转移6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低分化腺癌5例,黏液腺癌1例。全部以脐肿物首诊,其中4例表现为脐部无痛性肿物,2例表现为脐部肿物合并感染。均经胃病理及脐肿物病理证实。其中4例行胃癌非根治性手术,同时切除肝圆韧带。该4例术后分别生存1年11个月,2年4个月,2年6个月(现仍存活)和3年2个月。结论 对脐部肿物病人详细的病史询问及胃镜检查活检是诊断的关键;宜手术切除原发灶及脐转移灶,并予辅助治疗,可延长患者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骨肉瘤肺外转移的病例报道逐渐增多。临床医生容易忽视骨肉瘤肺外转移,致使诊断延误。应当重视骨肉瘤患者肺外转移。  相似文献   

16.
目的综述乳腺癌转移抑制基因1(BRMS1)在抑制乳腺癌转移中的作用机理研究进展。方法采用文献回顾的方法,对目前国内、外有关BRMS1在乳腺癌中的研究状况加以分析与综述。结果BRMS1与其他肿瘤转移抑制基因一样,主要抑制肿瘤的转移,并不影响肿瘤的生长,在乳腺癌中主要通过调节细胞间的信号转导及其他转移抑制基因的表达而抑制乳腺癌的转移。结论对BRMS1基因的深入研究有助于进一步深化对乳腺癌转移的认识,为肿瘤转移的分子诊断和基因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结直肠癌的卵巢转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张在兴  才文彦 《普外临床》1996,11(3):167-168
  相似文献   

18.
胃癌转移规律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胃癌转移方式按好发程度依次为淋巴结转移、腹膜种植转移和血行转移。淋巴结转移的高危因素包括浸润深度,大体类型,生长方式,癌灶长径>4cm,低分化,淋巴管受侵阳性等。有无淋巴结转移是影响早期胃癌预后最重要的独立危险因素。术中腹腔冲洗液脱落癌细胞(ECC)检查是诊断或检测潜在腹膜转移的常用方法和金标准。不同的浆膜分型是预测胃癌根治术后腹膜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CEA、肝素酶等肿瘤标记物对检测或预测腹膜转移具有较好的临床意义。胃癌的血行转移多发生于肝、肺、骨等脏器。隆起型、高分化、AFP阳性的肝样腺癌、团块状生长、静脉癌栓阳性病例易发生肝转移。浸润型、低分化、静脉癌栓阳性是胃癌肺、骨转移的病理生物学特征。  相似文献   

19.
早期胃癌微转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早期胃癌(early gastric carcinoma,EGC)是指肿瘤局限于黏膜或黏膜下层,无论是否存在淋巴结的转移。EGC的5年存活率达90%以上,但仍有少数病人发生复发转移。影响EGC预后的因素很多,以肿瘤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最为重要。国际抗癌联盟UICC和美国抗癌联合会AJCC的胃癌第5版TNM分期中,推荐淋巴结转移的分期以转移阳性的数目为基础,它比以往按照淋巴结转移部位分期有优越性。研究表明,送检的淋巴结越多,判定淋巴结转移的准确性越大,送检的淋巴结数不足以诊断时,淋巴结分期将不被考虑,即所谓“分期移动”(stage migration)。为了准确确定淋巴结转移的分期,应明确最少的淋巴结检出数。UICC和AJCC提出对胃癌pNO检出数定为15个以上,多学者亦认同此观点,但并未阐明为何取15个作为分界点。陈波等研究表明.pNO最少的淋巴结检出数应由原来的15个减至10个,有淋巴结转移者,至少应送检15个以上,Ⅱ期病例最好送20个以上,Ⅲ、Ⅳ期病例最好送30个以上。近年来,淋巴结微转移在肿瘤转移、复发和治疗中的作用引起重视。本文就微转移的概念、检测方法及临床意义等方面作一综述,增强对早期胃癌微转移的诊断意识,提高诊断水平及检出率,提高早期胃癌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20.
胃癌的远处隐匿型腹膜转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采用术中道格拉斯窝腹膜活检的方法确定胃癌隐匿型腹膜转移。方法 从1998年4月-1999年8月,选择我院16例术前、术中均无肉眼及用手可触及的腹膜远处转移的胃癌病例,行术中道格拉斯窝活检病理检查。结果 本组16例胃癌中有5例发生道格拉斯窝腹膜隐匿型转移,其侵犯深度均属S期病例,且淋巴结转移数目均超过7枚,属TNM分期中N2、N3期病例。结论 凡侵及浆膜的胃癌病例,即使在探查时未发现远处腹膜转移,术中也常规做道格拉斯窝腹膜活检,以发现有远处隐匿型腹膜转移的病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