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新生儿机械通气气管内吸痰的有效方法。方法 将机械通气的新生儿52例随机分成2组,研究组27例,对照组25例,研究组吸痰前先翻身、叩背1-5min,使患儿侧卧位10-15min体位引流后吸痰(采用正确方法吸痰);对照组施行物理疗法后立即吸痰(按常规方法吸痰)。结果研究组排痰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吸痰不良反应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明显少于对照组(P〈0.005)。结论应用胸部物理疗法后,结合正确的吸痰方法,可以促进肺内分泌物的排出,减少VAP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机械通气是抢救新生儿呼吸衰竭的重要措施 ,而正确的吸痰方法对机械通气的成效至关重要。为此 ,我们对吸痰操作方法进行改进 ,已取得良效。现报告如下。1 病例资料1.1 我院儿科于 1998年 1月~ 2 0 0 2年 8月收治的患儿中 ,由于呼吸功能低下或衰竭而行气管插管、人工呼吸机机械通气治疗的新生儿 5 1例。其原发疾病有肺透明膜病 14例 ,缺氧缺血性脑病 10例 ,胎粪吸入综合征 4例 ,先天性心脏病 3例 ,新生儿硬肿症 8例 ,新生儿颅内出血 6例 ,新生儿重症肺炎 6例。随机分为改进组和常规组 ,两组病例资料均有可比性 ,见表 1。2 方法2 .1 物品…  相似文献   

3.
机械通气者吸痰前气管内滴注生理盐水湿化的比较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对已经进行湿化气道的机械通气患者吸痰时,滴注生理盐水与否对吸痰效果以及机械通气相关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建立人工气道通气3咖以上患者101例,随机分成A组50例和B组51例,A组吸痰时不滴注生理盐水,B组吸痰时按传统方法常规滴注生理盐水2 m l,通过观察吸痰时患者咳嗽反应、血氧饱和度、心率、血压的变化以及痰液和黏稠度,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发生率等指标进行研究。结果:2组吸痰时患者心率、收缩压以及痰液黏稠度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组滴入生理盐水后吸痰前心率、血压均升、而血氧饱和度下降,与B组比较,A组吸痰时呛咳、VAP的发生率明显下降。结论:吸痰时滴注生理盐水进行湿化会导致血氧饱和度下降、舒张压升高、患者刺激性咳嗽、VAP的发生率升高等不利影响,因此,机械通气吸痰不应将滴注生理盐水作为常规操作。  相似文献   

4.
机械通气患者使用密闭式气管内吸痰,吸痰系统移动部件少,操作简便,吸痰时不需脱离呼吸机,吸痰过程中可以保持持续通,有效维持气道平均压,预防肺泡萎陷及低氧血症,降低院感发生率,减轻患者吸痰过程中的不适及恐惧心理。同时可减轻护士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对机械通气患者选择密闭式吸痰术,及时观察病情,评估吸痰效果,加强管理,可以维持机械通气的有效性,减少各种并发症。  相似文献   

5.
机械通气是抢救新生儿呼吸衰竭的重要措施,合理的吸痰对机械通气的成功与否至关重要。我科自2001年1月使用Bearcup750型呼吸机机械通气抢救33例新生儿呼吸衰竭.疗效理想。现就机械通气气管内吸痰体会报道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新生儿机械通气气管内吸痰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机械通气是抢救新生儿呼吸衰竭的重要措施,合理的吸痰对机械通气的成功与否至关重要。我科自2001年1月使用Bearcup750型呼吸机机械通气抢救33例新生儿呼吸衰竭,疗效理想。现就机械通气气管内吸痰体会报道如下。1对象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男21例,女12例,其中足月儿16例,早产儿1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机械通气危重患者应用密闭式吸痰管的使用方法 及其安全性.方法 对50例机械通气的危重患者,合理评估吸痰时机,应用密闭式吸痰管进行吸痰,以维持有效气道压力,保持呼吸道通畅,避免交叉感染.结果 50例机械通气的危重患者应用密闭式吸痰管完全有效地维护了气道通畅,避免了交叉感染.结论 使用密闭式吸痰管减少吸痰过程中SPO2下降的发生率,能降低呼吸道感染发生率,降低气管内出血的发生率,提高安全性.  相似文献   

8.
对机械通气患者正确适时吸痰的经验体会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徐锡琴 《现代医学》2002,30(2):128-128
目的 掌握机械通气患者正确适时的吸痰护理技术。方法 根据监测仪器指标变化,听诊等判断吸痰时机,并采取正确的吸痰方法。结果 确保了62例机械通气患者的正常通气氧合,有效地预防了肺部感染,无一例患者发生因吸痰不当造成的损害。结论 准确判断吸痰时机,并采取有效的吸痰护理,可保持气道通畅。预防因吸痰不当造成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9.
机械通气患者安全吸痰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铭菊 《中原医刊》2005,32(24):83-83
机械通气是救治呼吸衰竭的重要措施,正压机械通气可改变气道呼吸动压力,妨碍纤毛运动,阻止痰液的排出,吸痰是护理机械通气患者的重要技术操作。吸痰方法不当可造成多种不良后果,如气道损伤、颅内压增高、感染、窒息等,所以掌握正确的吸痰方法是安全吸痰、保持呼吸道通畅、促进病人恢复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患者有效、安全的吸痰深度。方法将120例肺部感染、气道分泌物量在中量以上、给予密闭式吸痰患者分成A、B、C三组,各40例。A组为浅部吸痰法,即将密闭式吸痰管插入气管插管或气管套管的长度短1cm;B组为深部吸痰法,即将密闭式吸痰管插入气管,当感觉到有阻力时,再上提1cm;C组为标准吸痰法,即密闭式吸痰管插入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套管口后再延长1cm,观察比较三组吸痰前后吸痰有效性指标及安全性指标。结果 B、C组吸痰前后有效性指标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C组吸痰前后安全性指标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标准吸痰法可有效清除气道分泌物,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同时引发的并发症较少。  相似文献   

11.
ICU机械通气患者安全吸痰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徐晖 《中原医刊》2006,33(3):30-31
目的探讨ICU机械通气患者安全吸痰的技巧。方法采用随机观察的方法,对行机械通气24h以上47例患者实施的100例次吸痰操作进行了观察。结果能够做到安全吸痰的仅32例次。结论适时吸痰,吸痰前后给予80%氧气3m in,采用密闭式吸氧法等是保证安全吸痰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2.
机械通气时经鼻气管插管内吸痰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机械通气时经鼻气管插管内吸痰的护理。方法: 对3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 抢救成功脱机28例(75.7%),死亡4例,自动出院5例。结论: 注重、改进吸痰技术,可有效提高经鼻气管插管后机械通气抢救治疗急、慢性呼吸衰竭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密闭式吸痰较传统开放式吸痰在新生儿机械通气中应用的优势。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1年2月间机械通气患儿,30例为传统开放式吸痰,30例为密闭式吸痰。结果密闭式吸痰对患儿吸痰前后的心率、血氧饱和度、平均动脉压波动影响小,与开放式吸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密闭式吸痰比传统开放式吸痰更有助于减少患儿生命体温的波动,避免了生命体温的剧烈变化对患儿疾病恢复的影响,而且有效地减少了缺氧和交叉感染的机会,特别适合于机械通气的患儿,值得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4.
不同吸痰时机对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排痰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静  朱芹 《宁夏医学杂志》2011,33(4):339-340
目的探讨Ⅱ型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的排痰护理时机。方法将60例Ⅱ型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行翻身、叩背等物理治疗后立即吸痰,实验组行翻身、叩背等物理治疗后保持侧卧位8-10m in后吸痰。结果两组吸痰效果和吸痰间隔时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对Ⅱ型呼吸衰竭患者行翻身、叩背等物理治疗后,保持侧卧位8-10m in后吸痰,能明显延长吸痰间隔时间,提高患者对吸痰的耐受性,达到最佳吸痰效果。  相似文献   

15.
104例机械通气患者安全吸痰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萌 《华夏医学》2001,14(5):596-597
机械通气治疗是救治呼吸衰竭的重要措施。正压机械通气妨碍纤毛运动 ,气管内插管阻止痰液的排出 ,因此 ,吸痰是保持呼吸道通畅的关键[1 ,2 ] 。吸痰操作不当或过于频繁、不及时均可造成诸多并发症 ,如感染、缺氧、窒息、肺不张、气管粘膜损伤 ,加重低氧血症和急性左心衰 ,甚至引起心律失常等。现将笔者对 10 4例机械通气患者吸痰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男性 82例 ,女性 2 2例 ;年龄最小 7岁 ,最大 76岁 ,平均 46岁。其中脑血管意外 2 5例 ,脑外伤 30例 ,有机磷农药中毒 40例 ,溺水 5例 ,其它 4例。均为经口气管内插管控制或辅…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熟练掌握机械通气患者正确的吸痰方法,提高吸痰成功率。方法 根据患者痰液性状、位置、体位变化、血氧饱和度监测值及气道压力变化。采取相应的吸痰方法。结果 有效减少因吸痰操作不当引起的多种并发症。结论 安全吸痰是保持呼吸通畅、确保机械通气治疗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评价自制口鼻面罩下无创正压通气辅助支气管镜吸痰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择2011 年10 月- 2012 年10 月我院呼吸科监护病房使用无创机械通气排痰困难患者33 例,随机分为口鼻面罩组15 例和对照组18 例。口鼻面罩组采用经自制口鼻面罩下无创正压通气辅助支气管镜吸痰;对照组采取传统吸痰方式,即直接摘下面罩吸痰。记录两组患者在吸痰前、进镜过程中、吸痰中、吸痰结束时、吸痰结束后10 min 的心率、呼吸频率、平均血压、脉氧饱和度。同时在吸痰前和吸痰结束时检测患者动脉血气水平。 结果 两组性别、年龄、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APACHE Ⅱ )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口鼻面罩组在吸痰过程中各个时间点心率和呼吸频率始终低于对照组,脉氧饱和度始终高于对照组(P < 0.05)。吸痰结束时,口鼻面罩组的pH、PaO 2 明显高于对照组,PaCO 2 明显低于对照组(P < 0.05)。 结论 经自制的改良口鼻面罩下无创正压通气辅助支气管镜吸痰能够使患者呼吸频率、脉氧饱和度和动脉血气保持在一个较为稳定的水平,安全性高、应用价值大。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吸痰时机,吸痰管、吸痰负压的选择,吸痰时间,吸痰管插入的深度,吸痰方法的改进以及非旋转式吸痰等方面综述了机械通气患者人工气道吸痰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9.
熊萍 《大家健康》2014,(9):225-226
吸痰是借助机械装置的负压来清除呼吸道内的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改善气体交换的一种方法[1]。常规吸痰方式为开放式吸痰,需要断开与呼吸机的连接,不能维持有效的通气和氧合,增加交叉感染机会,而密闭式吸痰时操作者不直接接触吸痰管,气道与外界不相通,不需脱开呼吸机或停止机械通气,有效降低了吸痰过程中患者肺容量的损失,维持患者吸痰过程中的氧合和相对稳定的血流动力学,操作简便、迅捷、安全。两种方式截然不同,现将情况介绍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2013~2014年,收住我院ICU机械通气患者50例,其中男30例,女20例。年龄35~90岁。机械通气时间最长64天,最短4天,其中昏迷40例,神志清楚10例。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封闭式吸痰在机械通气中应用的效果及其临床管理.方法 通过对150例机械通气患者行封闭式吸痰的临床观察,对照传统开放式吸痰.观察封闭式吸痰的操作方法、临床管理及其优越性.结果 封闭式吸痰在临床应用方面已得到认可,与传统开放式吸痰相比,操作方法简便易行,优越性显著,具有较高的使用依从性.结论 封闭式吸痰操作方法简化、优点显著,但在使用过程中仍需加强护理干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