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目的观察门脉高压症患者手术前、后应用易善复的临床疗效.方法 13例门脉高压症并发消化道出血患者,在一般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易善复注射液10ml加入5%萄糖注射液10ml中缓慢静注,每天1次,术前连用5~10天,术后继续应用2周.结果术前症状、体征及肝功能显著改善;术后肝功能变化不大,腹水发生率下降,腹水程度减轻,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门脉高压症患者围手术期应用易善复,可显著改善病情,保护肝功能,降低术后腹水的发生率及减轻腹水程度.  相似文献   

2.
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观察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疗效。方法:146例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应用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40ml~10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1次/d,连用4wk,然后改为序贯疗法,即口服复方甘草酸苷片50mg,3次/d,连用3mo。结果:注射4wk、序贯治疗后总有效率分别为67.12%、81.51%(P<0.05);治疗前、后症状与体征、肝功能及肝纤维化指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结论:复方甘草酸苷能有效地改善肝功能,抗肝纤维化,且疗效稳定、持久。  相似文献   

3.
不同剂量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治疗重型肝炎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王永兵  徐海峰 《中国药房》2005,16(18):1410-1411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治疗重型肝炎的疗效。方法:将62例重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高剂量治疗组(30例)和低剂量治疗组(32例),分别给予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100ml或40ml,均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1次/d,连用4wk。结果:高剂量组在症状、体征的改善方面及药品不良反应发生方面与低剂量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高剂量组在肝功能和凝血酶原活动度改善方面与低剂量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高剂量复方甘草酸苷治疗重型肝炎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4.
牛立 《临床医药实践》2003,12(10):749-750
目的:门腔分流治疗门静脉高压,是降低门静脉压力、防止再出血以及消除腹水的有效方法。但门腔分流术后由于肝脏血流灌注减少,术后脑病发生率较高。因此,在门腔分流的同时附加肝脏动脉化手术来增加肝脏的血流灌注,进而改善肝功能,降低脑病以及腹水的发生率。方法:1983年以来对12例门脉高压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行门脉分流附加肝动脉化手术,经过1 a~10 a随访观察疗效满意。结果:11例患者术后肝功能恢复正常,无再出血,无脑病,无腹水发生,均参加正常工作。本组仅1例出现轻度脑病,经治疗及限制蛋白饮食后恢复正常。结论:门腔分流能有效地降低门静脉压力,动脉化后肝血流量增加,可显著改善肝功能,减轻肝脏纤维化,本组术后无再出血,无腹水,基本上无脑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杨勇志  曹铭辉  吴强  苗利萍  周毛 《中国药房》2006,17(13):1006-1007
目的:探讨复方甘草酸苷对肝癌合并肝硬化患者肝切除术中肝功能的影响。方法:55例肝癌并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A、B组,A组手术切皮前静脉滴注复方甘草酸苷(1ml/kg),B组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术后第1、3、6d抽取外周静脉血检测肝功能指标,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A、B组术后第1、3d各项肝功能指标均高于术前,且A组低于B组(P<0.05);术后第6d2组患者肝功指标下降,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复方甘草酸苷用于肝癌并肝硬化患者肝切除术中有护肝效应。  相似文献   

6.
王雷  张小玉  田玉岭 《中国药房》2005,16(23):1807-1808
目的:观察复方甘草酸苷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功能和肝纤维化指标的影响。方法:33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静脉注射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80ml,1次/d,连用4wk,观察治疗前、后肝功能、肝纤维化指标的变化和临床疗效。结果:轻度、中度、重度患者的总有效率分别为100%、92·3%、91·7%;治疗前、后比较,患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胆红素有显著性差异(P<0·05),中度、重度患者的Ⅲ型前胶原、玻璃酸、层粘蛋白亦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好,可明显改善其肝功能和肝纤维化指标。  相似文献   

7.
复方甘草酸苷对胆道结石术后退黄的临床效果观察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陈榕  韦伟  朱立元 《中国药房》2004,15(10):620-621
目的 :评价复方甘草酸苷对胆道结石并发阻塞性黄疸患者手术后的退黄效果。方法 :观察和检测41例胆总管结石并发阻塞性黄疸患者 (观察组 )术后第1d~15d ,在应用复方甘草酸苷后胆汁引流量和肝功能变化情况 ;对照组未应用复方甘草酸苷。结果 :观察组术后的胆汁引流量较对照组提前3d达到稳定 ,且胆汁颜色也较对照组深 ;术后第7d开始 ,观察组所有肝功能指标较对照组均明显降低 (P<0 05)。结论 :复方甘草酸苷有助于胆道结石并发阻塞性黄疸患者术后黄疸的提前减退和肝功能的尽早恢复。  相似文献   

8.
孙薇薇  李定坤  邱洁 《中国药房》2007,18(26):2046-2047
目的:观察复方甘草酸苷治疗肝炎肝硬化的疗效。方法:58例肝炎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与对照组(28例)。治疗组给予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8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对照组给予还原型谷胱甘肽1.2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2组均为1次.d-1,连用4wk。对腹水患者均适当使用口服利尿药。1mo后观察症状和肝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治疗组在症状和肝功能氨基转移酶的下降上都较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在腹水的消退时间上2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复方甘草酸苷可用于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  相似文献   

9.
复方甘草酸苷治疗化疗引起的药物性肝损害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玺炜  赵子仪 《中国药房》2006,17(18):1408-1409
目的寻找对化疗引起肝功能损害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将因化疗引起肝功能损害的76例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分别静脉滴注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还原型谷胱甘肽注射液,1次/d,连用3wk。结果治疗1、3wk后,治疗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酸氨基转移酶、γ-谷氨酰转移酶的下降幅度均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方甘草酸苷对化疗引起的药物性肝功能损害有较好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提高急诊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门脉高压症合并消化道大出血疗效的围手术期处理方法.方法 我院自2001年6月~2006年10月对60例门脉高压症合并消化道大出血行急诊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术前予改善病人全身状况,评估肝脏代偿能力,术中彻底断流,术后加强护肝、支持治疗等围手术期处理,总结分析相关资料.结果 手术止血率100%,治愈59例,治愈率98.3%,围手术期死亡1例,死亡率1.7%,死亡原因为肝功能衰竭.切口感染2例,术后腹水4例,经处理后腹水减少.随访6个月~3年,再出血5例,上腹饱胀感5例,经对症处理后缓解.结论 积极围手术期处理可提高急诊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门脉高压症合并消化道大出血的手术成功率,降低手术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有利于术后肝功能的恢复,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1.
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活动性肝炎肝硬化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宋建华  王连香  王支福 《中国药房》2005,16(22):1729-1730
目的:观察复方甘草酸苷长程治疗活动性肝炎肝硬化的疗效。方法:58例活动性肝炎肝硬化患者静脉注射复方甘草酸苷60ml,1次/d,连用18mo。观察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体征、生化指标、病毒学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后有35例患者活动性肝硬化得到控制,5例患者腹水消失,17例患者恢复工作;HBV-DNA定量下降>103拷贝/ml,HBeAg转阴率达33.3%。结论:复方甘草酸苷长程治疗活动性肝炎肝硬化,可改善患者肝功能,阻止病情进展,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陈亚晗 《安徽医药》2013,17(8):1336-1337
目的探讨分流术与脾切除及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对门静脉高压症的治疗作用。方法回顾该院从2005年6月至2012年6月共113例采用脾切除及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与分流术治疗门脉高压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手术前后患者脾功能亢进症状、肝功能、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等情况,比较两者的手术死亡率及术后再出血、肝性脑病和门静脉血栓的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自由门静脉压(free portal pressure,FPP)均明显低于治疗前,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FPP差异无显著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及随访期间,分流组分流术组术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减轻率和腹水消失率优于断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近期肝功能好转情况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患者,分析两组患者术后再出血、肝性脑病和门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分流组再出血及门静脉血栓发生率低于断流组,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断流组肝性脑病发生率显著低于分流组,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于门静脉高压症患者,脾切除及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相比分流术具有更好的治疗效果,该手术方法具有肝性脑病不易发生,较好的维持入肝血流且止血彻底,肝功能影响小的优势,且手术创伤较小、手术死亡率低、操作简便,易于在基层推广。  相似文献   

13.
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恶性肿瘤62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观察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恶性肿瘤的近期疗效以及对肝功能的影响。方法62例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为单一化疗组,治疗组在化疗基础上静脉滴注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60ml,评价2组的近期疗效及对肝功能的影响。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近期总有效率分别为51.6%、32.8%(P<0.05),前者肝功能损害低于后者。结论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可辅助化疗治疗恶性肿瘤。  相似文献   

14.
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治疗带状疱疹疗效观察   总被引:16,自引:5,他引:16  
何卫东  徐秉坤 《中国药房》2004,15(11):688-688
目的观察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方法50例带状疱疹患者每日静脉滴注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60ml,连用5日。结果治愈率为22%,好转率为64%,总有效率为86%。结论复方甘草酸苷具有皮质类固醇激素样作用,能起到调节免疫和杀灭病毒的功效,可用于治疗带状疱疹。  相似文献   

15.
张翠芳  吴勇波 《中国药师》2011,14(11):1645-1646
目的:探讨丹红注射液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慢性乙型肝炎黄疸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96例慢性乙型肝炎黄疸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8例用丹红注射液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治疗,对照组48例单用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肝功能主要指标变化及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肝功能主要指标明显改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慢性乙型肝炎黄疸患者,可有效改善肝功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异甘草酸镁注射液与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62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2例给予异甘草酸镁注射液150 mg加入5%~10%葡萄糖注射液250 ml中,ivd qd;对照组给予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120 mg加入5%~10%葡萄糖注射液250 ml中,ivd qd。疗程均为4周。观察两组症状、体征、肝功能等指标的变化及药品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症状、体征、肝功能指标均有明显改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90.63%、83.33%,差异同样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异甘草酸镁注射液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确切,安全性好,与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临床疗效差异不明显。  相似文献   

17.
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新生儿肝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新生儿肝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68例新生儿肝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分别静脉滴注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生脉注射液,剂量均为3ml/(kg·次),1次/d,连用14d。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的肝功能指标明显好于对照组(P<0.001或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的住院时间分别为(17.4±3.1)d、(19.7±3.5)d(P<0.01),治愈率分别为79.4%、58.8%(P<0.05)。结论: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新生儿肝炎疗效好、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