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肠外瘘患者营养支持的护理进展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营养支持是肠外瘘的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随着营养支持方法与途径的不断改进,肠外瘘的治愈率大大提高。总结了肠外瘘患肠外与肠内营养支持的监测、护理及特殊营养物质应用等方面的进展。  相似文献   

2.
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是普外科常见且凶险的急腹症,肠外瘘是SAP术后常见并发症,发生率为0.4%~42.0%[1,2],SAP并发肠外瘘后病死率极高,影响其预后的因素很多,营养支持也是一个关键因素,临床上常联合运用肠外营养(PN)和肠内营养(EN).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消化液回输和肠内营养治疗肠外瘘的应用价值及护理措施.方法 对我院12例肠外瘘患者建立消化液引流和回输通道后,收集消化液并回输,同时配合肠内营养,观察其效果和并发症.结果 全组患者无死亡,除1例十二指肠残端瘘及1例胃空肠吻合口瘘患者术后3月行手术治愈外,其余患者均在10~35 d内自愈;3例在早期出现不同程度的腹胀、恶心和腹泻,无其他严重并发症.结论 肠液回输能明显改善高位肠外瘘患者对肠内营养物质吸收,具有生理干扰小、效果明显、护理简单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肠外瘘患者的护理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徐仙女 《护理与康复》2005,4(6):447-448
肠外瘘是一严重并发症,80%发生于手术后,也可由先天性畸形、创伤、炎症、肿瘤等引起.肠外瘘治疗中存在着治愈率低(30%~50%)、病死率高、疗程长、医疗费用昂贵等问题,且治疗和护理难度较大.本院外科于2003年11月至2004年11月收治肠外瘘患者10例,采用黎氏双腔管冲洗引流、肠外营养(EN)和肠内营养(PN)、纤维蛋白胶封堵等综合方法,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消化道瘘是腹部外科严重疾病之一,并发症和死亡率较高。有报道单独采用肠外营养(PN)治疗,管状瘘的自愈率为48.1%,合用生长抑素上升为88.2%,再加用生长激素则可取得更好的疗效[1]。我院2001年6月~2006年9月采用上述“三联”疗法治疗33例消化道瘘,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33例中,男性25例,女性8例,年龄40.9±20.1岁。其中腹外伤造成的胃、肠、胰瘘19例,胃、肠穿孔术后肠瘘共6例,胃、结肠癌术后和十二指肠乳头癌局部切除术后胆肠瘘共6例,胆石症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后胆瘘2例。1.2治疗方法(1)纠正水、电…  相似文献   

6.
对16例肠外瘘病人应用黎氏双腔管充分冲洗及恒力负压吸引,实施控制感染、肠外营养、肠内营养、纤维蛋白胶封堵等综合方法,并予以严密的监测和有效的护理。结果16例病人住院时间32d~76d,平均42d,治愈14例。  相似文献   

7.
目的 介绍胃十二指肠外瘘的处理经验,观察早期施行肠内外营养支持的可行性和治疗效果。方法 对我科10年来治疗术后胃十二指肠外瘘病人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21例病人全部接受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仅1例需再次手术引流,瘘口全部自愈,1例病人死于上消化道大出血。结论 早期肠内外营养支持是治疗术后胃十二指肠瘘的重要手段,早期进行肠内外营养是安全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8.
营养支持是治疗消化道重建术后吻合口瘘的重要手段之一 ,不仅能增强机体免疫能力 ,使感染易于控制 ,而且由于蛋白质合成增加 ,可促进伤口愈合。1988年8月~2001年12月 ,作者对28例消化道重建术后吻合口瘘病人 ,应用肠外营养 (PN)和肠内营养 (EN)支持治疗 ,收到理想的效果 ,现就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28例中男20例 ,女8例。年龄12~72岁 ,平均47.5岁。均经1~6次腹部手术 ,平均2.4次。食管胃吻合口瘘、食管十二指肠吻合口瘘、食管空肠吻合口瘘各3例 ,胃十二指肠吻合口瘘、胃空肠吻…  相似文献   

9.
对16例肠外瘘病人应用黎氏双腔管充分冲洗及恒力负压吸引,实施控制感染、肠外营养、肠内营养、纤维蛋白胶封堵等综合方法,并予以严密的监测和有效的护理。结果16例病人住院时间32d~76d,平均42d,治愈14倒。  相似文献   

10.
肠外瘘是腹部外科常见而严重的并发症及危重症,并且肠外瘘的治疗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应以纠正内环境失衡、加强营养与控制感染为主。本文通过对12例肠外瘘患者的治疗进行分析总结,观察其疗效,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童琳  黄小玲   《护理与康复》2018,17(2):46-48
目的分析空肠造瘘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在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后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00例行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患者临床资料,按照不同营养支持治疗方式分为空肠造瘘早期肠内营养组(54例)和肠外营养组(46例),比较两种方案的疗效。结果空肠造瘘早期肠内营养组术后生化指标和营养指标的明显优于肠外营养组,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较肠外营养组明显缩短,营养支持费用和并发症发生率少于肠外营养组。结论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后行空肠造瘘早期肠内营养治疗效果优于肠外营养治疗。  相似文献   

12.
胃癌术后早期营养支持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胃癌术后病人早期不同营养支持方法的应用价值。方法将56例胃癌根治术后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分别进行全肠外营养支持(TPN组)和肠内联合肠外营养支持(CEP组),分别于术后24 h后予营养支持。观察在治疗过程中两组病人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平均住院天数、免疫指标及营养评定等各项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病人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平均住院天数CEP组明显低于TPN组(P<0.05);两组术后血浆总蛋白(TP)、血浆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GB)和体质量(BW)在营养支持后均有所下降(P<0.05),TPN组淋巴细胞计数(LY)减少(P<0.05),CEP组LY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营养及免疫指标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联合肠外营养,在改善机体营养状况方面与全肠外营养相似,在加快免疫状态改善,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方面要优于全肠外营养,能更好地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肠外瘘非手术治疗方法及预防措施。方法:1995年-2002年对12例肠外瘘患者。均采用局部和全身治疗方法,使瘘口自然封闭愈合。结果:发生并发症2例,其中1例瘘口周围皮肤广泛糜烂并感染,1例窦道出血。但均治愈。随访0.5-1年无其它并发症发生。结论:肠外瘘是腹部手术后一种严重的并发症。积极有效的腹腔引流、防止腹腔感染,预防低蛋白血症及败血症。是肠外瘘有效的非手术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
卫小青 《中国急救医学》2001,21(11):645-645
现将我院 1 997年 2月~ 2 0 0 0年 3月对 1 5例术后危重病人应用肠外营养支持治疗结果分析讨论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人 1 5例 ,男 1 2例 ,女 3例 ,平均年龄42 ( 2 0~ 6 4)岁。其中重症胰腺炎 1 0例 ,十二指肠降部刀刺伤4例 ,胃大部切除术后胃残端瘘 1例。本组病人均施行全胃肠道外营养 (TPN) 2周左右 ,采用双能源供给能量 ,将葡萄糖、氨基酸、脂肪乳剂等营养成分 ,根据不同病情按一定比例和配制程序混合于 3L袋内 ,即按“全合一”形式输入。总热能根据不同应激给予 82 3~ 1 36kJ/ (kg·d) ,脂肪占 30 %~50…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总结十二指肠瘘的治疗及护理.方法 对2010年10月~2011年10月间收治的5例十二指肠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例患者早期均接受全肠外营养(TPN).2例患者进行了肠液回输,5例予以谷氨酰胺强化;5例肠瘘初期均加用了生长抑素.5例十二指肠外瘘患者经非手术、手术治疗及精心护理后治愈,治愈率为100%;死亡0例.结论 十二指肠瘘经肠外、肠内营养支持结合肠液回输、强化谷氨酰胺、生长抑素等治疗和先进的影像学辅助设备处理以及精心护理,可促进十二指肠外瘘愈合.  相似文献   

16.
侯伟 《全科护理》2016,(3):300-301
[目的]观察早期肠外营养联合肠内营养对食管癌根治术后病人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行食管癌根治术病人随机分成肠外营养联合肠内营养组(PN+EN组)与肠外营养组(EN组)各30例,比较两组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排便时间、手术前后体重变化、白蛋白变化、血红蛋白变化、吻合口瘘发生率及住院天数。[结果]PN+EN组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排便时间均显著早于PN组(P0.01),住院时间少于PN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肠内外联合营养支持有利于食管癌根治术病人肠道功能恢复,缩短住院时间,加快食管癌根治术病人恢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肠外瘘病人施行自制黎氏管(滴水双腔负压吸引管)持续冲洗负压引流的护理。[方法]对18例肠外瘘病人早期采用黎氏管持续冲洗负压引流术,同时加强护理。[结果]18例病人应用自制黎氏管持续负压冲洗引流处理,充分及时引出肠漏液,未发生肠液积聚于腹腔引起严重感染,未出现皮肤问题及安全不良事件,12例病人达到瘘口自愈,4例病人窦道形成稳定状态,经确定性手术后治愈,2例病人瘘口未愈。[结论]加强黎氏管持续冲洗引流用于治疗肠外瘘的护理有利于减少并发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重症颅脑损伤病人胃造瘘管肠内营养的临床应用。[方法]对5例重症颅脑损伤病人,无法经口进食而需肠道内营养者,在胃镜下行经皮胃造瘘术(PEG)。[结果]经造瘘管营养,病人的营养状态明显改善。1例造瘘局部感染,无其他严重并发症。[结论]重症颅脑损伤病人行PEG术后,除常规做好心理护理、基础护理外,管饲护理、预防并发症及家庭护理宣教是提高护理质量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9.
张平优 《护理学报》2008,15(1):25-25
肠外瘘指任何原因引起的肠壁破损,致肠内容物流出体表,多发生于胃肠道与胆道手术,通常在术后1~2周出现。由于肠液对皮肤有较强的刺激性和腐蚀作用,可导致瘘口周围皮肤红肿、糜烂,给病人带来极大的痛苦。2006年10月,我科收治1例胆肠吻合术后发生肠外瘘的病人,由于病人曾多次行外科手术,致使本次术后发生肠外瘘的瘘口周围皮肤内凹,  相似文献   

20.
正肝硬化是一种常见的类型,其病因是很多因素造成的,主要因素有病毒性肝炎、慢性酒精中毒、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胆汁淤积、药物或毒物等。我国最为常见的是慢性病毒肝炎,其肝脏病变是逐渐发展的,到肝硬化失代偿期病人主要表现为肝功能衰竭、门静脉高压等,常出现并发症,病人病死率较高。肝硬化病人往往呈现出营养不良的现状,所以对此类病人进行营养支持很重要。1营养支持1.1肠外营养(PN)肠外营养在20世纪60年代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