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 观察复方地黄对转基因早老性痴呆小鼠SAM-P/8的学习记忆功能及大脑组织的Ca2+-ATP酶的活性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复方地黄对老年痴呆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 将实验SAM-P/8小鼠随机分为三组:实验组、治疗组、模型组.实验组给予复方地黄混浊液2ml/d灌胃,治疗组给予安理申混悬液400mg/kg·d,空白对照组采用健康昆明种小鼠,和模型组用等量生理盐水灌胃,3周后,各组小鼠进行行为学测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脑组织Ca2+-ATP酶的改变.结果 复方地黄能够提高SAM-P/8小鼠的学习和记忆能力,并能增强大脑组织的Ca2+-ATP酶的活性.结论 复方地黄能够明显提高早老性痴呆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改变脑组织细胞的Ca2+-ATP酶的活性,表明复方地黄对阿尔茨海默病(AD)有保护和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复方地黄对早老性痴呆小鼠大脑组织的SOD、Na+-K+-ATP酶的改变影响,以及神经元凋亡细胞变化,进一步探讨复方地黄对老年痴呆的保护作用机制. 方法 将实验SAM-P/8小鼠随机分为3组:实验组、治疗组、模型组.实验组给予复方地黄混浊液2ml/d灌胃,治疗组给予安理申混悬液400mg/(kg·d),空白对照组采用健康昆明种小鼠,和模型组用等量生理盐水灌胃.3周后各组小鼠进行行为学测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脑组织SOD、Na+-K+-ATP酶的改变及流式细胞仪观察凋亡细胞峰值的变化. 结果 复方地黄能够提高SAM-P/8小鼠的学习和记忆能力,并能增强大脑组织的SOD、Na+-K+ -ATP酶的活性,并且能减少脑组织神经元的凋亡作用. 结论 复方地黄能够明显提高早老性痴呆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增强脑组织细胞的能量和抵抗自由基的抗氧化能力,减少神经元的凋亡,对SAM-P/8小鼠大脑神经元具有较好的保护和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应用形态学方法观察研究神经生长因子(NGF)对长春新碱(VCR)损伤的小鼠颈上神经节和钳夹损伤的大鼠腓神经修复再生作用。方法 颈上神经节:出生2d的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实验组皮下注射VCR(0.2mmol/L~10ul/g体重)和NGF(2、5、10ug/g体重),对照组仅注射VCR,每天1次,连续4d。光镜下测量颈上神经节横径并且观察神经节细胞形态变化。周围神经:将钳夹损伤腓神经的SD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并从损伤后第1天在近损伤处分别肌注NGF(2、4、8ug/kg体重)和生理盐水,每天1次,连续12d。取腓神经和趾长伸肌,光镜观察,并计数损伤处远端和近端神经纤维数量。结果 VCR可损伤颈上神经节,神经节横径缩小,节细胞凋亡解体;NGF则可改善VCR的损害作用,神经节横径增大61%~95%,节细胞数明显增多59%~70%,细胞凋亡现象显著减轻,改善程度与NGF剂量相关。NGF对排神经再生和趾长伸肌形态变化也有明显改善作用,尤以大剂量NGF的作用更显著。结论 NGF对长春新碱损伤的小鼠颈上神经节和经钳夹损伤的大鼠腓神经有明显的促修复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复方地黄对早老性痴呆小鼠的神经生长因子改变及形态学的影响,进一步探讨复方地黄对老年痴呆的作用机制。方法将实验小鼠随机分为四组,实验组给予复方地黄混浊液2ml/d灌胃。治疗组给予安理申混悬液400 mg/kg·d,空白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用等量生理盐水。3周后,各组小鼠进行行为学测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脑组织神经生长因子改变及电镜观察形态学改变。结果复方地黄能够改善SAM-P/8小鼠的学习和记忆能力,减少痴呆模型小鼠的包涵体数量,增加大脑皮层及海马区神经营养因子的含量,对SAM-P/8小鼠具有较好防治作用。结论复方地黄能够明显改善早老性痴呆小鼠的学习能力和蛋白表达。  相似文献   

5.
胡岚  邹继珍 《北京医学》2004,26(2):116-118
目的探讨葛根素治疗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模型的疗效.方法将28只7日龄SD大鼠随机分为四组.其中葛根素治疗组、生理盐水对照组、HIBD模型组各8只,均结扎右颈总动脉后吸入8%O22h,制成HIBD模型;假手术组4只.治疗组用葛根素1g/kg体重腹腔注射7d,对照组用生理盐水腹腔注射7d,HIBD模型组为空白对照.7d后处死,均采用原位末端标记(TUNEL)检测细胞凋亡和SP染色BCL-2.结果假手术组可见少量凋亡细胞;HIBD模型组与生理盐水对照组细胞凋亡数显著多于葛根素治疗组,P<0.01;BCL-2的免疫强度低于葛根素治疗组,P<0.05.结论葛根素对细胞凋亡有抑制作用,对BCL-2蛋白的免疫强度有增强作用,证实其可治疗新生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咪达唑仑和丙泊酚对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方法:将88只小鼠随机分为8组,每组各11只,分别为:咪达唑仑(腹腔注射15、30、60 mg/kg)组,丙泊酚(腹腔注射60、120、240 mg/kg)组,生理盐水(腹腔注射10 ml/kg)组,和一组不作任何处理的空白对照组。然后用自建的水迷宫测试其对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结果:小鼠第一次注射,恢复正常后马上进行水迷宫实验,与注射前相比,咪达唑仑三组潜伏期均延长(其中15 mg/kg组t=2.693,P=0.023;30 mg/kg组t=4.633,P=0.001;60 mg/kg组t=2.550,P=0.029),其他各组潜伏期无显著性差异(P〉0.05)。继续注射两天后停药24 h,再进行一次水迷宫实验,与第一次注射前相比,丙泊酚120 mg/kg和240 mg/kg组潜伏期缩短(分别为t=2.447,P=0.034;t=4.619,P=0.001),其他各组潜伏期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咪达唑仑对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影响具有瞬时性,不具长期性;丙泊酚对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不具瞬时性,影响时间较长;并且未发现两药的影响程度与剂量具有明显梯度关系。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五味子与淫羊藿混合提取物(MSEE)对东莨菪碱诱导的小鼠学习及记忆障碍的影响,为开发辅助改善记忆功能保健食品提供理论依据。方法:ICR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灌胃给予双蒸水,腹腔注射生理盐水),模型组(灌胃给予双蒸水,腹腔注射东莨菪碱)和150、300、600 mg·kg-1MSEE组(灌胃给予MSEE,腹腔注射东莨菪碱)。各组小鼠连续灌胃给药30d后,通过Morris水迷宫实验、避暗实验和跳台实验观察各组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分别应用酶联免疫检测法(ELISA)和比色法检测各组小鼠脑组织中乙酰胆碱(ACh)水平和胆碱酯酶(AChE)活性。结果:避暗实验与跳台实验,与模型组比较,600 mg·kg-1 MSEE组小鼠潜伏期明显延长(P<0.05),各剂量MSEE组小鼠错误次数均明显减少(P<0.05)。Morris水迷宫实验,与模型组比较,300和600 mg·kg-1MSEE组小鼠潜伏期明显缩短(P<0.05),且经过平台次数和经过空间有效区次数明显增加(P<0.05)。与模型组比较,各剂量MSEE组小鼠脑组织中ACh水平明显增高(P<0.05或P<0.01),AChE活性明显降低(P<0.05或P<0.01)。结论:MSEE具有改善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作用,该作用可能与增加脑内ACh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的利多卡因复合丙泊酚在无痛人流术注射痛的效果。方法:选择行无痛人流手术的早孕患者200例,随机分为4组,每组50例。 A组:生理盐水4 ml+丙泊酚16 ml;B组:1%利多卡因1 ml+生理盐水3 ml+丙泊酚16 ml;C组:1%利多卡因2 ml+生理盐水2 ml+丙泊酚16 ml;D组:1%利多卡因4 ml+丙泊酚16 ml。各组给予实验药物后,以4 mg/s恒速推注,观察每组疼痛的发生率和程度。结果:A组、B组、C组、D组注射痛发生率分别为88%、42%、38%、6%, B组、C组、D组与A组注射痛比较,组间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P<0.01);D组与B组、C组注射痛比较,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利多卡因可明显降低丙泊酚注射痛的发生率,并且1%利多卡因4 ml+丙泊酚16 ml复合组效果优于1%利多卡因1 ml+生理盐水3 ml+丙泊酚16 ml复合组和1%利多卡因2 ml+生理盐水2 ml+丙泊酚16 ml复合组。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复方中药脑尔康对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 AD)模型大鼠海马β淀粉样肽1-42(β-amyloid peptide 1-42,Aβ1-42)及其降解酶——脑啡肽酶(neprilysin, NEP)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抗痴呆的作用机制。 方法:48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吡拉西坦组和大、中、小剂量脑尔康组,每组8只。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大鼠双侧海马CA1区各一次性注射凝聚态Aβ1-425 μL(2 μg/μL)制备AD模型,空白对照组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3个剂量脑尔康组大鼠给予脑尔康[60、30、15 g/(kg·d)]连续灌胃28 d,吡拉西坦组给予吡拉西坦[0.375 g/(kg·d)]灌胃,空白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采用Y型电迷宫检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海马内Aβ1-42和NEP的表达。 结果:大鼠海马注射Aβ1-42后,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下降,海马内Aβ1-42表达明显增多(P<0.01)。用药干预28 d后,与模型组比较,吡拉西坦组和各剂量脑尔康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改善(P<0.05,P<0.01),海马内Aβ1-42的表达下降(P<0.05,P<0.01),NEP的表达增加(P<0.05,P<0.01),其中以大剂量脑尔康组效果最佳。 结论:复方中药脑尔康可能通过上调AD模型大鼠海马NEP的表达来降低Aβ1-42的含量,改善其学习记忆能力,发挥抗痴呆作用。  相似文献   

10.
许蓓  肖农  张晓萍 《医学争鸣》2009,(23):2757-2760
目的:观察葛根素(Pue)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新生大鼠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DNF),Bax,及半胱天冬酶-3表达及远期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方法:7d龄S D大鼠随机分为3组:葛根素组(Pue组)在缺氧缺血后注射葛根素50 mg/kg,1次/d,共7 d;对照组(Con组)给予同体积的的生理盐水;假手术组(Sham组)仅分离经总动脉,不给药.各组分别于1 wk后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各组BDNF,Bax,Caspase-3在海马区的表达,4 wk后水迷宫检测其远期学习记忆能力.结果:①术后1 wk海马区Pue组BDNF表达水平高于Con组(P〈0.05),海马区Bax,Caspase-3表达水平低于Con组(P〈0.05,P〈0.01).②术后4 wk Morris水迷宫Pue组逃避潜伏期缩短明显快于Con组(P〈0.05,P〈0.01),穿过原平台次数及在目标象限游泳时间与总时间百分比Pue组明显多于Con组(P〈0.05,P〈0.01).结论:葛根素能减轻新生大鼠缺氧缺血引起的脑组织损伤,提高新生大鼠年长后的学习记忆能力.这种保护作用可能和葛根素增加海马区BD-NF的表达、降低Bax,Caspase-3在海马区的表达抑制海马区神经细胞的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11.
近年新生儿、婴儿、成人麻疹患者逐年增加,临床表现一般仍较典型,成年人麻疹患者全身中毒症状较重。麻疹抗体检测结果阳性是主要的诊断依据。麻疹发病的双相移位的机理可能是,免疫保护力不足,婴儿出生时麻疹抗体力低。孕期母传胎的麻疹抗体减弱,母经乳汁传给婴儿的抗体减弱,成人麻疹抗体水平逐年下降。预防措施是怀孕前给予育龄妇女麻疹疫苗接种,鼓励母乳喂养,麻疹疫苗计划免疫适当提前,在成人追加麻疹疫苗的免疫,加强病毒变异的研究等。  相似文献   

12.
尿液pH值对红细胞检验影响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通过尿液 pH值对红细胞检验影响的观察 ,更加科学、准确地诊断血尿和血红蛋白尿。[方法 ]采用干化学分析仪检测和尿液显微镜红细胞计数 ,观察 180例正常人尿标本加入正常人血标本后 ,不同 pH值 ,不同时间内 ,观察红细胞溶解情况。 [结果 ]pH <5 .5以下时 ,随着时间的延长 ,红细胞溶解现象明显。 1h后观察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2h后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 ]pH <5 .5时对红细胞计数影响较大 ,易致红细胞发生溶解现象 ,出现假性血红蛋白尿 ,对血尿和血红蛋白尿很难区分 ,给临床诊断造成不便 ,更易引起漏诊和误诊。  相似文献   

13.
阴道炎1236例病原检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1236例阴道炎患者的阴道分泌物作直接镜检和病原菌分离培养检查;结果,细菌感染900例,念珠菌234例,滴虫102例。900例细菌经鉴定;葡萄球菌300例,阴道加特纳菌276例,淋病奈瑟菌170例,其它细菌124例。结果表明,葡萄球菌,阴道加特纳菌,淋病奈瑟菌是细菌性阴道炎最常见的致病菌。  相似文献   

14.
碱量法测定壳多糖脱乙酰度的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壳多糖脱乙酰度测定的减量法的影响因素。方法:通过实验评价碱量法的精准度及样本含潮量等因素对测定结果的影响,并对汪氏推荐计算公式和本文作者提出的改良公式作出评价。结果:碱量法测定壳多糖脱乙酰度受样本性状、含潮率、反应体系中酸量的影响。改良公式更能反映样本实际脱乙酰度。结论:碱量法简便易行,评价指标在可接受范围,可用于壳多糖研制中的质量评价。  相似文献   

15.
刘复平 《中外医疗》2012,31(23):1-2
目的探讨研究喉癌主癌灶手术的安全切缘在临床上的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6月—2011年3月已经确诊喉癌的患者100例,随机分成A、B两组,A组为观察组50例,主要采取手术切缘后,然后采取镜下观察分析;B组为观察组50例,主要采取手术切缘后,然后采取肉眼观察分析,将结果进行临床特点分析比较。结果早期的喉癌患者和晚期的喉癌患者的阳性切缘例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晚期的阳性切缘发生次数高于早期的阳性切缘发生次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声门上区[SG]2、3和5、10mm;跨声门型[TG]2、3mm和5、10mm的切缘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G、G、TG、IG的2mm和3mm,5mm和10mm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肉眼阳性切缘观察39个,镜下阳性切缘观察43,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据原发不同部位、不同分期和不同范围选取适合的切线,就可以有效地减少阳性切缘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解决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中神经压迫。方法对1980~1998年再手术资料进行统计分析,讨论分析再手术原因,再次手术前影像学检查,观察病理变化以确定再手术方法。结果对11例随访6个月~1年,优7例(68.4%),良3例(36.8%),差1例(2.8%)。结论初次手术前详细查体和分析X线片,术中用导尿管和神经剥离探查,尽量避免髓核遗留,手术范围不宜太大,尽量减少对软组织和脊柱结构的破坏,避免形成硬膜囊与神经根粘连而致单纯形疤痕。  相似文献   

17.
扩张兔皮肤超微结构的变化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目的:动态观察扩张兔皮肤超微结构的变化。方法:选用2--3kg新西兰大白兔64只,分为2大组,快速扩张组和常规扩张组,每组32只,每大组再分为4组,为扩张完成后即时、1周、12周、24周组。每组8只,其中4只为实验组,另4只植入扩张器不扩张作为对照组。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各组皮肤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表皮扩张后经历--由扩张刺激引起的创伤至完全修复的过程。扩张后即时真皮中成纤维细胞大量增生,功能由静止转向活跃,胶原纤维碎裂成片,弹力纤维部分断裂,炎症细胞浸润;扩张后1周常规扩张组基底膜连续性基本恢复。显示成纤维细胞合成功能活跃。扩张后12周、24周,成纤维细胞趋于稳定、形态狭长,部分胶原排列紊乱,部分有似癜痕样改变。结论:扩张刺激可致兔皮肤创伤。扩张后真皮不可完全修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芹黄素对大鼠缺血视网膜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30只Long-Evans大鼠用动脉结扎法造成视网膜缺血模型,其中治疗组20只腹腔注射芹黄素,对照组10只注射溶媒二甲基亚酚。用视觉电生理仪检查视网膜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芹黄素治疗组视网膜功能恢复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芹黄素能促进大鼠缺血视网膜的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根据儿童急性腹痛的特点,诊断儿童腹痛应综合临床及相关检查提供的依据,做出准确诊断,给予适当治疗。方法:对临床328例腹痛患儿进行选择性辅助检查和分析。结果:小儿腹痛病因复杂,腹腔内疾病占64.63%,共17种病因;腹腔外疾病占35.37%,共6种病因。结论:仔细询问病史、认真体格检查、密切观察病情、针对性地选择辅助检查,在儿童腹痛的诊断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谭永东 《吉林医学》2011,32(14):2725-2726
目的:探讨髋臼骨折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系统性回顾收治的45例髋臼骨折患者手术治疗效果。结果:本组患者随访2~8年,治疗的总优、良患者38例,总优良率达到84%,手术切口全部愈合,未发生切口感染及深部感染,在患者中5例出现并发症:1例坐骨神经损伤,1例股骨头坏死,1例异位骨化,2例创伤性关节炎。结论:充分的术前计划,恰当的手术时机,正确的入路选择以及良好的术后锻炼,是治疗髋臼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