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感毒清颗粒抗炎镇痛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考察感毒清颗粒的抗炎、镇痛作用。方法: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法、鸡蛋清和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肿胀法、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亢进法、小鼠棉球肉芽肿法和大鼠棉球肉芽肿法考察感毒清颗粒的抗炎作用;采用热板法和醋酸扭体法考察感毒清颗粒的镇痛作用。结果:抗炎作用研究表明,感毒清颗粒高、中、低剂量均对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蛋清和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肿胀、冰醋酸致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亢进有显著的拮抗作用,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大、小鼠棉球肉芽肿均无显著的抑制作用(P>0.05);热板法和醋酸扭体法研究结果表明,感毒清颗粒高、中剂量能明显提高小鼠热刺激致痛阈值,显著减少化学刺激致痛的扭体次数,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有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感毒清颗粒具有良好的拮抗急性和亚急性炎症的作用,对慢性炎症无明显拮抗效应,且具有较好的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复方苦芩软膏的抗炎镇痛作用。方法 采用小鼠耳廓二甲苯致炎试验和醋酸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实验探讨其抗炎作用;采用小鼠热痛反应实验和小鼠醋酸扭体反应试验研究复方苦芩软膏的镇痛作用。结果 小鼠耳廓二甲苯致炎实验和醋酸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实验评价其抗炎作用结果,实验组均显示具有显著的抗炎作用。分别与阴性对照组及实验药物基质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5)。复方苦芩软膏可显著提高热板法疼痛模型小鼠痛阈值,与阴性对照组及实验药物基质组比较,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5)。在小鼠醋酸扭体反应实验中,复方苦芩软膏可减少由醋酸所致小鼠疼痛反应的扭体次数,与阴性对照组及实验药物基质组比较,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复方苦芩软膏有显著的抗炎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3.
威灵仙总皂苷抗炎镇痛作用研究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目的:观察威灵仙总皂苷的抗炎、镇痛作用.方法:用醋酸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二甲苯诱导小鼠耳肿胀、鸡蛋清诱导大鼠足肿胀、大鼠棉球肉芽肿等实验模型观察抗炎作用;用小鼠热板法和扭体法试验观察镇痛作用.结果:威灵仙总皂苷38、75、150mg/kg能明显延长小鼠热板痛阈时间,减少醋酸致小鼠扭体次数,减轻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程度,威灵仙总皂苷25、50、100mg/kg对大鼠鸡蛋清诱导的足肿胀及棉球诱导的大鼠肉芽肿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结论:威灵仙总皂苷具有显著抗炎、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红元颗粒的抗炎镇痛作用。方法:观察其对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冰醋酸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跖肿胀、棉球诱导大鼠肉芽肿、冰醋酸致小鼠扭体反应及小鼠热板实验的抑制作用。结果:红元颗粒可以明显抑制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P0.05),降低冰醋酸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P0.05),减轻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跖肿胀(P0.05),抑制棉球肉芽肿增生(P0.01或P0.05),显著减轻热刺激引起的小鼠疼痛(P0.05);减少小鼠扭体次数(P0.01)。结论:红元颗粒具有显著的抗炎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5.
杨嘉  董志  朱毅 《时珍国医国药》2012,23(5):1200-1202
目的研究角花胡颓子醇提物的抗炎和镇痛作用。方法采用热板法和醋酸致小鼠扭体实验观察镇痛作用;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及皮肤毛细血管通透性、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肿胀和大鼠棉球肉芽肿实验模型观察抗炎作用;并测定角叉菜胶致炎足渗出液中PGE2和组胺含量。结果角花胡颓子醇提物能显著延长热致痛小鼠痛阈时间,明显减少醋酸致痛小鼠扭体次数;对二甲苯致耳肿张及皮肤毛细血管通透性、角叉菜胶致足肿胀和棉球诱导肉芽肿增生均有抑制作用;能明显减少角叉菜胶性炎症渗出液中PGE2和组胺的含量。结论角花胡颓子醇提物有明显的抗炎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6.
鼻康胶囊抗炎、镇痛作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鼻康胶囊的抗炎,镇痛作用,方法:通过小鼠耳廓肿胀,小鼠棉球肉芽肿,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等实验观察其抗炎作用,通过热板法和醋酸扭体法观察其镇痛作用,结果:鼻康胶囊能显抑制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肿胀和小鼠棉球肉芽肿,并能抑制小鼠醋酸致炎引起的毛细血管通透性亢进;同时,鼻康胶囊减轻热刺激所致的疼痛,提高小鼠痛阈值,能显抑制醋酸所致的扭体反应,结论:鼻康胶囊对炎症急性期及慢性炎症增生期具有抗炎作用,对物理致痛及化学致痛均有明显地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劳伤药的抗炎镇痛作用。方法: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法、棉球肉芽肿法,醋酸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法观察劳伤药的抗炎作用,采用小鼠扭体法观察劳伤药的镇痛作用,采用大鼠佐剂性关节炎(AA)模型观察劳伤药对足肿胀的影响。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劳伤药(5g/kg)能抑制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抑制棉球致小鼠肉芽肿,抑制醋酸引起的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抑制冰醋酸引起的小鼠扭体反应,能明显减轻AA大鼠原发性和继发性关节肿胀。结论:劳伤药乙醇提取物有明显的抗炎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8.
侗族药羊耳菊醇提物抗炎镇痛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侗族药羊耳菊醇提物的抗炎镇痛作用。方法:小鼠分为空白对照组,羊耳菊醇提物(生药)2.5,5 g.kg-1剂量组和阳性对照阿司匹林0.25 g.kg-1组。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法、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亢进法观察其抗炎作用;采用小鼠醋酸扭体法、热板法观察其镇痛作用。结果:羊耳菊醇提物(5 g.kg-1)显著抑制二甲苯所致小鼠耳肿胀(P<0.05)及醋酸所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P<0.01);羊耳菊醇提物(5 g.kg-1)显著减少醋酸致小鼠20 min内扭体次数,提高热板致痛小鼠痛阈值(P<0.01,P<0.01)。结论:羊耳菊醇提物具有较好的抗炎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9.
《中药药理与临床》2015,(3):117-119
目的:研究刺三甲醇提取物对小鼠的抗炎镇痛作用。方法:采用小鼠耳肿胀法、棉球肉芽肿法、醋酸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法观察抗炎作用,采用小鼠扭体法、热板法观察镇痛作用。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刺三甲(10g/kg)能抑制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抑制率27.46%;抑制棉球致小鼠肉芽肿,抑制率56.70%;抑制醋酸引起的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抑制率44.57%;抑制冰醋酸引起的小鼠扭体反应,抑制率29.46%;明显延长热板法试验中小鼠的舔后足时间。结论:刺三甲乙醇提取物有明显的抗炎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复方珍珠膏的抗炎镇痛止痒作用。 方法 通过小鼠组织修复模型及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模型评价复方珍珠膏的抗炎效果;采用醋酸扭体实验评价镇痛效果;采用右旋糖酐致痒模型观察药物的止痒作用;并采用大鼠棉球肉芽肿实验评价抗增生效果。结果 复方珍珠膏皮肤给药高剂量可缩短局部损伤创面愈合时间(P<0.05),各剂量能不同程度地降低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减少乙酸刺激引起的扭体次数,减少右旋糖酐诱导的小鼠搔痒的次数(P<0.01, P< 0.05),此外,中、高剂量组可抑制大鼠肉芽肿组织的增生(P<0.01, P< 0.05)。 结论 复方珍珠膏具有明显的抗炎、止痛和止痒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风痛灵胶囊的抗炎、镇痛作用。方法: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角叉菜致大鼠足肿胀、棉球致大鼠肉芽肿实验,观察风痛灵胶囊的抗炎效果;通过小鼠热板实验、小鼠扭体实验观察该药对疼痛的影响。结果:风痛灵胶囊可明显降低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肿胀及大鼠棉球肉芽肿(P0.05);对小鼠热板致痛和醋酸致痛有显著的减轻作用(P0.05)。结论:风痛灵胶囊具有明显的抗炎、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12.
酒大黄的镇痛抗炎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酒大黄的镇痛抗炎作用.方法:采用小鼠热板法和小鼠扭体法观察酒大黄(2,1,0.5 g·kg-1·d-1,ig连续7d)的镇痛作用,采用小鼠耳肿胀法和小鼠棉球肉芽肿法观察酒大黄(2,1,0.5 g·kg-1ig,连续7d)的抗炎作用.结果:酒大黄能提高热板法疼痛模型小鼠痛阈,抑制醋酸致小鼠扭体反应,并能抑制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和皮下植入棉球所致的小鼠肉芽肿生成(均P<0.05).结论:酒大黄有良好的镇痛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13.
癃闭欣通颗粒镇痛、抗炎及抗菌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癃闭欣通颗粒的主要药理作用。方法:采用醋酸扭体、热板致痛;二甲苯致耳廓肿胀、棉球肉芽肿、角叉菜胶致足肿胀;体内、外抑菌等试验方法。结果:癃闭欣通颗粒可明显对抗醋酸所致小鼠的扭体次数增加,提高热板所致小鼠的痛阈值;抑制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的肿胀度,抑制大鼠棉球肉芽肿的增长。抑制角叉菜胶所致大鼠的足肿胀度,并可对抗大鼠因角叉菜胶所致足组织及血清中PGE2的含量的升高和对抗大鼠因角叉菜胶所致足组织中MDA含量的升高;同时具有明显的体内外抑菌作用。结论:癃闭欣通颗粒具有明显的镇痛、抗炎、抗菌作用。  相似文献   

14.
脊痛宁胶囊抗炎镇痛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脊痛宁胶囊的抗炎、镇痛作用。方法以巴豆油致小鼠耳肿胀模型和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肿胀模型,观察脊痛宁胶囊的急性抗炎作用;以棉球植入小鼠腹腔致肉芽肿模型,观察脊痛宁胶囊的慢性抗炎作用;以醋酸法造成小鼠疼痛模型,观察脊痛宁胶囊的镇痛作用。结果脊痛宁胶囊对巴豆油致耳肿胀和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肿胀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可显著抑制棉球所致肉芽肿形成,减少醋酸所致小鼠扭体次数。结论脊痛宁胶囊具有显著的抗炎、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15.
金铃子散分煎与合煎药效学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金铃子散抗炎镇痛作用,比较金铃子散分煎与合煎液的药效差异。方法建立二甲苯致炎和醋酸所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模型,并通过醋酸所致扭体法、热板法致痛实验,比较金铃子散分煎与合煎液的药效。结果金铃子散分煎与合煎都能明显减少小鼠醋酸所致扭体反应次数,提高小鼠痛阈值,具有良好的镇痛作用,且呈现剂量依赖性;分煎与合煎都有明显的抗炎作用,并能明显降低醋酸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增高。结论金铃子散有显著的抗炎镇痛作用,其分煎与合煎液在抗炎镇痛方面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6.
两面针根挥发油的抗炎镇痛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两面针根挥发油抗炎、镇痛的药理活性.方法 采用热板法及扭体法实验考察小鼠镇痛作用,应用小鼠耳廓肿胀、脚趾肿胀及棉球肉芽肿胀等实验评价两面针根挥发油的抗炎活性.结果 两面针根挥发油能明显减少小鼠的扭体次数,显著提高小鼠的痛阈值;对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棉球肉芽肿胀实验、角叉菜胶致足趾肿胀实验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结论 两面针根挥发油有强的抗炎镇痛活性.  相似文献   

17.
田婧 《中华中医药学刊》2007,25(12):2489-2491
目的:研究防己茯苓汤的抗炎镇痛作用。方法:采用热板法、醋酸扭体法镇痛实验模型,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大鼠毛细血管通透性、大鼠棉球肉芽肿、大鼠蛋清性关节炎、大鼠炎性组织中PGE2含量等炎症模型,研究防己茯苓汤的抗炎镇痛作用。结果:动物实验表明防己茯苓汤对二甲苯、蛋清所致急性炎症有明显抑制作用,能降低大鼠的毛细血管通透性,抑制棉球肉芽肿增生,提高小鼠痛阈值,减少醋酸所致小鼠扭体次数,并能显著降低炎症组织中PGE2的含量。结论:将防己茯苓汤用于抗炎镇痛作用的研究,发现其确有明显的抗炎镇痛作用,并能显著降低炎症组织中PGE2的含量。  相似文献   

18.
栀子总苷的抗炎镇痛作用研究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目的研究栀子总苷(TGCJ)的抗炎镇痛作用。方法采用角叉菜致大鼠足肿胀模型、醋酸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模型、棉球致肉芽组织增生模型,观察TGCJ的抗炎作用;采用热板法测定小鼠的痛阈、醋酸诱发的小鼠扭体反应,观察TGCJ的镇痛作用。结果TGCJ的80、40mg/kg2个剂量组ig给药,对角叉菜致大鼠足肿胀、棉球致肉芽组织增生均有明显抑制作用,TGCJ的160、80、40mg/kg3个剂量组ig给药,对醋酸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有抑制作用,且抑制作用呈剂量相关趋势;TGCJ的160、80、40mg/kg3个剂量组ig给药,可以明显升高小鼠的痛阈,对醋酸诱发的小鼠扭体反应有一定抑制作用。结论TGCJ有明显的抗炎和一定的镇痛作用,确定TGCJ为栀子抗炎镇痛的有效部位。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水黄皮根乙醇提取物的抗炎镇痛作用及其急性毒性。方法:抗炎实验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法及大鼠棉球肉芽肿法;镇痛实验采用小鼠热板和醋酸扭体实验;采用Bliss法测定了其半数致死量(LD50)。结果:PRE可明显抑制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的肿胀度,抑制大鼠棉球肉芽肿的增长;可明显对抗醋酸所致小鼠的扭体次数增加,提高热板所致小鼠的痛阈值;其LD50为6.3718s/kg,LD50的95%平均可信限为5.4084~7.7232s/kg。结论:水黄皮根乙醇提取物具有明显抗炎镇痛作用,并且其急性毒性很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