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鼻咽癌患者放疗过程中,辅助中医辨证施治对鼻咽癌放疗副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月~2012年12月间收治的鼻咽癌首次放疗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在首次放疗前进行辩证分型,从放疗第1天即根据辩证分型给予相应的中药汤剂内服,每天1剂,对照组单纯采用放射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放疗过程中急性放射副反应症状积分及静、动态唾液流速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放疗过程中2、3、4周急性放疗反应症状积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静、动态唾液流速之和较对照组显著增高,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鼻咽癌患者放射治疗过程中,根据辩证分型配合相应的中药汤剂内服,可减轻患者放疗急性副反应的程度,有效改善临床症状,提患者放疗期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前放射治疗仍是鼻咽癌的首选治疗手段。其疗效较满意,5年生存率50%~60%。但患者在放疗中和放疗后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口干、咽痛、口腔糜烂以至溃疡等,给患者带来痛苦,有的还拖延疗程,甚至影响疗效和日后的生存质量。笔者从1998年-2002年对有上述放疗反应的89例患者予以中医辨证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4.
5.
目的观察早期鼻咽癌常规放疗与调强放疗的毒副反应,以比较两者此方面差异。方法将33例早期鼻咽癌(Ⅰ—Ⅱ期)患者随机分为调强放疗组(17例)和常规放疗组(13例)观察放疗后2组副反应如口干、粘膜反应及皮肤反应。结果调强放疗组的皮肤反应及口干反应明显低于常规放疗组,组间有显著差异。结论调强放疗的毒副反应明显低于常规放疗。 相似文献
6.
鼻咽癌放疗后复发48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鼻咽癌放疗后复发的临床情况,方法 收集进行再程放疗的复发性鼻咽癌48例,就其首程及再程放疗时鼻咽和颈部病例情况,照射剂量进行分析,结果 鼻咽病灶复发35例,颈部淋巴结复发31例,其中二者同时复发18例,颅底骨质破坏及颅神经受累者占45.7%,鼻咽和颈部病灶残留者复发率高。结论 颅底骨质及颅神经是鼻咽癌复发最常侵犯的部位,争取鼻咽及颈部病灶完全消失退对减少复发有重要意义。但不能单靠增加剂蛳 相似文献
7.
本文分析鼻咽癌放疗后脑损伤 2 9例。男性 2 2例 ,女性 7例。年龄 2 6~ 36岁 ,平均 4 5.1岁。放疗鼻咽部采用 6 0CO -γ线或 8MV -X线照射 ,以耳前野为主 ;颈部用 6 0CO -γ线切线和深部X线或电子线垂直照射 ,均常规分割照射。鼻咽部剂量首程为 6 7~ 85GY ,再程为 50~ 6 9GY ;上颈部剂量为 4 5~ 80GY ;脑损伤单侧 1 7例 ,双侧 1 2例 ,累及顶叶 1 7例。 1 6例脑损伤侧出现脑中动脉增粗不均影像。结果提示放射性脑坏死与继发于血管损伤有关外 ,还可能与颈部放疗有关。对于T1- 2期患者 ,建议其耳前野的上界放在颅底线上 1 .0cm左右 ,以减轻脑组织的晚期损伤。 相似文献
8.
鼻咽癌经根治性放疗后仍有较多复发 ,本科自1 975年— 1 998年共收治放疗后复发病人 37例 ,占鼻咽癌放疗人数的 34 % ,现对 37例复发病例作如下分析探讨。材料与方法 自 1 975年— 1 998年共收治 37例鼻咽癌根治性放疗复发病人 ,其中男性 31例 ,女性 6例 ;年龄 2 6岁~ 65岁。复发时间为 6个月至 2 3年 ,中位复发时间为 1 .2年 ,其中小于等于 2年者 30例 ,大于 2年者 7例 ,最长时间为 2 3年。复发部位 :鼻咽腔内复发 5例 ,鼻咽区域性复发 2 3例 ,腔内与腔外共同复发 4例 ,颈淋巴结复发5例。复发诊断主要根据临床症状重新出现 ,如回缩性血… 相似文献
9.
10.
11.
鼻咽癌放疗后严重鼻出血的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鼻咽癌放疗后鼻出血的特点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鼻咽癌放疗后患者鼻出血临床资料,止血方法分别采用鼻内窥镜下射频、前鼻孔填塞、前后鼻孔填塞、前后鼻孔止血水囊填塞、数字减影颈动脉造影选择性栓塞等,5例行预防性气管切开,并对出血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1例因血块堵塞气管,呼吸困难,窒息而死亡。3例因多次大量出血,经积极抢救,但病人家属最后放弃治疗,其中2例疑为颈内动脉出血。1例并发脑梗塞,经治疗后脑功能部分恢复。其余11例经积极治疗,能有效控制鼻出血,治愈出院。结论:鼻咽癌放疗后的病人容易出现严重鼻出血,与普通鼻出血相比有其特点,往往出血迅速、反复,出血量大,不易控制,危及生命,容易发生严重的并发症,死亡率比较高,合理及时的使用各种止血方法是提高抢救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化疗预防和治疗鼻咽癌远处转移的疗效.方法对37例中晚期鼻咽癌患者,20例3期、4期和病理为未分化癌病人,采用放疗后辅助化疗.结果放疗后加化疗组的4年生存率明显优于单纯放疗组.结论放疗后辅助化疗可作为提高鼻咽癌疗效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鼻咽癌放疗副反应发生的影响.方法将120例鼻咽癌放疗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按常规护理方法给予护理,干预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个性化护理干预措施,2组患者放疗结束后3个月进行放疗副反应发生情况及心理状态(采用焦虑自评量表)的调查,并观察两组效果.结果干预组患者SAS评分及放疗副反应发生率均较对照组患者低(P〈0.05和P〈0.01).结论在鼻咽癌放疗期间,通过护理干预减少了放疗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鼻咽癌为我国的高发肿瘤,占头颈部肿瘤发病首位。放疗是治疗鼻咽癌的首选措施,在调强放疗使用之前,主要采用传统方式行放疗,由于受肿瘤位置的影响,尤其是肿瘤离需剂量限制的器官太近或者将其包裹,比如腮腺、脊髓、脑干、垂体、颞叶、颅神经以及中耳及内耳,传统方式行放疗疗效不容乐观。调强放疗是治疗鼻咽癌的理想方法,归因于它能很好覆盖病灶的同时保护其他得重要器官。近期的临床研究结果令人 相似文献
15.
目的提高对鼻咽癌(NPC)放疗后改变及复发的MRI表现的认识。方法详细分析经临床和病理证实的48例NPC放疗后复查的MRI资料。结果NPC放疗后无复发组28例,其中鼻咽腔正常2例,鼻咽腔变形15例,鼻咽壁增厚19例,茎内增厚7例,咽旁间隙变窄3例,颅底残留破坏缺损5例。复发组21例,鼻咽壁和茎内增厚各12例,颅底骨质破坏18例,颞下窝肿块4例,口咽肿块2例,眼眶、上颌骨/上颌窦骨质破坏2例,颞领关节骨质破坏1例,乳突骨质破坏、双侧腮腺肿块及环绕颈部浸润肿块1例,咽旁间隙变窄/消失9例。经统计学处理,在茎内增厚、咽旁间隙变窄/消失方面,两组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无复发组中,7例茎内增厚在T1WI和T2WI上均表现为茎内软组织等信号或低信号肿块影,5例无强化,2例轻度强化;复发组中,12例茎内增厚在T1WI和T2WI上表现为形态不规则的等信号或略高号肿块影,11例行增强扫描,明显强化9例,轻度强化2例。结论MRI可以很好地显示NPC放疗后变化,尤其是对放疗后纤维化斑块与肿瘤复发的鉴别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鼻咽癌放疗后鼻-鼻窦炎的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鼻咽癌放疗后鼻-鼻窦炎的治疗及效果。方法对61例鼻咽癌患者中的55例鼻-鼻窦炎患者先行鼻腔滴药及生理盐水冲洗治疗,在保守治疗无效、无肿瘤复发时行鼻内窥镜手术。结果经保守治疗有效的29例患者鼻窦炎症状、体征明显减轻。对保守治疗无效的26例患者施行鼻内窥镜术,术后6个月复查时,治愈13例(50.0%),好转9例(34.6%),无效4例(15.4%),近期有效率为84.6%。结论鼻咽癌放疗后鼻-鼻窦炎经保守治疗能获较好疗效,对保守治疗无效者鼻内窥镜手术近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7.
18.
随着放射治疗技术和设备的更新,临床经验的累积及护理方式的改进,使鼻咽癌治疗效果有较大提高。文章回顾历史和现状.较全面分析常规放射治疗和调强放射治疗的治疗方式的变化,放疗副反应的护理要点,提高了鼻咽癌病人的生存率及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9.
20.
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C)是我国常见的头颈部恶性肿瘤,在我国华南地区较为高发,尤其是广东省,又被称为“广东癌”。由于鼻咽特殊的解剖位置及良好的放射敏感性,使得放射治疗成为鼻咽癌的主要治疗方式。然而,患者在鼻咽癌放疗结束后经常会出现肿瘤残留。目前对于肿瘤残留的诊断、治疗以及肿瘤残留对预后的影响尚存在很多争议。对于肿瘤残留的诊断,有多种方式,如各种不同的影像学、病理组织学活检等,我们应充分发挥各种检查手段的优势、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另一方面,需及时、有效地判定肿瘤残留,避免错过最佳干预时机。针对残留病灶的处理,需要结合病灶的位置、大小、浸润范围等来制定治疗策略。既往的多个研究表明,肿瘤残留患者预后更差。本文就鼻咽癌放疗后肿瘤残留的有关问题研究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