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头孢哌酮/三唑巴坦对临床分离产酶菌的体外抗菌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头孢哌酮/三唑巴坦(8:1)对产酶菌的体外抗菌活性。方法 采用琼脂平板二倍稀释法测定头孢哌酮/三唑巴坦(8:1)复方制剂对临床分离致病菌的体外抗菌作用,并与头孢哌酮、头孢哌酮/舒巴坦(1:1)和哌拉西林/三唑巴坦(8:1)进行比较。结果 头孢哌酮与三唑巴坦(8:1)复方制剂可不同程度的提高头孢哌酮单用的体外抗菌活性,与头孢哌酮/舒巴坦(1:1)和哌拉西林/三唑巴坦(8:1)的抗菌活性相似。结论 三唑巴坦增强了头孢哌酮对β-内酰胺酶的稳定性,头孢哌酮/三唑巴坦(8:1)有较强的抗菌活性。  相似文献   

2.
三唑巴坦对β-内酰胺酶抑制作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唑巴坦是第三个上市的β-内酰胺酶抑制剂,具有抑酶活性强,抑酶谱广等特点,对绝大多数A类β-内酰胺酶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对C类和D类β-内酰胺酶也有一定的的抑制作用。因此,三唑巴坦在临床产酶耐药菌所致感染性疾病的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但不可忽视的是,三唑巴坦上市20余年来已有30余种耐三唑巴坦的耐酶抑制剂β-内酰胺酶在欧美国家出现,而对三唑巴坦敏感性较差的B类酶在我国也有报道,这些酶的出现和流行将严重威胁三唑巴坦在临床中的使用。本文将三唑巴坦抑酶作用的分子机制、对各类β-内酰胺酶的抑制作用以及耐酶抑制剂与β-内酰胺酶的构效关系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哌拉西林及三唑巴坦对β-内酰胺酶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7  
比较哌拉西林,哌拉西林/三唑巴坦(8:1,4:1,2:1),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替卡西林/克拉维酸和头孢哌酮/舒巴坦对39株革兰氏阴性杆菌所产β-内酰胺酶的稳定性。以生物测定酶对抗生素的相对水解率,抑酶保护率。结果表明,β-内酰胺酶对哌拉西林/三唑巴坦(8:1),的相对水解率明显低于单独使用的哌位西林及氨苄西林/舒巴坦,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替卡西林/克拉维酸,有显著性差异,近似于头孢哌酮  相似文献   

4.
哌拉西林/三唑巴坦(安迪泰)为钠与β-内酰胺酶抑制剂三唑巴坦的复方制剂,2004年10月-2005年10月对50例下呼吸道感染的患者给予哌拉西林/三唑巴坦治疗,进行疗效观察,并与哌拉西林钠进行比较。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 考察及评价头孢哌酮钠 /三唑巴坦钠以 1∶ 1、2∶ 1、4∶ 1、8∶ 1配比的复方制剂对临床分离致病菌的体外抗菌作用 ,及其对金葡球菌、大肠埃希氏菌和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小鼠的体内保护作用 ,拟找出头孢哌酮钠与三唑巴坦钠的最佳配比 ,为进一步开发头孢哌酮 /三唑巴坦复方制剂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琼脂二倍稀释法测定了头孢哌酮钠 /三唑巴坦钠复方制剂 (1∶ 1、2∶ 1、4∶ 1、8∶ 1)对临床分离致病菌 (包括产 β-内酰胺酶和产超广谱酶 ESBL s菌株 )的体外抗菌作用及对产酶金葡球菌和大肠埃希氏菌感染小鼠的体内保护作用。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头孢哌酮钠 /三唑巴坦钠复方制剂 (1∶ 1、2∶ 1、4∶ 1、8∶ 1)及单用头孢哌酮对 8种标准 β-内酰胺酶的稳定性 ,并与头孢哌酮 /舒巴坦、哌拉西林、哌拉西林 /三唑巴坦等 β-内酰胺抗生素进行比较。比较小鼠一次静脉注射头孢哌酮钠 /三唑巴坦钠 (4∶ 1)的急性毒性。结果 头孢哌酮钠 /三唑巴坦钠以 1∶ 1、2∶ 1、4∶ 1和 8∶ 1配伍均可比单用头孢哌酮对产酶耐药菌株的 MIC50 降低 1/ 2~ 1/ 6 4 ,其中 1∶ 1、2∶ 1、4∶ 1的体外抗菌活力基本相同 ,略强于 8∶ 1。4∶ 1配伍体外活性与头孢哌酮 /舒巴坦相当。头孢哌酮钠/三唑巴坦钠 (4∶ 1)比单用头孢哌酮对  相似文献   

6.
《中国药品标准》2007,8(1):F0004-F0004
本品为哌拉西林钠和他唑巴坦钠组成的复方制剂。哌拉西林为广谱半合成着霉素类抗生素,他唑巴坦为β-内酰胺酶抑制剂。本品适用于对哌拉西林耐药,但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敏感的产β-内酰胺酶的细菌引起的中、重度感染,其抗菌谱包括革兰氏阴性菌、革兰氏阳性菌及厌氧菌。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本地区铜绿假单胞菌临床分离株产诱导型β-内酰胺酶的情况及其耐药性。方法 采用美国DADE产MicroScan AutoScan—4型微生物分析仪及其NC21鉴定板检测128株铜绿假单胞菌对20种抗生素的敏感性,用符合NCCLS标准的Version 22分析软件对128株铜绿假单胞菌产诱导β-内酰胺酶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1)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他啶、哌拉西林/三唑巴坦、环丙沙星、阿米卡星、头孢吡肟、亚胺培南的敏感性高达62.6%—80.0%之间,妥布霉素、哌拉西林、庆大霉素次之,而其他头孢菌素敏感性低下;(2)128株铜绿假单胞菌产β-内酰胺两者115株(89.8%),在产诱导型β-内酰胺酶菌株中,哌拉西林/三唑巴坦、头孢他啶、哌拉西林、氨曲南诱导铜绿假单胞菌产诱导型β-内酰胺酶的出现率为64.3%—86.1%;(3)产诱导型β-内酰胺两株对哌拉西林/三唑巴坦、阿米卡星、头孢吡肟、头孢他啶、环丙沙星、妥布霉素等抗生素的敏感性显著高于不产诱导型β-内酰胺酶株,而氨苄西林/舒巴坦、SMZ/TMP的敏感性则完全相反(P<0.05或0.005)。结论 本地区抗生素诱导铜绿假单胞菌产诱导型β-内酰胺酶率较高,哌拉西林/三唑巴坦、头孢他啶、哌拉西林、氨曲南是强诱导剂,对于产酶菌株可选择环丙沙星、阿米卡星或联合使用耐酶的抗生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头孢哌酮/他唑巴坦(cefoperazone/tazobactam CFP/TAZR:1)对β-内酰胺酶稳定性及抑酶增效作用。方法:以生物法测定酶对抗生素的相对水解率,及抑酶保护率,并与同类复方制剂头孢哌酮/舒巴坦(CFP/SBT)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PIP/TAZ)进行比较,结果:头孢哌酮/他唑巴坦(4:1配比)使单头孢哌酮水解率由100%降至16%,抑梅保护率由0%增至84.0%。头孢哌酮/他唑巴坦4:1时相对水解率16%低于同类复方制砂孢哌酮/舒巴坦1:21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8:1,它们分别为19.5%、18.8%,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头孢哌酮/他唑巴坦4:1时的抑酶保护率84%高于同类复方制头孢哌酮/舒巴坦1:1,后者为80.5%,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不同配比头孢呋辛/三唑巴坦(cefuroxime/tazobactam,1:1、2:1、4:1)对临床分离致病菌的体外抗菌活性,为新药研发提供实验依据。方法以平皿二倍稀释法测定MIC值,nitrocefin纸片法测定产酶株,双纸片法筛选ESBLs菌株。结果对本次研究收集的2004年1月~2006年1月共482株致病菌进行MIC测定,其中84.85%的菌株产β-内酰胺酶,36.31%产生ESBLs。不同配比的头孢呋辛/三唑巴坦联合制剂对革兰阴性菌的抗菌作用较强,尤其对大肠埃希菌与克雷伯菌属,头孢呋辛/三唑巴坦(1:1)的MIC90值分别从〉256和〉256μg/ml下降至32和64μg/ml,部分细菌,尤其是产ESBLs菌株的耐药率明显下降。头孢呋辛/三唑巴坦3个配比中以1:1配比的抗菌作用最强。头孢哌酮/舒巴坦和哌拉西林/三唑巴坦对革兰阴性菌具有较好的抗菌活性。结论头孢呋辛/三唑巴坦(1:1)为一强效广谱杀菌药物,对产ESBLs菌具有较好的抗菌活性。本次研究中孢呋辛/三唑巴坦1:1配比的MIC50与MIC90值都低于2:1和4:1两个配比,对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抗菌活性最强。  相似文献   

10.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续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第三部分 各类抗菌药物的适应证和注意事项β-内酰胺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 目前临床应用者有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替卡西林/克拉维酸、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和哌拉西林-三唑巴坦。 一、适应证 本类药物适用于因产β-内酰胺酶而对β-内酰胺类药物耐药的细菌感染,但不推荐用于对复方制剂中抗生素敏感的细菌感染和非产β-内酰胺酶的耐药菌感染。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适用于产β-内酰胺酶的流感  相似文献   

11.
本文简要介绍了近年来研制开发的几种新型耐β-内酰胺酶的复方抗生素制剂。β-内酰胺酶抑制剂包括克拉维酸、舒巴坦、三唑巴坦等几种,其复方抗生素制剂有安灭菌、特美汀、优立新、舒普深、Zosyn等,本文就其作用特点、临床应用以及制剂规格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液化沙雷菌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特性。方法超声破碎法提取临床分离液化沙雷菌CR04的β-内酰胺酶,等电聚焦(IEF)测定其等电点(pI);硫酸铵反抽提、Sephadex G-75凝胶过滤和DE-52阴离子交换层析进行酶的纯化;SDS—PAGE法测定分子量和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酶动力学参数。结果液化沙雷菌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pI为7.5,分子量为28.77ku,动力学分析显示,该酶能水解头孢他啶、头孢噻肟和氨曲南,对舒巴坦(IC50为77nmol/L)和三唑巴坦(IC50为17nmol/L)敏感。结论液化沙雷菌产生的超广谱β-内酰胺酶对酶抑制剂敏感。  相似文献   

13.
的观察哌拉西林/三唑巴坦对临床常见致病菌的体外抑菌活性,比较国产与进口哌拉西林/三唑巴坦的体外抑菌效果。方法将336株实验菌株分别制成菌液,质控菌株为大肠埃希菌25922和铜绿假单胞菌27853。采用琼脂二倍稀释法测定各种药物的体外抑菌效果,并根据抗生素药物敏感的临界浓度计算细菌对药物的敏感率。结果国产哌拉西林/三唑巴坦对肺炎克雷白菌[超广谱β-内酰胺酶阳性(ESBLs+)]、肺炎克雷白菌(ESBLs-)、大肠埃希菌(ESBLs+)、大肠埃希菌(ESBLs-)有良好的抑菌作用,对铜绿假单胞菌的抑菌效果亦较好。与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噻肟/舒巴坦、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和氨苄西林/舒巴坦等药物相比,哌拉西林/三唑巴坦体外抑菌效果最好。肠杆菌科细菌对国产与进口哌拉西林/三唑巴坦的敏感率几乎无差异,国产与进口哌拉西林/三唑巴坦对铜绿假单胞菌的抑菌效果相当。结论哌拉西林/三唑巴坦具有较强的抑菌作用,国产与进口哌拉西林/三唑巴坦的体外抑菌效果相当。  相似文献   

14.
本文报告哌拉西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8:1,4:1)和替卡西林/克拉维酸(15:1)对39株革兰阴性杆菌所产β-内酰胺酰稳定的比较。以生物法测定酶对抗生素的相对水解率,抑酶保护率。结果表明:β-内酰胺酶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8:1)的相对水解率明显低于单纯使用哌拉西林(P<0.01)且优于替卡西林/克拉维酸(P<0.05)。当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为4:1时,相对水解率与8:1相比又有显著降低(P<0.01),4:1明显优于8:1。说明他唑巴坦起到了增强哌拉西林对β-内酰胺酶的稳定性和抑酶保护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哌拉西林(Piperacillin,PIP)属酰脲类广谱青霉素,对临床常见的致病菌有很高的敏感率,但对细菌产生的β-内酰胺酶不稳定。随着抗生素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细菌产酶率及耐药性逐年升高,其疗效随之下降。他唑巴坦(Tazobactam,TAZ)是不可逆的β-内酰胺酶抑制剂,抑酶作用强、抑酶谱广。哌拉西林与他唑巴坦联合复方制剂(Piperacillin/Tazobactam)有较好的协同作用,能明显增强对产酶菌的抗菌作用,抗菌谱增宽[1,4]。其治疗下呼吸道、泌尿道、腹腔、软组织和血液系统细菌感染,具有显著疗效,并具有良好的耐受性。本项临床试验目的是通过随机试验评…  相似文献   

16.
三唑巴坦/哌拉西林的体内外抗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三唑巴坦/哌拉西林的体内外抗菌活性。方法:采用平皿二倍稀释法测定三唑巴坦/哌拉西林对临床分离菌的体外抗菌作用;采用小鼠腹腔感染模型,观察三唑巴坦/哌拉西林对金葡球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杆菌感染小鼠的体内抗菌作用。结果:国产和进口三唑巴坦/哌拉西林对甲氧西林敏感的金葡球菌、甲氧西林耐药的金葡球菌、产β-内酰胺酶的金葡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奇异变形杆菌、肺炎克雷伯杆菌、醋酸钙不动杆菌、阴沟肠杆菌、产气肠杆菌、聚团肠杆菌、异型构檬酸杆菌、弗劳地构檬酸杆菌和黏质沙雷菌的抗菌活性比哌拉西林强2~4倍。三唑巴坦/哌拉西林对金葡球菌和大肠埃希菌显示杀菌作用,不同β-H值、接种量和血清浓度对三唑巴坦/哌拉西林抗金葡球菌和大肠埃希菌的活性无明显影响。国产和进口三唑巴坦/哌拉西林对金葡球菌、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杆菌感染小鼠具有较好保护作用,两者疗效相近,对产酶的金葡球菌15,金葡球菌44,大肠埃希菌12,肺炎克雷伯杆菌7和肺炎克雷伯杆菌13感染小鼠的疗效明显均优于哌拉西林,对不产酶大肠埃希菌1515感染小鼠的疗效与哌拉西林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国产和进口三唑巴坦/哌拉西林具有较强和相同的体内外抗菌活性,三唑巴坦增强了哌拉西林抗产β-内酰胺酶细菌的活性。  相似文献   

17.
阿维巴坦(Avibactam)是一个与酶可逆性共价结合新型的β-内酰胺酶抑制剂,目前处于Ⅲ期临床试验。阿维巴坦较已上市的3个β-内酰胺酶抑制剂——克拉维酸、舒巴坦、三唑巴坦——作用更强范围更广,对A类、C类和部分D类β-内酰胺酶抑制作用显著。与头孢他啶、头孢洛林等药物联用时,其能够恢复或增强抗生素的活性,耐受性良好,无严重不良事件报道。本文对阿维巴坦的作用机制、药代动力学、联合用药、毒副作用和合成路线等方面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哌拉西林钠与他唑巴坦钠的药理研究与临床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尹翠英  任炜  时萍 《中国药业》2006,15(14):59-60
哌拉西林钠属酰脲基青霉素类抗生素,对革兰氏阳性菌有下定的作用,对革兰氏阴性菌作用强,属于广谱抗生素。他唑巴坦钠是舒巴坦钠的衍生物,具有广谱抑制β-内酰胺酶的作用,抑酶活性较强,同时也是一种不可逆性β-内酰胺酶的自杀抑制剂。哌拉西林钠和他唑巴坦钠组成复方制剂,具有很好的协同抗菌作用。  相似文献   

19.
病原菌质粒传递产生β-内酰胺酶,致使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水解失活是病原菌对一些常见的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耐药的主要方式。联合使用β-内酰胺酶抑制剂,可以使这类抗菌药物抗菌活性明显提高。目前临床常用的复方制剂有哌拉西林/舒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及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等。哌拉西林和他唑巴坦的联合应用,国内外已有大量研究且取得显著进展,本文就其研究现状进行综述,旨在为临床用药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20.
文摘     
19-39 2β-烷氧羧基青霉烷酸砜的合成与β-内酰胺酶抑制活性β-内酰胺酶的产生是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的主要机制,采用自杀性抑制剂抑制β-内酰胺酶是解决这种耐药的有效途径.由铜绿假单胞菌、肠杆菌、柠檬酸杆菌、摩根菌、沙雷菌和普罗威登斯菌产生的染色体介导ClassⅠ类头孢菌素酶对新型广谱头孢菌素有钝化作用,目前应用的β-内酰胺酶抑制剂克拉维酸、舒巴坦和三唑巴坦对ClassⅠ类头孢菌素酶均没有很强的抑制作用.这类酶通过质粒在革兰阴性菌中扩散,因此寻找ClassⅠ类头孢菌素酶抑制剂尤为重要.作者曾报道在三唑巴坦三氮唑环的C-4位引入不同的取代基,所得衍生物均对头孢菌素酶无抑制作用.本文对青霉烷砜骨架C-2位进行了结构修饰,报道了一系列 2β烷氧羰基青霉烷酸砜Ia~Ig(图1)的合成及其对β-内酰胺酶抑制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