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 毫秒
1.
目的:临床治疗腕关节骨折脱位并发腕管综合症应用外科手术的疗效探析.方法:选取84例,病例均为该院2015年10月至2017年1月期间收治,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n=42)和对照组(n=42),对照组患者采用非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手术治疗,评价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88.10% vs69.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治疗腕关节骨折脱位并发腕管综合症,可采用手术治疗,既能帮助患者修复腕关节韧带,还能减少后遗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比腕关节镜、小切口手术及传统手术治疗腕管综合征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住院手术治疗腕管综合征患者111例,其中33例采用腕关节镜治疗,40例采用小切口手术治疗,38例采用传统松解手术治疗。记录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恢复工作时间;术后1个月、3个月和6个月随访,记录两点辨别觉、握力和捏力、VAS评分、Levine评分和Kelly疗效评定情况。结果:①腕关节镜组和小切口组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恢复工作时间显著少于传统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三组的两点辨别觉、握力和捏力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术后1个月时,腕关节镜组和小切口组的VAS评分、Levine评分和Kelly疗效评定显著低于传统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传统手术组的瘢痕长度和瘢痕触痛发生率显著高于腕关节镜组和小切口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腕关节镜、小切口手术和传统松解术均可有效治疗腕管综合征;传统松解术后发生瘢痕增生和瘢痕触痛的并发症较多。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探讨Clles骨折并发急性腕管综合征的诊断与治疗的方法,方法:回顾分析Colles骨折并发急性腕管综合征4例,其中2例通过改变外固定位置,2例通过切断腕横韧带治疗,结果;随访3-5月,功能均全恢复,结论:急性胸襟管综合征是Colles骨折的一种严重并发症,早期诊断及时治疗是避免不可逆神经损伤的唯一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6.
目的 探讨慢性腕管综合征的手术治疗方法、效果。方法对35例慢性腕管综合征行切开减压、显微镜下松解手术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本组病例全部随访,随访时间24个月,优良率94.3%。结论对慢性腕管综合征,若保守治疗无效,行手术切开减压、显微镜下松解,术后配合功能锻炼、理疗等治疗,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7.
目的腕管综合征手术治疗的必要性方法回顾我院近年来非手术治疗及手术治疗病例,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56例通过1年随访治愈率100%.  相似文献   

8.
9.
腕管综合征(Carpal Tunnel Syndrome,CTS)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腕管内压力增高而导致以正中神经(MN)功能障碍为主的临床病症,是Colle’s骨折最常见的一种并发症,可由骨折本身损伤严重而并发,亦可由延误治疗和处理不当所致。笔者就Colle’s骨折并发CTS的解剖特点进行防治上的探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方便选取并回顾性分析该院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收治的60例踝关节骨折脱位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疗效包括骨折愈合时间和OMAS评分等。结果60例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平均为14周(11~16周),未出现骨不连、感染或移位。所有患者均恢复行走能力。根据OMAS评分,60例踝关节骨折脱位术后患者中,优30例,良26例,可3例,差1例,优良率93.3%。结论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脱位,踝关节功能恢复较好,明显减少患者痛苦。  相似文献   

11.
妊娠与腕管综合征(3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莹 《黑龙江医学》2002,26(2):103-103
目的 了解妊娠并发腕管综合征的临床特点 ,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减少误诊。方法 对 2 0 0 0 - 0 1~2 0 0 1- 0 8收治的 36例妊娠并发腕管综合征病例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本组病例中 ,14例首诊确诊为妊娠并发腕管综合征 ,12例误诊为其它疾病 ,10例漏诊 ;本组病例均采用保守治疗治愈。结论 本病多发生于妊娠晚期 ,有典型的手部症状 ,正中神经分布区拇、示及中指麻木、刺痛、夜间加剧 ;屈腕试验及Tine1征阳性 ;以保守治疗为主。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对比单切口下内镜腕管松解和传统腕管开放性松解两种术式治疗腕管综合征的疗效。方法方便选择2010年12月—2015年12月该院骨二科63例腕管综合征住院患者,分为单切口内镜手术28例,对照组35例行传统手术。比较两组手术切口长度,住院时间、手术耗时及PRWE评分。结果 A组在切口长度(1.47±0.46)cm、手术耗时(33.07±4.29)min及住院天数(5.68±1.49)d上优于B组(3.62±0.86)cm,(35.49±3.68)min,(8.57±1.48)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665,2.266,7.282;P<0.05)。 A组和B组PRWE评分在术后1个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和术后6个月比较,A组PRWE评分分别为(28.50±6.55)分,(16.59±4.69)分低于B组评分(32.60±6.87)分,(23.09±6.5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86,4.282;P<0.05)。结论单切口下内镜技术治疗腕管综合征,不仅能充分达到治疗效果松解正中神经,而且手术切口小、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发生率低,适宜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注射器针刺血划拨在治疗腕管综合征中的临床疗效,探讨治疗腕管综合征简便有效的临床方法。方法:将40例随机分为注射器组及封闭组,每组20例,治疗组采用局部麻醉后用注射器针尖端对穴位进行刺血,侧刃划拨腕横韧带从而达到治疗目的;对照组采用对病变组织神经的封闭疗法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18例,好转1例,未愈1例,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治愈10例,好转3例,未愈7例,总有效率为65%。结论:注射器针刺血划拨治疗腕管综合征创伤小,简单,方便,治愈率高,临床花费低,相较封闭疗法,注射器针刺血划拨疗法是治疗腕管综合征的一种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腕管综合征的神经肌电图表现及其与临床表现的相关性,以明确其神经肌电图对腕管综合征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07侧腕管综合征患者的神经肌电图检查结果和临床表现.结果 腕管综合征患者拇指和中指至腕的正中神经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分别为36.2±5.6和36.5±5.5m/s,其阳性率分别为90.4%和86.7%,正中神经运动电位潜伏期平均为5.8±1.7ms,其阳性率为81.5%,46块拇外展肌记录到2处及以上纤颤电位或正尖波(34.1%).结论 神经肌电图检查对早期发现和诊断腕管综合征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拇指,环指的感觉潜伏期对诊断腕管综合征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郁以红  黄绥仁 《上海医学》1997,20(6):326-327
为了比较跨管的正中神经与桡以桡神经,尺神经的感觉潜伏期,进而发现是否有腕管综合征(carpaltunnelsyndrome,CTS)存在。采用顺向法分别跨腕管距离10cm处记录拇指的正中,挠神经感觉潜伏期和距14cm处记录环指的正中,尺神经感觉潜伏期。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针刀配合揿针治疗腕管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5例腕管综合征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61例和试验组64例。对照组接受单纯针刀治疗,试验组接受针刀配合揿针治疗,术后根据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提出的肢体神经运动功能和感觉功能评价方法及肌电图对两组患者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肢感觉和运动功能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但试验组治疗后感觉和运动功能分级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波幅、运动电位潜伏期和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波幅、运动电位潜伏期与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均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波幅、运动电位潜伏期与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差值比较,试验组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刀配合揿针治疗腕管综合征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比3种手术方式治疗腕管综合症的临床疗效以及并发症。方法选择96例腕管综合症住院病例,随机分成3组,每组32例,分别行传统手术、小切口手术和关节镜手术。结果 3组患者术后1个月疗效比较,传统手术组疗效明显优于关节内镜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术后3个月的疗效比较,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个月后患者两点分辨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均无神经损伤的发生,瘢痕痛的发生传统手术组明显高于其他两组,传统手术组的手术时间以及住院时间也明显多于其他两组(P〈0.05)。结论 3种手术方法比较:传统切开方法腕管探查松解彻底、可靠,但是有明显的后遗症;关节镜方法切口小,镜下直视切开,不易损伤其他组织;但是需要专用器械和熟练的操作技术。小切口方法无需特殊器械,适用于基层医院开展。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腕管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与神经传导结果的相关性。方法选取50例腕管狭窄的患者,记录症状体征相关数据,给予正中神经传导速度检查,记录结果,分析症状体征与神经传导速度的相关性。结果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与症状严重程度(symptom severity scale, SSS)呈正相关(r=0.46,P〈0.05)。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ensory 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 SCV)与感觉潜伏时呈负相关(r=-0.96,P〈0.05),与两点辨别觉呈负相关(r=-0.36,P〈0.05),与两点辨别觉呈正相关(r=0.41,P〈0.05)。结论神经传导测定结果主要与手部的感觉症状有一定的相关性,与SSS和症状持续时间都没有相关性。神经传导测定对腕管综合征的诊断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介绍腕管麻醉在手外科中的应用。方法:33例手外伤病人在腕管麻醉下接受了手术。手术时,首先置腕关节于中立位,在腕管内注入1%的利多卡因10 ml进行阻滞麻醉。进针点位于腕掌面远侧腕横纹上,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肌腱之间,垂直进针,有异感后徐徐注药。麻醉后进行手外伤常规冲洗,消毒,铺巾,手术。结果:所有33例病人均未应用臂丛麻醉,为加强麻醉效果,个别病人加用指根阻滞麻醉。术中麻醉满意,术后随访无正中神经损伤表现。结论:腕管麻醉为腕管内正中神经的阻滞麻醉,该方法可以保证正中神经分布区域的手术,而该区恰为手外伤的高发区。麻醉于腕管内进行,不会损伤其他血管,神经。腕管接近伤区,定位局限,准确,副作用轻。麻醉由手术者完成,可简化操作。该方法为一种简便、安全、准确、有效、经济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位移技术对于鉴别腕管综合征与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2年10月唐山市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拟诊为神经根型颈椎病或腕管综合征的患者200例,均进行常规阶段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和位移技术测定。结果经位移技术诊断后,200例拟诊断患者中有神经根型颈椎病73例(36.5%),腕管综合征75例(37.5%),神经根型合并腕管综合征3例(1.5%),肘管综合征4例(2.0%),未见异常45例(22.5%)。腕管综合征的拇指感觉神经传导速度为(28.7±0.3)m/s,食指为(31.5±0.4)m/s,中指为(32.2±0.5)m/s,腕部潜伏期为(4.8±1.9)m/s,运动神经传导速度为(60±5)m/s;神经根型颈椎病分别为(43.5±9.9)m/s、(46.7±15.0)m/s、(45.4±16.4)m/s、(3.6±0.4)m/s、(63±5)m/s。两者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位移技术有助于鉴别神经传导阻滞与否,从而有效鉴别腕管综合征及神经根型颈椎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