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腹横筋膜加强修补在腹股沟疝修补术中的作用.方法 242例腹股沟疝患者随机分为2组,均采用腹横筋膜前平片腹股沟疝修补术,A组121例术中加强腹横筋膜修补,缩窄内环.B组121例常规平片无张力修补.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术后疼痛及异物感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复发率较A组明显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无张力疝修补术中腹横筋膜加强修补更有效地加强腹股沟管后壁和内环,减少复发率,疗效可靠,扩大了平片治疗巨大疝的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2.
小儿复发性腹股沟疝的再手术治疗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小儿腹股沟疝术后复发原因及其防治。方法:分析小儿复发性股沟疝之原因,并采用疝囊高位结扎,内环缩小及腹横筋膜修补等手术治疗。结果:26例均于手术后7天出院,经3年以上临床随访无1例复发,治疗效果满意。结论:小儿腹股沟疝手术,一守要做到高位结扎,内环大者给予缩小,腹横筋膜薄弱者应给予修补,以达疗效可靠、防止复发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成人腹股沟疝腹横筋膜前/后无张力修补术对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成人腹股沟疝腹横筋膜前、后无张力修补方法的疗效。方法:收集168例次成人例腹股沟疝前入路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的患者资料,以补片植入位置不同随机分为两组:腹横筋膜前修补组(81例次:网塞充填式修补23例,Lichtensteintn手术58例)和腹横筋膜后修补(亦即腹膜前间隙修补)组(87例次:Kugel术20例,善愈补片修补67例次),对比两组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及复发率,并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恢复日常生活时间无显著性差异。围手术期并发症:尿潴留发生率、阴囊水肿积液有显著差异;而切口感染、肺部感染的发生无显著差异。随访期:慢性疼痛发生率和异物硬结感发生率存在显著差异;复发率无差异。结论:腹横筋膜后修补术式总体优于腹横筋膜前修补术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无张力修补术在老年腹股沟疝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我院102例行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老年患者的随访资料。结果;102例患者获得6个月-3年随访,无张力修补术具有手术创伤小,恢复快,术后疼痛轻,复发率低及其它并发症少等优点。结论:无张力修补术是腹股沟疝最合理的术式,尤其适合老年患者。对复发疝、巨大疝、腹横筋膜薄弱或伴有引起膜内压增高及其它合并症的老年患者应作为首选术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利用自身的疝囊壁修复和加强缺损及薄弱的腹横筋膜以减少腹股沟疝手术后的复发.方法:在疝囊颈高位结扎的基础上,利用带蒂的疝囊壁修补缺损或薄弱的腹横筋膜治疗成人腹股沟疝11例。结果:本组全部治愈,手术时间45-100分钟,平均55分钟;伤口Ⅰ期愈合;住院时间7~9天;治疗费用明显低于补片修补术病人;随访1~3年均无腹股沟区的慢性疼痛、牵扯不适以及疝复发等并发症。结论:利用自身疝囊壁修复和加强缺损、薄弱的腹横筋膜来实施疝修补术,既可纠正局部病理解剖,避免组织反应,又能达到恢复局部正常生理功能的目的,能有效的防止复发疝发生。  相似文献   

6.
针对传统腹股沟疝修补术中只强调高位结扎疝囊颈部,加强腹股沟管前后壁,而忽视了腹横筋膜在预防疝的复发上所起的作用。近年来各大医院对腹股沟疝修补术有了新的观点,手术更趋合理化。而基层医院仍沿用传统方法。我院1993年—1997年对腹股沟疝21例实行腹横筋...  相似文献   

7.
1987年10月至2004年5月,作者采用腹横筋膜层修补及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老年性腹股沟疝及复发疝79例,采用传统手术治疗49例,现将其疗效对比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8.
[背景 ]评价应用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老年性腹股沟疝的临床价值 .[病例报告 ]行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时高位分离疝囊 ,不切除 ,将锥形充填物置于内环口 ,与腹横筋膜进行固定 ,将补片置于精索后腹横筋膜前 ,行简单固定 .[讨论 ]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操作简单 ,术后痛苦小 ,恢复快 ,复发率低 ,适用于老年、缺损大及伴有全身其它合并症者的腹股沟疝病人的治疗  相似文献   

9.
腹横筋膜修补法治疗腹股沟疝(附300例报告)广州市荔湾区第一人民医院外科(510170)伍康平在1984~1994年,我科采用腹横筋膜修补法治疗腹股沟疝300例,取得良好疗效。随访2~12年,无一复发。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984年2月~1994年...  相似文献   

10.
普理灵与巴德两种疝补片的临床应用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比较普理灵与巴德两种疝补片的优缺点,探讨更为合理的无张力疝修补方法。方法 分别应用普理灵疝补片和巴德疝补片行腹股沟疝修补术,将60例腹股沟疝患者随机分为普理灵补片组和巴德补片组两组,每组各30例,对两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结果 普理灵补片组与巴德补片组在术前的一般情况无明显差别,术后均无感染与复发。巴德补片组术后疼痛的发生率显著低于普理灵补片组,巴德补片组小部分患者出现异物感和阴囊积液,而普理灵补片组中未发生。结论 普理灵和巴德两种疝补片均能较好地修补腹股沟疝,普理灵疝补片尤其适用于疝环或腹横筋膜缺损较大的腹股沟疝患者,而巴德疝补片在疝环或腹横筋膜缺损较小的腹股沟疝患者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11.
疝环充填式修补法在腹股沟疝的应用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目的 应用疝环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修补腹股沟疝。方法 选择47岁以上年龄组,用疝环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修补84例(86侧),高位游离疝囊,不切开疝囊,用锥形疝环填充物把疝囊推回腹腔,再将补片平放于精索后,腹横筋膜前。结果 全组痊愈出院,无手术并发症,术后随访6个月~4年,无复发。结论 疝环充填式无张力修补术操作简单、创伤小、无张力、复发率低,适合于老年患者、复发疝、巨大疝。  相似文献   

12.
对 2 0例复发性腹股沟疝患者 ,根据疝复发的原理采取“双重叠”缝合腹横筋膜及腹外斜肌腱膜加强腹股沟管后壁的手术方法 ,术后随访 3年 ,无复发。作者认为用“双重叠法”修补复发疝可取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应用疝环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修补腹股沟疝。方法:选择47岁以上年龄组,用疝环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修补84例(86侧),高位游离疝囊,不切开疝囊,用锥形疝环填充物把疝囊推回腹腔,再将补片平放于精索后,腹横筋膜前。结果:全组痊愈出院,无手术并发症,术后随访6个月~4年,无复发。结论:疝环充填式无张力修补术操作简单、创伤小、无张力、复发率低,适合于老年患者、复发疝、巨大疝。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腹股沟疝内环口腹横筋膜修补在开放TEP疝修补中的应用。方法:将病例随机分为试验组(97例次)和对照组(106例次),试验组手术方法为分离出腹膜前间隙后修补内疝环口缺损腹横筋膜,再放置强生VYPROvyproII补片覆盖耻骨肌孔,对照组分离出腹膜前间隙后直接放置强生VYPROvyproII补片覆盖耻骨肌孔。随访1年,分析对比两组平均手术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术后平均下床时间及阴囊积液血肿、复发、睾丸萎缩、损伤腹壁神经等并发症。结果:185例(203例次)顺利完成手术,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复发率减少,手术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术后平均下床时间及阴囊积液血肿、睾丸萎缩、损伤腹壁神经等并发症并无增加。结论:腹横筋膜是腹股沟管后壁的重要结构,在疝修补中有重要作用,在开放腹膜后置网疝修补术中修补缺损腹横筋膜后可以减少疝复发。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使用补片经腹膜前间隙腹股沟疝修补术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102例腹股沟疝患者在持续硬膜外麻醉或局麻下行开放性前入路腹膜前间隙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的临床资料.结果:手术时间45~55分钟,平均50分钟.围手术期无死亡,伤口Ⅰ期愈合,平均住院7±2.2天,随访9~36个月无复发,无术后慢性疼痛.结论:腹股沟疝腹膜前间隙无张力修补术安全、可靠,术后恢复快,近期疗效满意.尤其适用于疝环或腹横筋膜缺损较大及复发的腹股沟疝患者.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双侧腹股沟疝同时进行修补术.方法选用Bassini法、Halsted法及Mcvay法.所有斜疝均用"8"字缝合法修补内环处腹横筋膜.结果42例复发4例共4侧次.复发率4.8%,与单侧疝修补复发率5%~10%无差异.结论双侧性腹股沟疝可同时手术修补,效果与单侧性疝相同.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索腹横筋膜在腹股沟斜疝修补中的解剖和临床意义。方法分析总结我院患者35例以充分解剖内环及其周缘腹横筋膜为基础进行修补的斜疝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随访1年~6年,无1例复发。结论充分解剖内环及其周围腹横筋膜对斜疝修补术临床意义很大,值得提倡。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弹性蛋白原(TE)、类赖氨酰氧化酶-1(LOXL-1)和弹性蛋白酶(Elastase)在腹股沟疝患者腹横筋膜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择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行择期疝修补术的腹股沟疝患者60例,分为腹股沟直疝组(A组)和腹股沟斜疝组(B组),每组30例;另外选取同期行腹部手术的30例患者(非疝、非炎性疾病)作为对照组(C组),分别采用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各组腹横筋膜中TE、LOXL-1和Elastase的表达。结果三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方法均显示TE和LOXL-1在腹横筋膜中的表达为:C组B组A组(P0.05);Elastase在腹横筋膜的表达为A组B组C组(P0.05)。结论腹股沟疝患者弹性蛋白合成减少,弹性蛋白酶降解增强影响了腹横筋膜的强度,并进一步影响腹股沟疝的发生和发展,尤其在直疝中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平片固定方法进行改良和探讨.方法选择30例腹股沟疝患者使用改良的平片固定方法进行疝修补,术后跟踪和随访.结果本组病例恢复良好,无复发病例.结论平片改良固定方法使平片作用达到“平片腹横筋膜化”的最优化作用,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20.
复发性腹股沟疝在临床上为常见病,作者13年来,对102例复发性腹股沟疝作复发病因和处理方法作进一步探讨。发现:复发的主要原因为疝囊高位结扎不彻底和术式选择错误。作者针对以上原因提出在囊高位“十”字形贯穿结扎法和腹横筋膜修补法,通过对102的复发性腹股沟的手术,从随访98人中,最长为11年,最短为10个月,无1的再发。说明疝囊高位“十”字形贯穿结札和腹横筋膜修补法,在临床上对复发性腹股沟疝的处理有很好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