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鸿  曹辛  洪伟  高云鹏 《云南医药》2014,(6):740-740
病例患儿男性,年龄11月,体重9kg;三月前因呼吸道感染在当地医院就诊时发现心杂音,遂至我院就诊,以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收治入院。查体:营养状况一般,面色、口周无青紫,心尖搏动于右锁骨中线第5肋间触及,胸骨右缘第3-4肋间可及3-4/6级收缩期杂音。入院后心脏超声检查提示:心脏大部位于右侧胸腔,心房反位,心尖指向右侧,腹主动脉位于脊柱右前方,下腔静脉位于脊柱左前方,右位主动脉弓,  相似文献   

2.
患者,男,42岁。胸闷不适6年,加重1年。查体、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均无异常。X线胸片示前下纵隔并伸向左、右胸腔(以左胸腔明显)可见密度增高影。CT扫描片示前下纵隔及左、右胸腔与心包相连接之块状影(突向左胸腔明显)。诊断为前下纵隔肿瘤。1995年2月在全麻下呈45度右胸卧位,左前外侧切口经第5肋间进胸,后又延长切口横断胸骨,术中可见心前区、左侧隔肌上并向左、右胸腔伸入之淡黄色肿物,占据左胸腔明显,且与膈肌、心包、胸骨及左肺组织均有粘连,仔细地予以分离,该肿物表面  相似文献   

3.
韩剑刚  王建明  王明海 《河北医药》2009,31(14):1863-1863
患儿,男,2岁3个月,因口唇青紫伴心脏杂音2年余入院。查体:BP100/76mmHg(1mmHg=0.133kPa),四肢经皮氧饱和度:左上肢78%,右上肢76%,左下肢82%,右下肢81%;口唇甲床紫绀,杵状指(趾);于胸骨右缘3、4肋间闻及收缩期Ⅲ级吹风样杂音,P2减弱,心尖区可扪及收缩期震颤。心电图显示:右位心、窦性心律、右心房右心室肥大。胸片示:右位心,双肺血减少,心尖上翘指向右侧,心胸比0.64。超声所见:心脏位于右侧胸腔,肝位于左上腹,胃位于右上腹,心房反位,心室左袢,二尖瓣位于右侧,三尖瓣位于左侧,两大动脉均发自右心室,主动脉增宽前移,肺动脉纤细位于主动脉右后方,右心室肥厚,室问隔于主动脉瓣下回声脱失21mm,肺动脉瓣重度狭窄,  相似文献   

4.
患儿,女,5岁。因活动后四周青紫5年,心悸、胸闷、气短半个月伴发热、咳嗽入院。其母妊娠两个月时有“感冒”病史。父母非近亲婚配。体检:体温38.6℃,脉搏118次/分,呼吸38次/分。唇、指(趾)紫绀,杵状指(+)。心尖搏动位于胸骨右侧第五肋间锁骨中线处,心浊音右位,心律齐,胸骨右缘第二、四肋间闻及粗糙而响亮Ⅲ~Ⅵ级收缩潮杂音。血红蛋白176g/L。X线胸片:心右位(胃泡在左),心脏左、右室均增大,心腰平直。例位片:心后间隙缩小,左心室向后增大,两肺纹理增多呈充血改变。心电图P、T、I联倒宜,Ⅱ与Ⅲ联、aVR与aVL…  相似文献   

5.
廖某,男,13岁,学生,因体检发现心脏杂音6年余于2007年7月4日我院就诊,体查示:HR82次/min,BP125/80mmHg,体质量48k,营养发育正常,皮肤嘴唇无发绀,心尖搏动位于左锁骨中线第5肋间,未见异常隆起及凹陷,胸骨左缘第2~4肋间可触及震颤,叩诊心界无明显扩大,听诊胸骨左缘第2-4肋间可闻及粗糙的3-4/6SM,深吸气时尤明显。心脏彩超示:1.先天性心脏病:肺动脉狭窄(中度);2.三尖瓣、肺动脉瓣返流(轻度);3.左室功能正常;  相似文献   

6.
例一:男性,25岁,因腹胀、纳差伴左季肋痛12天,1965年7月1日入院。住院后确诊为阿米巴脓疡,用氯喹、卡巴胂治愈。住院中检查,心尖搏动在右锁骨中线第5肋间,心脏听诊无异常杂音。心电图:右位心。胸片:心尖向右,心脏在脊柱右侧,胃泡在右膈下。胆囊造影;胆囊在左上腹显影。例二:男性,55岁,因右下胸痛三月1982年6月10日入院。住院后诊断右第10后肋骨膜炎。住院中检查,心尖搏动在右锁骨中线第5肋间,心脏听诊无异常杂音。胸片:心尖向右,心影在右下胸腔内。肝扫描:肝在左季肋部显影,形态大小正常,肝内无占位病变。胃肠钡餐:胃十二指肠反位。胃镜检查:左侧卧  相似文献   

7.
患者男,18岁。因活动后心慌、气短1年入院。查体:心率82次/min,律齐,胸骨左缘第2~3肋间闻及Ⅳ收缩期吹风样杂音。心电图检查示:窦性心律,右室扩大。胸部X线片示,肺纹理增多,右心房、右心室扩大,心影呈梨形。超声心动图示,右心房及右心室扩大,房间隔连续性中断,中央缺损约1.7cm,三尖瓣轻度返流。诊断: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中央型),三尖瓣轻度返流,心功能Ⅱ级。手术采用静脉复合麻醉,双腔气管插管,全麻仰卧位,右胸垫高30°。全身肝素化后,右侧腹股沟置股动、静脉插管,右胸腋前线第7肋间打孔长约…  相似文献   

8.
李莉  王秀平 《天津医药》2005,33(7):410-410,i002
1病例报告例1男,3个月,主因发热3d,于2005年1月入院。查体:发育正常,营养中等,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少许湿性音,肝脾肋下未及。超声检查:左侧季肋部未探及左肾及脾,左肾位于左侧胸腔内,大小约4.8cm×2.4cm,结构尚规整(图1),脾脏亦位于左侧胸腔内,回声均匀,心脏向右移位,肝、胆、右肾未见明显异常。超声诊断:先天性膈疝(左侧)。胸片示:纵隔右侧移位,左侧膈肌未显异常。超声诊断:先天性膈疝(左侧)。胸片示:纵隔右侧移位,左侧膈肌未显影,考虑左侧胸腹裂孔疝。胸部CT示:左侧胸腔内肾、脾及部分肠管疝入,诊断胸腹裂孔疝,右肺上叶及左肺下叶炎性实…  相似文献   

9.
患者女,54岁,因反复活动后胸闷、气喘6年余,加重3天于2004年1月15日入院。既往史无特殊。入院查体:BP125/70mmHg,P92次/分,R26次/分,慢性病容,口唇无紫绀,颈静脉充盈;心尖搏动位于第4肋间左锁骨中线外1.5cm,心浊音界向两侧扩大,心率99次/分,律不齐,心尖区闻及Ⅲ/6级舒张期隆隆样杂音,P。亢进,胸骨左缘第2、3肋间可闻及Ⅲ/6级收缩  相似文献   

10.
1 病例报告患者男,17岁,因活动后心悸、气短10年于1998年4月入院,无蹲踞现象。查体无紫绀与杵状指(趾),血压17/10kPa(128/75mmHg)。心律规整,胸骨左缘第2、3肋间闻及连续性杂音,心尖部闻及舒张早中期杂音,股动脉枪击音(±)。心电图检查示电轴右偏(+101°),右心室肥厚。X线胸片示肺血增多,右肺动脉呈瘤  相似文献   

11.
1 病例报告患者,女,8岁。因活动后面色青紫、气促伴蹲踞7年入院。查体见紫绀与杵状指(趾),胸骨右缘第二肋间闻及Ⅱ级收缩期喷射性杂音,肺动脉区第二心音单一、增强。胸部X线示肺血管纹理纤细,肺门血管影小,心脏大部分位于右侧,肝位于右侧,胃泡在左侧。超声心动图示二心房正位,嵴下型室间隔缺损(室缺),直径1.5cm,大动脉位置关系正常,肺动脉口及右室流出道狭窄,主动脉骑跨75%。右心室造影示右心室位于左侧,右心室显影后主动脉、肺动脉同时显影,主肺动脉源于形态右心室,肺动脉辦及右室流出道狭窄,主动脉位于肺动脉右前方,骑跨大于75%。体外循环下行矫治手术。术中见右室漏斗部狭窄,肺动脉瓣  相似文献   

12.
患者女,7个月,体重5kg。反复肺炎、心衰1个月。人院查体:VI唇轻度发绀,无杵状指(趾),胸骨左缘3、4肋间闻及2/Ⅳ级收缩期杂音,肺动脉瓣第二心音亢进。X胸片示:两肺多血,心影增大,心胸比0.7,心腰突出,心尖圆钝。心电图示:不完全性右束枝传导阻滞。心脏彩超示:室间隔膜部巨大缺损1.6cm,房间隔缺损1.0cm,肺动脉压估测50mmHg(1mmHg:0.133kPa)。  相似文献   

13.
患者男,16岁,农民,因反复呼吸困难伴紫绀16年,加重伴浮肿10天,于1991年11月6日入院。患者自出生后每于哭闹时出现紫绀伴短暂性四肢抽搐,持续3~5分钟,无口吐白沫。4岁时发现“先天性心脏病”,每于活动时或受凉感冒即出现呼吸困难、紫绀,并常伴蹲踞现象,并日渐加重,近年来反复出现下肢浮肿。患者母亲怀孕时曾患过3次“感冒”,兄妹4人无类似病史。体查:精神营养差,发育迟缓,口唇紫绀,两肺呼吸音粗,心尖搏动位于右第五肋间锁骨中线外2cm,呈抬举样搏动,收缩期震颤,胸骨右缘第二、三肋间闻及Ⅲ级收缩期杂音,腹软,肝脏在右侧肋下3cm,剑下5cm,脾未及,腹水征(-),双下肢浮肿(++),杵状指(趾),ECG 示右位心,右室肥大伴劳损;胸片示镜像性右位心脏,右室增大,肺纹减少,左肺3叶,右肺2叶;2DE 示主动脉内径(mm)31,左房23,右房52,左室35,右室39,主动脉骑跨于室间隔上,骑跨率达70%,室间  相似文献   

14.
1病例介绍 患者:男,36岁,2008年8月14日因活动后心悸、气促至我院就诊,既往体健。查体:口唇无紫绀,心界向右扩大,心率85次/分,律齐:胸骨左缘第二肋间至第四肋间可闻及吹风样杂音,桶状胸。心电图示:窦性心率,室内传导阻滞,P波电轴左偏。胸部X线片示:右心房、右心室增大,双肺充血,心胸比值0.65。  相似文献   

15.
肝脏为人体右上腹部最大的实质性器官。外形似楔状,大部分位于右上腹,小部分位于正中及偏左上腹部。1体表投影上缘:右锁骨中线与第五肋骨的交点;下缘:右叶不超出右肋弓,左叶不超过剑突下3 cm处;右缘:右腋中线;左缘:胸骨与左第六肋软骨交界处。2肝脏的结构2.1 两面2.1.1 膈面(腹面) 与前腹壁和膈肌相贴。右侧与右下肺胸膜相邻,左侧与心底部相邻。2.1.2 脏面(下面或背面) 与腹腔多个脏器毗邻。如:食管、胃、胆囊、右肾、十二指肠及横结肠等。  相似文献   

16.
患者男,54岁,因周身乏力不适,头痛5 d,突发晕厥1次入院.体格检查:体温37℃,血压120/80mm Hg(1 mm Hg=0.133 kPa),神志清,心率40次/min,心尖搏动在胸骨右侧第5肋间与锁骨中线交界处,心音低,节律规则,双肺呼吸音清晰,叩诊肝浊音位于左侧,胃泡区位于右侧.  相似文献   

17.
患儿女性,8岁。婴儿期因上呼吸道感染就诊时发现心脏杂音。平素易感冒,无发绀史。体检:血压14.6/10.6KPa,心率87次/分,律齐,胸骨左缘第4至第5肋间可闻及4/6级吹风样粗糙全收缩期杂音,向胸骨右缘及心尖部传导,伴震颤。肺动脉瓣第Ⅱ音亢进,固定分裂。心电图示: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超声心动图:左室35mm,右室20mm,室间隔未见连续中断,提示左右室增大。X线摄片:心胸比率约  相似文献   

18.
患者女,56岁。反复左侧下腹痛10余年,转移性左下腹痛48小时,于2002年8月5日入院,伴发热、恶心、呕吐。体查:T38.5℃,P 90次/min,R 20次/min,BP9.3/4.6kPa,消瘦体质,双肺(一),右胸部锁骨中线第Ⅳ~Ⅴ肋间可看见并触及心尖搏动,叩诊心界不大,心尖位于右胸部V肋间锁骨中线内0.5cm,并于此闻及有力心音,心率90次/min,律  相似文献   

19.
陆志红 《福建医药杂志》2005,27(6):236-236,160
孕妇28岁,于2004年10月12日因停经37W^+2来诊。采用ASPEN彩超仪,凸阵探头,频率3.75MHz,产科条件下探查。超声所见:胎儿胸腔内未探及膈肌回声,心脏四腔心切面存在,心尖指向胎儿左侧,但心脏位于右侧胸腔,紧贴右前胸壁。  相似文献   

20.
病例报告:患儿.女.5岁。四双眼先天视力障碍于1996-07-22入院。查体:体温、脉搏.呼吸正常。头颅呈方颅状.毛发稀少.面部正面观为不规则三角形.上尖下宽,口唇青紫色,鸡胸。心脏听诊于心尖区和胸骨左缘2、3肋间可闻及全收缩期吹风样粗糙杂音,以胸骨左缘2、3肋间为著(V级)。眼部检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