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阿魏酸钠对离体大鼠缺血心肌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相似文献   

2.
羟丁酸钠对大鼠离体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对20只SD大鼠离体Langendorff心脏,行全心缺血30min再灌注30min的方法,研究羟丁酸钠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和机制。与对照组(n=10)相比,缺血前期用含有羟丁酸钠300mg/L的K-H液灌注心脏,于再灌注期的冠脉流量(CF)显著增加,而左室舒张末期压力(LVEDP)明显下降,同时冠脉流出液中的乳酸脱氢酶(LDH)活性和蛋白含量都显著降低;再灌末,心肌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提示:羟丁酸钠对离体心脏的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相对提高了心肌组织内的SOD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3.
4.
别嘌呤醇对离体大鼠缺血再灌注心肌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别嘌呤醇(allo)对心肌的保护作用与机理,采用离体大鼠心脏灌注模型,研究allo对缺血再灌注心肌的保护作用。结果表明心肌缺血再灌注后磷酸肌酸肌酶(CPK)释放增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降低,黄嘌呤氧化酶(XO)活性和丙二醛(MDA)量增加,心肌超微结构破坏明显。allo通过抑制氧自由基的生成对缺血再灌注心肌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阿魏酸钠(SF)对大鼠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RIR)后过氧化物岐化酶(SOD)、丙二醛(MDA)水平变化的影响及其作用。方法RIR大鼠结扎颈总动脉60min后恢复灌注;SF组恢复灌注同时尾静脉给SF 40mg/kg,24h/次,NS组为生理盐水空白对照组。分别于实验处理后不同时间点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SOD和MDA水平。结果①正常对照组大鼠视网膜MDA、SOD水平不随检测时间而变化。②NS组MDA水平在再灌注后1h开始出现明显升高;在12h达到最高峰;在48h恢复至正常水平。SF组MDA水平在再灌注后1h出现明显升高;在6h达到最高峰;在24h恢复正常。SF组在再灌注后1h,6h,12h,24h MDA水平均显著低于NS组(P<0.05)。③NS组的SOD水平在再灌注后1h开始出现轻度下降;在6h达到最低水平;在48h恢复至正常水平。SF组的SOD在再灌注6h开始下降;之后即出现迅速回升;在24h恢复正常。SF组SOD水平在再灌注后1h,6h,12h,24h均高于生理盐水组(P<0.05)。结论SF在大鼠RIR过程中能够减少氧自由基的产生,降低SOD的损耗。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在缺血再灌注5min后应用镁剂是否能对离体缺血再灌注心肌起到保护作用。方法:建立Langendorff离体心脏缺血再灌注模型,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缺血20min,复灌60min,高镁组在复灌5min时应用浓度为2.4mmol/L、4.8mmol/L、8.4mmol/L的高镁K—H液灌注10min。观察心脏血流动力学指标,实验结束时测心肌匀浆MDA含量,免疫组化检测SOD的含量。结果:①复灌15min时三个高镁组LVSP、LVDP×HR、LV±dp/dtmax明显低于缺血再灌组。②复灌60min时三个高镁组各指标与缺血再灌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③三个高镁组MDA含量明显低于缺血再灌组,SOD阳性表达明显高于缺血再灌组。结论:缺血再灌注5min应用高镁K—H液对缺血再灌注心肌的即时作用表现为抑制心脏的血流动力学,复灌结束测得的MDA含量说明镁对心肌有保护作用,体现为抗脂质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预处理对离体大鼠缺血再灌注心肌自噬的影响.方法 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缺血再灌注组,预处理+缺血再灌注组.缺血再灌注组在左冠状动脉左前降支近心端中上1/3处结扎阻断血流,60 min后解除阻断,再灌注60 min.预处理+缺血再灌注组结扎阻断冠状动脉左前降支5min,然后恢复灌流5 min,重复3次.再阻断60 min,复灌60min.测量心肌细胞自噬发生情况,以及心功能指标,包括左心室收缩压(LVSP)、舒张压(LVDP)和最大压力变化速率(±LVdp/dtmax)值.分段收集流出液以计算冠脉灌流量(CPF)和测定蛋白质漏出量.结果 与缺血再灌注组比较,预处理可以明显激活心肌细胞自噬的发生.预处理能显著减少LVSP、LVDP及蛋白漏出量;使±LVdp/dtmax显著增加(均P<0.05).自噬的激活与心肌损伤呈负相关.结论 预处理能够明显激活心肌细胞自噬,改善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的心功能.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小分子多肽类物质心肌肽素抗心肌缺血-再灌流损伤作用,在大鼠离体Langendoff’s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上,观察心肌肽素对室颤(VF)发生率及心肌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发现:心肌肽素能明显降低离体缺血-再灌流损伤心脏VF的发生率;剂量依赖性地降低心肌乳酸脱氢酶(LDH)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提高心肌肌酸磷酸激酶(CPK)活性。提示心肌肽素对缺血-再灌流损伤心脏有保护作用,这可能与其  相似文献   

9.
缬沙坦对离体大鼠缺血再灌注心肌保护作用的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Zhang YJ  Bai XJ  Qi ZM  Wang HX 《中华医学杂志》2005,85(47):3350-3353
目的探讨缬沙坦对离体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I/R)后心功能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采用Langendorff离体心脏灌流模型,将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等分为5组:对照组用改良Kreb-Henseleit液(K-H液持续灌注110min);I/R组(用K-H液灌流稳定20min后,停灌30min,再灌注60min);HOE140组(K-H液中含缓激肽β2受体拮抗剂HOE1401μmol/L),缬沙坦组(K-H液中含缬沙坦1μmol/L),缬沙坦+HOE140组(K-H液中含缬沙坦1μmol/L+HOE1400·1μmol/L),后3组缺血再灌注过程同I/R组。动态监测左室收缩压(LVSP)、左室压力升高速率(+dp/dtmax)、测定心脏再灌流出液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含量变化。实验结束后计算无复流区面积。结果缺血再灌注后,I/R组无复流面积为25·8%±2·7%;与对照组比较,I/R组LVSP及+dp/dtmax降低(LVSP57mmHg±9mmHgvs107mmHg±6mmHg,+dp/dtmax679mmHg/s±177mmHg/svs1892mmHg/s±231mmHg/s,P均<0·01),心肌CK-MB水平增加(210IU/L±48IU/Lvs27IU/L±7IU/L,P<0·01)。单独应用HOE140对I/R心功能、心肌CK-MB及无复流面积无影响(P>0·05)。缬沙坦改善LVSP(85mmHg±7mmHg)和+dp/dtmax(1425mmHg/s±260mmHg/s),缩小无复流区面积(12·9%±2·5%);减少心肌CK-MB释放(103IU/L±24IU/L,与I/R组比P均<0·01);HOE140与缬沙坦合用可部分阻断缬沙坦的上述作用。结论缓激肽β2受体拮抗剂可减弱缬沙坦对离体大鼠缺血再灌注心肌的保护作用,缬沙坦对心肌I/R损伤的保护作用机制部分与缓激肽释放增多有关。  相似文献   

10.
nmhaFGF对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非促分裂型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nmhaFGF)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大鼠冠脉左前降支闭塞30min后再灌注3h,再灌注前10min尾静脉注射不同剂量nmhaFGF。测定各组大鼠室性心动过速(VT)和心室颤动(VF)的潜伏期、持续时间和发生率,评定心律失常分数;再灌注24h后,测定血清AST、LDH、CK-MB含量,并计算大鼠心肌梗死面积。结果:静脉注射nmhaFGF(20,40,80μg/kg)能明显抑制缺血再灌注引起的心肌损伤。和模型组相比,nmhaFGF各组大鼠的VT和VF发生率减少,出现心律失常的潜伏期延迟,持续时间缩短;另外心肌梗死区占左室面积的百分比及梗死区占危险区百分比均有所降低;此外,血清心肌酶含量AST、LDH、CK-MB显著降低;以80μg/kgnmhaFGF作用较明显,其作用强度与8mg/kg普萘洛尔相当。结论:nmhaFGF对大鼠缺血再灌损伤心肌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
陈莉芬  胡长林  吴文斌  郑永玲 《重庆医学》2002,31(11):1061-1062
目的 研究实验性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时热休克蛋白70(HSP70)的表达及复方阿魏酸对HSP70表达的作用。方法 采用大鼠双侧颈总动脉阻断和尾部放血并重复缺血再灌注的脑缺血模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大鼠脑组织HSP70表达,并与病理组织学改变进行对照研究。结果 (1)假手术组脑组织无HSP70表达,模型组大脑皮层可见HSP70表达,复方阿魏酸治疗组大脑皮层HSP70表达明显增强。(2)模型组大脑皮导神经细胞呈轻度缺血改变,复方阿魏酸治疗组大脑缺血损伤程度有减轻。结论 复方阿魏酸可促使缺血大脑皮层HSP70表达增强,减轻皮层神经细胞的缺血损伤,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2.
培哚普利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培哚普利(perindopril)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雄性Wistar大鼠28只,随机分为缺血组(对照组)、再灌注组与perindopril组,观察心脏活动变化,测定动脉血及心肌组织中肾素活性与血管紧张素-Ⅱ含量,心肌脂质过氧化代谢指标。结果:①与对照组(49%)相比,再灌注组室性心率失常发生率(75%)较高(P<0.01),动脉血及心肌组织中肾素活性和血管紧张素Ⅱ含量均升高,心肌丙二醛含量升高,心肌组织中谷胱苷肽过氧化物酶活性下降;②与再灌组相比,perindopril组性心率失常发生率(33%)明显降低(P<0.01);动脉血及心肌组织中肾素活性和血管紧张素Ⅱ含量均下降,而以动脉血肾素活性降低为主(P<0.01);心肌丙二醛含量降低,心肌组织中谷胱苷肽过氧化物酶活性明显升高(P<0.01)。结论: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可能与肾素活性增高、血管紧张素Ⅱ含量增高的脂质过氧化有关,perindopril对缺血再灌注心肌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腺苷预处理对人未成熟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将42例5周岁以下行室间隔缺损修补术的患儿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成腺苷组(A组)和对照组(B组),每组21例。腺苷组在体外转流前经颈内静脉插管直接向上腔静脉滴注腺苷进行预处理,对照组亦在体外转流前经相同路径滴入等量的09%氯化钠溶液。然后在体外循环前(T1)、体外循环结束即刻(T2)、主动脉开放1h(T3)、主动脉开放3h(T4)、主动脉开放24h(T5)分别取血检测丙二醛(mafondialdehyde,MDA)、TNF—α、IL-10的含量及红细胞压积(HCT),并分别在主动脉阻断前和主动脉开放15min取右心房相同部位少量心肌组织(约2mm^3),电镜观察其超微结构的改变情况。结果两组患儿MDA、TNF—α、IL-10浓度均于体外循环开始后显著升高(P〈0.01),MDA及IL-10浓度在T3时点达最高,TNF—α浓度在T4时点达最高,此后开始下降。腺苷组T3、T4时点MDA浓度较T1时点显著增高(P〈0.01),对照组T3、T4、T5时点MDA浓度较T1时点显著增高(P〈0.01),而且腺苷组MDA浓度在T2、T3、T4、T5各时点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儿T2、T3、T4、T5各时点的TNF—α及IL-10浓度均显著高于T1时点(P〈0.01),而且腺苷组T2、T3、T4、T5各时点的TNF—α浓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T3、T4、T5时点IL-10浓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此外,电镜下观察可见,腺苷组心肌线粒体轻度肿胀,少许空泡变性,肌浆网水肿,肌膜下轻微水肿,肌丝间隙稍增大;对照组心肌线粒体肿胀及空泡样变性明显,肌丝排列紊乱,部分肌丝溶解断裂。结论减轻炎症反应可能是腺苷预处理对人未成熟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HOE642对缺血再灌注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以离体灌注的SD大鼠心脏为模型,40只大鼠随机分成4组:缺血再灌注对照组(Control)、缺血前给药组(HOE-Pr)、缺血期间给药组(HOE-Is)、复灌期给药组(HOE-Re),测定左室发展压、左室舒张末压、心律、心率、冠脉流量和心肌酶。结果:与Control组相比,HOE-Pr组在随后的缺血/复灌期间左室发展压显著增加,左室舒张末压减少,心律失常评分减少,冠脉流出液中的心肌酶含量降低,复灌早期的冠脉流量增加,但心率无明显差异;HOE-Is组左室舒张末压减少,心律失常评分减少,冠脉流出液中的心肌酶含量降低,但左室发压及心率较Control组无明显差异;HOE-Re组心脏各项指标与Control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结论:HOE642对缺血再灌注心肌有保护作用,缺血前给药能充分发挥其心肌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腺苷对离体未成熟心肌的保护作用。 方法 采用出生 (21±2)d的健康小白兔离体心脏 ,建立离体心脏左心做功模型 ,随机分为加腺苷组 (4℃ST.ThomasⅡ停搏液 +腺苷200μmol/L)和对照组 (4℃ST.ThomasⅡ停搏液 ) ,观察腺苷停搏液对心脏缺血120min再灌注60min后心脏功能、心肌酶、心肌丙二醛含量和超微结构变化的作用。 结果 腺苷组和对照组比较 ,停搏液加入腺苷者心功能恢复良好 (P<0.05) ,冠脉流量提高 (P<0.05) ,心肌酶含量降低 (P<0.05) ,心肌超微结构改变明显减轻。结论 腺苷能提高ST.ThomasⅡ停搏液对未成熟心肌的保护效果后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缺血预适应(IPC) 在结合低温高钾时的心肌保护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采用离体大鼠心脏非工作模型。将48 只SD 大鼠随机分为4 组( 每组12 只) 。A 组(control) 为实验对照组;B 组(IPC) ,37 ℃下行单次5 min 停灌注加5 min 再灌注,建立IPC;C 组( 腺苷受体非选择阻断剂苯茶碱加IPC) 建立IPC 前预灌苯茶碱(100 μmol·L-1)5 min ;D组( 腺苷) ,预灌腺苷(10 μmol·L-1)5 min 。4 组心脏全心缺血90 min 再灌注30 min ,记录缺血前及再灌注期的左心功能指标,辅以心肌酶学及超微结构观察。结果 B 组于再灌注期左心功能恢复情况优于其他各组( P< 0 .05) ,C、D 两组优于A 组( P< 0 .05) 。酶学及超微结构检查示B 组损伤最轻。结论 IPC 在结合低温高钾停搏条件下,能明显促进缺血再灌注后心脏功能恢复,腺苷是参与IPC 效应的介质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丙泊酚预处理对大鼠离体心脏低温缺血常温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Langendorff离体心脏灌注模型,60只SD大鼠离体心脏平衡20min后随机分为5组(n=12):空白对照组(Con组)于37℃用Krebs-Henseleit缓冲液(K-H液)持续灌注175min;缺血再灌注组(I/R组)于37℃用K-H液灌注40min,27℃缺血75min,37℃K-H液再灌注60min;丙泊酚预处理1组(P1组)、2组(P2组)和3组(P3组)分别在缺血前给予含50、100和150μmol/L丙泊酚预处理,预处理后同I/R组。观察平衡末(基础值)、缺血前及再灌注末的心率(HR)、左室舒张末压(LVEDP)、左室发展压(LVDP)、左室压力上升和下降速率最大值(±dP/dtmax);在平衡末、再灌注后1、10、20、30及60min分别取冠状动脉流出液,测定其中肌酸激酶(CK)和乳酸脱氢酶(LDH),再灌注末测定心肌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并测定再灌注后各组心肌梗死面积。结果P2组和P3组在再灌注后60min时HR、LVDP、±dP/dtmax、SOD活性均高于I/R组(P<0.05);而LVEDP、心肌梗死面积、MDA含量小于I/R组(P<0.05);P2组和P3组再灌注后各时间点冠状动脉流出液中CK及LDH值均明显低于I/R组相应时间点所测值(P<0.05)。结论100和150μmol/L丙泊酚预处理对大鼠心肌低温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脐血浆(UC)对离体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并初步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 取Wistar大鼠24只,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Control)、缺血/再灌注损伤组(I/R)和脐血浆保护组(UC).利用Langendorff 离体灌流装置,复制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观察冠脉流出液中乳酸脱氢酶(LDH)活性、心肌组织匀浆中SOD活性及心肌超微结构等.结果 与Control组相比,I/R组LDH活性明显增高,SOD活性降低,心肌超微结构损伤明显;脐血浆(1∶100)则明显减少LDH的漏出,同时使SOD活性升高及心肌超微结构损伤减轻.结论 脐血浆能减轻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其机制可能与脐血浆具有抗氧化、清除自由基的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利用大鼠肾移植模型观察缺血预处理对长时间冷缺血造成严重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移植肾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Wistar大鼠分为两组,实验组(n=20)接受缺血预处理(15 min的热缺血/10 min的再灌注),对照组(n=20)不接受上述处理.然后将移植肾脏用UW液低温保存42 h后行肾移植术.对受体成活率、早期移植肾功能及血浆中NO进行检测.结果:两组的受体成活率没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60%(IPC) vs 40%(non-IPC);P>0.05].实验组移植肾功能恢复更快,术后第3,6日血肌酐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1),术后第1日血NO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第3,6日血NO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一次缺血预处理(15 min/10 min)提高了内源性NO的水平,可以加快严重缺血再灌注损伤移植肾脏的恢复,此种缺血预处理方法可以提高长时间冷缺血移植肾的预后.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梯度复氧对离体大鼠全心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SD大鼠32只,采用Langendorff模型,全心缺血20min后再灌注,根据再灌注开始时K-H液中氧分压610mmHg(1mmHg=0.133kPa)、100mmHg、150mmHg、240mmHg随机分成对照组(Con)、梯度复氧组(T1、T2、T3组),从功能、代谢等指标观察梯度复氧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结果左室发展压(LVDP)及左室收缩压力变化最大速率(±dp/dtmax)的恢复率T1组均显著低于Con组相应时点(P<0.01),T2组于再灌注10、20min时也显著低于Con组(P<0.05).再灌注末心肌中ATP的含量、Na+-K+依赖式ATP酶活性T1组较Con组减少(P<0.01),T2组较Con组减少(P<0.05);Ca2+依赖式ATP酶的活性T1组较Con组减少(P<0.05);SOD活性T1、T2组都比Con组增高(P<0.05);MDA含量T1、T2组都显著低于Con组(P<0.01).结论在Langendorff离体大鼠全心灌注模型上,以100mmHg氧分压的K-H液开始复灌尽管减少了氧自由基的生成,但因ATP含量减少、ATP酶活性下降,对大鼠急性缺血再灌注心脏无保护作用,反而加重再灌注损伤;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除了氧自由基参与外,还有其他机制参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