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运新跃  杜滨 《天津医药》1997,25(11):691-692
再植是治疗脱位牙的有效方法及保存牙位数的根本方法。笔者对1990~1994年我院病例记录完整的19颗脱位牙的治疗及远期疗效进行了总结,并就牙齿离体时间、损伤力及牙髓处理与否对脱位牙疗效的影响,特别是根管治疗对其的影响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颌骨囊肿受累牙保存治疗的方法.方法 回顾67例牙源性颌骨囊肿208颗受累牙的治疗方法和结果.结果 67例患者经治疔并随访均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除3例10颗牙齿失访外,余64例患者198颗受累牙术后均随访1年,无1例复发.术后3个月时,有2例各1颗受累牙Ⅲ度松动予以拔除,余196颗牙齿成功保留.结论 采用高位截根可保存牙源性颌骨囊肿受累牙并早期恢复牙齿的生理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不同牙位发生牙列缺损的情况,分析牙列缺损的牙位易感性.方法 采取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对唐山市652名40岁以上中老年人进行口腔健康状况检查.分析比较各牙位的牙缺失率.结果 上颌左侧876颗(19.19%)牙齿缺失,右侧955颗(20.92%)牙齿缺失,下颌左侧819颗(17.94%)牙齿缺失,右侧891颗(19.52%)牙齿缺失,同侧不同牙位之间牙缺失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上颌1831颗(20.05%)牙齿缺失,下颌1710颗(1873%)牙齿缺失,上颌顺序为第一磨牙>第二磨牙>第二前磨牙>第一前磨牙>中切牙>侧切牙>尖牙,下颌为第一磨牙>第二磨牙>第二前磨牙>中切牙>第一前磨牙>侧切牙>尖牙.结论 牙列缺损的发生呈明显对称性,不同牙位发生牙列缺损的易感性不同.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造成牙齿隐裂的影响因素及临床治疗方法。方法对患者的128颗隐裂牙进行临床观察。结果牙隐裂的好发年龄为35~60岁,其中男性多于女性;好发牙位为上颌第一磨牙;合力因素是隐裂牙发生的重要因素,牙尖斜面是隐裂牙发生的易感因素,牙齿本身因素是隐裂牙发生的内在因素。结论及时发现隐裂牙,采取恰当的方法,可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再植术在外伤脱位牙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对16例(34颗)因外伤牙齿脱落患者行牙齿再植术,观察术后效果。结果术后复诊2年,61.8%效果优,26.5%良,11.8%恢复差。结论外伤脱位矛齿应妥善保存,缩短离体时间,再植前后要主要预防感染。  相似文献   

6.
李直  高丽娟 《医药世界》2008,(3):100-101
我妈妈今年78岁,牙齿早已掉光了。因为没有牙齿,她也就不再刷牙了。自从不再刷牙后,妈妈总是感觉早上起床后嘴里苦苦的,平时出气也感觉有一种臭味。自觉身体也不如从前,经常三天两头“感冒”。她到医院检查也没有发现什么大病,不过医生告诉她要继续坚持刷“牙”。她很纳闷,我都没有牙了,还刷啥?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最大限度保存残根,保持牙列完整.方法 拔除根管治疗失败的残根,用再植术治疗,3个月后用铸造核桩烤瓷冠修复.结果 75颗牙齿,中切牙45颗,侧切牙25颗,尖牙5颗均为残根.其中:失败8颗,其余自觉良好.结论 残根再植术不失为保存前牙牙根的一种方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研究治疗,观察老年人牙残根残冠的临床治疗修复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8月~2013年11月来某院接受治疗的100例老年人牙残根残冠患者参与某院此次研究治疗,对100例患者的116颗患牙进行临床治疗和修复,观察116例患牙的临床治疗效果和修复效果。结果:治疗修复结束随访1年后,100例老年人牙残根残冠患者的116颗患牙中共有105颗牙齿完治疗修复成功,成功率为90.5%,治疗修复结束随访2年后,116颗患牙中共有98颗牙齿完治疗修复成功,成功率为84.5%。结论:对老年人牙残根残冠患者来说,采用适当的治疗方法和修复方法进行治疗,可有效降低治疗过程中存在的风险,提高患牙的临床修复成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牙体隐裂早期治疗的方法,并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方法 52例患者的53颗隐裂牙齿,行调磨充填治疗或根管治疗后全冠修复,观察期6个月。结果 52例患者6个月随访成功率为86.5%,随访成功的46颗隐裂患牙中,6个月后复查无症状35颗,治疗成功率76.1%。结论牙科手术显微镜下确诊及治疗,调磨后充填及根管治疗后全冠修复,对隐裂牙齿有较好的短期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外伤性前牙脱位再植术的有效方法。方法对35例完全脱位的牙齿以及牙槽窝进行常规清洁处理,原位植入后,根据不同情况分别采用牙弓夹板固定、钢丝结扎固定以及托槽固定,并随访观察。结果经2~3年随访,35例46颗牙齿有5颗失败,41颗成活,成功率89.13%。结论妥善保存和处理脱位牙,及时复位固定以及有效的预防感染是再植牙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慢性根尖周炎的治疗--附319颗患牙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性根尖周炎是牙体牙髓病科最难治愈的牙病。它具有病程长、迁延不愈、易复发的特点,也是导致牙齿拔除的疾病之一。针对慢性根尖周炎的临床表现,我们从1999年7月至今,对319颗慢性根尖周炎患牙,采取超充填的方法(根充糊剂超充)进行治疗,取得了较为满意的临床效果,经过6个月~2年半的跟踪,总有效率达90%以上,现将结果汇报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隐裂牙的致病因素,根据牙髓状态采取不同治疗策略并评估这些治疗措施的疗效。方法对64颗因隐裂而就诊的患牙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患者年龄、性别、患牙分布部位、修复体情况及临床诊断等数据,根据临床诊断采取不同的治疗策略。结果最易受累的牙位是下颌第一磨牙(26.6%),其余依次为上颌第二磨牙(25.0%),上颌第一磨牙(21.8%),下颌第二磨牙(17.2%)。好发年龄段为41~50岁和51~60岁,分别为29.7%和37.5%。用非粘接的银汞合金修复的牙齿(40.6%)发生隐裂的概率远高于用复合树脂粘接修复的牙齿(10.9%),而43.8%的隐裂牙无充填物。本研究中,有55颗患牙(85.9%)进行了根管治疗,只有9颗患牙(14.1%)保存了活髓。结论临床医生应对隐裂牙的致病因素有更清晰地认识,这有助于隐裂牙的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根据不同的牙髓状态采取不同的治疗策略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3.
《家庭药师》2014,(8):52-52
柯大夫: 过年回家,老妈总是捂着一边的脸说牙疼。我让她去医院,她说不用去,反正也快掉了,让它自己掉吧,并且,老妈非常怕痛,不敢去拔牙。请问,这种情况,是等着这颗坏牙自己掉好,还是去医院拔掉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磨牙纵折保存治疗的效果。方法对158颗纵折磨牙给予复位、固定、降及完善的保存治疗后,通过2~3年随访,观察疗效。结果 158颗纵折磨牙保存治疗总有效率为85.44%。活髓磨牙纵折的有效率(94.00%)明显高于死髓磨牙纵折的有效率(81.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磨牙纵折至就诊时间越短,保存治疗有效率越高(P〈0.05)。结论纵折磨牙行保存治疗效果较佳,及时诊治可以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牙外伤性脱位再植治疗效果。方法对66例共75颗外伤脱位牙进行再植术,术后追踪观察2~3年。结果脱位牙再植3年成功率86.67%;其中8—12岁成功率92.73%,且15.56%牙髓活力正常;脱位时间小于2h的牙齿全部生长良好;再植失败牙均在1年内出现松动脱落。结论牙再植术是脱位牙有效的治疗方法。年龄小的患者和脱位时间短的牙齿成功率较高。  相似文献   

16.
964例口腔修复病例的统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口腔牙列缺失、牙列缺损及牙体缺损的特点及修复状况。方法回顾性分析扬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自2006年6月至2009年6月收治的口腔修复96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共修复换牙3066颗,其中可摘局部义齿件数835例(86.62%),修复牙数1913颗(62.4%);全口义齿79例(8.20%),修复牙数1093颗(35.65%);牙体缺损修复50例(5.19%),修复缺损牙60颗(1.96%);在发病率上男女性别差异无显着性(P>0.05)。结论合理的修复设计,达到好的修复效果,减轻患者的牙齿缺损,缺失畸形等疾病,恢复患者的解剖形态和生理功能是口腔修复治疗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家庭药师》2014,(2):21-21
柯大夫:过年回家,老妈总是捂着一边的脸说牙疼。我让她去医院,她说不用去,反正也快掉了,让它自己掉吧。并且,老妈非常怕痛,不敢去拔牙。请问,这种情况,是等着这颗坏牙自己掉好,还是去医院拔掉好?  相似文献   

18.
牙膏治牙疼     
四年前,我患上了比较厉害的牙疼病, 左侧最里边的槽牙旁边长了一颗新 牙,但它并不是规则的排列着,而是龇在外边与 正常牙床的牙齿"抢夺地盘",所以炎症比较厉 害,周边肿了起来。我先是吃了两天先锋类抗生 素,不见效果,被迫去医院诊治,医生认真检查  相似文献   

19.
幼儿牙齿脱位时因年龄小,其检查和治疗受到限制[1]。2007-2012年,我院采用手法复位脱位乳前牙,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乳前牙脱位患儿120例,均为门诊患儿。其中男80例、120颗牙,女40例、64颗牙;年龄10个月~4岁;乳  相似文献   

20.
余秀娟 《现代医药卫生》2001,17(11):893-894
纵裂牙是指牙齿由于咀嚼或其他原因造成的牙体非龋性疾病 ,以往对纵裂牙进行干髓治疗后再以全冠修复来保存患牙 ,但效果不理想。随着口腔医学的发展 ,如何更有效地保存治疗已受到许多学者的日益重视 [1、2]。本文对纵裂牙采用复位环抱结扎固定与根管充填加以全冠修复的治疗方法 ,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1材料和方法1 1临床资料 :本组32颗牙均为门诊患者 ,为前磨牙及第一磨牙近远中方向纵裂。其中男性21颗牙 ,女性11颗牙。最大年龄48岁 ,最小年龄27岁。平均年龄38岁。上颌22颗牙 ,下颌10颗牙 ,以上颌第一磨牙多见。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