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探究妊娠糖尿病治疗中降糖宁胶囊联合门冬胰岛素注射液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6例妊娠糖尿病患者作为本次对象,入院时间在2019年11月至2021年1月,以系统抽样法为原则分组,用门冬胰岛素注射液治疗的53例为对照组,用降糖宁胶囊合并治疗的53例为实验组,分析临床效果差异.结果:治疗后实验组临床治疗有效性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地特胰岛素联合门冬胰岛素皮下注射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4年11月以来我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00例,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他们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单纯的门冬胰岛素治疗,给予观察组门冬胰岛素联合地特胰岛素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静脉空腹血糖及其达标率,糖化血红蛋白及其达标率、静脉餐后2 h血糖及其达标率以及低血糖发生率。结果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各个观察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特胰岛素联合门冬胰岛素皮下注射治疗2型糖尿病能够有效降低患者低血糖水平,而且操作简单,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推广利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究与分析甘精胰岛素联合门冬胰岛素与胰岛素泵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该院自2012年3月-2014年4月收治的72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甘精胰岛素联合门冬胰岛素治疗,试验组给予胰岛素泵持续输注门冬胰岛素治疗,比较两组各时间点血糖控制情况以及血糖达标时间、治疗费用等指标.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空腹血糖(FPG)、早餐后2h血糖、中餐后2h血糖、晚餐后2h血糖以及3:00血糖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患者治疗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甘精胰岛素联合门冬胰岛素和应用胰岛素泵持续注射门冬胰岛素治疗老年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相当,但前者所花费用较低,更加适用于基层人们使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叶健波  林东源  李剑军 《内科》2013,(6):604-605
目的探讨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经胰岛素泵强化治疗1周后使用门冬胰岛素30与使用门冬胰岛素联合地特胰岛素治疗的临床疗效比较。方法选取于胰岛素泵强化治疗1周后的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6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在加强饮食、运动控制的基础上,观察组使用门冬胰岛素30三餐前皮下注射控制血糖;对照组采用门冬胰岛素联合地特胰岛素每晚睡前皮下注射控制血糖,观察两组患者的HBAIC、FPG、PPG水平及胰岛素总量。结果观察组各项观察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注射次数减少,操作方便,受到广大医务人员及患者的认可。结论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后使用门冬胰岛素30与使用门冬胰岛素联合地特胰岛素治疗的临床效果无明显差异,均可保持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后的血糖水平,但使用门冬胰岛素30注射较使用门冬胰岛素联合地特胰岛素治疗更容易为医务人员及患者所接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与分析甘精胰岛素联合门冬胰岛素与胰岛素泵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该院自2012年3月—2014年4月收治的72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甘精胰岛素联合门冬胰岛素治疗,试验组给予胰岛素泵持续输注门冬胰岛素治疗,比较两组各时间点血糖控制情况以及血糖达标时间、治疗费用等指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空腹血糖(FPG)、早餐后2 h血糖、中餐后2 h血糖、晚餐后2 h血糖以及3:00血糖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患者治疗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甘精胰岛素联合门冬胰岛素和应用胰岛素泵持续注射门冬胰岛素治疗老年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相当,但前者所花费用较低,更加适用于基层人们使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2型糖尿病患者经过短期连续皮下胰岛素注射(CSII)强化治疗使血糖平稳后,分别转换为生物合成人胰岛素N联合生物合成人胰岛素R、甘精胰岛素联合门冬胰岛素多次皮下注射(MDI),比较两种MDI治疗时血糖的变化情况及胰岛素的用量。方法112例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CSII治疗血糖平稳后,改为生物合成人胰岛素N及生物合成人胰岛素R皮下注射(A组),86例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CSII治疗血糖平稳后,改为甘精胰岛素及门冬胰岛素皮下注射(B组),观察A、B两组治疗时的日内血糖波动情况、胰岛素用量及低血糖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经CSII治疗转换为MDI治疗后均能有效控制血糖,B组血糖波动较A组平稳,每日胰岛素用量较A组更少[(0.62±0.28)U/kg],低血糖发生率更低。结论两种MDI方法均能有效控制血糖,甘精胰岛素联合门冬胰岛素皮下注射降糖更加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
门冬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观察胰岛素类似物门冬胰岛素治疗 2型糖尿患者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及耐受性。方法 以 42例 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分别以门冬胰岛素和诺和灵R治疗 ,药物剂量根据血糖高低调整 ,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的全天七次血糖谱变化。结果 门冬胰岛素和诺和灵R两组均可有效降低血糖 (P <0 .0 1) ,降糖效果无明显差异 (P >0 .0 5 ) ,门冬胰岛素组低血糖发生率明显低于诺和灵R组 (P <0 .0 5 ) ,尤其无严重和进行性低血糖 ,且无任何注射不适和不便。结论 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应用门冬胰岛素降糖效果显著 ,安全性高 ,病人耐受性和依从性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 对比短期内甘精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与预混胰岛素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血糖稳定性及安全性的影响.方法 连续入选60例因血糖控制不佳初次使用胰岛素的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随机分为甘精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物组(甘精组)和预混胰岛素组(预混组),分别给予甘精胰岛素每日一次皮下注射联合餐前口服降糖药以及给予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每日两次皮下注射治疗.开始治疗2 w后,采用动态血监测测系统(CGMS)观察血糖波动情况,同时记录患者全天指血血糖并与人院时比较,记录患者胰岛素使用量以及低血糖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入组时一般临床特征及生化指标无显著差异;治疗2 w后CGMS监测两组平均血糖(MBG),高血糖曲线下面积(AUC)无明显差别,甘精组血糖标准差(SD)、日内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低血糖曲线下面积(AUC)均显著低于预混组;甘精组胰岛素使用量及低血糖发生率显著低于预混组(均P<0.05).结论 与预混胰岛素比较,甘精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物治疗2型糖尿病,降糖效果相当,血糖波动更小,低血糖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门冬胰岛素注射液联合甘精胰岛素注射液对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及胰岛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9年5月该院78例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依照治疗方案不同分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精蛋白重组人胰岛素注射液治疗,观察组采用门冬胰岛素注射液+甘精胰岛素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血糖水平、胰岛功能、低血糖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胰岛素分泌指数高于对照组,胰岛素抵抗指数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低血糖发生率5.13%较对照组20.51%低(P0.05)。结论门冬胰岛素注射液联合甘精胰岛素注射液治疗新诊断2型糖尿病,能有效控制患者血糖水平,调节胰岛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使用利拉鲁肽联合门冬胰岛素30治疗难治性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该次研究抽取该院在2015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接收的46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23例,其中对照组采取口服二甲双胍联合注射门冬胰岛素30治疗,治疗组采取利拉鲁肽联合门冬胰岛素30治疗,根据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糖指标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分析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FPG)水平、餐后2 h血糖(2 h FPG)水平以及糖化血红蛋白(Hb A1c)水平均有明显下降,两组进行比较,治疗组患者的FPG、2 h FPG水平、Hb A1c均明显低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5),且治疗组出现不良反应较少。结论临床上使用利拉鲁肽联合门冬胰岛素30治疗难治性2型糖尿病能够取得较好的疗效,不良反应较少,值得运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地特胰岛素与门冬胰岛素30起始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伴轻度认知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患者的有效性、安全性及对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00例老年2型糖尿病伴MCI患者分为地特胰岛素组和门冬胰岛素30组,每组50例。地特胰岛素组继续口服降糖药治疗,予地特胰岛素睡前注射;门冬胰岛素30组停用口服降糖药,予门冬胰岛素30早餐前和晚餐前皮下注射。治疗24周,观察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血压、体重、体重指数(BMI)及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CA)量表评分的变化,并记录血糖达标、低血糖及痴呆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FPG、2hPG、HbA1c、LDL-C均显著降低(P<0.05),且地特胰岛素组2hPG、HbA1c降低程度大于门冬胰岛素30组(P<0.05)。两组治疗前后TC、TG、血压、体重、BMI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地特胰岛素组血糖达标率高于门冬胰岛素30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低血糖发生少而轻微,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MoCA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特胰岛素与门冬胰岛素30起始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伴MCI患者均安全、有效,可作为胰岛素起始治疗的首选用药。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针对初次应用胰岛素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开展个体化糖尿病教育的临床价值。方法对照组患者开展常规的糖尿病健康教育,观察组则在该基础上开展个体化糖尿病教育。结果两组健康教育前SDSCA-6依从性量表各维度评分较低;健康教育后观察组SDSCA-6依从性量表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健康教育FPG、2 hPG、HbAlc前较高(P>0.05);健康教育后观察组FPG、2 hPG、HbAlc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首次应用胰岛素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个体化的糖尿病教育可以有效提升其依从性,并更好的控制血糖水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老年T2DM超重、肥胖患者在口服降糖药基础上加用每日一次地特胰岛素(Det)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 93例老年T2DM超重、肥胖患者随机分为A、B组.A组口服二甲双胍+阿卡波糖(Met+ Acarbose);B组二甲双胍+阿卡波糖+Det (Met+ Acarbose+ Det),疗程24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FPG、2hPG、BMI、HbA1c及低血糖发生率等情况. 结果 24周后,B组FPG、2hPG、HbA1 c、BMI较基线及A组降低(P<0.05),且无夜间低血糖发生. 结论 Det联合低剂量二甲双胍+阿卡波糖可有效控制老年T2DM超重、肥胖患者血糖,优于单纯口服给药,并能控制体重,且无夜间低血糖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应用胰岛素注射液联合利拉鲁肽治疗效果与血糖水平情况。方法选取2019年9月—2020年9月该院收治2型糖尿病患者88例,按随机数表分为两组,对照组44例使用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治疗,研究组44例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利拉鲁肽治疗,对两组临床效果及血糖水平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显效43.18%,对照组显效36.36%,研究组有效率90.91%比对照组75.00%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FPG(7.75±0.64)mmol/L、2 hPG(7.13±1.18)mmol/L与HbAlc指标(7.15±1.17)%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恶心、低血糖、嗜睡等不良反应发生率4.54%低于对照组18.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SF-36评分(89.75±8.32)分比对照组(72.48±10.86)分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型糖尿病应用胰岛素注射液联合利拉鲁肽治疗,能控制血糖水平,降低发生不良反应,并提高生活质量,具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阿卡波糖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将2018年1月-2019年3月这一时段内于该院接受医治的96例2型糖尿病患者,以随机分组的方法分成两个不同的组别,每组为48例;其中,对照组给予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阿卡波糖,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临床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FPG(6.52±1.13)mmol/L、2 hPG(7.46±0.87)mmol/L、HbAlc(6.23±0.52)%显著下降,下降程度大于对照组FPG(7.45±1.03)mmol/L、2 hPG(9.54±1.47)mmol/L、HbAlc(8.80±0.64)%,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卡波糖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降糖效果显著且稳定。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妊娠期糖尿病行门冬胰岛素、盐酸二甲双胍联合治疗的效果。方法在课题开展期间(2019年5月—2020年5月)盲选88例妊娠期糖尿病者为观察对象,基础组的44例行门冬胰岛素控糖,综合组的44例行门冬胰岛素+盐酸二甲双胍控糖,对比疗效。结果综合组未经治疗前2 hPG水平维持在(12.81±1.63)mmol/L,FPG水平维持在(9.68±1.25)mmol/L,HbAlc水平维持在(9.59±1.46)%,和基础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55、0.141、0.220,P=0.957、0.888、0.826)。综合组经控糖药物治疗后2 hPG水平维持在(9.87±0.64)mmol/L,FPG水平维持在(5.19±0.82)mmol/L,HbAlc水平维持在(6.11±0.70)%,数据和基础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874、6.128、7.782,P<0.001)。综合组未经治疗前,Hcy水平维持在(14.91±1.62)μmol/L,CysC水平维持在(1.49±0.60)mg/L,数据与基础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56、0.167,P=0.955,0.868>0.05)。综合组经降糖药物治疗后,Hcy水平维持在(8.02±0.94)μmol/L,CysC水平维持在(0.73±0.09)mg/L,数据与基础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908、7.572,P<0.001)。综合组剖宫产率仅有34.09%(15例),自然分娩率高达65.91%(29例),不良分娩结局发生率为27.27%(12例),数据与基础组数据56.82%(25例)、43.18%(19例)、52.27%(23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83,P=0.032<0.05)。结论妊娠期糖尿病者行门冬胰岛素+盐酸二甲双胍治疗后控糖效果优异,分娩结局较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应用利格列汀联合门冬胰岛素50治疗肝源性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和胰岛β 细胞功能指数(HOMA-β)水平的变化.方法 2017年1月 ~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98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合并肝源性糖尿病患者被随机分为对照组49例和观察组49例,分别给予门冬胰岛素50或门冬胰岛素50...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格列吡嗪联合阿卡波糖治疗老年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该次将该校附属医院在2019年1月—2020年3月入选的80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按随机分组法分成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格列吡嗪联合阿卡波糖治疗,对比两组用药效果及安全性。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FPG为(6.32±1.19)mmol/L、2 hPG为(9.65±1.13)mmol/L、HbA1c为(6.25±0.52)%,均明显低于对照组FPG的(8.90±1.52)mmol/L、2 hPG为(10.94±1.36)mmol/L、HbA1c为(8.10±0.64)%;观察组治疗后的FPG、2 hPG、HbAlc水平均显著要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453、4.614、14.190,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2.50%,和对照组的15.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05,P>0.05)。在治疗总满意度上,观察组为95.00%,显著要比对照组的75.00%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75,P<0.05)。结论在临床中,采取格列吡嗪联合阿卡波糖医治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疗效显著,能够使患者的血糖水平得到有效控制,并增强胰岛β细胞功能,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60岁以上老年2型糖尿病和糖耐量受损(IGT)患者血清铁蛋白(SF)水平与胰岛素抵抗、胰岛β细胞功能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入选2型糖尿病组患者1 143例,IGT组448例和正常糖耐量组(NGT)2 950名.测定身高、体重、血压、总胆固醇、甘油三酯(TG)、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hPG)、空腹胰岛素(FINS)和SF水平.采用稳态模型、QUICK来评估胰岛素抵抗,采用稳态模型和处置指数(DI)来评估胰岛β细胞功能.结果 2型糖尿病组SF水平高于NGT组(P<0.01);NGT、IGT和2型糖尿病组稳态模型评估的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呈增高趋势(P<0.05),稳态模型评估的胰岛素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QUICK、DI呈递减趋势(均P<0.05).Spearman相关分析和偏相关分析显示,校正年龄和性别后,SF与FPG、2hPG、TG、FINS、HOMA-IR呈正相关,与HOMA-β、QUICK、DI呈负相关.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QUICK、体重指数、TG是影响SF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体内铁超负荷;随着SF的升高,胰岛素抵抗逐渐增加,而胰岛β细胞功能呈下降趋势.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erum ferritin and p-cell function,insulin resistance in elderly patients(age>60 years)with type 2 diabetes and impaired glucose tolerance.Methods Total 1143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448 patients with impaired glucose tolerance(IGT),and 2 950 subjects with normal glucose tolerance(NGT)were recruited for the measurments of height,weight,serum triglyceride(TG),total cholesterol,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fasting insulin(FINS),postprandial 2 h plasma glucose(2hPG),and serum ferritin.Homeostasis model assessment of insulin resistance(HOMA-IR)and QUICK index were used to estimate insulin resistance,and homeostasis model assessment of β cell function(HOMA-p)and disposition index(DI)to evaluate p-cell function.Result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level of serum ferritin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type2 diabetes mellitus group than NGT group(P<0.01).HOMA-IR was gradually increased,and HOMA-β,QUICK,and DI decreased from NGT to IGT,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groups(all P < 0.05).Spearman and partial correlat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partial adjustment for age and sex,serum ferritin was positively associated with FPG,2hPG,TG,FINS,and HOMA-IR,and negatively associated with HOMA-β,QUICK,and DI.Stepwise regression showed that serum ferritin was associated with QUICK,BMI,and TG.Conclusion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iron overload exists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With increasing serum ferritin level,insulin resistance increases and p-cell function decreases in the elderly patients with abnormal glucose metabolism.  相似文献   

20.
动态血糖监测甘精胰岛素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动态血糖监测(CGMS),评估甘精胰岛素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T2DM)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39例口服药联合治疗空腹血糖控制不佳的老年T2DM患者,加用甘精胰岛素(IG)和中性鱼精蛋白锌胰岛素(NPH)睡前皮下注射,治疗12周。治疗前后测定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空腹C肽及餐后2hC肽等,并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2组血糖和HbAlc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或P〈0.01),IG组血糖下降更明显(P〈0.05),2组HbAlc无明显差异(P〉0.05),IG组治疗后餐后2hC肽水平提高(P〈0.05)。CGMS显示IG组24h血糖曲线平缓,血糖达标时间延长,夜间低血糖的发生率低(P〈0.01).血糖波动幅度小。结论IG作为老年T2DM患者的基础胰岛素替代治疗,血糖控制达标率高,胰岛素剂量控制更方便、安全,优于NP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